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者易折,这是卢植本人的性格决定的。他可以容忍卢植对刘修的压制——因为他知道到了这一步,卢植已经压制不住刘修——但是他不可能为了帮助卢植刚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他们父子经营了这么多年,好容易才有了争雄天下的资本,怎么可能因为卢植而放手。

卢植心情沉重,脸色忧郁,连等父亲等了一天的卢毓看到了,也乖巧的走开了。整个府中的气氛都变得压抑起来,仆人们走路都下意识的放轻了脚步,说话也压低了声音。

卢慎在廊下站了很久,却没有进去。他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卢植。虽然还没有见到父亲的脸,但是他能猜到卢植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现在宫里宫外都在说卢植权倾朝野,自已是司徒,两个弟子一个儿子都是手握重兵的将军、太守,却坐视袁家在关东为逆,不是因为卢植没有实力平叛,而是因为卢植与袁家暗通款曲。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大将军董重刚刚在旋门关抓到一个袁家的密使,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袁隗给卢植的密信。袁隗在信中感谢卢植当初手下留情,没有将袁家赶杀绝,并许诺一旦袁家定鼎天下,一定不会忘记卢植的这份大恩。

这封密信已经被呈送给天子。天子年幼,不知道如何处理,宫里实际处理朝政的宋太后也手足无措。一般情况下,宋太后是不插手政事的,她只是知道一下,就会把相关的事转到三公手中,特别是卢植。在卢植掌政之后,因为他的强势和宋太后的配合,内朝基本上处于虚设的状态,尚书令真的成了一个收发公文的闲职。

可是这件事不能转给卢植,因为卢植就是当事人,按规矩他应该避嫌,告病等待处理结果。可是宋太后又担心卢植一告病,那一大堆的政务没人能够处理,所以就留中不发了。

拖延解决不了问题,没几天这个消息就传得满城风雨。不用说,这肯定是有心人散播出去的,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董太后。董太后在刘修手上吃了大苦头,而始作俑者就是卢植,董太后动不了刘修,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找卢植的晦气,怎么能让宋太后把事情捂在手中。

卢植大概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年关将近,还在朝庭控制范围内的各州郡上计的材料陆续送到了京城,他要进行统计,把有限的财赋安排到最合适的地方去。如今大汉大部分富庶地区都被袁家控制了,又一直在作战,财赋非常紧张,连宫里都在缩减开支。好在今年重新夺回了南阳,刘修又控制了益州,并州和关中的赋税都有所增长,经济情况比去年还要略好一些。卢植正为此既欣慰又头疼呢,就碰上这么一件事,心情之糟糕可想而知。

卢植将怎么应付这个困局?卢慎不知道。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免,只要退出朝堂,一切谣言都将不攻自破。可是卢慎知道,卢植不会轻易退出朝堂。不是因为他贪恋权位,知父莫若子,卢慎清楚卢植从来就不是贪恋权位的人,他是放不下对先帝的承诺。

先帝驾崩前将父亲从涿郡紧急召到洛阳,当天拜为司徒,又让当时的皇太子拜卢植为师,这是莫大的信任。父亲虽然没有说过什么,可是卢慎知道,从那一刻起,父亲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不管有多困难,他都要完成对先帝的承诺。

卢植似乎感觉到了儿子的心情,那洪钟般的声音响了起来,只是声音中带着说不尽的疲惫。“子言,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进来?”

卢慎搓了搓脸,换上一副笑脸,轻快的走了进去。“父亲,”他向卢植行礼:“听说今年赋税比去年有所增加,宫里也是一片喜气呢。”

卢植瞥了卢慎一眼,指了指对面的坐席,对卢慎的场面话置之不理。卢慎有些窘迫,脸上的笑容越发的不自然,期期的坐下,等着卢植的发问。

“董家要报复我,我清楚得很。”卢植平静的开了口,“可是身正不怕影斜,我不会让他们得逞。董太后鄙俗不知大体,董重无用兵之能,不宜让他再碍手碍脚。”

卢慎愕然:“那父亲准备如何处置?”

