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港骑士曾荫权-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地说,充份表明了他不求虚衔,只求竭力为港人服务、做好公务员本份的实干性格。 
  3.白玉微瑕 
  在财政司长曾荫权公布任内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去评价这位香港第一个华人财政司长,可以认为他是白玉微瑕,对其广开言路,深入民间,听取不同意见的作风尤其欣赏,并寄望他出任政务司长后,将之发扬光大。 
  曾荫权一九九五年开始出任财爷,经历了历任财政司所未曾遇过的转折——香港回归的重大政治变化:令他百上加斤的是亚洲金融风暴接踵而至,香港经济泡沫破灭,这六年是风云激荡、历尽艰辛和考验。曾荫权任内下断要在市民、政党、财团、各种下同的利益集团,以及香港整体利益之间谋求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人,但证诸市民给他打出高分,民望名列前茅,以及他两位上司——董建华及陈方安生,均对他推崇备至,足以说明曾荫权是一位普遍受到好评的财政司长。 
  九七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十级风力正面袭港,由地产疯狂上涨而形成的经济泡沫,应声破灭。曾荫权虽说自己下是摩西,无法带领羣众到乐土;但却实实在在沉着应战,并于九八年入市成功击退国际炒家。这场风暴,不少市民都直接或间接受害,纷纷要求政府为他们的损失负责;曾荫权的响应是,“一定要把香港的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纳税人的血汗钱拿来换取一时的掌声,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政府的所为,更是危险的动作。”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九九年财政预算案中,曾荫权宣布支持本港的高科技发展振兴经济,将在港岛薄扶林钢线湾兴建数码港,并在未经公开投标的情况下,将发展权授予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盈科集团,因而惹来地产商不满,掀起连串风波。 
  九九年三月十五日,本港各大报社都收到一封署名“关注此事的市民”的匿名函件,指数码港是一项地产项目,政府私下将之批给一间私人公司,有违本港以往重视公平的原则。 
  信中又分析,数码港内的住宅部分,可建成的楼面面积为三十八万八千平方米,占整个数码港面积的七成二。若以现价计算,除减去二亿港元作储备基金,作为发展商的盈科可稳赚三十五亿港元的利润,甚为可观。 
  与此同时,传媒收到另一项消息,指本港多家大地产商如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及新世界发展等负责人,已计划约见曾荫权,准备当面提出对数码港的意见。 
  为释除地产商们的疑虑,政府自有“解划”的必要,重任自然落在曾荫权身上。 
  三月十七日,他偕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约见本港九大地产商代表,包括鹰君集团董事总经理罗嘉瑞、新世界集团董事总经理梁志坚及太古地产执行董事简基富等,举行会议。会议举行前,曾荫权曾公开发表讲话,明确表示香港的字典不存在偏袒主义,港府更是一直保持高透明度,维持公平竞争。 
  至于政府批出数码港予盈科惹来外界不满,他就认为此乃误会一场,因为有人不了解数码港必须由一家拥有专才、良好商业联系和能承受风险的科技公司负责,盈科正是理想公司之选。 
  经过一小时的会议,曾荫权与各地产商均三缄其口,不肯透露详情。代表太古的简基富只形容会议是实用及具建设性,惟尚有具体细节安排需要落实,看来经政府解释过后,地产商又一次认同政府的做法。 
  4.调查首次榜上有名 
  特区政府成立后,特首董建华即提出政府自九九年度起,以后每年稳定供应超过八万五千个住宅单位,曾荫权被委以重任,成为这项重点房屋政策的首席执行者。九七年七月十六日,他以财政司司长身份率领五局四署,组成“房屋用地供应督导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表示会在九九年后每年可落成超过十万个公私营单位,来源包括房屋委员会提供的五万个公屋及居屋单位,以及房屋协会和私人参建居屋的五千个单位。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四节、五任“财爷”(3)  
      
 
 
  另一方面,政府批地予私人发展商,每年落成共有单位三万个,重建与改契可提供一万六千个单位,而夹心阶层住屋计划每年又可供应二千个单位等。由于未来房屋供应将供过于求,楼价预计会有缓和情况,能遏止炒卖风气。 
  曾荫权又表示,由他作“总舵手”的委员会,将密切监察土地供应进度,规定每个地盘均需有一名首长级官员出任监督主任,采取微观管理方法,严格遵行特首倡导的“每年八万五”时间表。 
  因新一届领导一心为民,辛苦工作,市民们对特首董建华及特区政府高官的支持度,都有激升迹象。根据亚洲商业调查中心的调查,在六百一十二名介乎十八至六十四岁受访者中,董建华的受欢迎程度由百分之五十七,跃升至百分之七十八。稳坐特区政府“第三把交椅”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更是首次列入调查中,虽然满意程度仍次于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也能稳守第三名,得到八成二支持率,显见港人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不但没有减少,更进一步肯定了他执行政府政策的表现。 
  诚然,曾荫权没有因此自满,仍默默地恪守身为公务员的本份,服务香港。踏入九七年下旬,更大的考验终于来临,也令曾荫权向来只经历过小风小浪的仕途,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那就是令泰国及印尼货币相继失守、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五节、“官鳄战”一役功成(1)  
      
