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则真想背叛。最严重的背叛涉及驻守开封的总兵官许定国。 
       在后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并得知南明的情况后,清廷在11月中旬决定 
  同时发动对西安和南京的战役。这两个战役分别由多尔衮之兄阿济格王、其 

② 这一段主要依据小弗雷德里克·韦克曼的《1644 年的顺朝过渡时期》'527',见《从明至清》'476',乔纳 

森·D。斯彭斯和约翰·E。威尔斯编 (纽黑文和伦敦,1979 年),第43—87 页。又见李文治:《晚明民变》 
'334',第135—143 页;和帕森斯:《农民起义》'418',第123 页以下各页。 
① 韦克曼: 《顺朝过渡时期》'527',第52—53 页。 

… Page 406…

弟多铎王指挥。但后来河南东北部出现的局势威胁着这两个战役的成功。于 
是对战略作了修改:多铎在平定黄河以南洛阳至开封地区之后,转而进攻李 
自成在潼关的最坚固的防线,同时阿济格从北边进攻西安,对李自成的根据 
地形成两面夹攻。 
     多铎的任务执行得迅速而顺利。1645年1月初,他的军队在河南西北部 
渡过黄河,占领洛阳及其以东直至开封的所有据点。他们击败起义军,俘虏 
或接受了几个明朝将领的投降。没有后顾之忧,多铎遂引兵向西,经过激烈 
战斗,于2月9日攻破潼关。这时李自成放弃了西安。在阿济格的追击下, 
他带着一支约20万人的军队向东南方向逃走,沿陕西、河南边界进入湖广北 
部。多铎留在后面完成在陕西和河南西北部的作战计划。但3月11日后不久, 
他接到进军江南的命令。 
     明廷的反应是把最好的军队派到前线,击退清军并沿黄河南岸标出新的 
防区。但有两件事严重地削弱了朝廷应付清军进一步挑战的能力:高杰的被 
害和左良玉的起义。高杰是江北四镇中最能打仗也是最骄悍强横的将领,他 
受命从驻地徐州向西进军以保卫洛阳和开封之间的战略要道,同时与总兵官 
许定国协同作战。 
     由于高杰与许定国从前有仇隙,两人素来互相忌恨。现在两人都表示友 
好与宽宏。但是,1645年2月8日夜,许定国在他的睢州驻地宴请高杰,将 
他杀害。随后他渡过黄河投奔清军,在他们眼中,他的杀害高杰大大提高了 
他的身价。同时这一行动使高杰的大军陷入愤怒与混乱之中。其他各镇将领 
对高杰的怨恨和南京的政治阴谋,挫败了史可法重建高杰军的领导的企图。 
当他们不受管束地进入南直隶向扬州溃退时,守住黄河防线的希望就破灭 
了。 
     清军在陕西击败李自成,增加了左良玉部下的担心;他们害怕他们给养 
和纪律都很差的军队将面临来自西北的起义军的猛攻。此外,关于可疑的太 
子和童妃的谣言传到湖广,增加了左良玉对马…阮集团的厌恶。年老、有病、 
精神不济的左良玉在部下祈求下,把一封假造的太子求援的书信当作真的接 
受,并以此作为移师向东清除马士英的借口。4月19日,当清军向东穿过河 
南北部而李自成的溃军在阿济格追击下迫近武昌时,左良玉开始了他的“东 
征”。 
     左良玉在九江遇到江楚总督袁继咸时,才认识到自己受了愚弄,袁继咸 
拒绝支持他。他们两人的军队都不听命令,密谋劫掠九江城。左良玉因懊悔 
致使病情恶化,不几天死去。他的义子担任叛军的领导,继续东下,沿途“征 
集粮食”。马士英和阮大铖怕左良玉甚于怕满族人,他们以为可以通过谈判 
使后者缓和下来。因此,当清军迫近徐州和凤阳时,马士英命令长江以北的 
明朝将领包括史可法在内移师南京以西去阻止左良玉的军队。虽然荻港附近 
的驻军足能阻止现已成了一帮散兵游勇的挺进队,但在这紧急时刻,注意力 
和兵力被从淮河地区引开了。 
     多铎的军队于4月1日从潼关出发以后,分三路前进:一路经虎牢关; 
一路经洛阳地区,沿颖水而下;一路越过兰阳,从开封东边穿过。他们在归 
德汇合后,再分兵渡淮河。一支指向临淮,另一支指向盱眙。后一支在徐州 
再分出一支精兵,在准塔王率领下沿黄河东北取淮安。直到清军在5月13 
日抵达扬州,他们沿途没有遇到抵抗。相反,许多明朝将领投降并为敌人效 
力。 

