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鞉香名剑断肠花-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山吧!”董天香道:“不,岚哥!”赵秀岚截口道:“香妹,先上那一家,又有什么差别?”的确,又不是去救命的?董天香为之默然。李玉楼又为之一阵激动,也为之一阵难受。

  口口口口口口

  华山在陕西境内,潼关附近,也就到了跟河南的交界处。

  从这个地方往华山,得折回头走,尽管得折回头,但无论如何是要比去济南近得多。

  这一天,潼关在望,浊流滚滚的黄河也已近在眼前。

  黄河到这一带,显得特别宽,那是因为到了潼关作一个大转弯,与渭水、潼水合流的缘故。

  这一带,不但河面宽,而且水急有漩,横渡至难,船夫都是多年的老手,深识水性,个渡者置身于汹涛怒游,每屏息不敢出声。

  抵对岸,就是黄河有名的风陵渡。

  就在潼关在望,浊流滚滚的黄河也近在眼前的当儿。

  背后传来一阵清脆的叮当铃声,一头小毛驴擦身而过,跟在驴后跑的,是个赶脚的(赶驴的),驴背上横坐着一个村姑打扮的姑娘。

  就是因为她横坐着,所以李玉楼一眼便看见了她的面貌,只一眼,他心头为之猛一阵跳只因为这个村姑打扮的姑娘看起来眼熟。

  或许,那村姑打扮的姑娘也看见了他,一惊,脸上变色,急忙转过头去。

  她不惊,脸上不变色,不转头还好。

  这一惊,脸上一变色,一转头,使得李玉楼马上就想起在那儿见过她了,心头猛为之跳动,跨步赶了过去。

  小毛驴已行出好几丈了,他这一跨步,赵秀岚跟董天香还没有清楚是怎么回事呢!他已然们在驴前,伸手扣住辔头道:“等一等!”

  赶脚的一怔,叫道:“哎!你干什么?”

  他这里话刚说完,突然又怔住了。

  因为他看见了一幕奇景,驴背上的姑娘飞起来了,不但飞起来了,还挺快,斜斜的往一旁疾掠。

  可惜她没能快过李玉楼,没见李玉楼动,等她落地再要腾身时,李玉楼已然又栏在了她前面。

  她一惊,便要转身,李玉楼已伸手抓住了他的胳膊。

  此刻,赵秀岚、董天香双双掠到,道:“阁下——”

  李玉楼道:“华山、济南两世家的主人伉俪,恐怕有救了!”

  赵秀岚、董天香两人听得刚一怔。

  李玉楼已向着那村姑打扮的姑娘道:“我没有恶意,请告诉我,贵宫宫主现在什么地方?”

  赵秀岚、董天香明白了。

  赵秀岚脱口叫道:“九华宫宫主?”

  董天吞急急道:“姑娘,有人中了无影之毒,正愁找不到贵宫主施救!”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一脸惊骇之色,道:“你们是——”

  李玉楼道:“他们两位,一位是济南世家赵少主,一位是华山世家董姑娘!”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道:“可是我们宫主有令——”

  李玉楼道:“姑娘,这是救人。”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沉默了片刻,终于道:“过黄河,风陵渡那边的窖洞里。”

  李玉楼道:“姑娘功德无量,请带我们去见贵宫主!”

  取出一块碎银,抬手扔给了那个赶脚的。

  赶脚的由惊转喜,忙赶着驴走了。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没再说话,转身往不远处的黄河行去。

  过黄河当然得坐船,华山世家的董姑娘,这一带谁不认识?找船大容易了,不但容易,而月船夫们都过来了,争着要侍侯过河。

  人就这么几个,船再多也只能坐一条,既然是一条,当然是最好的船,经验最老到的船夫。

  船夫的确是个老手,不但是老手,而且是好手,惊涛怒漩之中,根快的渡过了黄河,给船钱的时候,又是一阵推让,未了还是在千恩万谢中收下。

  踏上了风陵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一片土窖洞。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前行带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见东弯,一会儿西拐,没多大工夫,她突然停下来道:“到了!”

  到是到了,但却不见一个人影,不闻一点人声。

  李玉楼道:“贵宫的人呢?”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道:“宫主不愿再见外人,许是老远看见我带你们来,已经走了!”

  赵秀岚、董天香脸上变了色,也不由大急,一把抓住那个村姑,就要说话。

  李玉楼已然道:“贵宫主不愿再见外人,或许已经躲起来了,但是我不信她们已经走了。”

  话声一顿,扬声发话:“池前辈,李玉楼有急要大事,还望前辈现身赐见!”

  只听一个清冷话声传了来:“李玉楼,你这是何苦?”

  李玉楼听得出来,正是九华宫主的话声,当即应声答道:“前辈又是何苦?”

  只听九华宫主话声又道:“带你两位朋友进来吧!你听得出我在那个洞么?”

  李玉楼道:“玉楼已听出来了。”

  事实上,九华宫主的话声,几乎是从无数个洞里传出来的,但是李玉楼听觉敏锐过人,他已听出九华宫主是在那个洞里,而且知道这些土窖洞,大部份都是互通连的。

  当即,他转身行了过去。

  董天香拉着那村姑打扮的姑娘,偕同赵秀岚跟了上去。

  

  闯荡江湖 扫描,yxg OCR 
 

 
 
 
 : 



第二十二章
 
  往前走了五六个洞口,来到一处特大洞口之前,李玉楼转身行了进去。

  果然,九华宫主就坐在洞深处,只她一个人,洞里还有些石榄,洞底两边还有两个洞口通往别处。

  李玉楼在一丈外停住,微一躬身道:“玉楼见过前辈,并谢过前辈赐见。”

  赵秀岚、董天香双双上前见礼:“晚辈济南世家赵秀岚,华山世家董天香见过前辈!”

