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的定义 作者:大江健三郎-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前面提到的,把1945年战败痕迹一点一点地消除干净,自我与事业具有成就,完全
符合工业技术先进大国称号,足以代表此种倾向的典型式日本人。但是我倒觉得这种人倒是
特殊的,并非普遍。尽管这样,这种特殊的日本人,面对再生产时,因为我国教育失衡,也
不能不考虑到前面提到的瓦雷里说过的话。谁也不能否定,日本经济成长的结构是培育这种
类型人物的基础,比如驻在欧洲的商业精英们,以及同他们息息相关的汽车制造厂、电视机
制造厂的经营者们无不都是特殊的日本人,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实际情况是欧洲人把
这样的日本人作为素材,创造出经过加工夸大的典型人物,通过他们构想实验性的日本化。
    总而言之,欧洲人在工业技术社会的先进国之间的国际竞争上,不过是为了强化战线检
验自己而已。实际上是他们在应付核战略的脆弱性而自己找出了种种缺陷,把这些缺陷一一
投影,把它的负面综合在一起,设想出把这些减号变成加号的典范,也就是说,把自己的不
足之处——我以为这是沿着以往欧洲文化的规范而来的,这种不足之处反而值得引以为自豪
——的诸般因素反过来变成一切具备的存在,为了学习这种架空的典范而喊的日本化。我倒
觉得,作为工业技术社会处于零丁飘摇的领域,人称位于衰退状态的“纯文学”的作家,特
别应该这样考虑才是:对上述日本人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热心地使日本比西欧眼中的日
本更日本化的类型人物,才是使现在我国工业技术社会更加繁荣的支柱。因此,我以为西欧
提出的日本化这种现象展示给我们时,同西欧人设想的基本典范式的特殊日本人形象大相径
庭,然而实际上日本化已经在欧洲看到,应该认真地听一听对方就这种现象的说明。特别是
从目前非常活跃的经济交流现场,从和日本人有接触的西欧人那里,他们不停地制造日本人
形象展示给我们,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不可重逢的进行自我批评的契机。而且,如果西欧
人心目中的日本人形象,对于未来同西欧的良好关系有害,那就必须考虑到这形象会立刻开
始固定化,所以必须马上努力把它打碎。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回答可能会有这样的提问:那么对于你们日本人来说,希望将
来向欧洲提示的,与西欧人能够共同理解的日本、日本人的典型是怎样构想的。我认为,那
应该是对于未来的日本人有效的典型,同时对亚洲、对欧洲也是有效的典型日本人。如果把
日本化一词扩大使用,那就必须构想这样的日本人典型:以这种新的日本人典型为基础的日
本化,不论对于亚洲也不论对于西欧,包括经济在内,都能当作使诸多领域活性化的方法采
用。假如这样的构想能实现,那么,这新的日本人典型不论亚洲圈内西欧圈内都认为确实是
真正国际人的日本人,而且与此同时,从日本的大城市发展到地方城市,乃至在农村、渔
村,共同努力培育出众多的这类日本人典型。
    这种梦想中的日本人典型会有么?欧洲人亚洲人可能半是嘲弄地提出这样的反向。但是
我认为,至少不妨在日本人相互之间提出试问和试答,必须摸索培育这确属高层次日本人典
型的构想,不然,倒不如一开始就停止有关新日本人典型的构想更好。我要重复地说,渡边
一夫还在日、德、意三国同盟以及大政翼赞会刚刚起步那一年,当时国际、国内正是控制极
严的时候,而他却对于战败的法国坚守“精神的自由与文化的最精致的产物”的人们精诚所
在确信不疑,而且坚信他们的国家一定扭转败局获得最后的胜利。
    我还希望对于我开头谈的井伏鳟二等等日本作家们——其中有自己在广岛被炸,定出遭
受原子弹灾难证言式作品之后,一个是自杀的原民喜,一个是堪称刀折矢尽哀哀病死的大田
洋子,还有和在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以一个亲身遭灾的妇女自述形式不
断地写出作品的林京子——想想他们作为核时代的日本人的想象力。也许这个话题很简单。
如果西欧人说我了解这么多的日本商界人士,那么,我想与比同时,索性回答他希望了解这
些日本作家的工作,从这种情绪出发我才协助英译了前边提到的短篇名文选集的工作。
    课题不仅限于原子弹灾害,日本各种各样乃至出于地方自己构想——比如具有独自历史
的冲绳当地民众各种运动所显示的政治、文化运动中反对天皇中心,同日本的现代化=西方
化正面冲突——的反公害、环保课题等等,都和提示新日本人典型的具体例子有联系,范围
极广。我想,对于如此关心日本和日本人的西欧人这般盛情应予回报,才把这些展示出来。
    实际上围绕着“西方化和日本化”这一主题,我在编造自己的提案,同时也常常参加这
类国际研讨会,但是常怀忧惧的是,同西欧乃至国内多种领域的人们在关心的方向上也许存
在分歧。不过,如果真是这样倒不坏,我从他们的批评中会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高兴地出
席国际研讨会。
    而且,如果可能,我想提出既不同于西方化也不同于日本化,可以说超越这两化的第三
条道路的××化这一构想,希望通过研讨会看看反应如何。因为我经常想到,如果不实现这
条道路,对于将来的日本和日本人来说,(a)在国内没有活路,(b)在亚洲也没有活路,
(c)从现在设想的欧洲接受日本的情况来看,向未来发展的活路也没有。
    大部分有能力的日本人,把太平洋战争失败这个分节点不当作开始转换方向的始点,而
是把它当作一时的保留期间搁置起来,然后是重新加速进行西方化。然而这加速西方化使日
本获得工业技术最先进国的位置,经济繁荣达到顶点,难道这不是第二次走上无法再次前进
的奇怪路程即将摆在眼前了么?这种怀疑又有谁能够轻而易举地否定得了呢?而且,核时代
最近的将来,日本第二次的“战败”,与亚洲的崩溃乃至世界的崩溃难道没有联锁作用的性
格么?
    去年秋天,我在巴克莱和斯坦福两校作了基本精神大致如上的讲演。当时,一位看来很
聪明的日本留学生提出反问:为什么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必须从以前的太平洋战争的败北中吸
取教训?现在日本新的繁荣不是把战败的痕迹一扫而光了么?于是我作了如下的回答:你还
年轻,你的历史中还没有失败的经验吧?但是我已经不年轻了,我知道,除了失败的经验之
外不想学别的了。我附带说一句,日本乃至整个世界,不是已经并不年轻了么?
    

