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凋落的红颜 下-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重臣也接着被他给收拾了一票。又来个“皇父”的尊称,庄妃母子的日子就很不好过了。这个尊称背后的意义,一则是他要真正的凌驾于小皇帝之上,事实上他也已经在摄政王府里开始穿用皇帝冠服;二则只怕是他也要开始为自己真正登上皇帝之位做些准备了。事实上,在当时“唯知有摄政王,不知有皇帝”的情形下,他取福临而代之,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暴死了。多尔衮身体并不好,早在暴死前几年,就经常病怏怏的。早在七月初十,他就已经病得不轻,甚至于向亲信锡翰等人发牢骚说:“我近来迭逢大丧(元妃、胞弟多铎、孝端文皇后),身体又这么不好,小皇帝怎么也不来看望一下自己!皇帝年纪小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吗?”马屁精们果然将小皇帝强拉到摄政王府去了。然而,即使病成这样,这位摄政王却仍然要抓住朝政大权、军事力量,同时荒淫无度,如此折腾,只会是加速地往死路上走。就在他迎娶朝鲜公主和“博尔济吉特氏”的当年,顺治七年(公元1650)12月初九夜晚,他死在了边外喀喇城,年仅三十八岁。
  多尔衮刚死的时候,还有些余威尚在,小皇帝命丧礼如帝制,追封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称“成宗”,他去世的元妃也追封为“义皇后”。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一切就翻了个个儿。苏克萨哈和詹岱告发,说是为多尔衮从殉的侍女吴尔库尼临死前曾说要将多尔衮私制的皇帝袍服入棺。以此为引子,顺治开始狠狠地治起了多尔衮的罪。眨眼间的工夫,多尔衮戎马半生为清王朝立下的大功劳就被弄了个清光,就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而实际上,多尔衮才是为清王朝奠定中原的那个人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入主中原的梦想,是他以“每战必征”的亲自努力最后完成的。他从未为自己的私欲而撼摇清王朝的基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王朝的前途。假如他不肯忍耐而非要快马加鞭地夺帝位的话,清王朝肯定是不能真正统治中原的——比较一下崇桢自缢之后,明王朝的几位亲王郡王为了抢“皇帝”的名头,不顾清兵虎视,拼命自相残杀的后果,多尔衮的退让就显得格外富于远见和牺牲精神。而假如没有他,顺治也不可能成为中原皇帝。因此顺治只是为了儿时的少许不如意,就这样对待多尔衮,实在离谱,毫无人君肚量。
  假若布木布泰真与多尔衮有私情的话,这时的她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就算没有私情,看着一个曾目空一切的人在死后被小皇帝运用帝权清算,即使这小皇帝是自己的儿子、即使这清算中也有自己的意思,只怕太后心里也多少有些警惕。何况这个儿子性情偏激,逢多必反,已经到了毫无道理的地步:竟连曾要自己性命的豪格,他都拼命地追封起来。当然,再多的感慨,孝庄太后心里应该还是舒坦的成份更多的。做了皇太极多年的妃子,又经历了十余年提心吊胆、内外交逼的太后生涯,她也许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然而,她很快就失望了。她的亲生儿子顺治,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都将自己摆在了母亲的敌对面。母子成仇就在眼前,舒坦的日子似乎始终与她无缘。
  ——关于布木布泰直接参与政治军事的记载不是很少,就是几乎没有明确的记载。虽然我们都知道她一定参与了。相比之下,关于她在后宫中的轨迹,就明显得多。尤其以顺治年间为最。

七、生了一个任性不孝的儿子
  顺治读了不少的汉学典籍,就连艰涩的佛经都难不倒他,受汉文化影响极深。然而他对汉文化真正的精髓,却是绝对的读走了调,他没有接受到汉文化优良的熏陶。他的性格怪异狂妄,喜怒无常,对于自己治下的臣民,无论是汉族,还是蒙族,乃至于自己所属的满族,他的统治手段都可称极其不厚道。顺治朝初期,满清施行了五大恶政——圈地、投充、逃人、薙发、易服,对汉人予以血腥屠杀;而顺治亲政之后,则一面继续推行五恶政,却又一面时时显示一点好处,使汉人多少有些喘息余地。但是少年气盛的顺治在推行自己意愿的时候相当激进,他既没有很好地笼络汉人;又将满蒙八旗几乎打入另册; 这可与皇太后的政治倾向完全不搭调。很快,两母子就成了政敌。
   亲政时的顺治还不到十四岁,虽然才智过人,但他心态灰暗,更不是一个善于齐家的年龄,而他对自己“皇帝”身份的认同,也使他根本不在乎何所谓“齐家”。他为所欲为,做什么事都由着性子连借口都不找就乱来,在婚姻这个重要问题上,顺治的表现就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已经死去的多尔衮毕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不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缔造了一大半的清帝国的利益,因此他没有贸然称帝,更因此将小皇帝的婚姻和自己的婚姻都纳入了政治考量。多尔衮自己的十房正式妻妾中有六人为蒙古人,早在顺治十二岁的时候,多尔衮就为他选定了未婚妻: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之女、也是顺治生母皇太后的内侄女博尔济吉特氏。
  初入关的清朝必须坚持满蒙联姻,增强军事实力,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即使多尔衮已死、即使决定这桩婚事的人不是多尔衮,顺治都必须迎娶那位显贵的蒙古公主。然而,顺治却象一个逆反心理严重的问题少年,他的脑袋里一点这方面的概念都没有。想到这位妻子是由自己恨之入骨的多尔衮所选、是与自己政见相左的太后的侄女,他就更是强烈地反感,至于什么满蒙联姻的重大政治军事意义,他毫不在乎。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他的想法一言即可概括——别人要我做的,再有道理我也不做!关于顺治的个性,看御用文人写的史书意义不大。倒是有一个特殊人物的观点非常值得重视。此人就是德国天主教神甫汤若望。顺治对他非常信任,与他相处得非常融洽。汤若望对顺治无疑是很有点偏心的,但是即使如此,他仍然这样评论顺治的性格:“……他会忽然兴起狂妄的计划,以一种青年人的固执坚决施行。……一件小小的事情,也会激起他的暴怒,使他的举动如同一位发了疯狂的人一般。……他有这样的权威,又有这样的性格,自然是极可怕的祸害,谁敢来向这位火暴的青年加以规劝,他略一暗示,就把进谏者的性命给毁灭了……”
  
八、可怜的顺治朝后妃
  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顺治终于册立自己的表妹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婚礼规模盛大,做为泰山老丈人的舅父蒙古亲王吴克善亲自进京参加婚礼,了却一桩心事的布木布泰也得到了“昭圣慈寿恭简”的尊号。然而双方家长刚松了一口气,坤宁宫里却又闹开了。虽然他自己也承认表妹“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但他打从一开始就不想接触这位不谙汉字的蒙古妻子,从新婚的当天夜里,他就对皇后横挑鼻子竖挑眼,“合卺之夕,意志即不协”。——这位格格就算再多毛病,也不可能在新婚之夜主动向丈夫挑衅吧!
