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三辑)-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试图向公主说清来龙去脉,但被影子抢了先:“那个可怜虫疯了,他以为他是一个人而我是他的影子!”
  “真可怕!”公主说道。
  于是安乐死刑当即被安排妥当。在影子和公主新婚之日上,男人一命归西。
  这是则极端残酷的故事,讲述以屈辱和死亡收场的疯狂终结。
  这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吗?是的。这是个讲给任何愿意聆听的人的故事。
  如果你在聆听,你又听到了什么呢?

  影子明确告诉我们:街对面的宅院就是美之屋,女郎就是诗歌缪斯。而过于洞察秋毫的公主显然代表着纯粹而冷酷的理性。但是男人和影子又是谁?这就不那么直白了。他们不是一一对应的寓言式人物,而是在梦境中同样会浮现出的象征和原始模型①。它们有多层次的重要性,而我只能提示一些我所能了解的层面。
  男人代表了所有文明人类——博学、亲善、高蹈理想、风度翩翩,而影子却是人类在成为风度翩翩的文明人时所压制的一切。它是人被阻挠的自私自利,是他未坦白的欲望,未脱口的咒骂,未施行的谋杀。影子是人类灵魂的黑暗面,是那些还未承认也不许被承认的事物。
  安徒生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怪物是人不可否认的组成部分,如果人想要进入诗歌的宅院就不能抛弃阴影。
  男人错就错当他坐在窗边的时候,他没有跟随跑在自己前面的影子,反而割下影子,“打趣”地叫他独自前进。影子按照他的指示只身潜入的地方乃是一切创造的源泉——诗歌宅院,他把男人留在门外,让他停留在现实的表象上。
  所以,尽管男人博才多学又心地善良却没有任何建树和行动,他砍掉了自己的根基。而影子也同样无助,他不能穿过幽暗的前厅到达光亮处。缺少彼此,他们谁也没能接近真理。
  影子回到步入中年的男人身边是男人的第二次机会,但他又一次与之擦肩而过。虽然他最终面对黑暗的自我,却任由影子摆布而不是要求平等或主导权。他屈服了,变成为影子的影子,那么他就在劫难逃。理性公主把他处死固然残酷却不失公允。
  安徒生的残酷部分来自理性的残酷,属于心理上的现实主义和极端的诚实不讳,他愿意正视并接受行动造成的后果或未能实现的行动。这是安徒生身上一抹冷竣、阴郁的特征,也是他自己的阴影。影子就在那里,是安徒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它并未主宰安徒生整个人。他的长处优势、精明巧妙和富于创造的才智正来源他愿意和自己的灵魂黑暗面合作互补。这就是为什么安徒生既是童话大师又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人之一。
  如今我站在这里,象理性公主一样告诉你们这个影子的故事对已经是45岁的我有怎样的意义。但是当我10岁或11岁第一次阅读它的时候我又懂得什么呢?它对孩子们有什么意义?他们“理解”它吗?这则故事对道德的失败做了一番苦涩、复杂的探讨,它对孩子们有什么好处呢?
  我不知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很讨厌这个故事。我讨厌安徒生的童话里一切以悲剧收场的故事,但是这没有阻止我一遍遍阅读他的作品,也没有阻止我回忆起它们……因此在30年后的今天,当我沉思的时候,一阵轻细的声音突然在我的左耳内告诉我:“你最好把安徒生的故事挖出来,你知道的,那个关于影子的故事。”
  才10岁的我当然不会去探索理性、压抑和诸如此类的事物。我那时既没有批判的利器,也没有不制于物的客观态度,甚至不能象现在一样控制连贯地思维,自觉意识多少不够敏锐。但是我却有相同的,或者可说是更多的无意识,或许我在那时比现在更能接近无意识的领域。而那个故事正是讲给我的无意识,我内心的未知深处听的,也恰恰是我的内心深处在回应它,并无声地、非理性地理解了这个故事,从中学到教诲。
  伟大的奇幻、神话和传说确实犹如梦境一般:它们用无意识的语言——象征和原始模型,在无意识之间流传。哪怕它们采用文字形式,也只是和音乐的记录方式一样。它们使言辞逻辑短路,直接通达深埋在意识深处无从表达的思绪。理性的语言无法把它们完整表达出来,只有一个会认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毫无意义的逻辑实证主义者才会宣称它们也同样没有价值。它们在伦理、洞察力和成长方面不仅意义深远而且有用——或说是实用。
  用白昼的语言勉强来说,安徒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如果不愿意正视和接受自己黑暗面就会迷失。它也特别阐明了关于自我和艺术的问题。它表明如果你要进入诗歌的宅院你就必须亲身入内,带上你那实实在在,不完美也不灵巧的身体,不管它是否胼手胝足,伤风感冒,欲念丛生还是激情昂扬它都可以投下影子。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艺术家企图忽视邪恶他就永远不能进入光明的宅院。
  那就是一位伟大艺术家告诉我的关于影子的故事。如果我现在能移动我们的蜡烛朝另一个方向投下阴影,我乐意就同样的问题仔细盘问一位心理学家。既然艺术已经发表了它的见解,那么让我们也来听听科学必须做出的回应。既然艺术是我们的话题,那么就让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②来说说吧,他的艺术见解对大多数艺术家而言最为深刻。