  九华宫主面无表情,冶然道:“两位少礼!”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趋前跪了下去:“婢子知罪,情愿领罚。”

  九华宫主道:“这或许是天意,不怪你,进去吧!”

  那村姑打扮的姑娘叩头道:“谢宫主不罪之恩!”

  忙站起,向着洞底行去,进入右边洞口中去。

  九华宫主道:“李玉楼,我不只为了躲你,也为躲当世的任何一个人,所以迁离巫山九华宫——”

  李玉楼道:“玉楼知道,玉楼曾经再度两次又进九华宫。”

  九华宫主一怔,旋即脸色微变,道:“你曾经再度两次又进九华宫,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事?”

  李玉楼道:“玉楼不惯虚假,想了又想,认为只有前辈最有理由杀害先父母。”

  九华宫主脸色大变:“你现在还这么想么?”

  “不敢瞒前辈!”李玉楼道:“但是玉楼也想到,如果真是前辈,玉楼找上九华宫时,前辈有很多机会再施无影之毒斩草除根。”

  九华宫主道:“这么说你又认为不是我了?”

  李玉楼道:“仍不敢瞒前辈,玉楼还犹豫不决,不敢下断。”

  九华宫主沉声道:“你找我,为的就是你的犹豫难决,不敢下断?”

  “不!”李玉楼道:“济南、华山二世家,主人伉俪遭无影之毒所制,特来请求前辈施救。”

  九华宫主神情猛一震,失声道:“有这种事,他们两个世家怎么会——”

  李玉楼道:“那下毒之人为的是逼迫这两个世家联手对付李玉楼。”

  九华宫主叫道:“借刀杀人?”

  李玉楼道:“正是!”

  九华宫主道:“好狠毒的手法——”

  目光一凝,接道:“那么,设若如你的怀疑,你以为我会救他们么?”

  李玉楼道:“前辈——”

  只听九华宫主叫道:“映红!”

  李玉楼心头一震,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只见洞底左边洞口内,走出来一位清瘦、怃悴的姑娘,不是池映红是谁?李玉楼不忍看,忙垂下目光。

  池映红也低着头,缓缓走到九华宫主面前,低低叫了声:“娘—”

  九华宫主道:“过去相见!”

  李玉楼猛抬头,可巧碰上池映红猛转身。

  四道目光立即触在了一起。

  刹那之前,池映红的目光里包含的是凄楚、幽怨;刹那之後,那凄楚、幽怨变成了无限的悲痛。

  只听池映红叫了声:“哥哥——”

  李玉楼心头震颤,脱口叫道:“小妹!”

  池映红张开一双粉臂扑了过来。

  但是,地扑势不稳,眼看着就要裁倒。

  李玉楼忙跨步迎上,张臂接住。

  池映红飞投入怀,紧紧抱住了他,失声痛哭。

  李玉楼并没有手足无挤,也再没有异样感受,因为这是手足之情,兄妹之爱,这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

  赵秀岚看得怔住了!董天香也感到眼眶湿湿的。

  九华宫主双目泛现泪光。

  可是,她就是忍住不让它掉下来。

  片刻之后,两个人缓缓分开,池映红仍不停的饮泣,李玉楼一手扶住她,转望九华宫主道:“前辈——,只听九华宫主载口道:“玉楼,从现在起,我把映红交给你?”

  李玉楼一怔。

  池映红猛抬头:“娘——”

  九华宫主道:“玉楼,既有济南、华山二世家事在,就必定会有后来者,甚至你随时随地也有可能再遭到无影之毒的残害。

  有映红跟在你身边,可保无虞,而且你也可以带着她去施救济南、华山二世家主人伉俪。”

  赵秀岚、董天香一听,感激得忙歼了下去,齐声道:“谢前辈大恩,赵、董两家长幼俱感!”

  九华宫主微抬手:“我不敢当,两位请起。”

  赵秀岚、董天香站了起来。

  池映红道:“娘,您——”

  九华宫主道:“我怪只怪李家的上一代,但是玉楼无辜,他总是你的兄长,你的亲人,你该跟着他,也该为他尽一点心力。”

  池映红还待再说。

  九华宫主道:“救人如救火,快跟你哥哥去吧!”

  “娘—”池映红悲叫一声,跪了下去,低头泣下。

  李玉楼道:“池姨,玉楼惭愧,更感激!”

  九华宫主一怔:“王楼,你叫我什么?”

  李玉楼道:“玉楼叫您池姨。”

  九华宫主身躯一阵颤抖,一直强忍住的泪水扑簌簌落下,哑声道:“将来找我,可以还到九华宫原地,别让人久等,带着你妹妹走吧!”

  李玉楼道:“玉楼跟小妹拜别!”

  他恭恭敬敬拜了下去。

  李玉楼、池映红、赵秀岚、董天香,一行四个人离开了风陵渡窑洞,还坐那条船到了河的这一边,联袂往华山赶去。

  ******

  过了潼关,华山便已在望。

  潼关为中国中古时朋的关中门户,笔直的天堑,古时称之为挑行要塞。

  顾视禹引王氏语曰:“白灵宝以西,潼关以东,皆枫林,自崤山以西,潼津以南,通称函谷,沛公伐秦,不从函谷,而攻武关,诚畏其险也。魏长孙玫潼关,分兵自蒲坂而西,遂克潼关。”

  这是古代战略中,所见潼关形势的重要,明太祖亦曾谓:“潼关之秦门户,扼而守之,关中之贼,如穴中窜耳。”

  而华山,从任何角度看,堪称为中国一座名山。

  过去因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