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财-第1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学斌心里有了个底,也没说什么。

跟他抢古墓的归属?开玩笑!你们抢一个试试来!

第1971章【专家来了!】

傍晚。

青鸾山上。

“还有多远?”张东方气喘吁吁。

“还挺远呢张县长。”村书记萧成道。

张东方一摆手,“呼,不行了,我得歇一下。”

后面有人马上上来,“我扶您张县长,您快坐下歇歇。”

张东方那小两百斤的肉颤颤巍巍着,刚爬了十几分钟就坚持不住了,随行的县政府办的人赶快照顾县长,又是扶着他坐下,又是给他拿矿泉水的,上山的一行人不得已只能停下了。

“不好意思啊董书记。”张东方擦擦汗,喘息道:“老了老了,想我年轻的时候也挺瘦的,这么高的小山那是从下爬到上喘都不喘一口的,唉,岁月不饶人啊,现在不成了,不成了。”

董学斌关心道:“没事吧?”

“没关系,歇一歇就缓过来了。”张东方也不好让县委书记等着他,“你们先走吧,不用管我。”

董学斌道:“那哪儿行啊。”

张东方道:“小萧,你先带董书记上去,我随后就到。”

董学斌摇摇头,“这样吧,你们一会儿扶着张县长上山,我一个人先去看看,小萧,具体哪个方位?”

萧成忙道:“这天都快黑了,您不认识路的,山路不好走再出了危险,这……您一个人怎么行?”萧成在这边工作了五六年了,也算半个当地人,对青鸾山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才敢带着人上山,要是换了其他人,这么一座秃山野岭的谁敢快黑天了还往上爬啊,万一迷路失踪那是要出人命的。

“你就给我指出来吧。”董学斌没有听。

萧成无奈,只好指着上面道:“往那边走,一会儿有个小路,左拐,再一直往上十几分钟就能看到了。”

董学斌想了想,“就是有块细长条好几米高岩石那里?”

萧成一愕,“就是那个岩石再往上五分钟的路,您怎么知道的?”抬头确认了一下,这里根本不可能看到那块岩石的啊,离得太远了,中间还有很多树木挡着,他不明白董学斌怎么知道的。

董学斌笑道:“这山我以前来过,行了,那我就知道路了,你们照顾好张县长吧,我先去了。”

张东方大声道:“注意啊学斌,小心脚下。”

“得嘞。”董学斌往后挥挥手,自己上去了。

董学斌为什么知道这边?因为以前他来过,为了这个古墓的事情董学斌那次周末特意一大早就来山上了,顺着小路几乎把整座山都给爬了一遍,一边爬还一边拿东西挖,虽然最后没有什么收获吧,但最起码对青鸾山大致有了一个了解,他这人方向感也很强,所以萧成一说董学斌立即就回忆起了那块很有特点的岩石,在这种秃山上,那块岩石算是标志性路标了。

一分钟……

五分钟……

萧成说的十多分钟的路,董学斌只用了七八分钟就到了。

刚一过去,不远处就有光线进入视线,不是夕阳的光晕,而是人为的探照灯,亮度很足很刺眼。

“哎呦。”

“董书记?”

“您怎么亲自来了?”

那边正在搭建临时指挥部和一些相关设施的工作人员都看到了董学斌,赶忙打招呼迎上来。里面有文化局的人,有公安局的人,显然之前众人都没闲着,可以看到警戒线已经拉上了很大一个范围,将周围几百米都给圈住了,几个大帐篷也已经拔地而起,探照灯架在树上,基本都布置好了。

董学斌巡视了一圈,不禁道:“大家辛苦了,都还没吃饭吧?”

“不辛苦,我们应该的。”文化馆柳馆长道:“还没吃饭,不过村民们都已经坐上了,我们准备在山上吃了,因为还有一些东西被忙完,等弄好了以后再下山,到时候留守几个人就行了。”

董学斌往侧面一看,那里果然生起了火,架起了锅,几个青北村带他们上山的老乡正在帮大家做饭,很多帐篷和相关的设备估计上山的时候也是被几个老乡分担了一大部分的,不然只靠他们文物保护小组的二十几个人不可能搬上来这么多东西,他们自己上来估摸都费劲呢。

“老乡。”董学斌快步上去,“谢谢了,还让大家跟着我们一块忙活,不好意思了啊。”

一个中年人憨厚地笑笑,“这有什么谢谢的?萧书记吩咐了,我们就顺手走一趟,不费劲,以后你们要吃饭或者搬个什么东西,就喊我们。”

董学斌道:“那多不合适,还让你们来回跑。”

中年人道:“我们都常年在山上摘草药的,你们爬山觉得累,我们那都是家常便饭,每天不爬两次还难受呢。”

另个青年村民道:“二叔,饭好了。”

中年人便喊大家来吃饭,自己也盛了一碗汤坐在地上喝。

说是做饭,其实就是一锅杂七杂八的杂烩汤,没什么油水的,不过跟山上能吃口热乎东西已经不错了。

董学斌把柳馆长叫来了,“老乡们的工钱,到时候不要忘了,每天一结,能多给就多给,到时候账走县里的。”

柳馆长微微点头,“肯定忘不了。”

大家都饿了,全放下手里的工作去吃饭了。

董学斌则回头看看,一个人翻开了警戒线的带子弯腰进去了,那头,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标记,插上了一面旗子标注了位置,显然就是挖出铜镜的地方,董学斌呼了口气,慢步走上前站在那里,蹲下来用手扒了扒那个被刨开过的小坑,左右鼓捣了好半天却没敢挖,他也怕造成什么破坏。

这时,张东方等人姗姗来迟。

工作小组的人忙放下碗想去迎。

张东方却累呼呼地摆摆手,让他们继续吃饭,自己则看看那边的董学斌,也扒开警戒线进去了。

“董书记。”

“来了?”