 
  








生的定义

四 百年之《迷路》和《新时代》



  
    
    年轻时候读过某一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而且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后来因为对他不
再关心,就把他的书放在书库的最深处了。现在想找出来读,与其费时间去找,莫如再买一
本来得快,因为那书不少,不难买。上星期我在神田的西文书店二楼旧书部找到一本这类的
书;T.S.艾略特①的《关于诗与诗人》,使我感到亲切的是,和我初读的版本绝对一样。
(Fdber)
    我因为打算在一个集会上讲话的时候引用收在这本书最后部分的“叶芝论”②末尾一
段,所以才到神田来的。“有的诗人们的诗,或多或少地同其他的关系脱离,可以认为,读
了它能给人以经验和喜悦。有的诗人们和这些诗人不同,他的诗同样能给读者以相同的经验
与喜悦,但是他们的诗却有巨大的历史重要性。叶芝便是后者之中的一位。他的历史是他们
本来面目的历史,一个时代的意识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就不能理解那个时代,而叶芝便是这
少数诗人中的一位。”
    ①艾略特(Eliot,Thomas Stearns,1888——1965),英国诗人、评论家,
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译注。
    ②叶芝(Yeats,William Butlerm,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译注。
    我是想在5月举行的“祝贺野上弥生子①先生百岁寿辰”的会上,作为迟生50年的后
进者致祝词时引用这一段。我最近重读了先生的巨作《迷路》——我之所以把这岩汲文库版
四册书放在任何时候想拿便可信手取出的地方,总而言之表明了我对这位大作家的关心总是
常生常新——就足以说明,人们对叶芝的赞誉之词,恰好和我称颂野上弥生子先生的感情一
样,而且这感情一直持续到今。
    ①野上弥生子(1885——?)英国文学家野上丰一郎之妻。与其夫同为夏目漱石门
下弟子。作品多种。其代表作为社会题材从战前写到战后的长篇巨制《迷路》——译注。
    野上弥生子表明的一个时代的意识,实际上就是日本一脉相承长达百年之久的现代化意
识。我以为通过她的作品和她的全部生涯,才能实实在在地理解百年现代化的时代和意识,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她的作品的历史重要性是无可动摇的。实际上,读《迷路》直接感受的
经验与喜悦是丰富多采的,我怀着一腔敬意读它,而且我还从小说看到它富有极其罕见的通
俗性。具备堪称一种才能的通俗性,这样的作家往往与时代的权力结合开始起步的,但是野
上弥生子却有比权力更大的视野,这才是百年现代化进程之中独具明察的思想家。现实告诉
我们,在这百年现代化之间,和野上弥生子比赛持久竞走而未落伍的强权还不曾有过。
    唯一的一个象征性权力天皇制,一直保持下来——战前也统帅军部而有绝对权力的天皇
既然是神,就更只有象征性的权力,我说新宪法的象征一词的多义性是有所考虑的——这一
点,应该提到。唯其如此,野上弥生子的作品《迷路》上明示了野上独自明确的天皇观,就
是理所当然的了。
    构成《迷路》中心的青年男女们,各有时代的刻痕,每个人都是时代意识多样表现的一
个侧面,生与死的痛苦接连不断。政界和金融界干将里的中年男士们和他们的妻子,也不可
能在时代浪潮之中有自由。但是,有一位专心致志于能乐①研究,除此之外心不旁鹜,超然
于时代,而且对于未来独具透彻的现实主义眼力的老人江岛宗通。他对于在樱田门遭到暗杀
的祖父深深敬爱,比对待其他所有政治权力的中枢人物,态度还是一贯的。
    “对,大家干的都不错。幕府的没落,明治维新这一旋转舞台上,趁着祖父这位近江太
守之死②,日本出现的新动向,萨长两大藩镇③自然无须多说,不论敌人,也不论自己人,
甚至支持幕府的一派,甚至德川一门④,甚至天皇家族,无不各施其技。——宗通的思维仿
佛水到了冰点一样冻结了。他只想在当今的社会太平无事地生活下去,甚至把很难想象的事
都考虑到了。”
    ①日本歌舞剧之一种——译注。
    ②近江,古国名,即现在的滋贺县。太守之死,指万延元年(1860)三月三日,江
户幕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