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立名,中士随名,下士求名。上士用名,出入名实之间,中下之士为名所累,不足道也。”

曹操品咂了片刻,哈哈大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抹了一把胡子,大声道:“痛快,痛快,德然果然是真名士也。能与德然相识,是我这么多年来最痛快的事情。”

“我亦然也。”刘修呵呵一笑,心道果然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如果再迟三十年,等眼前这位已经成了大汉丞相的时候,只怕这么跟他说话就有性命危险了,哪能让他这么容易的把自己引为知已。

两人越说越投机,天南海北的一顿胡侃。曹操虽然好古学,经常往太学跑,向蔡邕请教,不过和卢敏说的一样,他只是借蔡邕的名声洗白自己罢了,对皓首穷经根本没兴趣。他的兴趣在兵法,在诗文,兵法是武人的学问,诗文是小道,都是正经的学者不屑用心的,蔡邕精于此,那是人家实在太聪明,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并不是用心研究的结果。曹操平时在蔡邕面前其实有些打肿脸充胖子,真要讨论学问,他哪里够得上蔡邕的级别,但是刘修则不然,要论经学,刘修的水平比他还差,但是其他的,刘修却和他不相上下,甚至有些地方还“颇有创见”,足以让曹操眼前一亮,大呼有理。

两人说得兴起,便让人把席案搬到室外走廊上,看着洛阳城中比比皆是的望楼,看着宫城里高大的门阙谈古说今,在城外看朱雀阙的时候已经觉得非常震撼,现在近距离观看,更觉得朱雀阙高不可攀,须仰视才见。

唉,董卓真是作孽啊,你迁都就迁都吧,放什么火啊。刘修看着洛阳城横平竖直的大道上熙熙攘攘的车马人流暗自感叹。要不,我先把这厮做掉?

曹操突然一拍栏杆,叫了一声:“哟,她怎么又回来了?”

刘修听得他口气有些不悦,连忙沿着他的视线方向看去,只见正门外来了几辆马车,十几个穿着红衣的骑士左右簇拥着,两个婆子打开中间一辆车,从里面扶出一个女子来。隔得远,刘修看不清那女子相貌,但是从她走路时一板一眼的姿势来看,这女子出身不低,那种大家闺秀的谱非常明显。

“这是?”

“我从妹。”曹操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刘修有些诧异,怎么曹操看到他从妹这么不高兴?曹操见他神色不对,生怕他以为自己与家人不睦,便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遍。原来这个女子叫曹鸾,是曹操叔父曹鼎的女儿,曹鼎在做河间相的时候被人告发贪赃,输论左校,后来一直没能复出。为了再做官,曹鼎便把这个女儿嫁给了宋皇后的弟弟宋奇,想着她长得那么漂亮,一定能讨宋奇的欢喜,以后傍上宋家这么一个外戚就不愁了,没曾想曹鸾因为家里出了曹腾这么个宦官叔叔,被人看不起,所以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一举一动都要遵从女诫,比大儒还要守礼,宋奇很快就对她的容貌失去了兴趣,两人关系非常不好,这么多年了,连个子女没有。

刘修也是到了洛阳之后才知道现在的皇后不是姓何,而是姓宋,以后那个大将军何进还不知道在哪儿混呢。不过宋家并没有依例成为权重朝野的外戚,宋皇后的父亲宋丰不过是个执金吾,是九卿之中权利最小的,说得难听点,就是京城的消防队长,与东汉一朝皇后的父亲或兄弟任大将军的惯例相距甚远。他只是没想到,曹家和宋家还有联姻。

刘修忽然心中一动,他眼珠一转,突然笑了:“你这从妹是身怀重宝却沿街乞讨啊。”

曹操眉毛一挑,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无奈的笑道:“可不是,当初把她嫁给宋家,就是因为她长得美艳,可没曾想……真是让人不知道怎么说她。”

“话也不能这么说,她也是被人教傻了。”刘修笑了笑,看了看屋里刘氏的方向:“人都是会变的,既能从风情万种变得死板生硬,同样也能由死板生硬变得风情万种。”

曹操一怔,一时没明白过来。

“你屋里这个,很好办,只要你告诉她,你喜欢她原来的样子,我想她立刻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至于你那位大儒从妹,就要下点猛药,比如家族前途之类的,我想她既然能读那么多书,想必是个聪明人,只是没人点拨,硬是把书读死了,只要有人点破这个迷津,她不会固执已见的。”刘修直起身,招呼张飞向门外走去,“孟德兄,多谢你的指点,我就不多打扰了,先行告辞,三日后如果事情办成了,我再请你吃酒。”

曹操呵呵一笑,将信将疑的把刘修送出了门。经过中庭时,刘修和曹鸾擦肩而过,曹操特地介绍了一下,曹鸾面无表情的看了刘修一眼,彬彬有礼,却拒人千里之外。

第162章 洛阳街头洒水车

“这是你的上书?”面容清瘦的吕强掂着手上沉沉的皂囊,无法掩饰眼神中的疑惑。

“正是。”刘修躬身一拜,很恭敬的说道:“请大人斧正。”

吕强迟疑了一下,确实不敢大意,刘修在金商门外等了半天,非要亲手把上书交到他的手里,他没想到居然是这么厚实的一本书札,生怕有什么不妥,的确是想看一下,只是又担心刘修不同意,所以才有此问。

“天子事务繁忙,你应该言简意赅……”吕强话说了一半,看着手里的物事愣住了。这是一本大约有两寸厚的纸叠起来的,与往常见的奏疏完全不同,深青色的封面,上面有一张长方形的白绵纸,用端正的隶书写着“宁城战记”四个字。他随手翻了一下,内容很丰富,有图有字,估摸着至少有五千字。他咂了咂嘴,苦笑了一声,才继续说下去:“年轻人,恐怕天子没有时间看这么多的内容。”

刘修微微一笑:“大人,如果天子很忙,那他看一页即可,如果天子有空,他也许会把全部内容看完。”

吕强欲言又止,既然刘修这么有把握,他也不好强劝。他想了想,试探的问道:“按照惯例,除了密封上书,我们都要过目的。”

“正当请大人指正。”刘修连忙说道:“修只有一个请求,一定让此奏疏到达天子手中。”

“这个你放心,我一定办到。”吕强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让人把刘修送出了门,自己拿起笔,正准备处理其他的公文,可是一想到案上的那只皂囊,又有些好奇。这个年轻人有什么把握让天子看这么多的内容?难道他不知道天子看几百字的奏章都没耐心,大部分奏章都是由侍从看了之后转述给他的吗?