“就是这里?”

“嗯,铜镜就是这儿挖出来的。”

张东方也跟着董学斌一起蹲下看了半天,末了,他低声道:“你说这一片地下面,真能有个古墓群?看着不像啊。”

董学斌道:“这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确认,肯定真的有古墓的话再一层一层挖,一层一层剥离,那时候古墓才能露出来痕迹,现在这么看肯定是看不出来的,哪个挖掘工作不是都得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么,很费工夫的,要是盗墓的倒无所谓,直接挖就行了,他们不在乎古墓的历史价值,破坏了就破坏了,他们只看重里面有价值的陪葬品,可咱们不行啊。”

张东方点点头,手摸着土地道:“但愿能有个好消息吧。”

“人马上就到了,一会儿就能见分晓了。”董学斌看看表,穆正中他们那里应该早下飞机了,他这边手机没有信号,也没法再联系,但之前已经将苏岩的电话留给了穆老师他们,这个倒不用担心,苏岩一直在机场候着,董学斌嘱咐过他,接到人以后立刻赶过来青鸾山这边。

……

天黑了。

几个老乡都下山了。

但是当看到董书记和张县长全然没有下山的意思还在那里说着话,工作小组的人见状,也没有一个离开的,大家折腾完了装备的安装和设施的搭建后,就又多开了一盏探照灯,把现场打亮了一些。

终于在七点四十左右,山下处传来手电筒的光亮。

萧成和两个当地村民带着苏岩跟几个中年人上来了。

“穆老师,一路辛苦了。”董学斌看到人后就露出微笑。

焦邻县工作小组的众人明显也有不少认出了穆正中,全愣了愣,没料到董书记怎么把这么大名鼎鼎的人物给请来了,而且人家居然万里迢迢地来了青鸾山这犄角旮旯?一时间大家想入非非起来,莫非这里真有古墓?莫非真让董书记给猜中了?瞎猫碰上死耗子了?不会吧?

穆正中几人也累得不轻,下午就急急忙忙赶飞机过来,马不停蹄地来了焦邻县,又一刻不停地爬上山,他们仨岁数都不小了,这个体力消耗是可想而知的,每个人脑门上都见了汗水和疲惫,然而让人诧异的是,几人累归累,眼睛里却似乎都绽放着一股身材,精神奕奕的。

“学斌,我先给你介绍一下。”穆正中指指旁边两人,“这是考古队的老楚,这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老孟。”

“楚老师,孟老师。”董学斌上去和他们握握手,“辛苦辛苦。”说完也把张东方介绍了一下,“这是张东方张县长。”

张东方也和他们客道了几句。

考古队的楚老师是几人里最着急的,顾不上认识人打招呼什么的了,立即道:“东西在哪儿?”

柳馆长也听到了刚刚的介绍,见对方是考古队的,不禁肃然起敬,赶快把裹着铜镜的盒子拿上来了,他是按照董学斌的吩咐带上山的。

楚老师结果盒子打开了。

穆正中和那个孟老师也围了上来,戴上手套将东西取出来拿在灯光下仔仔细细地看了几眼,末了,几人对视一眼,都是用力点点头。

第1972章【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

山上。

几个专业人士开始工作了。

将铜镜收回去放好,楚老师道:“老穆?”

穆正中嗯了一声,“没问题,错不了的。”

孟老师道:“老穆这方面是行家,他说错不了就肯定没问题了。”

楚老师显然也知道,随后看起这座山的位置,看看月亮,最后还把指南针给摸了出来对了对,“有没有熟悉当地情况的?”

董学斌看向村书记,“小萧。”

萧成就走过去了,“我还算熟悉。”

“来,我得问你一些事情,你也详细跟我说一说青鸾山的历史。”楚老师道。

萧成呃了一声,苦笑不已道:“这山也没什么历史吧,一直都在,基本就是盛产草药,但也不多。”

楚老师却还是问了半天。

萧成自然有问必答,最后还把当地地图给拿出来了。

楚老师拿在手里摊开在地上,跟那个孟老师一块研究了几下,又对着山上指指点点了一会儿。

穆正中问道:“如何?”

楚老师点点头,“很有意思,这边风水上有很多讲究。”

孟老师道:“那就先挖挖看吧,再佐证一下,先确定了再说。”

董学斌见仨人商量了一下就要开挖了,虽然他也着急,可还是道:“三位老师,今天也不早了,天都黑了,是不是明天再说?我给几位安排住宿先休息一晚?”

楚老师一摇手,“现在就挖,看看还能出来什么,现在回去我可睡不着觉,不亲眼看到我心里痒痒。”

穆正中笑呵呵道:“学斌,探照灯帮我们配合一下吧。”

“行。”董学斌就吩咐下去,“全力配合,大家帮几位老师一起挖掘。”

孟老师却道:“不用,我们自己来就行了,不是系统性学过考古挖掘的,千万不要随便动手。”如果是一般的墓,并不需要这么讲究,毕竟还没挖到墓室呢,初期挖掘只要注意一些就行了,不一定非得这么小心。可是偏偏,几个老师却这么要求了,居然谁也不放心,从这一点也能说明这个墓绝对不一般。

三个老师便进了警戒线。

焦邻县的文化部门水平有限,更从来没跟古墓方面打过交道,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过文化馆派来的几个人也是有一些考古学知识的,别的不行,给几位老师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

探照灯打了过来。

三个老师找到了工具,一人负责一块区域,还带着几个焦邻县工作小组的人,开始向下挖掘了。

一铲子。

两铲子。

三铲子。

这边没有太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大家只能用老乡们带上来的铁锹和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