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和六年一四一八月,大将军梁商殁,子
冀代。
汉安元年一四二分遣杜乔张纲等八使巡
行天下。
建康元年一四四八月,帝九月,举贤良方正,能直
言极
崩,冲帝立,梁太后临
朝。
谏者各一人,皇甫规
对策,两讥宦官与外
戚,梁冀忿其间已,
策规下第。
冲帝永嘉元

一四五正月冲帝崩,质帝立。
质帝本初元

一四六六月,粱冀进毒弑帝,
用宦官曹腾谋,与太后
定策禁中,迎立蠡吾侯
志,是为桓帝。
四月,太学生增至三
百余人,令将军以下、
至六百石,遣子诣太
学试,受业满岁,课
试以高第五人补郎,
次第五人太子舍入。
初质帝被弑,太尉李
固与大鸿胪杜乔欲立
清何王蒜,众皆同焉。
梁冀乃先策免李固。
太学生极
盛,宦官
离间外戚
与官僚之
合作。
桓帝建和元

一四七八月,立皇后梁氏,梁
冀妹也。
十一月,杀李固杜乔。
大将军从事中郎马融
主作章奏,吴祐曰,
李公之罪,成于卿手,
李公若诛,卿何面目
示天下人。
和平元年一五○ 正月太后归政,二月
殂。
永兴元年一五三太学生上书讼朱穆,
又上书言铸大钱。
太学生上
书。
永寿二年一五六初听中常侍行三年之
丧。
延熹二年一五九七月,梁后殂,立邓后。八月,梁冀伏诛。宦
官单超等五人,以谋
诛梁冀功,封侯,白
马令李云上言,猥封
诛梁冀谋臣之不当,
帝怒,下云狱,五官
掾杜众上书愿与同
死,皆论
大逆不道。大鸿胪陈蕃上疏救云,蕃
免官。太尉黄琼上疏称疾,痛论宦官
与外戚之祸。
四年一六一七月,减百官
俸,借王侯半
租,卖官。
皇甫规破叛羌。
五年一六二皇甫规不答宦官求贿,坐系廷尉,论
输左校,诸公及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
人诣阙讼之,会赦归家。规初议切梁
氏,谢罪归,教授十余年,好推达贤
士,陈蕃、杨秉、李膺、张奂,皆规
所教授,显名于世。
太学生
上书。
八年一六五春,废邓后,
幽杀之。十
月,立窦后。
八月, 赋田
亩。
六月,段颍破羌人。七月,陈蕃为外
戚与太尉。窦后父窦武拜特进城官僚
合门校尉,封槐里侯。武得两宫作。
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正月,使中常
侍左悺之苦祠老子,十二月,又使管
霸之苦祠之。
九年一六六十二月,兴党
锢之狱,李膺
杜密被捕,部
党二百余人
下狱,书名王
府。七月,祠
黄老于濯龙
宫。
宦官反击,第一次党锢。
永康
元年
一六七十二月, 帝
崩, 太后临
朝。
六月,赦党人,终身禁锢。
灵帝
建宁
元年
一六八正月,窦太后
与父窦武,定
策禁中,
正月,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傅。九
月,中常侍曹节王甫等矫诏诛窦武陈
蕃,幽太后。先是,蕃武欲诛宦官,
太后不能
太外戚
官僚合
谋诛宦
官,宦
迎立解渎亭侯宏,
是为灵帝。
决,故反及于难。官反击。
二年一六九十月,中常侍侯览讽有司奏前
鉤党,杀李膺杜密等百余人,
妻子徙边,制诏州郡,大举鉤
党。天下豪杰及儒学行义者,
一切结为党人。
第二次党
锢,宦官之
势极盛。
四年一七一正月,帝冠,立宋
后。
大赦天下,惟党人不赦。
熹平元年一七二六月,窦太后殂。七月,宦官讽司隶校尉段颎,
颎系太学诸生千余人,时有人
书朱雀阙,言天下大乱,曹节
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
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言
者。
太学生大批
被捕。
四年一七五太学诸生忿争相告,私行金
