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荀彧相视一笑,跟他进屋。进到屋里,荀彧叹道:“子云先生果然很年轻,我可是久仰大名了,敢问青春几何?”

我笑哟:“先生,您大了赵如一轮多,叫我子云就是,不然,我不舒服的。”荀彧听得一愣,不说话了。

曹操看着笑:“文若,子云乃爽快之人,你就不要拘礼了。”荀彧笑了笑,没说话。

我看着他一笑,既然你要讲规矩,我就跟你讲好了,施礼道:“赵如出身农家,年方十三,自认不如文若先生懂的道理,以后,言语之中如有不敬之处,或不合礼仪之处,还请先生原谅一二。”我是不会改的,喜不喜欢,是你的事情。

荀彧一愣,赶快回礼:“不敢,彧从来拘束惯了,只是还不曾适应子云的行事,并非有所不满,你不要见怪才是。”当以后,荀彧每对人提及与我的第一次相见,总是要说:唉,赵如的行事太异于常人,还善于观察他人之脸色,反应之快,应对之强,无人可比。

我也笑笑,不再说这些。曹操没注意我们两个的暗斗,他正吃惊地看着我:“子云,你才十三?我知你年少,然未能料你如此小。”这倒是,我们上次在一起,没说起过。

我笑:“主公,您没问过嘛。再则说,年少又如何?我还不是一样为公效力,难不成您还不愿意否?”

曹操摇头苦笑:“操要是早知你如此小,怎么还会让你这般四处奔波劳累?唉,是操不查,苦了你了。”

我好感动,不过,强忍住:“主公说的是什么?想那甘罗十二岁便为秦国特使,出使他国,为君效力。子云都快满十四了,又是出去做生意,比那甘罗差之远也。”

曹操听得不喜反惧:“子云,你不要与那甘罗相比,他可是....操可不想你有个什么事情的。”

看着他的眼神,我笑笑:“主公放心。您知道,子云颇通医术,不会像甘罗般死那么早的。我常年在外奔波,看似劳累,实则不然。要知道,身体强健者自然无病,身体羸弱者病就多。那在乡野农夫的孩子,每日劳作,自给自足,看去劳累,却是很少得病;而那些大富之家的子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看去不苦,却不知死日早至。所以,我会长命百岁的。”

两人听的直摇头。曹操道:“我说不过你。对了,子云,文若现在是兖州府的司马,一切钱粮之事,均赖其打理,你以后要多与文若联系。”

我看着荀彧点头:“如定会随时向先生请教。正好,我在北海和无终的药房都收集了大批的干粮,均是晒干了的豆饼,山药等,虽然不是正经的粮食,然仍然可以用于关键时刻。这些东西可放两三年。算算时间,一、两个月之内,当陆续运抵此处,今日就算交给先生了。”

荀彧淡淡地说:“彧知道了,自当处置妥当。”我听他一说,就知道他看不起这些东西。

未等我开口,曹操却是大喜道:“子云,你果然找的到粮食的。不管是何物,能食就好。”他倒是清楚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我望着荀彧:“先生,这些东西,的确不怎么看得上眼,可能先生都没有见过。这些都是庄户百姓应付饥年的食物。可是,我知道,就在这一两年之内,中原必有一次大的天灾,不旱则虫。就是现在,天下大乱,各地兵祸连连,百姓逃离家园者甚众。莫说有没有人种粮食,便是有耕种之人,那粮食也几乎绝收。更何况,这天灾加人祸,到时候,怕是这种东西也会成为琼浆玉液了。”

荀彧啊了一声,看着我正经的样子:“这,是彧思虑不周。我明白了,定会妥善安排这些粮食,以供急用。”我笑笑,你明白就好,我就不再提了。

曹操看着我:“子云,你怎么知道一两年中必有大灾。”荀彧也是一脸的询问。

我叹气:“子云说过,我出身农家。虽然,我还不太懂天文,可地里的变化,气候的冷暖还是很清楚。再加上我这次的各种经历,从南到北的庄户人家,对明年的天气都是很悲观的。说道这里,如便接着刚才与主公的话题说下去了。”

曹操也马上恢复了正经:“不错。文若,你来时,子云正要对操说些谏言,我们一起听之。”荀彧也马上竖起了耳朵。

我望着他们,也不客气:“主公,我这次回来,看主公是踌躇满志,似乎有些得意了。要知道,您的处境并不妙,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曹操和荀彧互相望望。曹操道:“子云,你说。”

我道:“主公领兖州牧不到一年,虽然败黄巾军,败袁术,得三十万青州军,然危机也四伏,不可不察。我得知,鲍大人已经阵亡。主公为何未能保住他的性命?”

曹操脸一红:“是操不对,我应该亲自阻止他去的,可只派了人,结果....唉。”

我严肃地说:“因为鲍大人的去世,主公,您在兖州的朋友就少了一大半,在兖州本土人的心目中,您的威信也少了一大半,这可不是小事情。要知道,现在的兖州,实际上还不完全掌握在您的手中,之所以现在看起来还风平浪静,是因为您手中的青州军,令别有用心之人忌惮,一旦有了反叛的机会,这些家伙会跳出来的,这是危机一。”

“主公,您现在有人,有地盘了,就不是一个小人物了,这固然是好事,可事物的出现总是带有正反两方面的。您声势壮大的同时,也会招来敌人。兖州以北有袁绍,以西有长安乱军,以东被青州紧逼,以南有袁术的半个扬州,陶谦的徐州,实际上是出于各个势力的交汇点。在现在,每个势力都在扩充地盘的时候,您的日子并不会好过,这是危机二;”

