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十号不是别号,共有的德号。我们看了佛的名号,应当要知道,佛弟子在世间,我们要做的两桩事情,第一桩是自学,自己要勇猛精进不断的学习,向佛学习,学习佛的身语意三业。第二桩事情,化他。
  自学跟教化别人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不能不知道。我们自己学得好,学得像,这形相就是教化众生。经上不是常讲吗?示相,现相,我们要示现佛菩萨的形相给社会大众看。佛菩萨在哪里?我们这身相代表佛菩萨。你时时刻刻要想到,你走到大众面前,像不像个佛菩萨?我们常常有这念头,常常提醒自己,道业会有进步。哪个地方不像赶紧改过来,赶紧把它修正,这修行!要修理修正,修得很像,得到世间人的尊重。不是佛菩萨好名好胜,不是的。众生尊重你,他就会听你的教诲,目的在此地。你帮助他的,他才能完全接受,他才能得到圆满的利益。
  由此可知,尊师重道,不是老师要求你一定要尊重他,那就错了。老师不是这意思,老师看你尊师就晓得你对道看得很重,你会很认真、很诚恳的学习,老师也要特别拿出精神、时间来帮助你,来成就你,是这么个道理。你对老师不尊重,就是对於你所学的不尊重,那老师用不著多费心来帮助你。为什么?没有用,你不能接受,帮助你也是白费心机,他就没有这必要了。由此可知,尊重老师实际上是什么?尊重自己的好学,这才是真实的道理。
  第四句『或名最胜田』。田,大家晓得福田,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福田。众生要求福到哪里去求?三宝门中种福田是真的。我们今天看到这世间大富大贵大智大德,无一不是过去生中在三宝门中所种的福。财供养得大富,法供养得大智,无畏供养这护持三宝得长寿,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过去生中肯修布施供养,这一生享福忘掉了,又没有机缘遇到三宝;或者遇到三宝,听信一些邪知邪见,对三宝产生误会。因为社会上说这是迷信,这是消极,这是完全脱离现实,我们对三宝接近的意愿大幅度降低,不愿意接触,於是这一生福田没有了。纵然做一些社会慈善事业,也是福田,没有三宝福田殊胜,三宝是最胜田。
  回过头来我们要细细观察一下,现在这三宝是不是真的最胜田?它本来是最胜田,现在这田荒芜掉了,为什么?没有人耕种,杂草丛生。所以说实实在在讲,真的不如世间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要再深入一层观察,这最胜田虽然败坏了,虽然是杂草丛生,依然有不思议的功德,那是什么功德?给一切众生阿赖耶识里面种三宝的种子,真是一历眼根永为道种,一历耳根也是永为道种,太可贵了。这一生虽然是不能结果,只要阿赖耶识有这种子,或是在来生,或是在后世,或在多生多劫之后,遇到缘这种子起现行,比什么都可贵,这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所以,虽然这田败坏了,它还有这功德在。这地方如来出世,或者他用这名字,用这名字我们就知道,这社会上大众,许许多多人都喜欢修福,如来慈悲,并不反对,投其所好,示现最殊胜的福田,真正帮助你获得大智慧、大福德。
  第五个名号『或名一切智』,这是佛陀名字里面所含的三种智之一。佛陀这名字里面含的有三种智、三种觉,所以这字含多义不翻,在中国找不到一个字汇能有这么多意思,所以还是保持它的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这字意思很多。三种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种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这字的含义。
  在此地这「一切智」是广义的;狭义的说法,这一切智是知一切万法之体性,「万法皆空」,这是一切智,完全是对万法体性上说的,不论现象。现象则是道种智,道,现象的道理。宇宙什么道理而出现的?什么道理形成的?什么道理演变的?目的又何在?这些属於道种智。但是这一切智里面可以包含道种智,所以此地的一切智,应当做圆满的智慧来看待,我们一般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应该这样看法。如果像一般佛门里面单单讲一切智,狭义的来讲,那这是阿罗汉的智慧。阿罗汉有一切智,没有道种智,菩萨有一切智,有道种智,没有一切种智,唯有如来果地上三种智具足。所以此地这一切智应该是圆满的智慧,这名号我们就懂得。
  有师子世界,这里头一定有不少人修智慧,我们这世间一般人说求知欲很强。佛也要满足他,这「最胜田」是求福报,「一切智」是求智慧,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什么,佛都示现满你的愿。大福德、大智慧不是自己享受,自己享受就没意思了。你想想看,你一生能享受多少?你喜欢吃,你只有这么大的肚皮,你能吃多少?你喜欢穿,你只有这么一个身体,你能穿多少?太有限了!大智慧、大福德一定要有大心量,与一切众生共享,你这智慧福德无有穷尽。如果心量小,只知道有自己,没有别人,你的福报享不了几天就没有了,能享得尽。福报要是回向给一切众生享,你的福报智慧是享受不尽的。所以底下一个名号叫「善意」。
  第六『或名善意』。善意、善心、善行,像诸佛菩萨一样,利益一切众生,特别是六道里头一切苦难众生,福田能够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智慧能令这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一开悟,问题才是真正解决。所以福田之所加,那是治标不治本,救急不救贫。智慧的加持,那才叫根本救治,智慧开了,你的德能现前了,福报也现前了。为什么?德能福报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是属於性德,不是修德。但是在没有觉悟之前,这觉悟是明心见性,没有达到这觉悟程度,福报智慧都是靠修德。
