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9-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麟德殿,及悟趋出 ,语群臣道 :“主体平安,保毋他虑。” 
群臣听了悟言,总道是易危为安,放心归第,不料过了一宵, 
宫中竟传出骇闻,说是圣驾宾天,宰相以下,仓猝入临,趋至 
中和殿,就是御寝所在,但见殿门外面,已由中尉梁守谦,带 
兵环卫,里面寝室,为王守澄陈弘志及诸宦官马进潭刘承韦元 
素等把守,不准群臣趋进龙床。陈弘志且扬言道 :“皇上误服 
金丹,毒发暴崩,真是出人意料,幸留有遗诏,命太子嗣位, 
授司空兼中书令韩弘,摄行冢宰,太子现在寝室,应即日正位, 
然后治丧便了。”别人不言,独让陈弘志出头,明明是贼胆心 

… Page 270…

唐史演义                                                               ·747· 

虚,自欲洗清逆案。皇甫镈令狐楚等,本来是没甚气节,且见 
寝殿内外,已被一班阉竖,占了先着,盘踞牢固,料知不便抗 
争,只好唯唯从命。陈弘志手段甚辣,密遣心腹伺诸道旁,俟 
吐突承璀及澧王恽奔丧,竟出其不意,将他杀死,外人亦不知 
为谁氏所遣,宫廷中且未悉两人死耗,专办太子即位礼仪,及 
料理丧具等事。太子恒即位太极殿东序,是谓穆宗,赐左右神 
策军钱,每人五十缗。 
      皇甫镈已毕朝贺,退回私第,翌晨复拟入朝,忽由中使颁 
到诏敕,数责罪状,谪窜崖州,令为司户参军。镈不觉泪下, 
待中使出去,与家人叙别,免不得相对悽惶 ,继且自叹道 : 
 “王守澄陈弘志等谋逆,我身为宰相,不能讨叛;罪固当死;若 
说我荐引方士,药死皇上,这却未免冤枉哩。”自知颇明,然 
已迟了。乃出都南行,后来竟死崖州,中外称贺。左金吾将军 
李道古,亦坐贬循州司马,杖死方士柳泌,及浮屠大通。中尉 
梁守谦以下,都进官有差。弑君逆党,反得蒙赏,唐事可知。 
进任御史中丞萧俛,及翰林学士段文昌同平章事,尊生母郭贵 
妃为皇太后,追赠太后父暧为太尉,母为齐国大长公主,兄钊 
晋授刑部尚书;鏦为金吾大将军。太后移居兴庆宫;朔望三朝, 
穆宗每率百官诣宫门上寿,或岁时庆问燕飨,后宫戚里,暨内 
外命妇,联襼入宫,车骑杂沓,环珮铿锵,豪华烜赫,备极一 
时。迭应七十四回。 
      穆宗务为奢侈,尤好嬉游,即位未几,御丹凤门,宣诏大 
赦,召入教坊倡优,令演杂戏,纵观恣乐。越数日,又至左神 
策军,观角牴戏,即手搏戏。监察御史杨虞卿等,上疏谏阻, 
穆宗阳为优答,仍然未改。柳公绰弟公权,书法遒劲,得邀主 
赏;召入为翰林侍书学士。穆宗尝问道:“卿书何这般佳妙?” 
公权答道 :“用笔在心 ,心正笔自正 。”穆宗亦悚然动容, 

