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一如,这就对了。第九句:
  【或名能生。】
  这『能生』,我们一看就知道,能生苦果。特别是六道众生,真的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生苦果。什么原因?没有智慧。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天天在造,有意无意,所谓是业障起现行,今生后世,果报绵延不断,这事情麻烦。我们很想避免而无法避免,这都是事实。
  今天还有一个同修打电话给我,工作上遇到困难,员工不合作,他来问我,而且告诉我,他接这工作时间并不长。我告诉他:辞掉好了,你不就没事了!古德教导我们,「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你命里面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头没有的,怎么强求也求不来。所以接受一份工作,没有私心,完全是为社会服务,不为个人名闻利养。同伴们,这些同事,欢欢喜喜合作,好,很难得,都是过去生中有善缘。如果说我不要名利,那些人贪图名利,我这做法对他的名利有了妨害,这时候你自己要有智慧去选择进退。特别是一个领导人,更要懂得这道理。
  
  诸位同学,请看离垢世界,苦集圣谛最后这一句:
  【或名粗犷。】
  这意思也好懂,为什么说这世间六道众生,所造的一切业都称为『粗犷』?我们只要从一个方面去观察就不难懂。哪个方面?六道众生要跟菩萨、声闻相比,可以说皆是粗心大意。粗心大意,他的作为哪有不粗犷的道理!尤其是菩萨,他们真的叫观照入微,我们世间人一般讲细心,跟他们比那还是粗心。但是现在这世间人,我们娑婆世界这世间人的标准,细心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是什么原因?教育的问题。现在确确实实社会各个阶层,从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於宗教,真正什么叫教育,甚至於都不知道了,这工作怎么能做得好?
  我记得我初出家不久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很年轻,我们早晨上完殿之后早餐,早餐完了之后工作。我所分配到的工作是三个人扫寺庙前面的院子,院子很大,圆山临济寺。早晨遇到几个学生,三、四个学生,他们从后面小路上圆山动物园,我们那边有条小路上去。我很感叹的说了一句话,「年轻人可惜没有受过教育」。这话被他们听到了,回过头来质问我,告诉我他们是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你为什么说我没有受过教育?我听到他这话,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难得,我就反过来向他请教。我说:请你告诉我,什么叫「教」?什么叫「育」?什么叫「教育」?我问了三个题目,确确实实他答不上来。然后回过头来,算不错,所以那个时代的学生还很可爱,回过头来这很谦虚的来问我,我给他解释。解释之后,他问我,他说:那我们现在这学校受的这个,这算什么?我就跟他讲,我说:教育没有,你们现在所接受的可以说是一种高等知识传习所(他们也笑起来)。你们接受高等技术的训练,确确实实没有受过教育。
  教育从最基本的做人学起,穿衣吃饭、洒扫应对,你学过吗?所以我那个时候问他,我说:现在给四个菜给你,这四个菜怎么摆法,你懂吗?没有学过,没有人教过,所以说是饭都不会吃。我们早晨在这里扫地,你懂得扫地吗?你学过吗?所以真的是,现在在这世间心思细密的人不多了,性情温和心细,无论做什么事情,小心谨慎,认真负责,把事情做好,为大众服务,找不到了。原因什么?原因是没有教育了。在从前,社会上像这样的年轻人还相当多,所以社会无论是公家机关,还是私人机构,它能上轨道。
  现在问题真的是太严重太严重了。宗教里面,在从前教育跟宗教都是清高的,现在也变质了。真的是李老师的话,我们在现前社会只有一条路可走,念佛往生净土。所以我们的念佛堂,这祖先纪念堂安位之后,今天如果把牌位统统排好之后,我们要举行一个安位仪式,念佛堂正式成立了。从此之后,我们念佛堂里念佛就不中断,这比什么都重要,我常讲的比讲经重要。因为这是学院,不能不讲经,我们要培养讲经的人才,更应当帮助人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这道场真有一个人在这里念佛得三昧,将来确实往生极乐世界,这道场里头所有的功德主都真的有福了。这是真正的成就,比讲经的成就殊胜太多太多了。只要有人发心进念佛堂念佛,我们大家全心全力护持。
  念佛的人一定要以得念佛三昧为目标,也就是说最低限度,你要求功夫成片,以这为目标。所以常住一切事物,不需要你过问,你就是专心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我们常住将五十三号这栋房子住众搬出来,让给念佛堂同修做休息室。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进念佛堂接著去念。完全遵守谛闲法师教锅漏匠的方法,这方法好,一点压力都没有。念佛堂分三个区:绕佛的区、止静的区、拜佛的区,分三个区,以绕佛为主。白天上课的时候,各个教室都在一起,上课的时候我们不干扰课堂,所以绕佛在念佛堂里面绕。早晚,下课的时候,不是上课的时候,可以在外面绕。我们的教室四周围都做了走廊,就是给绕佛用的,在外面绕。这自行里面就包括化他,为什么?我们外面马路上的行人、车辆,都能看得到你们穿衣搭袍在那个地方绕佛,「一历眼根,永为道种」,那就是化他。日夜没有休息的,你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休息,休息好了,你就起来念。我们有规矩,但是不重形式。
