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竞争激烈的结果,效率不至于降低到现在这般程度。可以说,现在的苏联的经济,已经实际上瘫痪了!”

    “我们国家好就好在,一开始就不纯粹是苏联模式,而是多种所有制竞争。改革开放之后,进一步是引进了其他所有制,互相竞争刺激。这个多个所有制竞争,市场经济体系逐渐推进,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合资都能够互相竞争和学习,不学习不进步,肯定是要淘汰的。而学习进步的企业,无论是国营还是其他的体制,必然会孵化出一大批优秀的强者。”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也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可以生活水平经济水平高越来越好,才是真理。”

    “……各地政府为了发展GDP,抢着招商引资,我觉得也不要太急,避免一些钻营的不良商人,坑蒙拐骗过来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商业公司的信用体系。政府尽可能跟信用好的公司打交道,我们互相都讲信用,借钱一定还,合同白纸黑字一定执行。大家都很认真的对待承诺、契约,那么,这种良好的环境之下,生意必然是很容易做,三角债、金融风险就会降倒最低。信用体系建立了之后,首先,如果有个人过来行骗,你让他展示信用,信用不足,再说的天花乱坠,可以不理会他,不要有人说他来投资1个亿,你就相信。结果,他只有几十万,骗地方政府给他价值几百万的地皮和设备,甚至垫付工资。然后,再以此骗取银行的贷款,空头套白狼!”

    “我跟你说,现在什么韩国的、台湾的、香港的,骗子很多的。因为骗子多,所以,要建立信用体系,否则,跟骗子做生意,不仅仅不会发展经济,可能会恶化经济!所以,招商引资,也尽可能找有名有姓的世界顶级大企业进来,而不要贪便宜,找一些不知道靠不靠谱的企业进来……”

    林棋天花乱坠的讲话,吸引了不少官员和学生们鼓掌。

    当然了,会后,不少官员纷纷表示:“林总,别的大老板,我们不知道是真是假,不如您来投资吧!”

    感情,这些大佬们,听林棋讲课是假的,实际上,真是目的都是让林棋投资。

    对此,林棋笑了笑,说道:“我先在哈尔冰、长春、大连成立办事处,并计划在大连成立一个新创业企业信用事务所,东北有什么产业,能够跟我们合作的,那么,我们办事处和事务所,会登记企业信息。一旦合作之后,我们就会长期的追踪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征信状况好的企业,我们会给更多订单和帮扶。信用一般,达不到要求的,则可能会对不起!”

    这个征信对于地方官而言,觉得很意外,但也觉得很新鲜。

    原本,全世界的银行系统,才是喜欢搞征信。但是林棋的企业,发展到现在这般的地步,也开始推出自己的征信标准,但是不针对个人,只针对合作过的企业。

    每个跟新创业系合作过的企业,都有征信档案。

    这个档案,是非常珍贵的资料,通过这份信用评估轨迹,就能更好的筛选商业合作伙伴。

    只不过,以前这个征信标准,只对内公开,没有对外部公开。但是到了88年开始,林棋决定,将新创业企业信用体系,对外进行公开,渐渐的靠着自身的影响力,形成一个举足轻重的信用体系。

    这不仅仅是让合作伙伴,开始有意识的维护自己的信用,注重履行契约。而且,也形成了一个壁垒,将不诚信企业剔除在主要的合作伙伴范围之外。

    而新创业系的征信体系对外开放,本质上,也是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才有了物质基础。比如,87年之前,国内也只有极少数的地区连接了互联网。

    但现在国家跟新创业系合作,加大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不能做到让互联网普及到所有城市,但是国内排行几十名的大城市,已经开始提供了互联网服务。

    新创业征信体系,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数据的基础上。在国内多个城市建立设立服务器,记录纳入征信体系的企业的信用。

    新创业企业信用网,这是登陆互联网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

    目前,这个征信体系,对于普通企业是免费的,只要注册了会员,每年可以有20次免费查询的机会。超过20次查询,才会收取每次500元的查询费。

    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等金融企业,这个征信系统采取查询企业的规模来收取费用的机制。每次查询,收取百万分之一的费用。比如,某个企业规模100万元,查询一次,需要支付1块钱佣金。

    这个查询体系,虽然不代表央行的征信体系。但是,在后来国内国际,新创业商业征信体系,也被视为最权威的体系之一。至少,到中国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企业,会先查询一些合作方的新创业征信体系中的信用分数,再决定是否合作。

第455章 《笑傲江湖》电影上映() 
    1988年3月,林棋在东北地区的官员们欢送下,从大连港出发,乘船回到了香港。

    虽然这次林棋没有大规模投资,但是他承诺,会给东北企业大量的订单。在执行订单和合作过程中,将会统计分析合作企业的信用状况。等到通过征信体系,发现了大量的诚信企业,之后,也会在基于这些合作的基础上,向东北投资。

    后世有资本乱说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林总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后世东北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征信体系,也没有太过于注重信用所导致。

    相对于直接投资而言,林棋引进了企业信用系统,对于东北的经济长远利益而言,远胜于短期的投资。一些诚信企业能够坚挺并且发展的很好,必然会对东北经济注入正能量,减少后来90年代的下岗、经济不景气的冲击。

