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境的,真的是不可思议。谁能入?佛在经上讲,普贤菩萨能入,普贤菩萨能入毛孔微尘所现重重无尽的世界,所以大乘经上才常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普贤菩萨能入。
  《华严经》毗卢遮那如来两边主菩萨,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庶男。这两位菩萨说老实话能入毛孔微尘里面重重无尽的世界,这是什么?这个现象,什么原因有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真如本性,法尔如是,它就是这样的,自自然然的,没有来由的。有来由的都不是真的,真的就是法尔如是,自然而然,它就是这样的,本来就是这样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这称之为华严境界。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普贤行,普贤行达到究竟圆满就入这个境界。那个究竟圆满是把我们无量劫来的习气烦恼断得干干净净,要记住、要明白,明白就是觉了。
  丝毫烦恼都不能留,都不可以染著,为什么?真心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有这个东西把一真法界变现成十法界六道三途,就是这些东西变现的,这些东西烦恼习气统统断干净了,就没有了。没有了,我要问你:有跟没有是不是二?是!有叫烦恼,没有叫菩提。烦恼跟菩提二法!二法不是佛法,《坛经》上说的。什么才是真正的不二?宗门大德常讲「不断烦恼不求真」,这个话很容易听错,那不就随他去了?随他去,你烦恼并没有断。烦恼不是真的,你怎么断法?觉悟就断了。所以说来说去,说到最后,还是一个觉跟迷。觉迷又是二法,因为你迷了,所以佛才说个觉,你要不迷哪来的觉?起个觉的念头又迷了。好比你身体很健康,健康你还要吃药,吃药不就有病了吗?人到健康没有病的时候,药也没有了,它是相对建立的,一边没有了,这一边也没有了,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我们现在不到这个境界,但是你要懂得这是事实,现在我们在迷需要用觉来对治、来治病,要知道病好时候的状况。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大乘经教的薰习决定不能中断。
  「断烦恼,证菩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理论上讲,刹那之间,真的,凡圣是刹那之间。一刹那迷了,这人就变成凡夫,一刹那觉悟了,这个人就作佛,成佛了。理论上如是,事实上亦如是。但是我们迷得太久,无量劫来迷在六道搞生死轮转,不知道死万万次了。所以今天想回头,心里是想回头,回不了头。习气太深太深,不知不觉它总是冒起来,它总是当家作主。在这个状况之下,我们只有用圣教来薰习,希望圣教薰习的时间长,产生力量。薰习的时间短,力量不够,敌不过烦恼,烦恼习气常常起现行,你又不知不觉,这就是圣教薰习的力量不够。
  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一天讲八个小时,天天讲,大家天天接受佛陀的教诲,才能够转得过来。想想中国早期,清凉大师讲《华严》,天天讲,几十年不中断,所以当时人成就的多。今天学佛的人看起来好像是不少,成就的不多,原因是什么?敌不过烦恼习气,依然是取相随迷。换句话说,不觉。他那个觉醒真是一刹那,一转念他又迷了,他的觉保不住,所以佛的境界不但不能契入,听不懂。
  这个地方现相,佛在这里现神通。十方菩萨云集,那就是神通现相。「令致远近」,你看看菩萨从哪里来的?过十万亿佛刹微尘数,这个距离这么远。示现这个相是什么意思?这底下说出来了,「意令初信心者,心广大故」,这个心广大,还要一层一层的拓开。你看这个地方讲十方云集,是过十万亿佛刹微尘数,距离这么远。单位是世界,一个世界记住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到下一会我们就看到了,十方云集的时候,是一百个,过百,不是十万,百万了,百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到第四会我们会看到,过千佛刹微尘数世界,再看是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到最后一会第九会,那要过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世界。拓开心量,这是佛的善巧方便,让我们慢慢慢慢的扩大,一下叫你扩大你扩不了。在这个经上你就能看到。
  我们今天劝导同学,我没有讲佛刹微尘数世界,没有!我怎么说的?起心动念要为全世界众生著想。全世界是一个地球,很小很小,没有从地球外面来,就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不要为自己著想,不要为一家著想,我们住在这个道场,不要为这一个道场著想,为什么?你心量太小了。现在世界为什么动荡不安?为什么灾难频繁?原因还不是心量太小。各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的利益,於是起心动念损人利己,人人都想著控制,都想著占有,都想著自利,不想著利他,彼此就发生冲突了。冲突就引起斗争、战争,互相残杀,灾难是这么来的,这是灾难根本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消除这个世间的天灾人祸,没有别的,要把心量拓开。在这个地球上先学大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想自己一定要想到别人。这个心量还是小得不得了,跟这个地方一比,怎么能比?人家这个心量,起心动念能够想到十万亿微尘数世界,我们怎么能跟人家比?但是你要晓得,十个佛刹微尘数世界,在《华严经》上是最小的。我们今天心量能包括这个地球全世界,不是华严境界。纵然我们心量大,放大到我起心动念能够想到整个娑婆世界众生,娑婆世界才一个世界,这多少世界?怎么能比?这些事情我们要不读《华严》,不可能知道。
