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奉劝一些有心的媒体,除非哪天王朔伤我家人抢我女人,要不然你们希望看到的那幕,是不可能发生的.况且到了那时刻,傻逼才顾得上写文章。
说徐志摩
从课本里大家都接触过徐志摩,老师说他是大才子。《再别康桥》是要背诵的。我对背诵的东西很讨厌,判别一个东西好不好的标准很简单,语文老师或者语文课本里指明要背诵默写的,那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部分现代人对徐志摩的了解不是因为他的诗歌,是因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黄磊因为鼻子和徐志摩一样大,所以演徐志摩还挺那么回事,后来黄还深情演唱一首《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我朋友说,这歌名那么长,不容易宣传啊,为什么不叫《我不辨风向》呢?我说,你傻啊,那是徐志摩的一首诗。
徐志摩除了我个人觉得写得一般的《再别康桥》和相当差的第一个康桥版本以外,大家可能还会记得《雪花的快乐》,因为《人间四月天》里老朗诵来着,〃飞扬,飞扬,飞扬〃。徐的散文基本也是延续他情书的路子,所以更算不得好。他要赞美一炉子,就把炉子当成林徽因写就成了;同理,他要写这炉子不好,就把炉子当成张幼仪来写就成。
基本上,徐的笔法就是向所有事物写情书。所以他的散文很嗦。
徐以前不是这样的,1921年的留学让他接触到了西方的诗歌。没接触西方多久,1922年就回国了。两年的时间正是热恋期,让徐在西方待个二十年恐怕他也就没感觉了。带着西方的一些小东西回来的徐自然受不了当时的中国,但基本啥都没干,就使出了在西方模仿到的诗歌流派,开始唯美地写起诗来,人称〃中国的雪莱〃。关键是中国有雪莱吗?中国就是中国,雪莱就是雪莱,中国只有雪菜。徐的诗歌其实要比现代诗人的诗写得强很多,因为他想唯美,但时世又唯美不起来,两者一结合一变态,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徐的诗歌其实还留有旧诗的影响,无论是押韵、重点句的重复和格式上的对整,都没走太远。基本上生物都能看明白,这也是那时候新诗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如果徐活到现在,看见现在的新诗,肯定觉得他那次去北平选择的交通工具是正确的。
我相信大部分人除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外没有读过徐的其他作品,人云亦云就跟着说他是个大才子。徐有才情是真的,大才子真的说不上,尤其在那个出文豪的年代,徐的这点小才华和欧洲几日游带回来的东西真算不得什么,泡妞倒是可以。对于男人来说,泡妞只是一种才能,而不是一种才华。
这些是我高中时候看过,最近再次翻过他的作品后的感想。不能因为他姓徐,我就得网开一面。但有一个人,藏在这个事情里,沾了光,被更加严重地高估了,她就是林徽因。她的最大贡献是给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一个好听同时也不知所云的名字。至于她是一代才女,我更是没看出来。她的才能就是把那些雕虫小技和三脚猫功夫演变成了后世对她的肯定。她是势利的,现实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女子。徐按照她的意愿和原配离婚,她却最后嫁了梁启超的儿子。李嘉欣誓嫁豪门,大家就都表示鄙夷,早知道,李嘉欣学着写写小诗嘛,反正写诗那么容易。林徽因还是个〃建筑学家〃,她的一点小诗文靠着徐志摩,建筑学上的小成就也是靠着梁思成,加上当时的什么学入门都比较容易,〃老公老公我爱你,跟着你变成大才女〃,这是比较简单的。她的诗和散文就更别提了。徐志摩模仿西方诗就已经走样了,她再模仿〃中国的雪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她是〃雪梨〃,自然可想而知。不是男女平等吗,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个女的就降低标准,字写顺了就叫大才女。
那个年代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总也不能女子无德便是才啊。
人也都死了,留下来的话也不知道真假了,天知道他们那五六个人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在当年,这些婚外情、嫁豪门、抛妻抛子自己反被抛、大牌间恩怨、几角恋能成为个好故事,这要在如今,肯定要被更加庸俗的世人骂死——炒作,这是陆小曼的经纪公司为了捧新人,号称蔡依林接班人的陆小曼的炒作!徐志摩要出诗集了,他和林徽因被偷拍了!但读者怀疑是徐的出版社自己安排人拍的!炒作啊……这样就多么的无趣了!
