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百家到一家 -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南村治学院开学,梁担任教务主任并主讲乡村自治组织等课程。他试图通过乡村建设的群众运动,借着创造根本的道德共识和精神凝聚,重整业已崩溃的乡村社区,以达到复兴中国固有的伦理社会结构、挽救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落后状况的目的。1931年,蒋冯间中原大战,河南村治学院停办。接着梁漱溟又和同仁一起到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最终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停止。


第三节 新儒学(2)


  抗战爆发后,梁漱溟毅然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开始他长达十余年的为国事奔走的传奇人生。1941年,他加入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致力于抗日宣传以及国共合作。由于世局多变,在1946年10月力辞民盟秘书长一职,并公开宣布退出民盟,离开政治舞台,并申明从此以后对国“只言论,不行动”。
  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周恩来还在天安门城楼上,颇有感慨地对各界朋友说:“今天梁漱溟先生没有来,很遗憾!”毛泽东亦有同感,并指示有关部门务必尽快把梁漱溟请到北京,共商建国大计。1950年梁漱溟应邀由四川来到北京,与毛泽东多次谈话,梁漱溟建议设中国文化研究所或世界文化比较研究所,最终也未能实现。
  1953年,在当时全国展开的批判运动中,梁漱溟重农的思想和当时的总路线相左,受到很大的冲击。于是他开始潜心致力于著作,于1960年着手写哲学著作《人心与人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梁漱溟三代家藏图书被毁,参考书尽失,《人心与人生》的写作被迫中断。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梁漱溟身居陋室,面对一叠白纸,萦绕他脑际的却始终是这样的信念:“书籍烧了,但思想是销毁不了的!”正是凭着这个信念,从1966年9月21日开始,在没有一本参考书的情况下,凭其渊博的学识和惊人的记忆,用写“交代”的纸和笔,偷偷地撰写《儒佛异同论》,历时月余,全文四万余字。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撰写《东方学术概观》。1970年,才得以续写《人心与人生》。但不久又逢“批林批孔”运动,因梁漱溟坚持“只批林,不批孔”,使写作再次陷于停顿。直到1975年此书才得以完成。正如在此书《后记》中所说,“卒得偿夙愿于暮年”,了却一桩心事,而梁漱溟的著述活动也随之基本结束。
  改革开放后,梁漱溟虽在耄耋之年,毅然将自己的著作精心整理,先后出版了《人心与人生》、《我的努力与反省》、《东方学术概观》、《忆往谈旧录》等著作。尤其是1984年自费出版的《人心与人生》,历时半个世纪始完成。这是继《中国文化要义》之后,总结其一生思想的结晶之作。
  思想:
  在中国思想史甚至世界思想史上,梁漱溟都是一位必须以浓墨重彩提及的人物。他创立了新孔学的思想体系,同时提出了西洋、印度、中国“三路向”的文化观,他身先士卒主张中国的“乡村建设”并实践“乡建教育”,在梁漱溟倡导下,建立了“以伦理为本位”的理想社会。纵观梁漱溟整个学术历程和学术思想,“意欲”是他始终抓住并毫不放松的核心概念。从“意欲”出发,梁漱溟建构了庞大恢弘的思想体系。
  1922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开启了被标志为“现代新儒家”的哲学运动,也是梁漱溟思想从佛家转向儒家的重要标志。在书中提出了现代新儒家的基本问题及其方法,也就是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中“释本开新”重建儒家传统。梁漱溟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第二种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第三种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这是世界文化的三种形式、三条道路。
  书中梁漱溟提出了所应持有的态度: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也不能容留。第二,对于西方的文化是全盘接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第三,批判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梁先生所赞赏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调和持中”的态度,其实也正是现代新儒家学者的普遍态度。
  1916年发表的《究元决疑论》,最能代表梁漱溟早期崇佛的态度。在“穷元”部分,他在分析佛家本体论之法性、唯识两途的基础上,揭示出了其元哲学的三重意义:一是不可思议义,二是自然规则不可得义,三是德性规则不可得义。
  在“决疑”部分,梁漱溟首先赞扬了伯格森的创化论。认为柏格森对生命和世间的理解,同佛教中有关解义极为相像。梁漱溟依此为重点,着重探讨了苦乐问题。苦乐观是人生问题的核心,也是梁漱溟自放弃功利见解后苦思冥想的焦点所在。梁漱溟认为,人的欲望无尽头,若以如愿不如愿衡量,则世间苦量远远大于乐量;而且苦境乐境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乐,也没有绝对的苦,所以富人不见得比穷人更快乐。就是世所向往的文明社会、大同世界,也绝对不能根除众苦。他不但不反对随顺世间,而且于出世间义,也作了不离世间、直面现实人生的探讨。
  梁漱溟趣事:
  梁漱溟生性冷淡,看似不苟言笑,其实也不乏幽默。1944年,多方机缘巧合,他与北师大的陈树结为夫妇。在桂林的续弦婚礼上,热闹非凡,使得仪式一时无法结束,但是让大家扫兴又不好。梁漱溟站起来说,自己喜欢听京剧《盗御马》,于是他借剧中人台词,起身说“告辞了”——(拖长声),借机扬长而去,众人随之退场。
  在文革期间,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梁漱溟首当其冲的受到了严重的批判。但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他只能“腹非”,而不便“明言”。所以在政协、民主党派的学习会上,他虽每会必到,却只洗耳恭听,缄口不言。其中有一次专门针对他召开的总结性批判大会上,在主持人一再逼迫下,梁漱溟打破了长时期的沉默,将满腔义愤与坚定信念熔铸在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此言一出,满堂瞠目结舌,茫然失措。
  晚年,梁漱溟苦于络绎不绝的访客,考虑到老人的健康,他不得不亲自书写“敬告来访宾客”的字条。上面写着:“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谈话请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如有未尽之意,可以改日续谈,敬此陈情,唯希见谅,幸甚。”有心人从字的颜色和笔迹上判断,那“一个半小时”的“半”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和蔼之态清晰毕现,诚如赵朴初对梁漱溟的评价说:“观之俨然,即之也温。”