卢植面露痛苦之色:“我准备让你兄长自免,和宋家做个交易。”

卢慎半晌没说话,他知道父亲这个决定是痛苦的。兄长在上谷太守这几年政绩一直突出,如果不是父亲压制着,他也许早就该升迁了,现在因为要取得宋家的支持,兄长却要蒙受巨大损失。

退的应该是父亲你,而不是兄长啊。卢慎在心中呐喊。他清楚的知道,卢植的性格刚强,而且一向反对外戚掌权,他现在为了反击董家而联合宋家,并不代表他就能和宋家相处莫逆。现在内朝失去了大权,不管宋家及其依附者还是张让、赵忠那些宦官,他们都对卢植恨之入骨。之所以宋家一直没有举动,全是因为宋太后压制着。宋太后毕竟是女人,一旦她的心思活动了,那卢植又将面临与宋家的直接较量。

就算宋家能够容忍卢植,可是卢植能容忍宋家这个外戚吗?

“怎么,你不赞成?”见卢慎不说话,卢植有些不快:“我知道这对你兄长不公,可是事有轻重,我们应该胸怀天下,不能只计较个人的得失……”

“我知道。”卢慎连忙点头,再迟疑片刻,卢植又要长篇大论的教训他了。再说了,他迟疑了也没用,卢植做出的决定,他根本无法改变。

“那好,你去一趟宋家,见见宋丰。”卢植闷闷的说道:“我希望宋丰在明天的朝会上不要节外生枝。”

“喏。”卢慎躬身领命。

……

宋丰似笑非笑的听完了卢慎的建议,虽然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不肯露出些许急迫之色,只是不紧不慢的喝着茶。卢慎虽然聪明,可是太年轻了,他不知道宋丰在想什么,心里有些急躁,这份急躁之色落在宋丰眼里,宋丰更加胸有成足。

“我宋家没什么人才啊。”宋丰说道:“你们说大将军不知兵,可是我这个骠骑将军其实也不知兵,比大将军还不如呢。”

卢慎心里暗骂,却不得不忍气吞声的说道:“骠骑谦虚了。骠骑内有太后,外有前将军,如今朝廷的赋税又有所增长,实力渐渐在回升,骠骑立功,就在眼前。”

“仅有赋税有什么用。”宋丰放松了脸皮,含笑道:“大汉出精骑的幽并凉,并凉在车骑将军手中,幽州在左将军手中。虽说我宋家能得到上谷乌桓,可是谁不知道乌桓人信服令兄,我宋家就算接手了上谷,恐怕也指挥不动那些蛮人啊。”他啜了一口茶,又道:“再说了,区区一个上谷,又能起多大作用?”

卢慎一惊:“那骠骑的意思是?”

“如果让我负责山东的战事,没有左将军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宋丰笑了:“如果左将军攻出涿郡,前将军出青州,本将军出河内,三面夹击,袁绍何愁不灭?”

卢慎大吃一惊,脱口而出:“骠骑不可。”

“不可?”宋丰沉下了脸,重重的将茶杯顿在案上:“那对不起,丰愚笨,不敢受此重任。”

第512章 卢慎之死

卢慎被宋丰的无耻和无知惊得目瞪口呆,他不敢答应宋丰,宋丰的胃口太大了,他怀疑就是父亲卢植宁可自免也不可能接受宋丰的要求。

他走了,宋丰一时倒有些后悔,可是他对卢慎的态度也非常恼火。你卢家父子有什么好得意的,这一切本来就该是我宋家的,我本来就应该是大将军,我也是顾命大臣之一,凭什么由你卢植独掌大权?董重做大将军就可以掌天下兵马——哪怕是名义上的——我为什么就不能,你们父子师生当我好欺负?