  荣格的术语晦涩难懂,他不断更改词语的定义犹如一棵树在生长中改变自己的叶子。我将以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身份来尝试定义一些术语,并避免完全误解它们。笼统来说,荣格所说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己,只是大我中我们有意识察觉到的一部分。他说自我“象地球环绕太阳一样围绕大我周转,大我是超越自我,比自我更广阔的范畴,它不从属于个体,而是集体的——我们和其他人类,或许是其他一切生灵一起分享大我。它兴许就是我们和我们所说的‘上帝’之间的联系。”这听起来很玄奥,也的确如此,但它同样精确、实际。荣格要说的正是我们从根本上并无差异,我们有相同的总体趋势和心理完形,如同我们都拥有大致相同的肺部和骨骼。人类乍一看都很象,他们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也差不多。他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自我是渺小、私人的个体意识,它知道这点,也知道如果不想陷入绝望无声的自闭症中,就必须把自己和自身以外,比自身更宽广更宏大的某个东西联系起来。如果自我不够坚强,或者找不到更好的归属点,它就会使自己和“集体意识”挂钩。荣格用“集体意识”来定义依靠所有渺小自我群聚而成的最小公约数,即群众心理,包括了诸如礼拜、教条、潮流、时尚、地位寻求、惯例习俗,普遍信仰,宣传广告、流行小众文化、所有的主义,所有意识形态,所有肤浅的交流通讯及“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形式,它们都缺乏真正的共享和思想感情上的交融。而自我在接受了这些空洞的形式后,变成为“孤独的人群”里的一份子。要想避免此类情况,形成真正的团体,就必须把自我和更深层的,也就是大我内未经探索的领域联系起来,荣格称这片人皆有之的心理领域为“集体无意识”,认为只有在那里才能诞生真正的团体、被体味的宗教,以及艺术、优雅、自发性和爱。
  你怎么达到那里?你怎么发现属于自己的入口从而进入集体无意识?嗯,第一步往往至关重要,荣格说首先要转身跟随自己的影子。
  与弗洛依德严格地把心理划分为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不同,荣格将之更生动地视为充满着许多奇妙身形的集合,它们每一个都值得相遇,现在我们涉及的是其中的影子。
  影子是我们的心理的另一面,是有意识的思维的黑暗兄弟。它是该隐、卡利班、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和海德先生。它是指引但丁穿越地狱的维吉尔、吉尔伽美什的朋友恩奇都,佛罗多的敌人格伦。它是同形的幻鬼。它是小泰山毛戈力的灰狼弟弟,它是狼人,是千百则民间传说里的狼、熊和老虎,亦是古蛇路西弗。影子站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门槛上,我们在梦里遇见影子,它化身为姊妹、兄弟、朋友、野兽、怪物、敌人和向导。它是我们不想也不能对有意识的自己承认的事物,是我们内心被压抑、否定或不使用的品性和意向。在描述荣格心理学的时候,乔兰德·雅各比写到:“影子的发展与自我的发展并驾齐驱,自我不需要或不能使用的品性或被冷落或受到压制,所以它们在有意识的生活中只显露出冰山一角或者根本不见踪迹。同样的,虽然一个孩子没有真正的影子,但是他的影子会随着他的自我的不断成型和不断扩张而越来越清晰。”
  荣格自己也说:“每个人都带着影子,它愈是不能显现在有意识的生活中,它就愈阴暗、愈强烈。”③换句话说,你越回避它,它就变得越强壮,直到它成为一种恐吓、一项不能承受的负担,一个潜伏在灵魂里的威胁。
  因为影子不被意识承认,它就被投射到外界的他人身上。我什么都没做错——是他们的错。我不是妖怪,其他人才是。所有外国人都很坏,所有共产主义者都很坏,所有资本主义者都很坏。都是猫猫惹了我我才踢它的,妈咪。
  如果我想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我必须收敛起我的投射,我必须承认那可憎的邪恶存在于我的体内。这不容易做到。要不去责怪其他人太难了。但是这也许值得尝试。荣格认为,个体“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影子,他才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他才是成功地为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尚未解决的巨大社会问题尽到了绵薄之力。”④
  而且,那样的个体才能向着真正的团体、自知和创造生长,因为影子就站在门槛上。我们或选择让它阻挡我们通往无意识的创造深渊,或选择让它指引我们去目的地。影子并不是单纯的邪恶。它是次等的、原始的、笨拙的、动物般的、孩童般的、强大的、充满活力和自动性的。它不虚弱亦不优雅,迥异于来自北方的青年,它黑暗、粗鄙、莽撞,但是离开了它,人就什么都不是。不能投下影子的身体算什么?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没有形体、平面的卡通漫画角色。如果我否认自己和邪恶之间的深刻联系我就否认了真正的自己。我将无为无成,只会破坏毁灭。
  荣格特别注重人的后半生,当影子已经生长了三、四十年后,它同意识的交锋会变得举足轻重。象荣格说的,孩子和自我和影子都还很模糊,孩子能轻易把自己当成一只瓢虫,或者发现影子恶毒地潜伏在床下。我认为当前青春期和青春期到来时,自我意识觉醒,不可阻挡,而影子也随之加深。一个正常的青少年渐渐不会象一个孩子一样随意投射,明白不能把什么都怪罪到戴着黑帽子坏蛋身上。青少年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承担责任,与之俱来的或许是可怕的负罪感。青少年的影子往往表现地比事实上更黑暗得多、更邪恶得彻底。年轻人要通过这一阶段中自我责备和自我厌恶的麻痹,唯一的方法是真正直面自己的影子,面对它的脓包粉刺和尖牙利爪——把它当成自己来接受——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最丑陋的一部分,却不是最虚弱的一部分。因为影子是向导。它的指引向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