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哥马利-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他的人是谁。但人多嘴杂,这种事根本无法保密。
    学生们于1907年12月18日返家度假。军校勒令学生退学是常有的事情。蒙哥马
利的过错较一般违纪现象更为严重,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也许蒙哥马利当时并不
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但他的母亲却比他敏感得多,先是与校长电话联系,随后又亲
自到桑德赫斯特拜见校长。在与校长的交谈中,她得知学院曾打算让蒙哥马利担任
B连的下一届掌旗军士,但现在一切都完了。莫德为儿子求情的事进行得很顺利,校
长同意不公开宣扬蒙哥马利的恶作剧,以维护主教的名誉和不影响蒙哥马利的前途。
    1908年1月,学院贴出公告,宣布50学生受罚,但蒙哥马利榜上无名,只是有一
段文字说,一等兵蒙哥马利被降为普通学生级别,降级的具体理由未加说明。上学
期蒙哥马利的考试成绩名列第74,但他的表现仅得“良好”。在学校的档案和呈报
陆军部的资料中,并未提及他烧伤人的事情。
    1907年12月,学院从他们那批学生中挑选一部分人毕业,蒙哥马利名落孙山,
只得再留校学习6个月。这对他震动很大,决心在这6个月中洗心革面,脱胎换骨,
痛下苦功,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由于蒙哥马利的经济状况和多少有些古怪的性格,他要刻苦用功的决心比别的
人更易于付诸行动。每个月两英镑的零用钱,使蒙哥马利不可能经常参加学院里那
些丰富多采的社交活动。晚餐。舞会、去伦敦旅行,这些对他来说,只是可望而不
可及的事情。他的气质已明显地表现出禁欲主义色彩。他不抽烟,不喝酒,风流韵
事更是与他无缘。对蒙哥马利来说,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和成功带来
的权力。
    在桑德赫斯特军校时的经济上的窘境,对蒙哥马利来说,真可谓是刻骨铭心。
50多年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那些日子里,手表刚开始出现,学院小卖
部就有手表出售;大多数同学都有手表,我经常对那些手表投以羡慕的眼光。但那
些手表不是为我准备的。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才有了一块手表。”
毫无疑问,这种情况必然会对他的心理和职业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毕业前夕,他
一改过去的志愿而报名参加印度军队。他这样做可能出于两种动机:一是想永远脱
离莫德的精神和心理枷锁;二是想在经济上永远独立,因为印度军队里的薪水高,
靠自己的薪津也能维持生活。由于经济的原因,参加印度军队的竞争十分激烈。只
有成绩在前30名的人才能获得机会。35名以后的人要想参加印度军队,那是没门的
事。
    实际上,在那年夏季毕业的学生中,有36名军校学生要被派往印度陆军,蒙哥
马利经过刻苦努力,进步很大,成绩刚好排在第36名。但是,另有8名学生却是指定
的。尽管他们的成绩不如蒙哥马利,但他们都是来自印度陆军军官家庭,不管他们
的成绩如何,都有参加印度陆军的权利。于是,蒙哥马利的希望落空了。
    对于那些经常打蒙哥马利的小报告的人来说,对此却幸灾乐祸。他们讨厌蒙哥
马利那种傲慢和刚愎自用的态度,讨厌他完全缺乏桑德赫斯特的修养和社交风度。
一位军官以直率的语言对他说:“你这个人毫无用处。你在英国陆军中将毫无作为。”
当然,他这样说完全是出于意气用事而不是出于他的预见能力。但蒙哥马利却对此
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据我个人所知,当时成为全连之冠
的学生,后来一个也没有晋升到陆军最高军阶。也许他们发展太快,终于失败了。”
    参加印度陆军的希望落空之后,蒙哥马利还是选择了皇家沃里克郡团。1908年
9月19日,蒙哥马利被分到皇家沃里克郡团,同批加入该团的还有3名高年级学生。
    然而,蒙哥马利远不是一个典型的士兵。在沃里克郡团军官食堂见到他多少会
令人感到诧异。在当时,很难说什么样的职业会更适合他这种性格的年轻人,或许
殖民地警察部队会更好些。与沃里克郡团的大多数同事不一样,他缺乏修养,在军
界没有关系,不怎么会骑马,对上级也只是偶尔表示尊敬,对社交不感兴趣,缺乏
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人争论时常常翻脸。在军官食堂里,大家不谈论军事,他感
到迷惑不解。不管怎么说,他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军事这个职业后,他以全
副身心投入进去。沃里克郡团第1营驻防印度,为了争得去印度服役的机会,他专门
学了两门印度土著语言。同事们都认为他这个人有点稀奇古怪,让人费解。诚然,
他的许多同事精通业务,工作效率高,但就敏锐而言”,他们却远不及蒙哥马利。
    12月12日,蒙哥马利被派往驻扎在印度西北边疆白沙瓦的第1营。当时他21岁,
比大多数新来的尉官的年龄都大。
    蒙哥马利对白沙瓦的军官生活是陌生的。当他第一次走进军官食堂的休息室时,
已有一位军官在那儿。那位军官马上邀请他喝酒,并按铃叫侍者端来两杯威士忌和
两杯苏打水。当时蒙哥马利并不会喝酒,但又不好拒绝,只好平生第一次举起酒杯,
第一次品尝酒精的滋味。
    军官食堂的早餐和午餐稍随便一些,但晚餐却很讲究。值班员和副值班员面对
面分坐在一张长餐桌的两端。桌上摆着刻有团徽的银餐具。所有军官都身着深红色
夜礼服。两位值班员得等到所有用餐的军官离开餐桌才能离去。有的老少校有时边
聊天边喝红葡萄酒,一直喝到夜深才离去,而两位值班员却只好孤零零地坐在那里
傻等。蒙哥马利很不愿意那样干,但又不得不尊重传统,遵守纪律。
    沃里克郡团第1营的运输工具是骡车和骡子,因此蒙哥马利被送去学习驾驭骡车
及其有关知识。学习结束时,要通过外来考官主持的口试。据说那是位骡子专家,
对骡子的习性了如指掌。考试开始时,那位考官用充满血丝的眼睛注视着蒙哥马利,
问道:“骡子每昼夜大便几次?”