宋丰愤愤不平,宋奇很意外,听了宋丰的抱怨,宋奇都觉得宋丰有些不知进退。不错,卢植是独揽大权,可那是太后支持的,太后是宋家人,她难道不知道为宋家着想?这实在是情势所逼,不得不如此罢了。董重倒是掌天下兵马,可是董重除了他手下那几千兵,他能掌谁?是公孙瓒听他的,还是刘修听他的,抑或是曹操听他的?现在真正掌兵的是太尉段颎,段颎是刘修的先生,他手下有一帮旧部,所以才能牢牢的掌握京畿,不让袁家兄弟有可趁之机,要不然你以为你这个骠骑将军就能守住洛阳八关?

说到底,掌天下兵马只是个虚名,为了一个虚名,你惹恼了卢植,放弃了和卢植合作的机会,最后只能有一个结果,你连大将军这个虚名都得不到,同时还放弃了上谷太守的位置。上谷太守虽然只掌上谷乌桓,可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宋丰恍然大悟,后悔不迭,手一摊,那怎么办,难道要我去向他低头?

宋奇无奈,你丢不起这人,那只好我去了。他不放心,回到自己房里又和曹鸾商量,曹鸾对宋奇刮目相看,赞了一声,夫君,你可沉稳多了,想得很周到。这有什么丢脸的,大丈夫就当能屈能伸。

得到了曹鸾的夸奖,宋奇信心大增,立刻下令备车去司徒府,拜见了司徒卢植,委婉的表达了他的歉意。不料卢植刚刚听了卢慎的回报,对宋丰的无知非常恼火,一时也没给宋奇好脸色,两人话不投机,宋奇只好怏怏而归。宋丰听了之后,更加后悔。

宋奇出门之后,卢植也有些后悔了,就眼下这个形势来说,着急的是他而不是宋丰,宋丰最多捞不到好处,但也没什么损失,而他却被这件事困住,无法正常理政。年底事情多,一旦积压下来,不知道得影响多少正事。

可是宋丰的胃口太大了,如果答应了他的要求,宋丰这个外戚很快就会崛起,更让卢植担心的是,宋丰与董重不一样,他与刘修的关系非常亲近,宋皇后能够得宠,和刘修的运作有很大关系。一旦宋丰得势,那刘修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更大,宋家也会拉拢刘修来反制他。宋丰是个笨蛋,他根本看不出刘修的危险。

卢植决定等一等,等宋丰再次登门,他才能有谈判的主动权。

可是卢植没想到,他和宋丰进行谈判的事还没有结果,消息却传播了出去。宫里宫外的很快都在传,说他和宋家联手,要对付董家,要逼董太皇太后交权,要逼大将军董重退位。这个谣言让卢植百口难辩,就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让卢植意想不到的事,卢慎遇刺,身中三刀,当场身亡。

当随从把卢慎的遗体带回司徒府,卢植一下子崩溃了,他抱着卢慎的尸体,老泪纵横,放声大哭。夫人张氏闻讯赶出来,一看到卢慎血肉模糊的身体,当时就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司徒府顿时大乱。卢植垂泪半晌,抱起儿子的尸体直奔皇宫,向宋太后和天子泣血请罪,请求自免司徒之位。宋太后大惊,一面安抚因丧子之痛而有些失常的卢植,一面急招大将军董重、骠骑将军宋丰和太尉段颎、司空唐珍议事。

宋丰见了,哑然无语,段颎和唐珍却是兔死狐悲,愤怒异常,今天能刺杀卢植的儿子,明天就有可能轮到他们的儿子,再过两天,就有可能轮到他们自己。这日子还怎么过?董重也太过份了,他们异口同声的要求宋太后严惩凶手。

最后赶到的董重目瞪口呆,他觉得自己这次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揭发卢植的是他,除了他,还有谁会杀卢慎?袁家?谁信呢。

天子近臣,司徒之子被人当街刺杀,司隶校尉和河南尹、洛阳令不敢怠慢,立刻盘查。结果对董重非常不利,现场遗落的凶器上有大将军府的标记,一切证据都指向董重。

虽然董重大喊冤枉,不肯承认行凶,董太皇太后也在宫里哭天喊地,可是结果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