  念佛只要声调统一,跟念佛机可以。如果觉得念佛机不太理想,你们自己念,录一个录音带,然后就是放这录音带做标准,跟著这录音带念,自己念的这音声就统一了。至於你是绕著念,还是坐在那里念,或者是拜佛,这是随意,我们不要统一。你拜佛,你愿意拜得快,你就快拜;你愿意拜得慢,你就慢拜。年岁大的人动作慢,年轻的人动作快,我们不用引磬;引磬同时拜,年轻的人嫌太慢,年岁大的人嫌太快,都会生烦恼。所以不用这些仪规,你就很轻松了,一点压力都没有。虽然大家在一块共修,实际上各人修各人的。但是进念佛堂决定止语,不能说话,杂心闲话把你功夫破坏掉了。所以念佛堂最重要的是止语,不讲话,见人也不打招呼,这是规矩。你念你的佛,什么人都不打招呼,这不是没有礼貌,这是真正尊重,真正如法。外面来的客人,我们给他介绍,我们这地方是这样的一个规矩,这规矩是祖师大德传下来的老规矩,不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再请看后面这一段: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彼离垢世界中,或名无等等,或名普除尽,或名离垢,或名最胜根,或名称会,或名无资待,或名灭惑,或名最上,或名毕竟,或名破印。】
  到这里是一段,这是第三段。第三段是出世法里面的果,出世间果,通常我们简称称「灭」,简称四谛是苦集灭道。『苦灭圣谛』,这意思在前面介绍过了。在西方离垢世界,大致上跟我们娑婆世界差不多,看这样子都有六道轮回,不是经上所讲的清净世界,这里头有凡圣同居土。第一个名字,『或名无等等』,出世间果。「无等」,等是等於,没有跟他相等的,无等。后面又加上一个等,「无等等」,小乘的极果,无等;再加个等,那是大乘极果,有这意思。另外还有个意思,天台家讲藏、通、别、圆四教,四教都有佛,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佛无等,称为无等,菩萨不能跟他相等。四教佛在一起,圆教佛最高了,无等等就是称圆教佛,这是究竟极果。为什么?这名字是在《华严经》上讲的,《华严经》是一乘圆教,在大乘之上。世尊在《法华经》上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三乘里面大乘是无等,一乘法!这都是讲到最高的果位,这是大乘圆教的究竟果位,灭谛。
  第二个名字,『或名普除尽』。「普」是普遍,「除尽」,烦恼尽了。普遍除尽,生死尽、染污尽了,这句话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真不容易。我们看到这地方,虽然是讲的出世间的果,我们今天是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凡夫,我们看到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德号,这十个名字都是果地上的德号,我们应当要生起惭愧心,要知道学习,要真干。烦恼习气,哪一种最严重,就从这一种下手。每一个人根性不相同,不是别人学这法门,我也跟他学这法门,不一定,人家学那个能成功,我们学这个未必成功。就好像生病一样,大夫给我们处方,我们只能用大夫给我处的这个方,吃这药,药到病除。我总不能去背著大夫用别人的处方,那就错了,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这道理要懂。在我习气里面、烦恼里面,哪一种最重?从最重的下手,然后再除其次、再其次的,这就对了。如果贪心重,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这又各有不同,看你贪哪一种,你就先断这一种,这就是对治的方法。傲慢习气重,你就要用慈悲、用谦虚、用恭敬,用这些方法来对治,要把你的烦恼除尽。这事情,每个人不一样,所以只能说一个原则,一定要自己做深层的反省。
  世出世法里头,处事待人接物,古德说得很好,人做好了,才能作佛;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得了佛?这是真话。经本展开,这里头多少句「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他们人做好了,没有问题,再提升上去作菩萨、作佛,这顺理成章。所以真正要想成就,首先一定要达到「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这标准是什么?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落实,就是净业三福第一条,孝亲尊师。学佛的人,佛怎么教我们?在大乘戒律里头,佛教导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话什么意思?把所有一切人看作父母一样孝顺。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这是教我们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老师,都看作善知识,奉事师长。「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这样落实的,这是叫菩萨行。「慈心不杀」,这一句是说的戒律,持戒。「修十善业」,持戒修善!这样的人才叫做「善男子善女人」,学习大乘法的。净宗是大乘,这样的人具足修学大乘的条件,能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能把一切有情众生看作是父母,看作是未来佛,你的烦恼习气自自然然就能够伏住了。
  修行最重要的是转念头,你对这宇宙人生是怎么看法?怎么想法?念头正了,跟佛菩萨的看法一样,就不难修了。你的烦恼习气常常起现行,转不过来,什么原因?你的观念错误了。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人,看一切众生,这地方我们不能不反省,不能不检点。如来果地上烦恼习气除尽了,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虽然讲带业往生,古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带业往生,只带旧业,不带现行。我想我们同学对这几句话都很熟悉,听得很多了。为什么自己还常常起现行?现在常常会起现行,临终的时候,你有没有把握控制住?那是一个关口,这关口不能通过,这一生就去不成,依旧要长劫轮回。真正想这一生能去,这关口顺利通过,现在要开始练习,把自己的烦恼习气,贪、瞋、痴、慢、疑,还有一个恶见,这是大乘经教里头常讲的六种根本烦恼,不说太多了,只说这六个,六个根本烦恼,你要有能力把它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