让他们留在那年代吧。他们都只是那个人物辈出的年代里的小才情。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应该废除学生作文
我上学的时候作文写得不错,老去参加作文比赛,每次比赛前都要先自我洗脑,看看最近流行什么口号,比如有一阵子讲究〃七不规范〃,写作文只要挂靠〃七不〃,编造故事,比如看见有人随地吐痰我马上扑过去用手接住那口痰,并顺带歌颂祖国,肯定是高分。但不幸的是,我每次作文比赛都是二等奖,因为总有那么一个人颂歌唱得比我好听。我到现在都忍不住要对每次拿一等奖的那人说,我当年写作文已经够无耻了,你怎么能更加无耻。
看最近几年,总是有自暴自弃者写出高考0分的作文,我看过这些0分作文,他们的相同点就是——真实地表达了自己想法。我们的教育是不允许表达真实想法的,讲究的是让你没有想法,然后,用几十年前的教材告诉你,这个是正确的,那个是错误的,当然,你不同意也没生命危险,只不过开除或者0分而已。其实只要不是交白卷,批卷者是不可以给出0分的。我只是想的和你不一样而已,凭什么你想的就是100分,我想的就是0分。没慰安好也得有个安慰奖吧。而作文这样的没有一个评判标准的完全凭借批卷人个人喜好给分的东西能进所谓公平的高考试卷,本身就是有失公平的。
幸运的是学生们除了看中作文的分数以外,都不太看中作文的本身。而很多被认为是垃圾文化的东西,拯救了现在学生那点可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说,很多人的撒谎体验都是从作文开始的,而为数不多的说真话体验,是从写情书开始的。从小,作文的范本和教材告诉学生们,文字的用处就是赞美和歌颂,而揭露和鞭策都是不积极的向下的阴暗的不极地阳光的。可能有人要用教材里的鲁迅来说事,可鲁迅在教材里起的作用其实也是赞美和歌颂,并且是领唱的。其实赞美和歌颂是很好的事情,谁不喜欢赞美和歌颂,关键是,我们连赞美和歌颂什么内容都是有规定的,比如我不能赞美姑娘的屁股,歌颂小姐的技术。种种限制,注定了我们的作文,写到最后全都是假话。
当然,很多脑子不开窍的会觉得,作文无论好坏,它培养了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好比对很多人来说,数学虽然往高了学没用,但它培养了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样。这样想的人就是中国教育所教育出来的得力弱智。我告诉你们,你们也太小看了你自己的智商了。写文章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识字了以后加上自己一定的阅读积累,就自然会写文章了,你会说话,就会写文章。当然,写好写坏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这没办法。而逻辑思维能力更加不是算几道数学题就能得来的或者进步的,这是自欺欺人。你看人家思维缜密逻辑超凡的骗子都是没怎么上过学的,而受骗的多数都是能很快告诉你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的。我们的教育就喜欢告诉你,人类是没有天赋的,都是教育赋的,等你从学校出来以后,你就能自然接受人类是没有权利的,都是国家给的。
在很多国家的教育里,其实也没有专门的作文一说,但似乎没听说过那些国家的人就不会把学会的词语拼起来写文章了,相反,我们国家的作文写了好几十年,但人似乎越来越不会写文章了。
回到正题,大量的阅读要比去写大量的作文(其实就是准备大量的范文去套命题)有益很多,作文不但减弱了你写文章的天赋,并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说违心话是正常的必需的,是生存的要诀。后者是作文唯一带给学生的好处,他让学生提前明白现实,讲真话没好下场。而恰恰是作文,毁灭了很多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到最后,肯定有人要说我只会推翻,不会建设,如果大家都不写作文了,那写什么呢?这就是典型的受过教育毒害的逻辑思维能力。很简单,那就不写呗,写文章本来就是一个兴趣爱好,和种花钓鱼一样,强求不得,自然有喜欢的不喜欢的,让喜欢写文章的人去写真正的文章,让不喜欢写文章的去写情书,让写情书被拒绝的人去写日记,让喜欢写假大空作文的人去当领导,这样才皆大欢喜嘛。
关于高考作文和绝代天骄
有一条假新闻来自重庆:
韩寒昨天在记者采访时却一反常态地表示,〃我从没说过高考和上大学不好之类的话,我还曾一度因为没去复旦而后悔过,但这些都不重要了。我只是说过,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或者说证明自己的方式,而不一定就非得要通过高考。很显然,高考确实不适合我,但并不意味这不适合于大多数人。在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之前,我认为高考还是可取的。〃
该记者根本就没有采访过我,为了证明自己文章的观点就意淫想象了和我的对话。我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而且我觉得高考是一定要改革的,我将继续不遗余力地说高考和大学的坏话。我很早前就说过,现如今的大学像妓女一样,只要有钱,全国所有大学都乖乖排成一排随便你点,想上哪个上哪个,愿意多花点钱甚至可以几个一起上。氛围不同了,别再还真的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十几年前大学生还吃香,但那一批已经是绝代天骄了。所以,还是抓紧时间学点真本领和真手艺吧。
另外,最近很多记者问我关于高考作文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作文就是很傻的东西。高考作文肯定是集所有大傻于一身的。我们的作文讲究的是培养忠顺,而不是真性情。议论文这样变态的禁锢心智的文体势必会随着作文一起被淘汰的。在教育的目的里,作文从来不教你怎么写文章,而是教你怎么不会写文章,作文写得越好,文章写得越差,理解别人文章的能力也越差,眼光就越短浅,思维就越僵化,见识就越狭隘。于是,教育又成功地如教育所愿,把一个识字的文盲送进了社会。
我的前卫与荒唐
前几天帮徐静蕾的《开啦》写了个专栏,这是我提出来的,因为最近在赶小说,很难分出情绪去写一个东西,还不如回答问题利索点。性专栏也特别有意思,还能借此讽世。但不幸的是,由于没有随文配备翻译,很多卫道士没能看懂。比较可笑的卫道士说,这个东西要交给性学方面的专家来回答,我应该摆正心态,像上次那篇写马的文章一样,谦逊地向读者请教,这样才比较好。
这都是中国的语文教育害的。
今天看见报纸说我误导青少年,希望新闻出版署监管或者处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