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铮冯惠卿”,比起“车如鷄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来,一个是手执麈
尾,飘飘然出离塵世,一个是怒日横眉,气冲冲戟手骂贼,完全是两种气象。
所以魏晋之际的谣谚,跟着清谈思想的概念化,而也概念化起来,在性质上
变了。魏晋谣谚,既已变质,剔其应用范围自然不及汉末之广,表现出日就
销歇的景况来。谣谚渐就销歇的过程中,代之而起的,是所谓题目。魏晋时
代题目品藻风气之盛,可于世说新谓一书中窥见概略。然而那时所谓题目,
也还是一种概念的比况,并无具体的内容(说详后)。
(二)题目
题目品藻,本来起于东汉。荀淑生前,就有“神君”之号。(后汉书卷九
十二,荀淑传: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蒞事
明理,称为神君。)其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时入谓之‘八
龙’”(同上),又周泽孙堆,并称“二穉”。(后汉书卷一百十九下儒林列传,
周泽宇穉都,勇敢直言,孙堪宇子穉,行类于泽,故京师号曰二穉。)贾彪兄
弟三人,并称“三虎”。(后汉书卷九十七党锢列传,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
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许劭兄弟,称为“二
龙”。(世说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
顺帝时诏遣八使巡行风俗,天下号曰“八俊”。(后汉书帝妃卷六,汉安元年
秋八月丁卯,遣杜乔、周举、郭遵、冯羡、欒巴、张綱、周栩、刘班,等八
人,分行州郡。)到桓灵之间,兴党锢大狱时,遂有“三君”,“八俊”,“八
顧”,“八及”,“八厨”等称号,一时广泛流传(说已见上)。
这种称号,实为题目的滥觞。在魏晋之世,用此类称号来指目人物的风
尚依然存在。例如邴原被目为“云中白鹤”,潘安仁与夏侯湛,并称“连璧”,
裴楷被称为“玉人”,刘庆孙等,称为“三才”,阮籍嵇康等,称为“竹林
七贤”,夏侯支邓颲等四人,称“四聪”,诸葛诞等八人称“八达”。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綱,所能羁也。”(世
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速壁’。”(世
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裴余公有??容仪,脱冠冕,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同上)
“太传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世
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
之。预此契者,谯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
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
涎第二十三)
“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颲之徒,共
相题表,以玄颲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三国志
诸葛诞传注引世语)
这种称号的特点是:第一,称号本身就直指这人物,并不取什么譬况,
“神君”就直指荀淑,“二穉”就直指周穉都孙子穉,“三虎”就直指贾彪
兄弟三人,“三君八俊”就直指陈蕃李膺等人,称号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甲
“等于”乙,而不是甲“犹之乎”乙。第二,这种称号是风谣蜕变出来的,
有些原来就是风谣,可说是风谣的简化形式。如“八龙三虎”,都是根据着
风谣,从风谣中节取的。上文所举杨伯起之称“关西孔子”,戴子高之称“关
中大豪”,实与荀淑之称“神君”,初无二致。所以,题目的最初形式,与
称号有着密切关系,要严格地在其间予以区别是很困难的。
但是后来,题目却有了重大的发展。发展的颂向明显地表示着,从直指
变为譬况,从具体的说明变为抽象的象征。在形式上,用“如”,“譬诸”,
“若”,“似”等字,作为甲乙二者之间的关系桥梁,在内容上,所取以为
譬况者,大抵为禽乌草木山川器物。例如: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Р魂¢睢R杌剖宥龋
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不
清,扰之不濁,其器深广,难测量也’。注引泰别传曰:薛恭祖问
之,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也。’”(世说新语德
行第一,按后汉书郭泰传赂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
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洲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
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同上)
“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
世之干将’。”(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同上)
这种方式的题目,到魏晋之际,发展得非常普通,而内容也愈益显得空
灵缥缈,变成纯粹概念的游戏了:
“裴令公日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脩敬而入自敬。一
曰,加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锺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载。
见传蘭硕,汪廧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晋
书三十六列传卷五,裴楷传与此略同,世说新语赏誊第八上)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同
上)
“庚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场薪谀浚┲笙茫
有栋梁之用。”(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至戎云:‘太尉神姿高徹,如瑶林瓊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同上)
