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一定要能接受,要有定心,真的把心定在这一部上才会有成就。
  第六「不退心」,定在一部上不能退转,天天干,有的时候干得怎么样?学得枯燥无味。枯燥无味要晓得怎么会产生?功夫不得力就会枯燥无味。如果功夫得力了,那个现象是法喜充满。你看《论语》头一句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乐得不到,你又觉得很辛苦、很枯燥,那是你学而不习,你就没有法喜。学了,习是什么?你所学的要能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欢喜心就生出来,学了真管用!学了要没有用处,那就真的枯燥无味,很不容易学下去。这不退心。这些所说的,从第一个信心到不退心这六条,都是属於自利,下面这几条就著重在利他。
  第七「回向心」。回向心用现在一句很流行的话,「为人民服务」,这是回向心。在佛法里面比这个范围更大,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包括九法界,也可以把十法界都算进去,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十法界。为人民服务,十法界里头只有人法界,其他九个都没有。佛教我们要把心量扩大,念念都要想到为十法界一切众生服务,这叫回向心。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帮助一切众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你要想帮助别人,你首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没有成就,怎么能帮助别人?这个现在人所讲的使命感。有这种使命感,使命感是个动力,这个动力会让你精进不退。为个人无所谓,偷一点懒没有关系,你要想到许许多多的苦难众生都在等著你帮忙,那你不很认真努力学习,你怎么对得起这些众生?所以对不起老师,老师辛辛苦苦指导我们;对不起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希望我学成之后能帮助他们。
  我们在这个经前面念到,看到如来在果地上以回向心成就感应道交。为什么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回向心。因地里头曾经发过这样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帮助众生这个心愿念念不忘。绝对不是说,我成了佛之后,我才来帮助众生,不是这个意思。我学一分,我帮助一分,我学二分帮助二分,纵然我功夫还不得力,我这个愿心不能没有。所以初发心的时候要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那有没有功德都不知道,但是回向偈照念。功德就是自己真正做到,真正学到了,那才有功德。我以我这个功德,以我的智慧,以我的德能相好,无条件的去帮助一切需要的人,叫回向的愿心。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回向的愿心在。
  底下第八「护法心」。第八信的菩萨护法心,这个使命感更勤、更深、更广。佛法需要什么人来护持?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承传?一定要十信菩萨。这第八是护法的信心,护持佛法,正法久住。护持佛法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信受奉行,你才真正能护持。你要相信,你要接受,你要依教奉行,要为人演说,为一切众生表演。表演是做出来给大家看,讲没用处,收效果很微薄。
  昨天澳洲格里菲斯大学杜教授来看我。他带了八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会议的结论送给我,同时告诉我,这个结论送了好几个大学。他去拜访,他这一次访问加拿大、菲律宾,有几个国家。昨天到香港来住一天,特地来看我,告诉我这些状况。我很感慨的跟他说,我说你送给这些学校,如果这些学校的负责人、校长很看得起你,把你会议的总结放在他们学校档案里面,很对得起你了,能不能落实?不可能。他自己也承认,不可能。如果学校校长不重视你这个,接了之后,你离开他就放字纸篓去了。这真的不是假的。
  这种会议我参加了五次。中国人常讲「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联合国这些会议大概可以到会有议有决,后头不行;没有一个人听你的话,没有一个人依教奉行。你看每年这种会议开多少次,投下去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最后都没有办法落实,所以世界一天比一天混乱。大家口里头喊和平,和平没法子落实,这个问题严重。我们也想得很多,怎样才能落实?必须要去做,你要把它做到,做出来给人看;这么多好意见,还不是说空话,还真可以做的。你要是不做,再好的意见,人家看到之后,点点头赞叹你几句,半信半疑,这真能做得到吗?你要做出来给人看。
  近来很难得有一些真正热心的年轻人,学《弟子规》学了一段长时期,深受传统文化的感动,真正愿意放下一切,做出牺牲奉献,来从事传统的伦理教育工作。这个好,难得!从哪里做?从我们自己本身落实。你可不能要求别人,要求别人做不到,先要自己做到,做出样子来给人看。一个人力量薄弱,人家看到你一个人做到,没有看到第二个人,还是半信半疑。如果我们有一些大众,三十个、五十个、一百个、二百个我们都能做到,人家会想想,行,这是真可以做得到的,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这种信心生起来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有救了。逐步逐步发展,就会有很多人觉悟,很多人回头。这是护法的信心。所以法,佛法、儒家的法、道家的法、古圣先贤教诲之法,所有宗教典籍里面的法,要落实才行。
  经不是念的,经是要落实的。你看看清凉大师,就在我们这个《华严经》,你看他分科就看得很清楚。《华严》这部经三十九品八十卷,这中国翻译的。清凉大师把它分为四大部分,信、解、行、证。佛法最重视的行、证,你就得受用了。如果只有信解,没有行证,那就是古人所讲的说食数宝,不得受用。李老师讲经常常给我们做个很浅显的比喻。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想想那些餐馆,那些菜单,都能够说得出来,说了半天,一口也没吃到。这就是讲有信有解,没有行,没有证,所以一定要落实。
  落实从哪里起?天天要落实,我每天学一句我就把这句做到,学一段我就把这一段做到。如果大家真的跟著《华严经》这样做法,《华严经》圆满了,你就成佛了。你看看我们现在讲到第九信,那你就是第九信位的菩萨,你已经入了一道甚深。学初信是初信菩萨,学二信是二信菩萨,这部经学完的时候,你就成了妙觉,究竟圆满的佛果。这经好,它有表演,那个「证」的那一分里头有表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给我们看。你看他去参学,他参德云比丘,德云比丘是初住菩萨。他能够见到他,他就是初住菩萨。他去参访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第七回向位的菩萨,那善财童子当然就跟观音菩萨是同等地位。后面参访文殊、普贤,那是等觉菩萨,真的是五十三参步步高升,那怎么不欢喜!