… Page 407…

       史可法的军队不是大量被调走就是开了小差,留下守扬州的人很少。顽 
  强的扬州人民回击清军的进攻,拒绝多铎反复的投降引诱。最后在5月20 
   日,城墙被大炮攻破;也许为了做给其他可能想抵抗的城市看,满洲人下令 
  屠城,可怕的大屠杀持续了10天。史可法自杀未遂被俘,在他拒绝顺从多铎 
  后被杀。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义士之一。① 
       到1645年5月30日,清军主力集结在长江北岸仪真至瓜州之间。对岸, 
  在大运河入长江处,有大量明朝军队保卫府城镇江和那里的运输站。6月1 
   日夜,清军利用黑夜和大雾,将扎有火炬的木筏送过江,引诱明守军开炮射 
  击。同时,一支先头部队在西边偷渡过江。第二天早晨,当镇江守军发现清 
  军就在附近时大为恐慌,弃城而逃。 
       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经过左良玉放弃的武昌地区,进入江西西北边境的 
                                                      ① 
  山区,6月初,李自成也许在这里为村民所杀。一部分清军继续寻找李自成, 
  其他的则尾随左良玉军沿江而下,计划从后面攻击它。但5月下旬,清军刚 
  到九江,这支七零八落、走入迷途的明朝军队就来投降,未经任何战斗。 

       镇江陷落的消息使南京陷入一片混乱。1645年6月3日夜,弘光皇帝带 
  着少数人秘密出城,向西南方向芜湖附近的黄得功驻地逃去。第二天,当发 
  现皇帝不见了时,马士英带着一支庞大的卫队和一个据说是皇太后的女人向 
  南边的杭州逃去。其余大多数官员也逃的逃,走的走,有的干脆闭门等候, 
  老百姓则洗劫了皇宫和高官住宅。一个监生领着一伙暴民从狱中救出 “太 
  子”,让他穿上宫中的戏装“登基”,并在武英殿建立一个小朝廷。但总督 
  京营圻城伯赵之龙这时站了出来,他想保持城内的平静并保护好这座城池。 
  他容忍“太子”的支持者,同时向多铎作出和解姿态,直到他确信能以有利 
  条件投降并把南京交给满族人。 
       6月7日和8日,清军到达南京城外,在直接通向皇宫的主要城门外扎 
  营。在这里,在倾盆大雨和泥泞中,他们接受了明勋臣和文武官员头面人物 
  的投降。多铎在他们的忠诚得到证实,和平占领这座城市有了保证之后,于 
  6月16日从南门进城。同时,在芜湖的弘光皇帝和留下来的少数支持者打算 
  去杭州,在南宋时这里曾是中国的国都。但他还没来得及动身,刘良佐就领 
  着一支清军到了。黄得功由于部下的背叛和受了重伤而自杀,皇帝被刘良佐 
  捉去。6月17日和18日,这个原来的皇帝穿着平民的衣服,被押送回南京, 
  沿途受到人民的辱骂。到南京后他在一个有多铎和“太子”参加的宴会上受 
  到羞辱,然后被关在南京附近一个地方。 
       另一支8万人的清军,沿大运河南下取苏州,然后继续向南,以粉碎效 
  忠明室的人在杭州建立国都的计划。在那里,潞王起初拒绝然后同意就监国 
       ① 
  位, 但并未采取任何实际措施,直到满族亲王博洛率领一支清军于 7月6 
   日突然出现在杭州城下。潞王开城门投降,这个地区的大部分明朝军队争先 