  这个心量大的时候,能够包容三千大千世界,想到整个娑婆世界众生的苦难,发心普度,一个佛刹、一个世界。看看这个经上,十个佛刹微尘数,这十个佛刹把它碾碎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世界。不要说十个佛刹了,我们把这个地球,把这个地球磨成粉,磨成微尘,一个微尘算一个世界,已经没有法子计算了,何况是十个佛刹微尘数。那个佛刹是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一个地球。我们要细细想想,然后才知道这个心量之大,到最后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从这些地方细心去体会,这佛经上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两句话你才会懂得,你才能体会到一点意思。不是这样说,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你含糊笼统,你不晓得这里头意思。
  什么叫「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两句话说的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真心本来是这个样子。所以在《华严经》一层一层看下来,你才晓得我们的心现在变得是连一个人都不能包容,真正是可怜到极处。可怜到极处也可以说可耻到极处,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佛在此地用这个示相,让我们恢复真心,把心量慢慢一层一层的拓开,拓开到最后,恢复,完全恢复了,那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这都是帮助初发心拓开心量,故意示现,从那个世界来到这边来,来诣佛所。
  下面文章说,「又明从迷入悟,故言为来也」,这是从理上说。前面我们也谈到过,悟就叫来,迷就不来了。真的,觉悟了才愿意亲近佛,愿意到道场来听经,来学佛。迷了,他不来,从道场大门经过,他也不会进来,他也不会看一眼,不就是这样子吗?觉了就来了,迷了他不来。这是说明,所以长者在此地的开示也非常精采,很值得我们学习。
  「有佛号不动智者,明是信者自根本智故」,这个说得好,说得很明白,不动智佛就是信者自己的根本智,我们自己的根本智就叫做不动智佛。不动智佛在哪里?就是我们六根根性。六根根性总的名字就叫做佛性,就叫做觉性,就叫做根本智。所以学佛先要得根本智。这个事情不容易,不但你不容易得到,你不容易理解。实在说,交光大师注解《楞严》,就是这个意思。他注解《楞严》,主张用《楞严经》的教义来解释《楞严》,而不用天台三止三观。为什么?天台的三止三观,没有离开意识,可以说是跟《楞严》教义相似、接近,不是真正《楞严》教义。真正《楞严》教义是「舍识用根」,所以他用舍识用根来解释奢摩他、三摩、禅那,这个说法很有道理,这就是什么?根本智。
  善财童子亲近老师,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他在文殊菩萨那里成就了根本智。什么叫成就根本智?换句话说,那就是交光大师所讲的「舍识用根」,他成功了。舍识用根什么?眼见色不用眼识,用见性。见性跟眼识有什么两样?眼识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见性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眼如是,耳鼻身意统统如是。换句话说,六根对六尘境界,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是六根根性当家作主,六识为它服务。他要教化众生,要普度众生,六识要听命为他服务,凡圣差别就在此地。凡人是六识当家,六根的根性完全不起作用;换句话说,把你摆在一边,你什么事都不要管。意识全是妄想分别执著当家行事,造业。
  你要晓得六根根性不造业,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它不造业,那叫根本智。根本智起作用,那就是六识听话了,六识听话,你看看转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要听话,顺从根本智,第六意识就叫做妙观察智,第七末那就叫平等性智,阿赖耶叫大圆镜智,前五识叫成所作智,转八识成四智。怎么转的?没有根本智转不过来,因根本智而转过来的。转过来之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全是智慧,再没有烦恼了,再没有染著了,为什么?完全是离相随觉,不迷了。真正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那就是善财童子,一生圆满无上菩提。这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大意。说来说去没有说别的,说你自己,你自己的根本智,就是经上讲的不动智佛。所以不动智佛是你自己本来的佛,不是外来的。外来佛心外求法,那就变成外道了。
  后头这一句,「由有此智故,一切众生而能发菩提心」。这一句话道破一切众生为什么不能发菩提心。这一切众生是包括九法界的,阿罗汉菩提心发不起来,辟支佛也发不起来,九法界里面权教菩萨发的菩提心叫相似菩提心,不是真的。什么原因?没有根本智。不知道六根根性是根本智,不知道六根根性是自己的不动智佛。从这些地方我们明白了,如来现神通示相来表演,你看看如果没有清凉大师跟李长者来给我们解释,我们看那个样子看得很热闹,什么意思?不懂。看热闹,场面很大,这佛真了不起,佛说法,你看看这么多听众从十方到这个地方来,来听佛讲经说法,我们只看到这个。除这个之外,你还懂什么?你要是这样想、这样看,佛的示现叫大失所望,摆在你面前你也看不懂。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惭愧。
  菩提心,就是最近这些年来,我们讲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提倡不少年了,大家听了、看了也都很欢喜,想想看有没有做到?自己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依旧用虚伪,依旧是染污,依旧是高下,依旧是随迷不觉,依旧是自私自利,菩提心发不起来。读这段经文,我们感慨万千,也非常幸运,明白了,菩提心发不起来的原因,李长者给我们说出来了。那个能发心的人是「由有此智故」,他能发心;我们今天发不出来,真的,我们没有这个智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