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告诉我,因为我在那个时候日子过得非常困苦,一个人从大陆到台湾,举目无亲。虽然有几个同学、同乡朋友,大家都自顾不暇,见面很热情接待,没有能力照顾你。章嘉大师知道我很苦,教我求佛,「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怎么求法?真诚心求!这是感应,所谓诚则灵。大师又说,当你求求不到,你所求的愿不能够现前,这不是没有感应,是你自己有业障。你要反省、要检点,把自己的业习找出来,只要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他老人家教我这一招,我用了一辈子,灵得很!
  可是许许多多人在佛菩萨面前天天求愿,求不到!永远求不到,到最后怎么样?不相信了,佛菩萨不灵。不是佛菩萨不灵,是你自己有业障,你自己不知道消除业障,你的业障天天在增长,你还求感应,感应到哪里来?这么个道理。这里头理事我们都搞清楚、搞明白,然后真正相信有求必应,不要求人。求人,人不答应你,你不就生烦恼了,这都是章嘉大师教我的。求佛!什么都求佛,最可靠。佛是什么?佛是自性,自性本具的德能遍虚空法界,只要感应就能现前,有感就应,这是真理、原理。这个事情老师没说,以后我们深入经藏,明白了,才知道有求必应的理论依据,一点都不迷信。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灭道圣谛第二句。
  【或名无诤。】
  这个修学的纲目,或者我们说它作修学的科目,在我们现前是迫切的需要,为什么?现前这个社会无论出家、在家,争执太多。《坛经》上能大师说,「此法本无诤,诤则失道意」,争执的念头起来,道就没有了。所以,我们细心观察现在的社会,几乎每个行业、每个阶层普遍都有争执的现象。佛家虽然极力提倡六和敬,我们看到哪一个道场落实了和敬?早年,我那个时候大概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在台北讲经。我听众里面有个老居士赵默林,老一辈的人都认识他,在我们佛教界很有名望,他大概大我将近二十岁,我出家,他没有出家。他学佛时间比我久得多,他亲近过印光法师,所以跟我们李老师很熟。
  我在台北讲经,他做影响众,常常来听,几乎一堂都不缺,做影响众,给我很多的鼓励。有一天,他请我在台北火车站后面有个功德林素菜馆(现在不晓得有没有了),请我吃饭。我去了,结果发现就是我们两个人,叫了两个菜,赵老就给我说:净空法师,你知道我今天请你来吃饭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不知道。他说,我有一桩事情要向你请教。这个不敢当,老居士,不敢当,我说:什么事情?他说破和合僧,这是五逆罪。我说:没有错,五逆罪里头最后一条,破和合僧。他这个表现是很痛苦,他说:法师,现在道场普遍都有破和合僧的现象,在家人批评出家人,批评道场,出家人也是自赞毁他。他说:都造阿鼻地狱的罪业,这怎么得了!他对这个事情很关心。
  我就笑笑,我说:老居士,你放心。他就望著我:为什么?我说你老人家学佛比我早,至少要早二十年,我说你这一生当中,你仔细想一想,你曾经看到哪一个道场是修六和敬的!我这样一提醒他,他冷静了一下,笑了一笑,摇头,没有见过。我说:是啊!今天你说破和合僧,根本就没有和合僧。如果有和合僧的道场,你要破坏,那个罪是阿鼻地狱;现在没有和合僧道场,这个道场住两个人还天天吵架,哪来的和合僧?争论。所以,要拿世尊这个六条戒做标准,你去观察,一个道场都没有,哪一个道场里头住众见和同解?没有。戒和同修?身虽然同住,口有争论,彼此不痛快。意不能同悦,利也不能同均。除了身同住这一条之外,其他都没有,没有和合僧团!他就笑起来了。
  所以,今天的人无论在家、出家,怎么样攻击、批评、毁谤,甚至於侮辱,都不至於堕阿鼻地狱。罪,当然是有罪,没有那么重。为什么?没有和合僧团!我这样一说,他笑起来了,把他这个疑问解除了。如果这个世间出现一个和合僧团,这个世间人都有福!为什么?和合僧团,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这个僧团在这个地方,这地方人有福。澳洲如果出现一个这样僧团,整个国家有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国大陆十几亿人,真的,有这么一个和合僧团,全国人有福。
  僧团多大?佛讲四个人,四个人叫一众,就是一个僧团,人数最少的四个人。四个人在一起,真正修六和敬。见和同解怎么修法?只要有见,大家见解就不同,这是六和敬的根本,这一条是根本。佛法里面见和同解是怎么修的?大家都放下意见,不就和了吗?你无意见,我也无意见,统统没有意见,随顺佛陀教诲,佛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佛教我不做的,我就不做,随顺佛陀教诲,这个见就相同。不是说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说法,我的做法,那彼此各人一个样子,他怎么不打架?他怎么不会争论?放下就是!天下太平。
  所以,台湾在那个时候政府选拔好人,褒扬好人,好人好事,从南到北政府都在推荐,哪个是好人,表扬!李老师有一天上课,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好人好事」,写完之后我们都看了,不知道老师什么意思。老师写完之后,把第二个「好」字上面圈个圈,圈个圈念去声,变成什么?好人好事!中国古大德跟我们讲,「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李老师那时候很感慨,好人好事;换句话说,意思就是说,选出来那些好人,不见得真的是好人。社会的价值观已经被扭曲了,古圣先贤的价值观已经没有了,所以对於这桩事情他很感慨。