① 吴三桂、多尔衮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215—219 页和第877—880 页。关于吴三桂究竟在何时 

投降满族人、何时与多尔衮联合将李自成赶出北直隶,仍有一些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见安杰拉·席: 
 《吴三桂在1644 年:重新评价》'209',《亚洲研究杂志》,34,2 (1975 年2 月),第443—453 页。 
① 定王 (朱慈灿)和永王(朱慈焕)。关于这些藩王的名字、头衔和身份,标准资料有混淆和错误。见孟 

森: 《明清史论著集刊》'374'  (1961 年;台北,1965 年重印),第61—64 页。 
① 这个藩王的封号故意写作“Luh”,以别于下述在绍兴摄政的鲁(Lu)王。 

… Page 408…

  恐后渡过钱塘江,向东南退去,钱塘江和杭州湾这时就成了明、清军队的主 
  要分界线。② 

② 见本书第10 章,《天启末年的政治动荡》、《崇祯朝》、《魏忠贤的垮台》、《温体仁和崇祯皇帝》、 

 《杨嗣昌的浮沉》、《政治和军事上的崩溃》、《顺朝过渡时期》。 

… Page 409…

                           长江下游地区的抗清活动 

       到目前为止,清廷采用的是军事手段,现在,在一个安定是征服者将来 
  的成功所系的地区,清廷转而采取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绥靖手段。清廷 
  相信长江三角洲地区贮藏着大量稻米,可用以缓和北直隶因长期干旱引起的 
  粮食短缺,首先采取步骤恢复大运河的航运,这条河实际上已有两年不用, 
  像黄河大堤一样需要维修。出于象征的与行政的理由,清廷派出它自己的官 
  员到各州县(大多数明朝官员已弃职而去),征收当地的赋税和保护税册。 
       明朝的南京和南直隶,需要某种形式的政府。8月中旬,清廷废除明朝 
                                                                               ① 
  的行政体制,改南京为江宁;从此它仅是江南(原南直隶)的省城。对南京 
  的官僚机构因而进行了缩减与改组,勋臣和武将则被并入清军。多铎成功地 
  完成了艰巨的征战后,清廷解除了他的职务,派他的侄子勒克德浑代镇江宁, 
  命声名狼藉但非常能干的明降将洪承畴总督军务,掌管地方上的一切行政事 
  宜。② 
       人民更关心的是将在6月24日开始实行的38条法令。与头年在北方颁 
  布的相仿,它们包括:大赦;废除明朝的一切苛捐杂税及其拖欠;严惩贪脏 
  枉法的官吏;豁免赋税,特别是豁免顺从清统治的地区的赋税;审慎地起用 
  真心归附的文武官员,并广为延请前朝其他勋臣、官员和有才干的知名人士; 
  恢复商业;关心穷人和家庭团聚;归还被地方豪强霸占的财产,让人民安居 
  乐业;重建官学和科举制度;以及其他收买人心的表示。对还不屈服的敌人, 
  清廷提出种种劝诱:对投降的起义军宽大处理;对愿意投降的明朝抗清领袖, 
  以同样的品级、头衔和俸禄任用;对向清当局自首的明朝诸王以礼相待,包 
  括国家给予补助。 
       其中一条与前此的清政策很不一样。这就是7月21日在江宁颁布的薙发 
  令。所有不是僧道的成年男人都要采用满族发式——剃去头部前面的头发, 
  梳一条长辫子——和改穿满族服装以显示他们对清的忠心。法令规定,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