“您现在与袁绍处于结盟的状态之中,可袁绍并不是一个可以与之交心的人,他现在也不过是在利用您。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他,可兖州不能和冀州,青州相比。我之所以提到青州,是因为公孙瓒已经跟刘虞打起来了,刘虞必败。等刘虞一死,袁绍决不会看着公孙瓒坐大,两家一定会开战。到时候,袁绍一定会先攻取田楷的青州,以避免两头作战,所以,青州之地可以说是袁家的了。两州之地的百姓多出兖州数十万,也就是说,袁绍的兵力和经济都比主公多的多,一旦同盟解散,利益相争的时候,袁绍会从两州夹攻主公,兖州的一州之地能否抵挡?这是危机三;”

“主公知道,我们与袁绍相当于结盟,而袁术,陶谦和公孙瓒之间也是盟友的状态。公孙瓒和袁绍打起来,那陶谦和袁术一定有所动作。袁术被主公打怕了,不一定敢再来,再说,他正利用孙策扩充地盘,可陶谦却会来捣乱的。明为响应公孙瓒,牵制您用兵,实际上还不是想在兖州插上一腿。这个徐州定会成为主公的心腹之患。这是危机四;而且,这个祸乱是近在眼前的。我怕与徐州的战争会很快打起来。”

“所以说,主公,您现在是内忧外患,说句不好听的,您现在的处境,还不如一年前呢。您刚才那种得意的样子是不行的,一定要居安思危,万不能掉以轻心,恐惹大祸。”我一点都不客气,直接指出曹操太过得意了。

曹操和荀彧听得张大了嘴巴。

战乱天下篇 第十九章戏志才

战乱天下篇之——第十九章戏志才

我们三个都在全身贯注地说着、听着,浑然不知道有人进来。等我说完,曹操和荀彧还在沉思,突然有人言到:“听君之言,明我心意。不知道这位先生是否就是主公常提起的赵如、赵子云?”

三人急忙抬头来看,只见一人,三十多岁,身材修长,打扮得体,面目清朗,眉宇之间透着智慧,两眼却是不太精神,现在正盯着我看。

我回望曹操,这个人我不认识,在羽哥哥的记忆中,没有。曹操见我疑惑,急忙介绍:“子云,这位是操的谋士:戏志才,戏先生。先生才华横溢,他的谋略奇高,深得操敬服。”

他就是戏志才,就是在曹操心目中唯一可以与郭嘉相提并论的人,是三国中和郭嘉一样,英年早逝的大才子。

我急忙上前见礼:“赵如见过先生。”

戏志才叹气:“我多次听主公称赞子云,道你是少年英才,天下少有。志才早就想一睹子云的风采,今日得见,果然不俗,倒是个翩翩美少年。”

我也不好意思了,笑了笑:“这个....好像也不算美吧。倒是人家都说文若先生是美男子。(荀彧郁闷,关我什么事)不过,承蒙主公抬爱,子云真不敢当这八个字。”我回望曹操,一摊手:“主公,你要还是这样在人前人后地夸奖子云,我只好回来了,不敢出去了。否则,我的性命真的不保了。”

曹操尴尬地一笑:“这个,操以后不再说了。唉,其实,操还是希望子云留下的,可子云的做法也很好,我是左右矛盾呀!”

我笑:“主公,既然明白我的做法很好,就不要想这么多。您要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现在,主公身边的人还不是很多,他们也都是您信任的忠心之士。以后,您身边的人会多起来的,而我要作的事情却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千万不能因为主公对我的厚爱而半途而废。”你不收敛着点,我真要被你害死了。

曹操张大了嘴巴:“要几十年?怎么会要这么长的时间?”

我笑:“如今的局势更加复杂,朝廷可以说是处于没有的状态。天下不仅仅是有大小几十个诸侯割据势力,还有不少心怀异志之徒,妄称天子,搅乱世间。要扫除这些鬼魅魍魉,需要的时间不会短,当然要几十年的时间。”

曹操和荀彧都叹气不语了。我笑笑:“如知道主公担心我的安危,然事情既然已经作了,就要做下去,我的基础已经打好,不可以放弃。对了,我在张邈那里为主公寻得一名大将,此人已经与如结拜为兄弟。他可有万夫不挡之勇,为人更是特讲义气。不过,现在,一是主公与那张太守是朋友,不好贸然用之;二,若是他出现在这里,子云的身份也有暴露的危险,所以,暂时还不得来此。”

曹操笑笑:“子云,你自安排就是,操听你的。”

荀彧想了想,问道:“这个,子云,你在这里住多久呀?彧还想多请教。”

我赶快说:“赵如可不敢当。这次,我回来就住几天,过几日就走。眼看夏日到了,在北界,我还要去选牧场,时间很紧张。”

荀彧道:“那,子云,你信中所提的以农业来带动整个兖州经济的发展,彧想多与你探讨一番,你看何时可以?”

这有什么,直接说就好:“只要你们没有事情,那就现在吧。”心想,这件事情办不成的。从下半年开始,兖州就要陷入几乎两年的作战境况了,那有时间让你们发展经济。只好过两年再说。

荀彧听我一说,他看看曹操。曹操笑道:“子云的主意总是出人意料的。就这个屯田的事情,你来信之前,东阿县令枣祗就提出来了。他的意思是圈养青州军的家眷,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而你的方法似乎更厉害,竟要利用屯田来完成资金的积累。子云,屯田真能起到这么重要的功能吗?”看来,曹操这个时候果然还没意识到屯田的好处。荀彧也在点头,显然也赞同曹操的看法。

戏志才却是一幅不关我事的样子,他就一直看着我,倒是一幅只对我感兴趣的样子,看的我脸红。这家伙,像郭嘉一样,行为也肯定是放荡不羁。

我道:“主公的意思是,在东阿进行的屯田只是为了解决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