… Page 271…

唐史演义                                                               ·748· 

知他借笔作谏;但江山可改,本性难移,更兼左右宵小,逢君 
为恶,日加从恿,单靠着两三直臣,几句正话,哪能挽回主听, 
骤改前非?一薛居州其如宋王何?江陵士曹元稹,具有文才, 
善作歌曲,尝与监军崔潭峻交游。潭峻录稹旧作,归白宫中, 
宫人多喜歌诵,宛转悠扬,曲尽妙趣。穆宗问为何人所制?当 
由潭峻报明姓氏,并盛称稹才可用,遂召他入都,命为知制诰。 
中书舍人武儒衡,瞧他不起,会当溽暑,与同僚食瓜阁下,稹 
亦在座,儒衡见瓜上有蝇,用扇挥去,且语道 :“适从何来? 
遽集于此。”同僚大半失色,儒衡意气自如,稹怀惭而退。稹 
字微之,宪宗时曾为左拾遗,奏议颇多,寻为监察御史,辄出 
外按狱。少年喜事,日遭诟病,遂被当道参劾,贬为江陵士曹 
参军。武儒衡因他交通中官,复得干进,所以格外奚落。若论 
他文才诗思,与白居易实相伯仲,所传歌词,天下称颂,时号 
为《元和体》,往往播诸乐府,宫中呼为元才子。不过出处未 
慎,身名两败,可见才德两字,是缺一不可呢。为有才者作一 
棒喝。 
      是年六月,葬宪宗于景陵。宪宗在位十四年,享年四十二 
岁,史称宪宗志平僭叛,所向有功,好算一中兴主,可惜晚节 
不终,致为宦官王守澄陈弘志等所弑,这正是一代公评。惟穆 
宗既葬宪宗,益事游畋,趁着秋凉天气,带了后宫佳丽,游鱼 
澡宫,浚池竞渡,赐与无节。且欲开重阳大宴,拾遗李珏,与 
同僚上疏道:“元朔未改,山陵尚新,虽陛下俯从人欲,以月 
易年,究竟三年心丧,礼不可紊,合宴内廷;究应从缓为宜。” 
穆宗不听。到了九月九日 ,宴集百官,格外丰腆,足足畅饮 
了一天,既而群臣入阁;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进言;略谓: 
 “陛下宴乐过多,游幸无度,日夕与近习倡优,互相狎昵, 
究非正理。就是一切赏赐,亦当从节。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 

… Page 272…

唐史演义                                                               ·749· 

功不可与,虽然内藏有余,总望陛下爱惜 ,留备急需!”穆宗 
 自践位后,久不闻阁中论事,此次忽闻阁议,便问宰相道 : 
 “此辈何人?”宰相等答是谏官。穆宗乃令宰相传语道:“当 
如卿言。”宰相传谕毕,相率称贺。哪知穆宗口是心非;不过表 
面敷衍,何曾肯实心改过?尝语给事中丁公著道 :“闻外间人 
多宴乐,想是民和年丰,所以得此佳象;良慰朕怀。”公著道: 
 “这非佳事,恐渐劳圣虑 。”穆宗惊问何因?公著道:“自 
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酣昼夜,猱杂子女,照此 
过去,百职皆废,陛下能无忧劳么?愿少加禁止,庶足为朝廷 
致福。”穆宗似信非信,迁延了事。 
      未几,已是仲冬,又拟出幸华清宫。此时韩弘已罢,令狐 
楚亦因掊克免相,累贬至衡州刺史,另用御史中丞崔植同平章 
事。植与萧段文昌,率两省供奉官,诣延英门,三上表切谏, 
且言御驾出巡,臣等应设扈从,乞赐面对。穆宗并不御殿,也 
无复音。谏官等又俯伏门下,自午至暮,仍然没有音响,不得 
已陆续散归,约俟翌晨再谏。不料次日进谒,探得宫中消息, 
车驾已从复道出城;往华清宫;只公主驸马及中尉神策六军使, 
率禁兵千余人,扈从而去,群臣统皆叹息。好容易待到日暮, 
方闻车驾已经还宫,大众才安心退回。小子有诗叹道: 

      为臣不易为君难,勤政从虞国未安。 
      宁有庙堂新嗣统,遨游终日乐盘桓? 

      内政丛脞,外事亦不免相因,欲悉详情,请看下回续叙。 

      古人有言 :“外宁必有内忧。”夫外既宁矣;内忧胡自而 
至?盖自来好大喜功之主,当其从事外攘,非不刚且果也,一 

… Page 273…

唐史演义                                                               ·750· 

经得志,骄侈必萌,背臣媚子,毕集宫廷,近则不逊,远之则 
怨,未有不酿成祸乱者。如宪宗之信方士,任宦官,好进奉, 
都自削平外患而来,卒之身陷大祸,死于非命,史官犹第书暴 
崩,不明言遭弑,本编依史演述,虽未直书弑逆,而首恶有归, 
情事已跃然纸上,岂必待显揭乎哉?况穆宗为宦官所立,已为 
晚唐开一大弊,即位后又不讨贼,专事嬉游,甚且举乱臣贼子 
而封赏之,然则弑父与君穆宗应为首逆 ,许世子不尝药,《春 
秋》犹书弑君,况如穆宗之狎暱乱贼乎?故王守澄陈弘志之弑 
君,可书而不书,穆宗之无父无君,虽不书与直书等,皮里阳 
秋,明眼人自能瞧破,此即所谓微而显也。 