  事实上,大婚时的顺治虽然才十四岁,却早已经在后宫中花花绿绿地厮混惯了。他的第一个儿子牛钮,就是大婚三个月后由后宫庶妃巴氏生出来的。他只不过活了二十四年,却有正式后妃十八人。未得后妃封号却有名份的“福晋”四人、“格格”十七人——至于连封号都没有得到的女人,那就更是天知道。在史上的“开国皇帝”中,顺治是首屈一指的荒淫无度。一般来说,开国之君日理万机,甚至还要出兵放马,很少有在如此年青时就耽于淫逸的。然而顺治是个例外——很简单:为清王朝出兵放马日理万机的“开国皇帝”,实际上是多尔衮。
  成为皇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做什么都入不了丈夫的眼,还动辄得罪,后宫中的女人们频频生养的同时,她身为皇后却得不到与丈夫亲近的机会,从立后之日起便整守了两三年的空房。试想,有几个女人能受得了这样的待遇呢?她屡次向姑母太后哭诉,太后当然对儿子加以责备,于是,这看在顺治眼里,又成了罪不可恕的一条:“处心弗端”。身为嫡妻皇后,当然要管理后宫,对妾室加以约束,于是顺治又说她见到“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可是事实上,顺治又举不出哪个庶妃被皇后处治的实例。那么,得不到丈夫的人,守着皇后的空名,总该可以用物质享受稍加补济吧!这位皇后本来就是尊贵的蒙古公主,在家中备受疼宠,生活一向是奢侈的,器具都用金器,服饰喜好绮绣珠宝。这一点太后也非常了解,并没有过多干涉——毕竟,你大清朝还要靠她的娘家平定边陲。而且,大清朝的公主们嫁到蒙古草原上,也过着同样奢侈的生活。更何况,假如不是福临身上流着博尔济吉特氏的血液,他这么一个小屁孩能被拥立为皇帝吗?然而顺治对这一切都不买帐。他固执地对皇后奢华的生活细节强烈不满,认为已经到了无法隐忍的地步。顺治十年八月,正式立后刚两年,他就命令礼部整理历代废后事例。此事一出,满朝哗然,无论是汉臣还是满臣,都纷纷劝阻,说皇后毫无失德,虽无子女却还正在青春妙龄,又关乎联姻大事,怎么能够就这样胡乱废掉呢!
  说起来,顺治亲政后对汉人的态度是很不错的,很多时候更表现出超群的政治才华。然而他一但固执狂暴起来,却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废后这件汉官们最为反感的事情上,他的表现就令人瞠目结舌。无论汉官们怎样为皇后辩护,怎样说夫妻之道,怎样说国家大计,怎样说夫妻相敬是君子之道、是从百姓到帝王都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都没有用。无论汉官们说什么,总之顺治吃了秤砣铁了心,仅以“无能”、“志意不协”、“未经选择”这样站不住脚的理由,就于八月二十六日宣布,废皇后为“静妃”。此后,无论王公大臣们怎样辩解都无济于事,九月初,年仅十六七岁的小皇后仍然没能逃脱打入冷宫的命运。——这个做事不过大脑的少年皇帝在五年后,终于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下令给静妃恢复相当于皇后的生活待遇。然而她的一生却已经毁了。——同时被毁的,当然还有顺治和母亲的亲情。
  侄女被废,对于儿子这样的固执与恶语相加,皇太后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有多难受。她一面百般向娘家解释,一面努力维护皇家以及嫁入蒙古的清朝公主们的利益,一面又重新在科尔沁王公府里寻找新的皇后人选。
  顺治十一年六月,又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登上了清帝国皇后之位。她是吴克善的孙女、静妃的侄女、太后的侄孙女。与她同时进宫的还有她的妹妹,被册为淑惠妃。新皇后性情温驯,品行很好,然而在顺治口里仍然不值一提,他说这位比自己晚一辈的妻子“乏长才”——没什么特长和才气。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借口,她们究竟有没有长才,顺治压根不知道,因为皇后和淑惠妃在婚仪过后,就立刻被顺治丢到了脑后,连看都懒得去看一眼。同样被顺治毫无理由地抛弃的,还有另两位蒙古妃子:主浩齐特的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的端顺妃博尔济吉特氏。与三位科尔沁公主一样,她们也终身“无所出”。顺治一生放纵,虽然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