  从初发心到成佛,不要三大阿僧只劫,一生圆满。这个一生圆满就叫做一乘经。这不是大乘,大乘还有三大阿僧只劫,这是一生成就,善财给我们示现的一生成就。一乘经典在佛法里面只有三部,我们中文《大藏经》里面只有三种。第一种是《华严》,第二种是《法华》,第三种是《梵网经》,戒经;《梵网经》很可惜,我们只翻了戒律的这部分,其余的就没有翻过来。这三种是一乘经,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
  《华严》我们能不能成就?能。为什么能?《华严》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带业往生这能成。依照《华严经》的理论方法修行太难!你看看《华严经》初信位断见惑,七信位断思惑。我们能做得到吗?做不到。九信位,尘沙烦恼破得差不多,快破完了,十信圆满就登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我们真的是望尘莫及。我们读了学,认真努力学,能学多少学多少,念佛求生净土肯定得生。所以《华严》,古德称为大本《无量寿经》,有道理,那不是没有道理。莲池大师注解《弥陀经疏钞》,完全用《华严》教义。
  所以护法,头一个知道护自己。我们知道修学的次第,一定是先断见思,先断执著。从什么地方下手?从《弟子规》下手,《弟子规》教我们什么?转恶为善。现在人,很少人知道孝顺父母,很少人明白要尊敬长辈。《弟子规》一开头「孝」。孝是对父母,「弟」是对长辈,「首孝弟,次谨信」。谨是谨慎,就是说对人、对事、对物要认真负责,不可以马虎。中国过去这些有道德学问的人,你看对诸葛亮的批评。诸葛亮一生的成就令人佩服。诸葛亮的长处,古人一句话说破了,说得很好,「诸葛一生,唯谨慎」。他这个人一生做事情,无论对人、对事、对物小心谨慎,一点都不敢随便,都不敢马虎,这是后人的好榜样。谨是对自己要小心谨慎,我们今天讲认真负责;除对自己之外,那你要接触大众,你对人,对人信用。所以谨下就是信。完全是生活行为,实在讲四个字,孝、弟、谨、信,从这里学起。
  我们今天做事真的是很马虎,懒散;换句话说,不负责任。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责任,也不懂得佛在经典常常讲的「为人演说」。如果你这四个字懂得,你就晓得什么叫责任。为人演说也就是现在中国学术界,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看到的标语,两句话「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什么?这就是你的责任。我们在这个世间要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做一个很好的表率,我们的行为要给社会大众做模范。那我们这种草率随便、不负责任能够给他们做模范吗?孝弟谨信你能做到,这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下面再把这个心量扩大,「凡是人,皆须爱」,爱众。你能够爱一切众生,你就不会害人,你怎么能忍心去害人?你才真正做到一个好人,这样的人才能学佛。你看看佛经一打开,你会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有没有你在里头?你是不是个善人?怎么知道这里头有没有自己?拿《弟子规》打开来一对照就知道了。《弟子规》一百一十三条统统都落实、都做到了,佛叫善男子、善女人,有你一分。如果《弟子规》没有做到,善男子、善女人里头没有你,这你要知道。
  所以《弟子规》是学佛的基本条件,没有《弟子规》,你就不能学佛。你进佛门来学佛,是假的不是真的。像现在学校里头,你不是正科生,你是来旁听的。旁听,老师对你不负责任,你是正科生的话,老师对你要负责任。这个理跟事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弟子规》是做人的基础;换句话说,佛法是好人修的。作恶的人能不能修?作恶的人要忏悔业障也能修,要把业障忏悔掉,那他也是善男子、善女人。
  忏悔最重要的改过自新。这是早年章嘉大师教我。我年轻的时候生活非常困苦,老师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话,他教给我,他给我说的。他说有时候你求,求没有感应,你求不到,没有感应。这什么原因?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你自己有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叫做业障。你必须把这个障碍忏除,忏除业障,感应就现前,有求必应。这难得!我就请教老人家,怎么个忏悔法?他教给我的,不是在佛菩萨面前烧香磕头,在那里忏罪,求佛菩萨原谅,不是的。他给我讲的,真正忏悔是自己知道错了,往后绝对不会有同样的错误,这叫忏悔。我明白了,这就是儒家讲的「不贰过」,孔子赞叹颜回。颜回是个好学生,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