… Page 274…

唐史演义                                                               ·751· 

              第七十八回 河朔再乱节使遭戕 

                                  深州撤围侍郎申命 

      却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自遣质献地后,还算安分守己, 
至元和十五年十月病殁。子知感知信;尚留质京师;秘不发丧。 
军中推立承宗弟承元,承元年方二十,语军士道 :“诸公未忘 
先德,不因承元年少,欲令暂摄军务;承元愿尽节天子,勉成 
忠烈王遗志,诸公肯相从否?”忠烈王即王武俊。大众许诺。 
承元乃视事旁厅,不称留后,密表请朝廷除帅。朝廷始知承宗 
已殁,特调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徙承元为义成 
节度使,且遣谏议大夫郑覃宣慰成德军,赉钱百万缗,分赏将 
士。将士闻承元移镇义成,但涕泣挽留。承元亦涕泣与语道: 
 “诸公厚爱,不欲承元他去,盛情可感,但使承元违诏,适增 
承元罪戾。从前李师道未败时,朝廷尝下诏赦罪,召他入朝, 
师道欲行,诸将攀辕固留,后来杀死师道,就是这等将士,愿 
诸公勿使承元为师道,便是承元的幸事了。”言毕,且遍拜将 
士,将士统已无言,独大将李寂等十余人,尚然强谏,不肯令 
往。承元忍不住变色道 :“承元不敢违诏,你却敢抗命么?” 
呼左右缚住李寂等,推出斩首。有胆有识,不意于少年得之。 
军心乃定,承元遂移赴滑州去了。成德自李宝臣始,至王承元 
终,共易二姓,传五世,凡五十九年。 
      越年改元长庆,卢龙节度使刘总,奏请弃官为僧,乞另简 

… Page 275…

唐史演义                                                               ·752· 

大员继任。看官阅过上文,应知刘总弑父杀兄,窃据节钺,为 
何此次不愿做官,反愿为僧呢?原来总虽得位,心中未免危惧, 
当夜深人静时,屡见父兄在旁,怒目相视,他不得已延僧忏醮, 
朝诵经,夕礼佛,几乎无日空闲,偏是佛法无灵,冤魂屡扰, 
甚至青天白日,也觉父兄随着,因此越加惊惶。天下事最怕心 
虚,心越虚,胆越小,自悔前事做错,将来难免受祸,不如趁 
早出山,省得吃苦。又见河南北皆已归他,遂决计弃官为僧, 
奏分所属为三道,幽涿营为一道,平蓟妫檀为一道,请除张弘 
靖薛平为节度使;瀛莫为一道,请除卢士玫为观察使。并又择 
麾下宿将,如朱克融即朱滔孙。等送京师,乞量才内用,为燕 
人劝。并献征马万五千匹,然后削发待命。好几日不见诏下, 
他将印节交代留后张玘,静悄悄的遁去。倒也清脱。 
      穆宗接刘总表文,尚不在意,专务酣宴冶游。过了数日, 
方令宰臣等会议,时萧俛段文昌相继罢职,改用户部侍郎杜元 
颖同平章事。元颖为杜如晦五世孙,与崔植先后入相,植尚有 
操守,未达世务,元颖实庸碌无能,较植尤为暗昧。两人拟定 
办法,乃是许总为僧,惟分道一说,不尽相从,但调河东节度 
使张弘靖继任,就原镇内止割瀛莫二州,归卢士玫管领。士玫 
曾权知京兆尹,为总妻族亲戚,总特别举荐,却有些假公济私 
的意思。两相不便却情,曲从所请,所有兵马使朱克融等,留 
京待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