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第一件拍卖品就无人购买的话,会大大影响下面的拍卖进程,他的目光不由望向唐军中的几个托儿。

李鸿基也坐在了拍卖会现场的一个角落,见第一件拍品白文忠就想用托儿,朝他摇了摇头,来的这些人至少也有数十万身家,哪个不是精得象猴似的,他们之间许多人又有来往,第一次举牌的人必定会人人瞩目,若是让托儿来举牌,万一暴露,那唐军的拍卖会非要搞砸不可,宁愿让它流拍第一次也不要用到托儿。

白文忠见李鸿基摇头,反而豁了出去,让模特绕场走了一圈,让大家仔细观看这件拍品,自已在旁边滔滔不绝的把这件拍品优点说了出来,等到模特重走到展台前时,终于有人举起了牌子,白文忠兴奋的叫了起来:“好,三十五号出价一百两,还有更高的没有。”

众人都扭头看去,见举牌的正是郑家的第二号人物郑鸿逵,郑鸿逵刚娶了一名最宠爱的小妾,孩儿枕本来就有求子之意,郑鸿逵见这个孩儿枕晶莹白晰,买下来送给自己的小妾一定会喜欢,众人见郑鸿逵出价,许多人虽然心动,但也迟疑着不再出价,白文忠叫了三遍后,宣布这件孩儿枕归郑鸿逵所有。

许多人心里都叹息的一声,这件孩儿枕若在市面上出售,至少也要三百两银子,大家都不举牌,让郑鸿逵捡了个便宜,郑鸿逵见第一次举牌就拿了下来,心中也是乐滋滋的,他做生意多年,眼光自然毒辣,一眼就能估出这件孩儿枕的价值,一下子赚了二百两,心里当然痛快。

第一件物品顺利出售,接下来的拍卖就容易多了,众人竟相出价,热闹非凡,大多数物品以数百两到数千两成交,只有数件物品几人相争拍上了万两的高价,这些展品一般都会是底价的二到三倍,有十几件底价只有十两二十两的小物价竟然都拍卖到了一百两以上,郑鸿逵的孩儿枕在已拍卖的近百件物品中价格竟然是最低,让郑鸿逵大为得意,这种拍卖很快就让一些人上瘾,郑鸿逵更是频频举牌,有几件底价只有二十两的小物品让他花了二三百两的银子卖了下来,等回过神来才发觉吃了亏,却只能装作毫不在意。

等到白文忠宣布最后两件拍卖品上来时,大家都屏住了呼吸,首先由四名美貌的宫女将战国龙耳虎足方壶抬了上来,这件铜器有五十多斤,许多人都心痛起抬壶的宫女来,这龙耳虎足方壶刻着龙虎图案,又是战国时楚国宫廷用物,含义更是不同寻常,若是在朝庭境内此物恐怕无人敢公开,否则就是犯禁之物,唐军却一点也不在意,反而把它拿出来拍卖。

郑鸿逵看到此物却心中一动,和氏璧太过扎眼,莫说唐军定会重重保护,他不能得手,就是得手,他也不敢带回去,带回去只能献给崇祯,否则只有马上造反一途,而这个龙耳虎足方壶却没有这个顾忌,就是朝庭知道了,也可以硬顶,他顿时下决心要把这个龙耳虎足方壶拿下,献给郑芝龙。

随着郑芝龙的势力越来越大,郑家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眼看大明一年比一年在走下坡路,连在凤阳的祖坟也被义军挖掉,到处有谣言,马上就要改朝换代,郑家不免心动,已准备要在乱世中分一怀羹,可惜高迎祥还是被灭,朝庭好象又恢复了几分元气,曹文诏进攻唐军失利后,郑芝龙就准备趁势而起,可唐军竟然又和朝庭停战,郑家只得把蠢蠢欲动的野心停了下来。

白文忠一宣布龙耳虎足方壶起拍价五千两,每次加价五百两时,郑鸿逵马上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同时举起的还有二十多家,这个龙耳虎足方壶才五千两起拍,简直太便宜了,就是拿出去倒一下手,肯定也能卖个数万两银子,大家才这么踊跃举牌。

