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透视崔恩卿-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新闻出版报》以“走入经营天地宽”为题进行专访报道,本报大经营思路及其成果首次见报;同年中国青年报刊协会会刊《青年报刊界》做了报道;199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中国报纸月刊》刊登了由我署名的文章题为《以报为主,搞好经营》。1994年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兴东教授主编的《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扫描》对北京青年报的大经营观进行研究和肯定。    
    注:此文原为作者的《业务自传》。编入《我们尝试了什么——〈青年周末〉陈述与思考》(1996年6月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收入本书时,作者有所增补。    
    1994年10月


总附录第36节 怎样当社长(1)

    崔恩卿    
    一、摆正位置,明确职责,根本工作    
    抓住工作的龙头,即发展和决策    
    ——主要作用是决策。决策就是抓方向,抓动力,把舵扬帆。这是领导工作的本质。在一个企业,所谓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就是因为他有决策的职能。这个职能不能被削弱,也不能被“集体领导”所代替。    
    ——主要决策是发展。这是领导决策的根本内容。当一个负责人,面对诸多问题,是事无巨细,一人独揽,还是提纲挈领,抓住根本,这是领导艺术。作为社长,要决策的事项固然很多,但重中之重是事业的发展,是决定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要当机立断,及时推进,不可犹豫。    
    ——主要环节是政策。这是调动内部人力资源为总任务服务的手段,是内部动力的总开关,确定得好,执行得好,可以起到激励人的积极性的作用,因此,我们称之为内部推动力——内推机制。抓政策的要义是稳中求新,切忌随意多变;要注意体现人才的价值——按劳分配,切忌“高产出低投入”。    
    ——主要内容是确定经营观念和经营目标。这是领导决策的内容实质。也就是企业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用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去实现目标。实践告诉我们,不抓经营目标,就是盲目管理,瞎指挥;不抓经营观念,就可能被传统所束缚,处于保守态势。因为实践是常青之树,企业是长流之水,一切处于变动发展之中,领导者必须要在实践中有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不断总结经验,去推动长流之水。因为长流之水如果没有强力去推动,没有一种势差,也会处于平缓,甚至走向“死水一潭”。    
    ——排除干扰,也是领导决策过程中和决策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要以为大家会想的一样,也不要以为形成决策,人人都会遵守。事实上,每个人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获信息不同,最终所得出的认识是有差异的,甚至对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这是正常的,认识完全一致是不正常的。因此,我认为决策的根本意义是统一行动,而不是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是“强制”行为,是突出它的服从性,要求“行为”必须服从“决策”,这是纪律。而统一认识要贯彻到统一行动的全过程中。因为“认识”不可能也做不到全部统一。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一旦决定,允许认识上的不统一,但不允许行动上的不统一。在实际工作中,认识上的不统一往往要有所流露,即表现为自由主义,会起到涣散军心、破坏行动统一的作用,因此,要时时看到这种干扰的存在。我个人的作法是,第一,不要认为决策作出了大家认识就一致了。第二,允许不一致,但要求“行动”上必须一致。第三,注意不一致的认识会影响一致的行动,因此,要抓排除干扰的工作。    
    在决策工作中,我近几年来重点突出了三件事:    
    (一)报业大经营观——产业观。我把它做为根本指导思想来抓。    
    中国报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生成的,完全不适应市场体制的要求,报业管理思想还深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阴影中。不解决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报业就无从发展。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在报业实践中也越来越自觉。所谓报业经营观,就是报业要产业化发展,研究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报业的主业观,报业的商品观,报业的动力观,也就是说要明确报业抓什么,如何抓,才能获得相应发展动力,维持其发展。    
    以我所见,我们把报纸列为报业的主业;把报纸这个特殊产品作为商品去经营;把报纸的广告服务功能,作为报纸主要的动力源;而把内部的人才管理,特别是启动经济杠杆、突出按劳分配,作为启动企业内在动力的钥匙。而启动内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目标,是实现报纸质量的提高,经营规模的扩大,达到社会影响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商品”的最佳社会效益和最佳经济效益。    
    (二)抓住人力资源的开发,即抓好用人机制,启动企业活力。    
    人是企业之本,人是动力之源。在人、财、物的管理中,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才会有人、财、物的最佳结合,才会有意想不到的创造力。    
    在具体工作中,我着重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1.进人机制。从《北京青年报》复刊以来,一直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内又实行考核上岗,能上能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别是人才竞争意识很强,他们来自社会——人才市场,通过应聘考试——人才竞争的淘汰制,有优胜劣汰的心理准备,因此,进入岗位后都有很强的工作热情和成才欲望。这些年来,岗位成才已成为北京青年报人自觉奋斗的方向。    
    2.激励机制。人的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人的价值,使之达到满意程度。人的价值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名”,一个是“利”,名利双收是最佳结合。“名”可做为精神杠杆,以满足人的成就感和事业心,我们提倡出名记者名编辑,为其拔款出版个人作品集,鼓励成“名”成“家”。如果一个报社出了几个“名记者”,本身也是报社的财富,是报社有“人才”的象征。“利”是指按照物质利益原则进行的按劳分配,做到劳有所得,报社现行的人事工资制度就体现了工效挂钩的按劳分配制度,是体现了高收入和大差距的分配制度。当然,人的价值具有相对性,按劳分配也有受条件限制的局部相对合理性。    
    3.考核机制。激励机制要靠考核管理体现出来,并落到实处。光有良好的愿望和合理的方案,不落到实处就毫无效果。抓考核制度就是抓落实,是抓任务的落实,也是抓人才价值的落实。抓住了这两个落实,就会产生理想的效益。