第三节 新儒学(3)


  冯友兰
  ——新理学的创始人
  人物简介:
  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唐河人,是当代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也是中国二十世纪为数极少的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最富独创性的思想家,他在抗战时期完成的新理学体系是20世纪中国人自己创制的少数几个哲学系统之一。由于冯友兰本人一再声称他是接着宋明道学中的理学一派讲的,所以这个系统通常都被划归到现代新儒家的行列之中;但实际上,冯友兰思想系统是有着广泛的思想来源的。
  冯友兰一生发表中、英文著作近500万字,晚年又写成七卷《中国哲学史新编》,对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未来,均提出了独到见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和冯友兰是密不可分的,他的哲学思想在国内外都有巨大的影响。冯友兰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可以用他墓碑碑阴的自撰茔联来概括:“三史释今古,六书记贞元。”所谓“三史”就是指他的《中国哲学史》(二卷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六书指“贞元六书”,是他的哲学创作。
  蔡仲德先生曾经把冯先生的一生概括为“实现自我、失落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1948年之前是实现自我,1949年到1976年,冯先生在“文革”中,参与批孔,谄媚江青,是“失落自我”,1977年以后,又开始回归自我。他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和共产党三个不同的政权,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同时他的哲学思想和中国历史发展紧密相关,自成体系,终成一代哲学大家。
  生平:
  冯友兰于1895年出生在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其祖父名玉文,字圣征,有三个儿子。冯友兰父亲排行第二,名台异,学树侯。伯父名云异,字鹤亭。其父后来成了清光绪戊戌科进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在祖父教育下,整个家族成为当地的书香之家,进入了“耕读传家”的行列。
  冯友兰在七岁的时候,开始在私塾读书,当时读的是《四书》。旧式的教育是以强记为主,聪明的冯友兰能从头至尾,反复吟诵。光绪三十年(1904年),冯父被委任为南昌“方言学堂”的会计庶务委员(相当于后来的总务长),举家迁往南昌。在这段时间里,他又细读了《书经》、《易经》和《左传》。冯友兰的父亲公务繁忙,教育子女的任务落到了母亲吴清芝的身上。在母亲的倡议下,家里专门聘请了教师负责教育冯友兰,开设有古文、算术、作文等功课,他的教育也逐渐步入正轨。冯父对孩子的教育也不拘泥于教条,在闲暇时常常指导冯友兰写作,也时常开导他们多接触新事物及新思想。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冯友兰的父亲意外死亡。在母亲带领下,全家又搬回了老家唐河,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冯友兰上学。母亲主张请先生到家,教育子女打好中文底子。冯友兰母亲的思想比较开明,希望找年轻的老师让他们接受新教育,但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教书先生。在母亲的建议下,他和弟弟以及堂兄报名参加了县公立学堂的招生考试。最后冯友兰以初试第二名、复试第一名成绩顺利进入公立学堂读书。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后,因局势混乱,学校被迫放假。回家后不久,1912年春天,开封中州公学恢复招生,冯友兰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该校学习。这年冬天,冯友兰考入上海中国公学的大学预科班,当时的上海公学,所有课程都采用英文原著作教材,其中有位教师还将一本耶芳斯的《逻辑学纲要》当作英文读本。正因为此,冯友兰对形式逻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引起了对哲学的兴趣。
  1915年在上海毕业后,冯友兰直接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专业进行专门系统的学习。1918年毕业,冯友兰和在河南女子师范学校任预科算术教员的任载坤结婚。决定回家时,好友们劝导说如果回去的话,按照封建的传统,他的爱人任载坤可能要被留在家中。但冯友兰很了解母亲,果然到家以后,他们住了没几天,开学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冯友兰母亲就催着他们走:“我不要媳妇在家帮助照料,也不要媳妇在我面前伺候,我只希望你们在外面好好地做事,有了小孩我替你们照管。”于是冯友兰夫妇又回到开封。
  1919年冯友兰通过开封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费赴美留学。在校时,由于官方费用不能及时发放,冯友兰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192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