货,改定兰台漆经文字,三月,
诏诸儒是正文字,刊石立太学
门外。十月,使宦者为令,列
于内署,诸署悉以阉人为丞
令。
太学生分
裂。
五年一七六闰五月,杀永昌太守曹В
书讼党人故也。更考党人,禁
锢五属。十二月,试太学生,
年六十以上者百余人,补郎
中、太子舍人、王家郎、郡国
文学吏。(汉官仪曰,并秩二
百石,无员。)
六年一七七四月,贾民为宣陵孝子者
数十,皆除太子舍人。
光和元年一七八十月, 废宋
后,幽人。杀
之。十二月,
开西邸卖官,
公千万,卿五
百万。
二月,置鸿都门学,课试
至千余人。
太学生分裂,其
与宦官勾结者,
别立鸿都门学以
书画诗赋伎艺
进,一反传统说
经解经学风。
二年一七九四月,大赦天下,诸党人
禁锢,小功以下皆除之。
中常侍王甫下狱死,太尉
段颎自杀。
三年一八○ 十二月立皇
后何氏。
七月,大长秋曹节为车骑
将军。十一月,后兄何进
为河南尹。
中平元年一八四二月,黄巾张
角等起事。
黄巾既起,三月,何进为
大将军,师次于都亭,自
幽谷、伊阴、大谷、轅辕、
盟津,皆置郡尉,以备张
角,赦党人。五月,皇甫
嵩曹操等破黄巾。八月,
张角死。
黄巾起,赦党人,
地方强豪起乒。
二年一八五六月,宦官张让等以平黄
巾功,封侯。
三年一八六二月,宦官赵
忠为车骑将
军。
五年一八八改刺史为州
牧。
刘马为益州牧,刘虞为幽
州牧。八月,置西园八校
尉,统于小
地方割据之合
黄门蹇硕。法认
可。
六年一八九四月,帝崩,
王子辩立。九
月,董卓废帝
为弘农王,立
土子协,是为
献帝。辽东太
守公孙度自
立。
四月,大将军何进
诛蹇硕,用袁绍
谋,欲尽诛宦官,
反被中常侍张让
等所杀,司隶校尉
袁绍勒兵,悉诛宦
官。
外戚与宦官火
併结果,两败俱
伤。地方军事豪
强,擅废立之
权,或迳行独
立。
献帝初平
元年
一九○ 正月,山东诸侯起
兵时董卓。三月,
卓焚洛阳,徙都长
安。
地方豪强混战
开始。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九二年)至灵帝中平六年(公元一
八九年)这一百年内,统治阶级的势力消是与关系变迁,有如下儿点特色:
第一,永元四年(公元九二年),宦官郑众谋诛外戚福艹晒Γ谑侵泄
之势始盛。安帝延光四年(公元一二五年),帝崩,宦官孙程等以诛外戚阎显,
拥立顺帝之功,十九人封侯,于是中官之势大盛。顺帝阳嘉四年(公元一三五
年),许中官养子袭爵,这是这一最高皇族地主的工具阉寺群在严密的汉法度
中,取得了政治上的合法地位的宣告,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桓帝永寿二
年(一五六年)初听中常侍行三年之丧,这是阉寺群在严密的汉法度中,取得
封建礼俗崇隆仪式的宣告,又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顺帝之后,曹腾巧妙
地劝梁冀立桓帝,单超又投机地为桓帝诛梁冀,中官势力,始超过了外戚,
而成为左右皇权最有力的一支。灵帝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车),宦官王甫等
杀外戚窦武,太传陈蕃,次年又杀李膺等百余人,制诏州郡,大举鉤党,是
为中官势力极盛之期。此后,诸署悉以宦官为令丞,宦官且领禁兵。(后汉纪
卷廿五,灵帝中平六年,何后谓何进曰:“中官领禁兵,自汉家故事,不可
废也。”)这形势直维持至灵帝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计中官权势极盛之
期,前后达二十余年。中平六年,灵帝崩,外戚何进谋诛宦官,反为宦官所
诛,司隶校尉袁绍等乃以徐兗兵(地方兵力)悉诛中官无少是二千余人。于是