  今天我们学佛,学佛这个僧团,诸位要知道,僧团,僧不一定要指出家人,僧的意思是什么?是团体,不是个人,一个人不能称僧。四个人修六和敬,这个团体叫僧团;如果不是修六和敬,四百个人、四千个人都不能称为僧团。僧团的标准,一定要修六和敬,四个人以上。你才晓得真正有四个人能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在一起共修,他们是救世主,那还得了!再跟你说,那是再来人,绝对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凡夫两个人都会打架,都会闹意见,到哪里去找四个人?我很留意,留意了五十年,我都找不到。别说要找四个人,一个都找不到,那就是什么?他决定不肯放弃他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一个都找不到,我们才晓得这个事情难。
  最后怎么样?只有各人自己修自己了。确实只有反求诸己,决定不能求人,不能希望别人,你要希望别人,你肯定失望。所谓是有希望就有失望,小的希望,小失望;大的希望,大失望;没有希望的人就没有失望!我们懂这个道理,我们对於世出世法没有希求,所以一生过的很快乐,没有奢望,我没有求。在佛法里面,在社会里面,对一切众生做了一点好事,那是什么?水到渠成。就是佛家讲的缘成熟了、现前了,做起来很方便;缘要不成熟,你要去做,你就得要所谓讲要动脑筋,要想办法,这就错了。这是什么?这是攀缘,不可以攀缘,随顺性德。这就是章嘉大师早年教我的。
  我一生从来没有建道场的念头,为什么?自己没有福报,建道场要钱,钱从哪里来?我要去向人化缘,要去向人募捐,这个事情我做不到,我宁愿饿死,我也不会开口向人家去要一点钱,这个做不到的。饿死了就往生了!好事,不是坏事,何必厚著脸皮去求人?可是缘成熟了,怎么样?有人把钱送来,这怎么办?那只好替人做事。所以,当年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是听经同学们大家自动自发建了个小道场。佛陀教育基金会,是简丰文居士,他是建筑师建了这栋大楼,来找我,一定要送一层给我,都不是我问人家要的。我一生希望是什么?清闲。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多自在。一生讲经,哪个地方请我,我就去讲。这里讲完之后,还有别地方请,我就轮流去,到处作客,不作主。哪个地方法缘胜,多讲几天;缘没有了,少讲几天,这多自在!一生都是别人找我。应验了章嘉大师的教训,佛菩萨冥冥当中照顾,只要你心正、行正,感应。我没有求,没有求,冥感,有显应,这感应里头的事情。所以,人要做到真诚,与道相应,争的行为决定不能有,争的念头不能有。
  现在在这个社会,我们常常听到怎样消除冲突,冲突就是争论,『无诤』就没有冲突。用什么方法消除?我讲了很多。要从自己内心,把自己内心里面的对立消除,把内心里面的矛盾化解,首先自己的冲突没有了。自己冲突,我也讲得很多,也讲得很详细,我的说法是自性跟习性的冲突,这是冲突的根。它为什么冲突?日常生活当中,习性做了主,本性不见了。诸位要晓得,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是善的,习性不善。习性里面的善是善恶的善,是相对的,是对立的,善跟恶是对立的。这个东西把它化解掉之后,就恢复到本性了,本性纯善,本性至善,对立没有了,这是功夫。自性里面的对立没有的时候,就接近性,虽然没有见性,距离见性也不远了。
  假如你的习性跟自性还是对立,那你明心见性就非常非常遥远。实在讲,给你讲真话,没有远近,就一念之差,一念迷,十万八千里,一念觉,就在眼前。现在的人麻烦在哪里?无量劫中烦恼习气决定有,不但有,而且还有强大的力量。从什么地方能看见?从你起心动念,从你言语造作,非常明显的能看见。现在这个时代环境不好,环境里面善缘少,不善的缘多,最严重不善的缘是什么?竞争,不要小看。「此法本无诤」,你看看他心里头,意念里面就是争。西方从幼稚园就教竞争,东方逐渐学西方,也学著竞争,好像不争就活不了。
  实在上讲,不争不堕三途,决定不堕三途;你要争,果报就在三途。竞争升级就斗争,斗争升级,战争,现在的战争大概不是军队了。怎么发展的?斗争发展上来的,麻烦大了!所以现在人生活苦,苦不堪言,人生在世战战兢兢,没有安全感。为什么?好像天天生活在战争的战区里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战争就遇到了,你说这多痛苦!所以,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大家心里头厌烦,这也有个好处,促进他的反思、反省,想来想去,想到最后,和平可贵,和平安定第一!总算把方向目标找到了。和平安定怎么样才能得来?把所有争执放下,和平安定就现前。
  所以「无诤」,这个世间、这个社会才有和平。只要有争,哪来的和平?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大都市,几百万人的都会,上千万人口的大都会,我们细心观察,那是什么?战区!人人在那里面争权夺利。中国古人也说,「争名在朝,争利在市」,现在人,名已经不重视,利放在第一。大都会所谓世界金融贸易中心,那是什么?那是争利的战场,在那里面都是利害相关,不争的人绝对不到那里去。不争的人到哪里去?到乡下、到山林、到没人住的地方,於世无求,於人无争。所以,从前出家修道的人他真的无诤,避开聚落,不但是城市他不住,乡村他都不住,他要找个旷野、山林,建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