郑鸿逵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这尊龙耳虎足方壶没有那么容易得手,不过他却不担心,除了周家,还没有人能和郑家比财力,他不由得朝周碧那儿看了一眼,见周碧好象没有举牌,稍微放下了心。

这尊龙耳虎足方壶的竟争很快就到了白热化,从五千两很快突破一万两,达到了今晚拍卖的最高价后,又一路上冲,二万两,三万两,等到突破十万两时只剩下三家在跟,还有两家就是陕西的陆家和金家了,这两家从搭上闯军以来,生意一向顺风顺水,现在已累积了数百万身家。两人也想得到这个龙耳虎足方壶,一点也没有相让的意思。

其他财东见郑鸿逵一心要得到龙耳虎足方壶,多少会给点面子,陆金两家却走的都是陆路的生意,随着草原被唐军控制的越来越深,陆金两家已开始打通昔日与西域的商路,这条道路的利润一点也不比海路低,自然不用顾忌郑家这个海上霸主。

郑鸿逵现在已不在意这个龙耳虎足方壶的价格了,赌的就是一个气势,他不相信陆,金两家土财主能和他比,现在每加一次价就是五千两,转眼间价格已升到了二十五万两,足足是底价的五十倍,陆家华终于退出了竞争,现在就剩金家与郑家了。

郑鸿逵又举起了牌子,白文忠激动起来:“好,现在三十五号出价二十五万五千两了,还有要加的没有?”

金家家主的脸上已冒出了冷汗,这个价格大大超过了他原先的估价,可是这是第一件高价的拍品,金家添为地主又如何甘心退心,他还是举行了牌子,白文忠兴奋起来:“十八号举牌了,现在的价格是二十六万两白银,二十六万两第一次,还有加价的没有?”

众人也都兴致勃勃的看着两人竟争,二十六万两白银,用大车来拉也要好几车,给足了这个铜壶身价,不亏是留存了二千多年的宝物,其实还是有人觉得这个价格也值,只是不想得罪郑家而已。

郑鸿逵又举起了牌子,白文忠刚要开口,郑鸿逵已自己喊了出来:“三十万两白银,我出三十万两白银。”

全场都静了下来,这个价格比前面所有物品拍卖加起来的价格都要高不少,白文忠也愣了一下,才叫起来:“好,三十五号出价三十万两,这尊龙耳虎足方壶是二千多年前楚国宫廷用物,现在仅存一尊,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有了,还有出价的没有?”

金家家主终于撑不下去了,虽然这些年金家每年都要进帐数十万两银子,但也经不住一件物品就这么花费,何况这仅仅是第一天,后面还有许多更好的宝贝,随着白文忠三声锤响,宣布这尊龙耳虎足方壶归三十五号所有,郑鸿逵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他没想到除了周家,还能遇到这么强的对手。

随着唐军中几人的带动,所有的人都自发鼓起掌来,大家见证了一件价值三十万两宝物的诞生,也觉不虚此行了。

接下来要宣布拍卖的就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这幅图的起拍价为一万两银子,也倒不是说这幅图就一定比龙耳虎足方壶珍贵,只是唐军定价之人觉得他是帝王之作,价格自然不能标得比其他物品低。

或许是前面的龙耳虎足方壶耗尽了大家的热情,这幅图虽然看中的人不少,但竟争远没有龙耳虎足方壶激烈,加价到五万三千两时已无人应价,被两淮的一个盐商购得。

结束了拍卖,大家都象打了一次仗一样累,有拍到东西的纷纷跑去交割,没有拍到了马上回到客栈休息,在拍卖结束时,唐军公布了明天要拍卖的一件珍品,那是一尊东汉时期的铜奔马,价值足可以和龙耳虎足方壶媲美,白文忠还宣布另外还有数件不输于铜奔马的东西会在明天展会上出现,并进入明晚的拍卖会,引得众人纷纷猜测是何物,要回去养足精神在明晚夺宝而归。