  修德里头如果没有「善意」,永远障碍你见性;没有善意是你有私心,那个私心是烦恼、是分别、是执著,障碍了你的悟门,障碍你见性,善意太重要了。善意没有私心,没有自私自利,念念要把自己的福德,再小的福德都没有关系,把自己的福德智慧全心全力供养一切苦难众生,这是善意。你有善意你才会有善行,才有行动,善意最重要。善意就是善行,先要从这里培养,佛在此地为我们示现,佛纯善纯净,下面这一句就讲净,纯善纯净。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二九卷)  2003/4/2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29
  诸位同学,请看第四段师子世界,佛十个名号看第七个,第七个名号:
  【或名清净。】
  世尊在此地给我们略举十个名号,每一个名号对我们现前的修学都是有很深的意思,也就是时刻的在提醒我们『清净』重要!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经论上有说,祖师大德也常说「心净则佛土净」。清净心跟如来果地上寂灭、寂静相应。由此可知,无上道从哪里来的?从清净心修得的。清净的反面就是染污,我们在六道轮回,无量劫来总不能避免外面六尘境界的薰习(就是染污),这薰习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换句话说,很不容易觉悟,很难回头。听了佛法,读到经论,有时候醒过来觉得佛所讲的对,我们自己认真反省,承认是做错了,不应该被外面欲境所染,失掉了自己的清净光明。但是这种觉悟力量很薄弱,一转眼又迷了,迷的时间长,迷的力量大。
  这一迷什么时候还能够觉悟?很难说。天天听经,天天学教,境界现前依然保不住。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染污的薰习力量是多么大。可是佛祖告诉我们,你要敌不过染污,这一生就不能成就,这一生也只是种一点善根而已。你要问什么时候你才能有成就?什么时候你觉悟,真正醒过来,不再随顺五欲六尘的污染,你就成就了。古时候修行人可以说缘比我们殊胜,有好老师教导,谚语所谓 「严师出高徒」,老师教学非常严格。但是今天没有了,今天老师要严格的教导,学生就跑了,学生不能接受。说实在话,你找不到学生,这是真的。
  佛菩萨示现在今天,要示现老师的身分,不能不随顺学生,你说多难!要怎么样能诱导学生回头,真不是一桩容易事情。你说用真诚心去感化,他已经冥顽不灵了;换句话说,你所示现的他看不懂,你所说的他听了觉得奇怪,跟现实不一样,跟一般人所想所做的不相同。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求名闻利养,都在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你说你要放弃不要,你可以!你的示现,他在旁边看:这人是傻瓜,这人已经不合乎时代,他要被时代淘汰了,他是古人,他不是现代人。你说这事情有多难。
  怎么能恢复到清净?示现,示现自在往生。就在这半个世纪之内,我们亲眼见到的,亲耳所闻的,也有二十几位,几个人感动?不能说没有,太少了,万分之一都没有。我看总得用百万计,一百万人可能有一个人受了感动,也发愤来修行,不成比例!诸佛菩萨不灰心,依旧在示现,示现其他的样子。仁义道德已经没有办法感动人,要不要示现?要。要给社会做一个正面的样子,有没有效果不需要问,我们知道众生有缘见到、听到了,这有缘至少阿赖耶里面种一个善根,种一个正法的种子。要这种子起现行,开花结果,那不是容易事情。所以,我们应当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向佛菩萨学习,为社会大众做出智慧、善意、清净的榜样。第八句:
  【或名瑿罗跋那。】
  这一句是梵语,清凉大师有注解,《疏》里头说「北方瑿罗跋那者」,这还是省称、省略。「具云,瑿湿弗罗跋那。瑿湿弗,自在也」,翻成中国意思是自在,「罗跋那,声也」,中国意思是声音,所以这名称就是「圆音自在」。如来果地上得圆满音自在,正是经论上常讲的「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梵语就称为瑿罗跋那,这是教化众生不能少的。名号显示的是果德,圆满的音声,音是什么?这果德怎么修法?总不外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欢喜为人说法,时时刻刻不忘把如来的大法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是音。
  我们知道佛在因地作菩萨的时候,累劫修行,就算《华严经》上所说的,从初信位到等觉,修行的时间不止三个阿僧只劫。三个阿僧只劫是从初住说起的,十信位没有包括在其中,十信位的时间很长。为什么?他有退转。十信位道心不坚固,进进退退,但是他绝对不会退到凡夫位,这就是说十信菩萨证得位不退,位是地位,不会退到凡夫。因为他在断烦恼只断见惑,思惑没有断,断思惑这过程当中,进进退退太多太多了,天上人间。为什么?烦恼习气太重,佛法薰习得不够。以我们现前而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我们用了多少时间在接受佛法的薰陶?没有接受佛法薰陶,你不就是接受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在薰习吗?所以还是烦恼习气薰习的时间长,佛法薰习的时间短,这是修行不容易成就真正的原因。只要把经本放下,离开课堂就是烦恼薰习。
  世尊当年在世,每天二时讲经,上课;二时是现在的八个小时。其他的时间,佛没给大家上课,同学们互相讨论研究、参禅思惟,这佛法薰修的时间长。佛陀在世,僧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