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乾坤幻剑录-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子君沉吟一会,点头道:“的确如此。只是,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来足够的铁矿呢?”

君临风听了,却胸有成竹地笑道:“剑池湖附近有座西山,山上正好盛产铁矿。只是要把铁矿取来,却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啊。”

“这倒是一个问题。”温子君点头沉思道,“这样好了,人由君兄负责去找,钱嘛,就由我来出好了。如何?”

君临风听了,笑道:“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钱。人嘛,你看这些铁匠,只要他们每人从家里叫来三五个亲戚朋友来,便已足够了。只是,秦兄有那么多钱么?”

温子君笑道:“你就尽管放心吧。我等会就叫谢天回杭州去取银两。包你够用就是了。”

要说温子君最不用担心的,便是钱的问题。绿柳庄早已积下无数财富。如果不够,郑园应该可以提供一些,再不够,黄河帮也可以提供一点,还不够,那就文侯府了。

君临风听了,乐道:“好!有秦兄这句话,我明天就找人去挖铁矿!”

温子君又说道:“既然就近便有铁矿,那你可多替我打造一些其他的器械。”

君临风应道:“秦兄就尽管说出来!”

温子君又暗自计算了一番,说道:“十万把斩马刀,五万长枪,三万铁弓箭,二万铁盾。”顿了一下,他又问道:“不知君兄可曾见识过诸葛弩?”

君临风答道:“只是耳闻,未曾见过。”

“嗯。”温子君说道,“此弩劲力比之普通铁弓大数倍,射程远,且命中率奇高。如果那三万张铁弓能够换成诸葛弩,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待君临风说话,温子君又道:“对了!上次丁鱼她们缴获了不少的诸葛弩,正好可以借几张过来研究研究。”他知道君临风要说什么。

君临风听了,说道:“如此甚好。只要有实物,便可以仿造。”

温子君摇头道:“不!我不单是叫君兄仿造,而是希望君兄研究了后,能够造出比诸葛弩更厉害的弩箭出来!”

君临风能够吸取外簇的优点铸成斩马刀,可见他对于设计武器有极高的天分。因此,温子君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君临风听了,眼睛一亮,心里亦不由怦然心动。

#人#如果真能如温子君所说,造出比诸葛弩更厉害的弩箭,的确是一种壮举。

#书#“对了。不知如今铸有多少斩马刀呢?”温子君问道。

#屋#“以往都是每个铁匠各自为政,一天最多是打造一把刀剑。此次把他们召集起来后,我给他们分了一下工。擅长冶铁的治铁,工于浇模的浇模,精于锻打的锻打,淬火,打磨……全部各尽其材,极大地提高了铸刀效率。并且还可以相互调用,哪里人手不够,便可以调多些人过去。这样下来,一天可铸刀三四千把左右。”一提到铸刀,君临风便有如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到目前止,大概有四万把斩马刀已经铸成。”

温子君叹道:“进度还是不够快啊。”

君临风点头道:“目前他们也是刚刚接手,还不够熟练,再过十天半月,进度应该更快。并且,目前外地也还有一些铁匠正赶来。”

“那也只好如此。该回断玉坊了。明日我将赶赴岭南。这里的一切就全交给你了。”温子君说道。

君临风说道:“你就放心吧。定不负君所托。”

第二十九章 墨黑之剑

回到断玉坊,温子君他们一进门,便见到了橙缘。

面如冠玉,目光深邃如见不到底的大海。但其举手投足之间,却又暗含天理至道。全身的精气神均已内敛。

如果在以前,王进他们眼里,橙缘宛如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见过温子君后,他们知道这样的人更是高手。因为温子君几乎到了返朴归真的境界,比橙缘还高一个境界。

见到温子君他们进来,橙缘的脸不由脸红起来,神情变得忸怩。

他的身旁是顾影。

此时的顾影比之先前简直判若两人。本来为担心橙缘而显得苍白的脸,已经有若盛开的桃花,艳红艳红的。眉头不再紧皱,双眼也没有焦急,恐惧,彷徨。眉如远山,双眼如水。

神情之间,还有一丝淡淡的疲累。可见她为了救橙缘而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忍受了多少痛苦。但顾影全都咬牙挺过来了。如今,她依然黏着橙缘,望向他的目光如秋水般含情脉脉。

顾影体内的内力,亦是再上一层楼,已经达到一流高手的地步。

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容器。橙缘与顾影就像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容器。因此,顾影体内的经脉装到一定的内力时,便再也装不下。剩下的,全都装在橙缘体内了。

练武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拓展身体这个容器的储存量。

橙缘连忙甩开抓住他的玉手,站了起来,慌道:“秦兄,君兄,呃,这个……”他虽是个极为聪明之人,但在中规中矩的少林寺长大,口才却是极差,一紧张起来,便语无伦次了。

温子君与君临风相视一眼,然后都大笑起来。

君临风笑道:“我说橙缘啊,没想到你一个和尚,却比我还心急,居然就抱得美人归了!”

橙缘更是局促。顾影却啐了一口君临风,怒气中更见娇美。

温子君笑道:“橙缘兄已经无恙了吧?如今看来,内力更为精深了。”

这也是以阴阳双修修练乾坤心法的好处,那就是体内本有的内力不会消失,会渐渐融化成乾坤心法的内力。

橙缘所练的易筋经,乃是少林寺内功心法的顶峰。因此练习乾坤心法时,更不易流失本有的内力。

橙缘轻咳一声,答道:“让秦兄费心了。我已全好。乾坤心法真是博大精深啊,就连易筋经也有所不及。”他哪里知道,乾坤老人创此心法时,正是吸收了易筋经的精华。

“我当时从少林寺下山时,方丈曾说我会遇到尘世之事。看来,还真是应了他的话。”橙缘深有感触地说道,“而尘世之事,只怕就是她了。”说着,用温柔的目光望向顾影。

但他神情似有所失落。少年时就立下的要成为得道高僧的理想早已根深蒂固,要想一时完全撇开,这是不可能的。

温子君又笑道:“正所谓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便有。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在乎入世或出世呢?有句话说得好啊——‘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

橙缘听了,猛然醒悟,向温子君行礼道:“秦兄此言,犹如棒头一喝,橙缘受教了。不错,只要心存佛心,身处何处不是佛呢?”