总附录第37节 怎样当社长(2)

    二、注意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之一是目标责任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核心是确定目标,也就是工作方向、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措施。我们平常讲的计划管理就是目标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很多领导者的计划管理只停留在计划的确定上,至于如何对计划负责即执行计划,包括执行中调整计划,抓得不紧。这是只有目标而不问结果的现象,所谓有头无尾,就是这一现象的形象概括,这是目标管理的大忌。我们讲目标管理,就是强调目标制定和落实的全过程管理,也就是目标效果统一管理,在这个管理公式中,突出目标核心是注意效果。北京青年报的五年规划——日报化、立体化和规模化及其年度目标、月度目标都是计划管理,分解指标及用人制度,就是对计划执行的管理,而考核管理就是对“结果”的管理。三者并重,一抓到底,才是完全的目标管理。    
    工作方法之二是适当授权,分层管理。    
    领导要善于成事,而不一定要事无巨细地做事。要知人善任,要突出职能部门的作用。报社强调的“社长负责制”、“总编负责制”、“部门责任制”,都是落到实处的分层管理。现在有一些单位,表面上似乎有明确的分工制,而实际上是责任不清,这不利于发挥各个层次作用。    
    但有一条也要注意,分工负责是授权而不是放权,权力的集中还是必须的。在指挥系列中,领导者必须有明确的集中指挥意识,各个助手、各个部门,必须确立服从和执行的意识,也就是“统一行动”的意识。    
    工作方法之三是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这是管理规范化的标志。俗语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职能部门也是一种“营盘”。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管理层应当分决策层和执行层:领导人及权力机构,是决策层,要突出决策职能;而各个职能部门,作为决策层的办事机构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绝不能由决策层包揽一切管理。    
    三、当社长十几年,我的体会有三则    
    第一,出以公心,以身作则,谨言慎行。    
    企业工作核心是人的工作,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去实现经营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人都要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处理得不好,就会使各种矛盾激化,影响工作。我的原则是出以公心,不搞小圈子,不搞酒肉朋友,也不随便议论他人;努力体现人才的价值,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求得和谐。    
    第二,重分配,轻福利,适当奖罚。    
    分配是经济杠杆,这里包括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不注重合理分配,就无从调动人的积极性。奖罚是权威性和公平性的体现,是扬善抑恶的两刃剑。分配和福利上的平均主义,只会加大企业负担,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在实际工作中,应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为中心,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确定合理的投入产出比,提高职工满意程度,这是启动内部活力的关键。中国几十年一贯制的低工资制和“国家给予工资制”是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就像一列机动车,性能再好,内部燃料没有到位,只能是死车一辆;如果需要采用高标号燃料作动力的机动车,你一定要本着节约原则注入低标号燃料,结果,仍然达不到“点火即着”的奔驰速度。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曾被作为谬论批判。今天,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当还经济杠杆和物质利益原则以应有的地位,并付诸实践。    
    第三是心中有数,这是经营决策者的基本素质。    
    如果经营者心中无数,那他的工作节奏就是忙于应付,今天一个会,明天一个会,结果,目标不清,抓而不力;执行者也会照猫画虎,应付过关。    
    “心中有数”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具体目标上,在经营思路上也应有所体现,这就是走自己的路。我坚持的是“三不”原则,一不唯上,二不唯下,三不唯书。不唯上,不是不服从上级指示,而是把上级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去执行,不能盲从。不唯下,不是不听下属人员的意见,而是在集思广益中,突出决策者独立思考的作用。因为下属人员所处地位、角度各不相同,各自意见多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仅是相对而言,如编采人员多考虑编采情况,发行人员多从发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而决策者要统观全局,统管全局,也就更有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