    而且,信用体系也是有利于新创业系自己在经济和市场领域的话语权。

    简单说,一旦合作的企业,风险过高,新创业系会对合作方提出整改要求,如果整改不达标,管理一直是一塌糊涂,那么,新创业系可能会将其从合作名单上暂时剔除。这种压力之下,造成了很多企业,不得不按照新创业系的要求改变自己。

    至少,企业的信用分数不能过低,新创业系给企业评分1000分最高,理论上,世界上找不到这么完美的企业。即使是新创业电子集团,按照目前这个标准,也只有837分。

    正常的企业,只要信用不错,都不会低于600分的。低于600分的企业,在新创业系评估体系下,很难得到合作方的信任。至于,低于500分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被当做不靠谱的企业。

    要是被评700分以上的企业,可以说,不需要担保,都能在国内的大银行借款100万以内的资金。如果评分高于750分,甚至可以直接获得银行授信1亿元。

    而积累信用分难,降低分数却是轻而易举。加上,信用良好,会获得立竿见影的竞争优势,所以,由不得合作方不重视自身的信誉。

    由于这一套系统,一目了然,所以,在国内推行远远比国际投行给的什么AA、BB、CC之类的评级更深入人心。

    以至于,后来国际金融机构想要深入调研中国企业和经济,也不得不采用新创业系的信用评估标准。

    而这一套系统后来推广到国际市场,在企业信用标准话语权之争方面,也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

    林棋回到香港不久,《笑傲江湖》终于上映了。

    这算是徐克工作室,被新创业影视集团收编之后,第一部作品。与此同时,这部作品也是罕见的2亿元投资大制作,并且,还有金庸的《笑傲江湖》IP!

    目前,金庸的所有版权,都已经被林棋成立的幻想世界公司收购了,包括《笑傲江湖》在内,构成了“金庸宇宙”IP群。

    这个IP不仅仅包括金庸原著,还包括大量的延伸品。小成本的同人小说、漫画,可以允许大量的出现。优秀的同人,可能会纳入其他世界观。

    而《笑傲江湖》电影版,也不完全是尊重原著,而是原著作为IP,重新拍出来的徐克版的故事。

    电影本来可以去年年底上映,但是,为了后期特效的质量,又拖延了几个月。一直现在才上映。

    当然了,去年徐克电影工作室,为了5000万港元的对赌票房成绩,不得不投资了一些小成本的电影。勉强让徐克,不至于输掉去年的对赌。

    “电影即将上映了,紧张吗?”就在工作人员忙的脚打后脑勺时,林棋正在跟徐克闲聊。

    “当然紧张,我做梦就怕亏本扑街,然后,给你的卖命的合用,又要自动延长了!”徐克开玩笑说道。

    “这部电影怎么也不可能低于5000万。”林棋笑了笑,知道徐克虽然很紧张,但更多是有追求,并不是怕电影亏本,然后,徐克本人对赌协议输了,又要延长工作年限。徐克主要拍的是,砸掉了自己的牌子!

    在电影上映的那一天,香港100多家电影院,基本上,都被《笑傲江湖》的排片给吸引了!

    每家电影院门前,都是成千上万的排队人群。

    这个年代并没有网络售票,想要看电影的话,就要到电影院门口排队,早去的就能看到,如果去得晚了,就要等下一场。

    《笑傲江湖》第一天的票房,不出预料,打破了香港电影首日票房的纪录——307万票房!

    “首日票房307万港元!”香港电影行业的大佬,邵逸夫、邹文怀、雷觉坤,基本上都感觉到震动。

    “徐克这是要要发了!”不少的业界人士羡慕说道。

    “300万票房,这是一开始,过几天,肯定就疲软了!”业界人士自以为对于香港的市场了如指掌。

    但实际上,这样的大片,虽然也有疲软期,但绝不是上映前几天就高开低走。而是在票房高位,维持的更久。

    至于电影的首周票房,更是破了2000万元,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史上纪录。

    “金庸版权打造武侠大片神话,《笑傲江湖》电影上映,一周席卷2000万港元票房。成为香港电影行业最卖座的电影。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进一步说明了深入人心的版权的价值,若不是《笑傲江湖》的故事深入人心,不需要过度的宣传,即可吸引大量观众的好奇,电影也不至于如此卖座!”

    “分析两亿大制作的背后,金庸小说、徐克和电脑特效,古典和高科技结合,艺术和技术结合,最终诞生了绝美的艺术鲜花。”

    “金庸版权成了票房致胜诀窍,错过了金庸版权的众多影视行业同行,已经飞扑梁羽生、古龙等等名家的版权。买断独家版权,成为了文化巨头实力的标志!可惜,梁羽生独家版权报价1亿港元,古龙版权买断价格高达3。5亿,让华语文化巨头纷纷感慨钱包不够,难以买断独家版权。”

    “10亿买断金庸版权的林棋,最终还是告诉市场,垄断生意最赚钱!”

    不少的业界人士,见到《笑傲江湖》大火,想要跟风拍金庸剧。

    然而……不少人捶胸顿足的发现,既是找金庸本人也没用!因为,金庸的所有版权,买断给了幻想世界公司。

    即使,金庸的原作者,但也仅拥有署名权,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