温子君却推辞道:“橙缘兄谬赞了。”

君临风插道:“好了好了,你们就不要在此说什么佛理了。橙缘既然已安然无恙,我们怎么也要庆祝一番!”

……

剑柄长半尺,剑锷是一个龙嘴,剑刃有如龙嘴里吐出的舌头。剑刃宽不及一寸,只有寸之七分。刃长三尺三,通体黝黑,却不时泛着幽幽蓝光,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魔力。剑脊不是突出来的棱角,而是凹下去成为一道血槽。剑尖呈三角锥形,棱角分明。

这便是君临风以玄铁之精与天外飞石亲手铸造出来的剑,君临风通称为墨剑。一共铸造了九把。

温子君,君临风,橙缘,丁鱼,顾影各自配了一把墨剑。东方鸣须配一把,还要送一把给郑弈。余下两把,由君临风暂存。

“怎么不把东方鸣也一起叫来?也让我们见见他啊。”君临风听到温子君说了关于东方鸣的一些事后。

“那可不行。他另有事情要办,我拜托他的。”温子君应道,“要见面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

温子君找来谢天谢地两兄弟,交给他们两件事。

谢天速回杭州,一是回绿柳庄向何风阳要银两,温子君已经写好了信;二是到杭州知府带十把诸葛弩回龙泉,温子君亦交给他那块六扇门客卿的铜牌。

谢地则带着两把墨剑,一把送至苏州郑园,亲手交给郑弈;一把送至京城,亲手交给东方鸣。

交给东方鸣的,除了墨剑,还有一套剑法,便是乾坤八剑中的离剑剑法。离在八卦中属火,居于南方,又称火剑。

乾坤八剑的其他剑法,他都分给众人。

君临风的是震剑剑法。震在八卦中属雷,居于东方,又称雷剑。

橙缘的是艮剑剑法。艮在八卦中属山,居于东北方,又称山剑。

顾影的是兑剑剑法。兑在八卦中属泽,居于西方,又称泽剑。

丁鱼的是坎剑剑法。坎在八卦中属水,居于北方,又称水剑。

乾坤八剑的每一套剑法都有不同的运行方式,虽然同是乾坤心法,但内力流经的经脉有所不同,便会产生出不同的威力。

火剑雷剑乃是主攻,山剑泽剑主守,水剑却可攻可守。

温子君已经可以连续使出乾坤八剑中的六剑。如果能够配以八卦游龙步的最高境界八部天龙的话,威力极大。只可惜,八部天龙这般境界他还并未练成。

橙缘与顾影本欲一起前往岭南,但温子君让他们留在龙泉帮忙教导龙凤小队的十六个少年。也可以让顾影能够安心练武,不要像如今一般眼高手低的。

温子君跟丁鱼,带着王进与李尚东奔赴岭南。

与他们随行的还有四万五千把斩马刀。

程力的大部队应该已经差不多到达目的地了。

温子君要赶上前去,开始训练新兵。

第三十章 新兵训话

岭南,五岭之南也。

五岭者,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也。

秦始皇帝征百越,置四郡,始为华夏之属。后赵陀据险立国,国号南越。因此,岭南又称南国或南越。

岭南的雷州半岛,与琼州海峡接壤。

岛尖有两处驻军之地,一为海安,一为龙塘。

其一海之隔便是琼州的最北端——琼山。

安伯胥将军剩下的十二万军人便分驻两地。

温子君在程力的大部队刚踏入岭南地界时,便赶上了他们。

程力一路带来的新兵,温子君并没有让他们赶赴海安或龙塘,而是驻扎在离岛尖尚有近几十里的官昌。

“……所谓‘治众如治寡’也。即是以五为伍,二伍为火,五火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禆,二禆为军。无论十百千之数各有统制,一知相应,一气相贯,如亿万丝为一缕,曲绾直引,无不如意,不见一丝之异。”上官袭明滔滔而谈,“此整而不乱之兵,而大将总其纲领,达到以简驭繁之功。全军从将至兵每人都明确自己的岗位和与上下左右间的关系。制定则士不乱,届时便有治众如治寡之效。”

平南将军帐中,温子君与副将正一起探讨如何治军。

上官袭明便是温子君在皇帝面前点将,除了燕京三英外的第四员副将。他面色白晳,五官清秀,身形稍瘦,看上去有点弱不禁风的感觉。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极其有力,又让人不敢小觑于他。

温子君虽然对行军打仗之类的兵书有所涉猎,但并没有深入研究。燕京三英亦比温子君要强一些,因为他们的父母都曾逼着去熟读各种兵法之类的书籍。

上官袭明当属其中对兵书最有研究。《孙子兵法》、《吴子》、《六韬》、《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诸多兵书,都曾下过苦功。

温子君沉吟一下,问道:“那么,非要以五为伍么?可否改以其他人数?”

上官袭明一愣,以五为伍,乃是兵书一直强调的。他也一直认为军队的最小团队便是五人,从未想过要改变最小团队的人数。

还未等上官袭明回答,程力亦说道:“刚才上官副将所说的以伍、火、队、官、曲、部、校、禆、军,以此统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