 
 
  1.在回归的第二日爆发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7年7月2日,也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二天,震撼世界的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了!历史将永远铭记! 
  1997年,世界东方的亚洲,山雨欲来风满楼。亚洲“五虎”泰国、菲律宾、印尼以及整个东南亚国家,突然间成了国际金融“大鳄”们追杀的“病鹿”。一场20世纪世界最大的金融危机,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和威势,席卷天下,波及全球,它将世人无情地抛入了惊恐的深渊。 
  进入10月下旬,亚洲金融风暴以前所未有的威力,震荡着全球金融市场,从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罕见的国际性金融风暴。而在此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际“大鳄”冲击香港、台湾和韩国,导致港币、新台币和韩币的剧贬,其中又以港币的状况备受世人关注。 
  国际金融“大鳄”们竟然在香港经济形势良好的时候予以袭击,这似乎不可思议,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香港作为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资本市场,其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之高,资本进出总量之大,在亚洲首屈一指。近十几年来,香港资本市场投资回报业绩骄人,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大鳄”早已对其虎视眈眈,垂涎三尺,必欲飨之而后快。于是在这次风暴来临之际,香港自然也成了索罗斯等饕餮之徒逐杀的对象。 
  乔治·索罗斯是犹太人,一九三零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五二年大学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精通法文及德文。一九六四年,他移民到美国,从事外国证券生意,五年后偕有“奥地利股票之父”之称的吉姆·罗杰斯合作,成立量子基金会,总部设于英属安提瓜,利用套作期货及现金交易方式,在各地金融市场牟取暴利,是其中一名“弹药”充足的大炒家。 
  索罗斯所以能够闻名于世,始于一九九二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当时,他观准英镑汇率过高,已达到一成半,遂以量子基金押注十亿美元,只沽英镑,结果赚取了超过十亿英镑进账。英国政府为抵抗这个’货币狙击手’的猛烈攻击,已动用超过十亿美元,最后仍落得惨败下场,不但被迫让英镑贬值,更导致英镑脱离欧洲汇率机制,使欧洲统一货币遭遇一次惨痛的“滑铁卢”。 
  九六年八月初,英国一份新报章SundayBusinessPost刊登了一篇报道,指由索罗斯控制的量子基金沽空价值二十亿美元的港元,拟将矛头直指香港,挑战联系汇率机制,曾令本港市场出现轻微波动,但量子基金发言人随即否认此事,指有关报道不尽不实。到八月底,远在新西兰威灵顿出席会议的曾荫权,接受彭博资讯记者访问时,表示港府曾经接触索罗斯及量子基金的基金经理,解释本港联系汇率及财政现况,而对方亦向港府表明不会作任何挑战港元联汇制的行动。可是,有关访问甫经发表,即引起曾荫权不满,认为报道混淆不清,有澄清必要。八月三十一日晚,他从新西兰返港,在机场会见记者,扬言金融管理局在一年多前的确曾接待过量子基金的经理,向他们解释联系汇率及本港外汇储备状况,但决非他本人或任何港府官员接触索罗斯,甚至警告这位“大炒家”别打联系汇率的主意。 
  1998年7月,泰铢在金融“大鳄”基金炒作下大幅贬值,震动整个亚洲,并迅速波及香港,恒生指数很快直线暴跌到4000点,银行贷款利息居于历史最高位,外汇储备损失80亿美元。根据香港金融局官员的分析,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动,香港很可能在5天内“断气”。 
  2.金融“门神”曾荫权 
  然而,就在几乎整个世界都在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打击面前显得惊慌失措之时,却有一个人始终沉着冷静,毫无惧色,勇敢地面对风暴,奋力博击,带领港市杀出众多国际“大鳄”的重围,使香港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光明大道。他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曾荫权。  
 
     
 
        
  
            
     
         
     
   香港骑士曾荫权        
 
第五节、“官鳄战”一役功成(2)  
      
 
 
  曾荫权正思索着、分析着,国际金融“大鳄”们竟然在香港经济形势良好的时候予以袭击,这似乎不可思议,其实道理也非常简单。香港作为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资本市场,其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之高,资本进出总量之大,在亚洲首屈一指。 
  作为致力贡献政府的忠仆,曾荫权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在香港顺利回归后,他仍可出任特区政府的财政司三年,更许下重要承诺,指自己只要一日为“财爷”,也会捍卫在港推行已有十三年的联系汇率,因为此举可创造高增长率、低失业率及提高外汇市场稳定性,也绝对没有经济、财政或政治因素要改变此政策。声言要坚持在港实行联系汇率到底的曾荫权,不单向全港市民立下此重誓,更一度被外国传媒盛传他曾私下与国际著名炒家索罗斯接触,警告其不要妄想挑战联汇。 
  其实,对国际金融“大鳄”们一举吞噬东南亚各国后,必将向香港袭击这一情况,曾荫权和金融管理局局长任志刚早就预料到了。 
  香港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