中官之势力始消灭。作为皇权统治的工具的阉寺群在这一百年中,势力始终
强大,控制着中极政权,好像这是皇权的扩大,然而事实正相反,削减宦官
势力的又是豪族地主的地方军事势力,中央集权主义专制政权的对立者依然
是豪族地主。
第二,新兴的外戚的势力,在顺帝朝,以梁商梁冀父子为最盛。顺帝初
年,征用处士樊英等,又修起太学,嗣后外戚梁商,以大将军之尊,又继续
培植了一部分官僚的势力,如举李固,用周举朱穆,分遣八使张纲等巡行天
下皆是。当时官僚势力与外戚势力合流,颇威胁了中官。范书在黄琬传论(卷
九十一)里,于此颇致推崇,后儒如顾亭林所称东京风俗之美,都是不明白阶
级关系,从表面上论史的旧看法。① 但后来梁冀昏暴恣纵,冲帝时,皇甫规
对策,两讥中官与外戚。质帝时,官僚势力大盛,太学生增至三万余人,遂
遭梁冀之忌,毒杀寅帝,卒用中官曹腾之谋,立桓帝,策免太尉李固,次年
杀之。则中官又离间了外戚与官僚的合作,巧妙地取得胜利。延熹二年,梁
冀为宦官单超等所诛,外戚失败了。正如黄琼所指出,当时宦官的手段是极
为高明的。太尉黄琼于梁冀被诛,单超等封侯之后,上表称疾不朝,说:“徐
璜唐衡单超具瑗等,于梁冀之盛,苟免相速,及其当诛,说以要赏。陛下不
复澄清善恶,俱与忠臣尚书令尹勋等并时显封,使朱紫不别,粉墨杂糅。所
谓消金玉于沙砾,碎珪壁于泥涂,四方闻之,莫不叩心。”此后,灵帝朝之
外戚窦武,灵帝崩后之外戚何进,皆欲谋诛中官,而为中官所杀。外戚对阉
寺的反击,终于没有得手。
第三,官僚势力是在顺帝朝为顺帝与外戚梁氏所培植起来的,顺帝且曾
接受左雄的意见,取消了明帝以来九卿捶扑之罚,相对地提高了官僚的人格
地位。① 特别是儒学势力如太学生,在顺帝初年修起太学,至质帝时,人数
增至三万余人,最为兴盛。质帝时,令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弟诣太
学试,受业满岁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次第五人补太子舍人。则太学生不
但是豪族地主的子弟,并且是官僚的后备军。自后太学生屡次上书,攻讦宦
官,讥议时政,品核公卿,载量执政,大大发挥了所谓“清议”的力量。这
种清议,是官僚群的强宗豪族的中古舆论。到桓灵之间,清议的力量被外戚
窦武运用着来对抗宦官,由是指来了宦官的反击,而爆发为党锢之祸,终被
宦官所摧毁。而太学生分裂出来的,则以书画伎艺进,别立鸿都门学,一反
传统的经诖学风。
可是官僚群中的另一部分,以皇甫规为首,从儒学出身,进而为将帅,
不但举拔了有名的官僚如陈蕃杨秉李膺,而且以其军人的地位,培养了一批
握有军事实力的地方势力,如关陇豪族的张奂皇甫嵩(嵩为规之兄子)董卓
等。(卓在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弟为羽林郎,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
汉阳叛羌。又皇甫规妻骂卓曰:“皇甫氏文武上才,为汉忠臣,君亲非共趣
使走吏乎?”则卓本为皇甫氏之部属。)他们从外讨羌人、内平黄巾的战争中
壮大起来。同时,在黄巾战争汉室大乱的过程中,宗室豪强如刘虞刘马,官
僚如孔佃袁绍袁术孔融陶谦曹操,也都形成一种割据的地方势力。这些力量,
互相呼应着,最后一举而扑灭了中枢的宦官势力。当宦官势力一倒,他们便
分裂了汉室的一统江山,进而造成三国初期豪强混战的局面。
统治阶级的内讧,是汉室覆灭的因素之一,但是应该更正确地了解,崩
解了汉室政权的,却是不断发生而终于全面爆发的农民战争。先拿顺帝桓帝
之际,先后二十年间来说,农民起义,称王称帝称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