郑鸿逵小心翼翼的把龙耳虎足方壶放到了车上,谢绝了唐军派兵护送的好意,他这次来到西安也带了数十名好手过来,一般人根本不敢打主意,郑兴见郑鸿逵花如此巨资买下此物,忍不住问道:“二爷,这只是一个铜做的东西,那么多银子,要是换成金子都可以打几十个这种东西了,值得吗。”

郑鸿逵瞪了郑兴一眼,道:“你懂什么,这可是二千多年的东西,还是皇家之物,再大的代价也值得,银子是什么东西,咱们跑一场日本,赚回来的远不止这一点。”

郑明道:“有这件物品才能衬托咱们大爷的身分,咱们大爷也不差于以前的那些诸侯王了,大爷见了肯定高兴。”

郑兴忙道:“小声一点,这可是唐军的地盘。”

郑鸿逵毫不在意,道:“怕什么,那唐军也是反贼,咱们郑家难道就比他差了,到了海上还不得任咱们摆布,大哥也该有一件王侯的东西了。”

今天周碧却没有动手,只是让她的管家举了几次牌,买了两件只值数百两的古玩,她的心思还留在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上,对其它东西都不感兴趣。

唐军第一天的拍卖收获颇丰,一共收获五十七万多两白银,加上入门费,近七十余万两,已快赶上贺珍几年走私珍宝所得了,除了第一件孩儿枕,其它都远高于底价卖出,若让贺珍把这些东西走私,最多能卖个十几万两,李守忠的嘴一天就没有合拢过,他这个户部侍郎终于不用再担心银子的问题,唐军拥有的珍宝,足可以每年举办这么一次拍卖会,想起贺珍拿出去的珍宝,若是拍卖,足可以多出数百万两银子,李守忠又觉得心痛起来。

黄宗羲和锦衣卫的六人也都来到了展会,李良辰等人见到唐军戒备如此森严,也觉棘手,到了和氏璧展出的那一天,唐军的戒备定会更严,那时就是唐王来了也无法下手,众人小声谪诂了半天,觉得还是应该先凑够了一千两银子,明天让黄宗羲带一个人去拍卖现场看看再定,黄宗羲却整天呆在那三件贴旁,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买得起,能多瞧一眼是一眼了。

第五十二章鉴宝会(三)

 第二天的展览开始了,西安的市民虽然热情不减,但每个人还是会拈一拈银子的份量,整个展览会场虽然还是人山人海,比起昨天来却好的多,外地的人已占了一半,而那些真正的买主大部分会在下午才来,有了第一天的经历,他们知道唐军会留出一部分时间给他们评估,以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那时欣赏,比现在人挤人好的多。而且经历了昨晚的竞争,大部分人都需要更好的休息。

黄宗羲却一点也不担搁,唐军的展馆一开放,他就进去了,来到了三件贴旁边,不停的用手指比划着上面的笔法,要把它牢记在心中,昨天黄宗羲一回去,就开始练习白天看到的《快雪时晴帖》笔法,花了半个晚上,累极了才睡去,醒来一看,却都很不满意,今天一大早急忙跑了过来。

正当他沉浸在书法中时,肩上被重重一拍,把他惊醒过来,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好友顾炎武,不由惊喜的道:“忠清贤弟,你也来了。”

顾炎武道:“太冲兄,不止是我,你看看后面。”

黄宗羲朝后看去,才发现张溥、张采,杨廷枢等人都已来到,黄宗羲忙过去一一行礼,张溥、张采,杨廷枢等人都是复社的发起人,杨廷枢在崇祯三年还夺得过乡试第一,其才名也是天下皆知,不象黄宗羲,空有才名,却已在乡试中两次落第。

行完礼,黄宗羲不由问道:“天如兄,你们怎会都来到此地。”

张溥一笑,道:“如此盛会,我们又岂能不来。”

旁边张采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可惜这个盛会却沾满了铜臭,这么多的书画古董,眼看都要落到那些商人手中,叛贼到底是叛贼,眼光短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