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每隔三五日,宫中必赐给布匹,酒食,以大明天子一向的小气来说,是很难得的荣宠。

“惟功,听说你做的好生意。”

申时行点头笑笑,道:“连皇上都私下和我说起过,说你是日进斗金。”

“哈哈,皇上这是拿臣下说笑了。”

“说笑么,也不尽然啊。”

申时行对张惟功从印象不佳也有所转变,毕竟惟功待人接物毫无瑕疵,对他也十分恭谨,没有武臣勋臣子弟的那种骄矜之气,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亲近了几分。

点了惟功一句后,申时行便自行入内,他的身份,与惟功这么说笑几句,已经算是给了惟功不小的面子了,若不是在御前经常见面,以他少宗伯的身份,惟功是不够资格攀谈的。

“见过元辅。”

“汝默你来了。”张居正点点头,示意申时行坐下,然后便道:“你我来商量一下,吴中清丈的细节。”

申时行一笑点头,答道:“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游七告辞离开后,庞大府邸一角中的书房之中,张四维沉吟不语,张泰征,张甲征兄弟二人都是有如释重负之感。

“张惟功这小子还算识趣。”

“那是父亲大人说动了元辅,他敢和整个内阁对抗?”

“嗯,这小子无非就是皇上的宠信,还有英国公府的背景,这些对咱们都不算什么。也就是皇上那边有点麻烦,但这阵子皇上也喜欢张惟贤,这小子地位并不稳了。”

“孙海和客用在上次万岁山的事情之后,恨极了这小子,张惟功的麻烦在后头……他现在当然不敢处处竖敌。”

张泰征和甲征兄弟都是自幼在京城长大,对京师勋贵圈和文武官员子弟的圈子十分熟悉,平时议论事情,结合京城各方势力的分析和讨论也还算准确,但在此时此刻,张四维听着的,却只有厌烦。

“两个蠢材!”张四维忍不住骂道:“人家就是退出一些皮毛,幌子,却是将为父的面子抵消掉了,元辅也不会再理会此事,这小子还在元辅那里得了印象分,我真不知道,你们的高兴劲打哪儿来?”

“父亲,可是他退出钱庄和银号,也不开质铺了……”

“那是屁,这小子油盐不进,哄咱们来着!”

张四维毫无风度的大叫道:“他的粮行车队,开始是三百五六十辆大车,现在最少有千辆,每日奔走通州口外蓟州平远山海保安州宣府各处,只有大同和山西还算留给咱们,京城的钱庄银号才几个利钱,质铺生意是咱们一家的吗?他只是以退为进,等他在北边各镇的生意稳固下来,难道还会把银子拿到咱们这里来兑换熔铸?他的票号是干吗使的?有票号,发汇票,还要大宗的银钱兑换吗?”

一席话说的张泰征和甲征面面相觑,兄弟二人,都是被张四维所描绘的场景给惊呆了。

晋商现在是在发展阶段,到乾隆年间会发展为以八大家为核心的超级商业集团,身为这种集团的核心人物,张氏兄弟二人当然明白张四维所说的前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毛皮,茶,粮食,银钱汇兑……除了盐业还能握在我们手中之外,大半的利润,都不复为我们晋商所有了。”

张四维的声音极为平静,但却是带着叫人战栗的力量,在这一刻,他的两个儿子心中已经明白,看起来风度翩翩,一脸君子像和国之大臣模样的父亲,在这一刻,已经下定了决心了。

第220章 大祭

转眼之间,就快到春祭。

每年春初,皇帝主持南郊的天地大祭,这是大明的常例,祭祀天地,祈祷这个庞大的大帝国五谷丰登,四季风调雨顺,君民平安,这是皇帝的职责和责任所在。

最少在万历二十年之前,皇帝没有彻底的倦怠政务之前,万历在祭祀天地的大事上还是较少懈怠,多是亲力亲为,很少派遣大臣代祭。

在嘉靖年间,成国公和定国公,英国公等国公是最常被派为代祭的勋臣,在这一点来说,早年的万历,比起他祖父来要强得多了。

当然,郊祭对大臣来说是苦事,对天子来说是乐事。

春初时节,虽然京城仍然是一片铁灰色,但对常年困于内廷,最多到西苑和万岁山转悠几圈的天子来说,能够从午门承天门大明门正阳门沿御道一路出来,经过十余里的长途跋涉,在高大的天子之车里看沿途的市井风光,这就是难得的放风和享受了。