也许这就是他专门送到我手上的原因?

吕强越想越好奇,放下手中的事,重新拆开皂囊,取出那形状奇怪的书札,欣赏了片刻封面上的书法,翻开第一页,淡黄色的纸上写着几个字:“谨将此文献给在宁城之战中牺牲的大汉子民。”

吕强摇了摇头,不屑一顾,大汉子民?谁会把他们真当回事。他接着翻到下一页,是一个简要的列出书札内容的条目,上面写着内容,下面是一连串的点,下面是数字。吕强想了想,估计到了这数字可能是指页码,便选择了写有“缘起”一列,翻开了书页,果然在标着“五”的页面上看到了内容。

吕强随意看了几行字,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这篇文章是介绍宁城之战的起因的,文字典雅,用词质朴,又叙述得曲折动人,中间还夹了两幅画,一个是长相秀美,面目异于汉人的一个胡女,手提长剑,英姿飒爽,旁边提着“胡女风雪”四个字,另一个是相貌英武的胡人年轻男子,写着“鲜卑王子槐纵”六个字。

吕强真看越好奇,不知不觉的把整本书都看完了,直到一个小黄门来叫,他才回过神来。

“吕大人,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小黄门笑眯眯的问道。

吕强不好意思的笑笑,正色问道:“有什么事?”

“陛下宣你觐见,问这两天有什么大事没有。”

“哦,我就来。”吕强连忙起身收拾好皂囊,连带着其他几份公文一起捧好,匆匆向北宫走去,看着手上的皂囊,他微微一笑,心道这也许是大汉立国以来最有趣的一封奏疏,一定能博得天子一笑。

刘修出了宫,没有立即出城,进洛阳城一趟不容易,每次都要办什么门传,进宫更麻烦,事情既然已经办完了,不趁着机会好好看看洛阳城,那真是对不起自己。至于奏疏的事情,他根本不担心,只要吕强能把这本《宁城战记》送到天子手中,他有信心事情就成了一半。

原因很简单,他这本书专门就是针对天子写的。他虽然对汉代的历史不熟悉,但是他对汉灵帝这个人并非一无所知,因为汉灵帝在历史上名声虽然不好,但在艺术史上却大大有名,他和另外几个有名的皇帝一样,虽然是昏君,却是艺术修养甚高的昏君。

中国历史上有些皇帝很奇怪,正业做得很烂,不是把国家玩烂了,就是把国家玩倒了,但是副业却玩得非常有水准,比如宋徽宗赵佶,一笔瘦金体开宗立派,很多人想学都学不来,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南唐被灭了,但是他的词却千古流芳,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人皆知,比如那个喜欢做木匠的朱由校,有人说他如果专业做木匠,他可能和鲁班齐名。

而汉灵帝刘宏在艺术史上能留名,就是因为他曾经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艺术大学:鸿都门学,他本人也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只是因为名声太臭,所以除了艺术史,其他的历史提到他时都没什么好话,用得最多的形容词就是荒淫无道,简直和纣王齐名。

刘修有资格相信,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皇帝至少能把这本书看完,别的不说,卢敏的文章,他的字和画,综合水平在这个世上是数一数二的,而这种装帧格式更是刘宏闻所未闻,他没道理会无动于衷。

所以当吕强答应一定亲手把书送到天子手上时,他就放了心,至于事情能不能办成,他不敢打包票,毕竟天心难测,刘宏又是一个有名的昏君,不按常理出牌的,他会不会把这场战事放在心上,刘修可猜不着。

做了自己该做的,尽了全力,对于刘修来说就已经完成了任务。

他在宫城外会合了张飞、刘备,沿着宽阔的大街向前走去。洛阳大大小小有二十四条主街道,都非常宽阔,大概有二三十步,分为三部分,中间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边才是百姓走的,御道两侧栽着白杨、松树等树木,时为季春,树叶已经抽青,远远看去,犹如淡淡的青烟笼罩在树梢上,一直伸向远方的城门。

“先生,等事情办完了,我们好好的游一游洛阳城吧。”张飞有些兴奋的说道:“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洛阳呢。”

“会有机会的。”刘修道:“如果我留在京城做官,也许就不用走了。对了,正事办完了,我们去找找张超和赵家的那两个人,叫什么来着?”

他们一边说一边向前走,拐过一个路口,走上了铜驼街。铜驼街得名于街道两侧的铜骆驼,刘修第一次看到那些铜骆驼的时候,非常担心有人把它们偷走,毕竟这年头铜就是钱,这么大的铜骆驼,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这简直跟不设防的取款机一样。

“大兄,前面有热闹。”刘备忽然兴奋的叫了一声,指着前面的一群人叫道,一边说着,一边向前跑去。刘修和张飞看了,也非常高兴,一溜小跑的赶了过去。

一群人正在路边安装着一个什么机械,将路边一条河里的水吸上来,喷到御道边的树上,从他们的衣饰看应该是宫里的工匠,中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