    这个问题完全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之外,接着便是一阵尴尬的沉默。在绝望中,
蒙哥马利飞快地开动脑筋:是不是上午3次,下午3次?晚上也许只有小便而没有大
便?
    只听见考官又问:“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6次。”
    “不对,第一题不及格,零分。”
    “那么,正确的答案是几次呢?”
    “8次”
    “先生,我看6次8次没有多大关系。”
    “不准无礼!第二个问题。”
    尽管第一题得了零分,蒙哥马利还是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
了下来。
    蒙哥马利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精通他的本行业务。为了能使用
和管理营里的运输工具,他把野战勤务条令背得滚瓜烂熟,对有关骡马的知识也作
了深入的了解。为了同印度士兵沟通联系,他刻苦学习印度的乌尔都语和普什土语。
蒙哥马利对成功的追求,终于使他在同僚中崭露头角;1910年4月1日,他被晋升为
中尉。
    蒙哥马利特别喜欢运动,曲棍球、板球、边疆探险、打猎、赛马,样样他都参
加,并且表现不俗。使大家吃惊的是,他竟然买了一匹印度骑兵团的战马,骑着它
打猎和参加越野赛马。
    蒙哥马利只花了100卢比(当时合8英镑)买来的马并不是纯种马,它在印度骑
兵团主要是驮行李,没有受过理想的训练,不能作赛马。然而,蒙哥马利却一门心
思地训练它,哪怕最初付出了最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在一次赛马中,当其它的马
冲出去时,蒙哥马利却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满脸羞愧地退出比
赛。但蒙哥马利却不,他再次纵身上马,向前追去。使他自己,也使观众吃惊的是,
他的马竟然很快就领先了!他使劲踢马,把脚蹬子都踢掉了。他把对手远远抛在后
面,飞身驰过终点。正当他被宣布为胜利者时,他又从马上掉了下来。
    一般人认为,蒙哥马利对自己的职责太认真了,但对那些不大愿意管事的人来
说,他倒是一个很有用的人。蒙哥马利的干劲和热情大多是因为他想超过别人,想
在世人面前证实自己的价值。但是,他窘迫的经济状况并非与此毫无关系。每月的
薪水只有9英镑,而他每个月的伙食费就高达11—12英镑,他家里每年只能给他100
英镑。在印度陆军中,进骑兵团的首要条件是每年有400英镑的个人收入,因此,蒙
哥马利享受同僚那种昂贵消遣活动的机会就受到了限制。显然,埋头于工作是打发
他的空余时间的最好方法。
    1910年10月,沃里克郡团第1营移防孟买。孟买的气候炎热、潮湿,使人总觉得
困倦、疲乏、浑身无力。那里的训练设施非常有限,一切都让人心灰意懒。但蒙哥
马利却仍然精力充沛,反应灵活。营副官托姆斯发现蒙哥马利仍然热心于各种事情,
非常高兴,但也发现他个性倔强,争强好胜,喜欢争辩,对上级的指示,也偶尔打
些折扣。托姆斯和蒙哥马利加入了皇家孟买快艇俱乐部,共划团里的“羚羊”号快
艇,在孟买港参加周六快艇比赛,但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蒙哥马利还买了一辆摩托
车,成为第卫营唯—一个拥有摩托车的人。但当时都时兴自行车,认为骑摩托车有
损于绅士的形象。
    除许多其他职责以外,蒙哥马利现在还主管营里的体育活动。他率领的足球队
实力雄厚,打遍南印度无敌手。1910年12月14日,德国皇储乘战舰到孟买进行礼节
性访问。德国人在港内停留约1周,双方交往频繁。后来德国人提出与营足球队比赛。
于是营副官告诉蒙哥马利不要派一流球员上场,因为料定德国人不堪一击。比赛时,
营足球队的精英倾巢出动。比赛结果一面倒——营足球队以40:0大败德国人。事后
营副官责问蒙哥马利为什么不按指示办,他回答说:“嘿,对付这些混蛋,我可不
能掉以轻心!”
    1911年11月8日,蒙哥马利搭乘运输舰离开孟买,回英国休假6个月。他已有3年
未与家人见面,不知家中有无大的变化。其实,在他离家这几年中,除了他弟弟德
斯蒙德因患脑膜炎病故外,并没有多大改变。莫德依然是家中的主宰,主教越来越
退缩到书房里,专注于各种典礼仪式的研究。
    1912年初,蒙哥马利回到家中,但这位从印度归来的中尉并未被家人视为特别
的游子。他一进门,便参加家庭祷告,准时用餐,准时休息。他在家中沉默寡言,
与他在外边或军营里的表现判若两人。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谈到他的母亲时说:
“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她使我畏惧。到我长大了,她已不再行使她的权威,于是
畏惧之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尊敬之情。”尽管如此,蒙哥马利在心理上仍然没
有摆脱莫德的影响。
    1912年5月3日,蒙哥马利回到孟买,返营销假。恰值团里的补给官回家休假1年,
于是他被委任为代理补给官。许多资深的军官都想得到这个职位,对他的好运羡慕
不已。
    同年10月,蒙哥马利报名参加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