在大明,天子就是处于困境和囚笼之中,是毫无疑问的笼中之鸟,这使得天子谒陵都是一件乐事,上坟成为解闷子的惟一渠道,除了宋朝皇帝外,怕是几千年历史之下,没有哪朝的君王能够理解。而宋明两朝的皇帝,在这种事上都相差不多,高度运作的文官体系之下,皇帝成为图章一样的人物,为了尽可能的不出意外和节省开支,将皇帝关在皇宫之中,肯定是最省事和最经济的办法了。

万历二十年以前,皇帝因为过多的热衷于祭祀天地,还喜欢顺道到南苑游玩,多次引发非议,更倒霉催的就是万历多次谒陵居然被言官公然提出皇帝是借谒陵游山玩水,弄的万历勃然大怒,但也是无可奈何。到万历二十年之后,皇帝干脆哪儿也不去了,祭天也派人代祭,太庙也不去,连西苑都少去,二十多年时间里,就是在紫禁城那四方天里数星星看月亮,也就是他的生母李太后生辰和死忌时,皇帝才会出面,舍此之外,天大的事情,他老人家也懒得动弹一下。

最少,在万历六年的初春,万历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稍许有些肥胖,腿部也有一些不良于行的轻微症状,但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健康值在正常范围之内,朝气蓬勃,一心想做好皇帝这份本职工作的好少年。

天子的仪驾,在礼部等各衙门的督调下已经准备完毕,只等宫中一声令下,就可以陪同皇帝,前往南郊祭天。

随行的官员名单,也是由内阁和礼部拟定,一般不脱常朝官的范围之内,对官员们来说,能陪同祭祀,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誉。

只是春季仍然是天寒地冻之时,皇帝坐在车中安然看风景,官员要么步行,要么骑马,在冷风中冻个透心凉,说起来好听,但其实是苦差,特别是现在大驾未前,官员们只能在午门外老老实实的等着,春风料峭,确实不是好差事。

惟功这个亲从官却是有护卫的责任,早早就进了宫门,每年大祭,皇城禁军会抽调两千左右的兵马随从护卫,再加上五军营下的围子手营和殚忠营,效义营,还有三千营和神机营抽调的官兵,加上仪从导驾官员,一共大驾有五千人左右。

这么多人穿城而过,摆上全套仪仗,确实也是不小的工作量,怪不得礼部和相关各衙门的人宁愿皇帝甭老是出城祭天,就派个公爵祭祀就完事,大家都省不少事。

万历也是四更天就起来,洗漱之后,换上全套的冠冕祭服,全身纯黑的天子祭服,替他在今天格外增添了几分尊贵威严,十五岁的人,在这个时代已经接近成人,最少,他已经可以成婚,宣布自己迈出成人的序列之内了。

只是皇帝身形有些肥胖,身高也不高,只在一米六五高一些,可能万历自己还觉得身形不是很胖,而且还有长高的空间,不过他最终的身高就是定格在十五岁时,至于体重,根据后世的龙袍来推算,他的腰围达到了惊人的三尺八的尺度,可想而知,他会有多重。

有足疾,体重过二百斤,不良于行,受困于文官,也怪不得这个皇帝在统驭天下的后二十年间,根本不出宫门一步。

“皇爷,鸿胪寺太仆寺光禄寺等诸寺回报,各样事务都准备完毕,礼部并太常寺等诸衙门也等候多时,请皇爷口谕示下,是否起行?”

