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
我的钱,还有食品和书。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消失了,但仍能听到它的声音,可不一会连声音都
没有了。四周一下了寂静下来,天也开始黑下来。我仍在地上坐着,我这时又饥又冷,
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我在那里坐了很久,然后才慢慢爬起来,我爬起来时很艰难,因为每动一下全身就
剧烈地疼痛,但我还是爬了起来。我一拐一拐地走到汽车旁边。那汽车的模样真是惨极
了,它遍体鳞伤地趴在那里,我知道自己也是遍体鳞伤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
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它浑身冰凉。那时候
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
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驾驶
室里躺了下来。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
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
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
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我
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
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
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六日北京

    (选自《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者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
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
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
《活着》等,为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
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另一类则借鉴
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
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余华都对人性中黑
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场
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
说,余华把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的冷漠之潮推到了冷酷的深处。
    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
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的确,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
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中。
而小说愈发展则梦的成分就愈强: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
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
“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犹如发生在梦境里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小
说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所描述的一切都是逻辑的,但又准确无误。它用多种可能性瓦解
了故事本身的意义,让人感受到一种由悖廖的逻辑关系与清晰准确的动作构成的统一所
产生的梦一样的美丽。
    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
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思潮对作品
的影响。荒诞派作家尤金·尤奈斯库说过:“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感到迷惘。他所
有的行为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余华正是用一种极而言之的“仿梦”
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而作
品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印证了存在主义大题海德格尔关
于心情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被抛入世界后首先产生的是种种心情的理论,艺术地完
成了对人的存在命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
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其具有了很强的审美张力。
    当然,《十八岁出门远行》所揭示的现实存在的矛盾与悖廖无疑也带有鲜明的民族
印记,作品中青春心情的起伏转变更是对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历程中心理轨迹的传神剖示。
同时,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技巧,又使小说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实体,而它的内在
精神则充溢着东方智慧式的静穆内省。

 
┌───────┐
   txtsk
 免费TXT小说下载
└───────┘
更多TXT小说下载请访问:txtsk
欢迎加入论坛讨论本小说:bbs。4020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