“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瀉水,注而不竭’。”(同书
赏誉第八下)
“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同上)
“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
(同上)
“世目周侯,嶷如断山。”(同上)
“司马太传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
(同上)
题目所要称述譬况的对象,主要的是人物的品德,性格,才能,识度。例如:
“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苟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郭林宗见王允曰:‘王生一同千里,王佐才也’。”(后汉书
卷九十六王允传)
“谢子微??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榦
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郭泰)??至京师,陈留人符融,旦而叹曰:‘高雅奇伟,
达见清理,行不苟合,言不夸毗,此异士也。’言之于河南尹李膺,
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
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友而亲之。陈留人转卓,有知人
之鉴,融见卓,以己言告之,曰:‘此太原士也。’他日,又以泰
言告之,卓曰:‘四海内士也。吾将见之。’于是骤见泰,谓融曰:
‘此子神气冲和,言合规矩,高才妙识,罕见其伦。’??(宋)子
俊曰:‘??吾尝与杜周甫论林宗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瓖玮,
学阴渊深,妙有俊才。然其愷悌玄淡,格量高俊,含宏博恕,忠粹
篇诚,非今之人,三代士也。汉元以来,未见其匹也’。”(世说新
语赏鉴第八上,王戎目阮文业条,注引宋子俊语,甚简略可参看,
后汉纪卷二十三灵帝建宁二年纪)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而理
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
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注引孙盛杂语曰:太租尝问许子将:‘我
何如人?’固周,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大笑。”(世说新语识鉴第七)
所谓“王佐才”,“异士”,“太原士”,“四海内士”,“三代士”,
“乱世英雄,治世奸贼”等,都指整个的人格,比较具体,容易理解。至于
“清识”,“至德”,“聪敲高朗,高雅密博”,“清高明雅,英达瓖玮”,
“愷悌玄淡,格量高俊,含宏博恕,忠粹篇诚”等语,都是分析了人格的内
涵,而标指品德,性格,识度的,比较的抽象,意义不甚明确。然而魏晋以
后的品题,却大都是后一种格式的,这大约就是所谓“简约玄淡,尔雅有韵”
(明袁褧世说新语序中需),为后世所称颂的名士清淡了吧。然而这佯的名士
清淡,却又被同书所载的王眉子所痛骂。王太尉问眉子:“汝叔名士,何从
不相推重?”眉子曰:“何有名士,终日妄藉!”(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
“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
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又一条语同,而事略异,世说新语
赏誉第八上)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林下诸贤,各有??才,子籍子浑,器量宏旷,康子绍,清远
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
所遗;秀子他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
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世歌
新语赏鉴第八下)
“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赐,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
道卓荦有致度’。”(同上)
“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成,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
卓朗。’桓公曰:‘精神渊箸’。”(同上)
“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陈泰)何如其父司空(陈群),陔曰:
‘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
事过之’。”(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然而,分析人格的内涵,标指真正的品德、性格、识度的,是一回事,但所
用的抽象的题目字眼,又是一回事,这种人格的分裂,在抱朴子卷三十三汉过篇
中,给我们保存了许多材料,比刘劭的人物论更近于历史实际了。今引在下面,
可以窥见当时题目的涯略是怎样:
“历览前载,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莫剧汉末。??柔媚老受
崇饬之裕,方棱者蒙讪弃之患,养豺狠而歼■虞,殖枳棘而剪椒桂。
于是做兀不检,丸转萍流者,谓之弘伟大量。苛碎峭嶮,怀螫挟毒
者,谓之公正方直。合色警慧,有貌无心者,谓之机神朗徹,利口
小辩,希指巧青者,谓之标领清妍。杂突萍鷽,骄矜轻悦者,谓之
巍峨瑰桀。嗜酒好色,闒茸无凝者,谓之率任不矫。求取不廉,好
夺无足者,谓之淹旷远节。蓬髪亵服,游集非类者,谓之通美汎爱。
反经诡圣,顺非而博者,谓之庄老之容。嘲弄嗤妍,凌尚侮慢者,
调之萧豁雅韵。毁方投圆,面从响应者,谓之绝伦之秀。懀腥ê溃
推货履径者,谓之知变之奇。懒看文书,望空下名者,谓之业大志
高。仰赖强亲,位过其才者,谓之四豪之匹。输货势门,以市名爵
者,谓之轻财贵义。结党合誉,行与口违者,谓之以文会友。左道
那术,假托鬼怪者,谓之通灵神人。卜占小数,诳饰祸福者,谓之
知来之妙。■怒弄稍,一夫之勇者,谓之上将之元。合离道德,偶
俗而言者,谓之英才硕儒。若夫体亮行高,神清量远,不谄笑以取
悦,不曲言以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