眼看就要到辰时,这会子宣谕起行,到出宫门,最少还得半个多时辰,再出大明门,出正阳门,一个时辰是最起码的,这样到南郊时已经快近午时了。

“起行!”

“是,皇爷。”

来请示的是司礼监的张诚,这个太监还算是老实,被笼罩在冯保的阴影之下,并不敢行差踏错,陪伴皇帝,提调各衙门和禁军京营前往城南祭天的这种杂活苦活,当然是张诚这种太监的差事。

得到万历的肯定之后,张诚匆忙而下,前去提调准备出宫的诸多事宜。

在路遇穿着甲胄武服,前来迎候皇帝的惟功时,张诚也是不忘微笑点头,只是笑容之中,隐藏着不少的东西。

万历看到英武之极的惟功时,也是眼神躲闪了一下,然后才笑道:“朕的子龙来了。”

到了万历六年,惟功的个头虽然没有再继续长高多少,但英武之气更足,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是显示着无与伦比的力量,皇帝面前,虽然站了好几排的武将,但论起这种气息来,不论是皇城禁军还是京营诸将,都是比惟功相差很远。

听着皇帝的话,惟功忙笑道:“臣如何敢当。”

“有你在朕身边,朕心中安然呢。”

万历缓缓道:“惟功,俟大祭过后,你到朕身边来,如何?”

“臣一切都是皇上赐给,皇上若要臣到禁中伺候,臣就到禁中来。”

惟功这样的态度,令得万历大为满意。

调惟功到禁中来,这是孙海和客用的主意,当然,张惟贤也在其中出力不少,万历不算软耳根,但他对惟功也有一些不满,正好借着此事,敲打一下惟功也好。

只是这件事做的不大地道,万历心中还是有点愧疚的,当下只笑道:“锦衣卫都指挥,府军前卫都指挥,随你挑。”

这样的荣宠,在别人来说是难得,在惟功来说,叫他将经营很久的舍人营交出来,再到锦衣卫或是府军前卫重新开始,这毫无疑问是皇帝在施展手段,对自己进行一种惩戒。

惟功心中,有一种深深的疲惫感和无力感。

好在,今天是开始,也是结束,从此以后,他希望把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上。

“臣一切如皇上所愿。”

惟功屈下半膝,答应下来。

“你的舍人营,听说练的不坏。”万历开始走下云龙石阶,笑吟吟道:“你想叫他们随驾,朕允了。”

“是,臣多谢皇上。”

五军营原本出动的序列里是没有舍人营的,不过有惟功这个通天的臣子在,一切也不消说得,一道命令到营,允出动马军两个局随驾,全部由幼官组成,当然不准穿用自己在营中的衣服,由朝中派人过来,按武官勋臣中舍人一级的衣饰,发下布匹来,全部新做换上了,叫这些随驾的舍人们穿了,还警告御前诸多礼仪等诸事,闹腾了十来天,但皇帝这里没有准话,也就没有调过来,现在皇帝允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仪驾渐渐出了宫禁,穿着对襟铁甲或是鸳鸯罩甲的京营骑兵为先导,千百只马蹄踩踏在地上,威势自是骇人之极。

不过这些对见多识广的京城百姓来说倒也不算什么,在京城,老辈人年纪大的,还能回忆起嘉靖皇帝当年还是亲王时入城时的情形,人瑞一级的,怕是连孝宗皇帝都见过,一朝朝一代代的皇帝都见多了,眼前这一点声势又算什么?

京营兵前导,然后是数不清的各色旗帜仪仗出来,那些懂行的便是指指点点,这是飞虎旗,那是清游旗,那又是什么旗,指点之余,也要教训,小子记住了,免得有外乡人问你时露怯!

京城百姓,天子脚下,就是有这么一点子傲气了。

仪幡之后,就是手持弓箭,戟、枪、斧、金瓜的御前卫士,也就是大汉将军,在外围,便是穿着铁甲,甚至是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