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电影幕后故事 作者:刘澍-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全盘坦白出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并一个不漏地招供出他手下的所有成员。专案组随后就冒充电台台长的名义,向这些成员频频打出传呼电话,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制订秘密的接头暗号,分别与他们约定见面。公安人员逐渐缩小包围圈,“守株待兔”式地开始“收网”,不明情况的“反革命分子”一个个被“请君入瓮”般地自投罗网,束手就擒。而另一路侦察员则继续把吕薄冰作为诱饵,并在经常接头分手后,使得一个个“反革命分子”被“钓上了鱼钩”。
        就这样,经过七天七夜的昼夜奋战,专案侦破组终于将38个“反革命分子”全部疏而不漏地尽收网中。待最后去逮捕主犯吕薄冰的时候,吕薄冰还在鼾声大作地睡大觉,此时,他做梦想到的只是通过自己一手策划的“惊天行动”成功之后,马上就可以飞黄腾达、耀武扬威了。
        在审讯这些“反革命分子”期间,这个团伙有几个“小喽”思想反动,对抗到底,他们不但拒不招供,反而负隅顽抗。还有两个颇有姿色的年轻女人,更是使尽浑身招数,搔首弄姿地欲想引诱审讯公安和看守人员,而其中一个“死抱葫芦不开瓢”,还蓄意提供虚假情况,几次翻供。经过多个回合地较量,这一“胎死腹中”的“反革命案件”终于水落石出。经过庄严审判,主犯吕薄冰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两个死不改悔的“女爪牙”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其他案犯视其情节轻重,分别判处年数不等的有期徒刑。而“麻脸青年”因主动检举揭发,并且配合公安人员一举摧毁这起未遂的“反革命案件”,不但没有被判刑,而且对以前在单位的贪污行为不再深究,民政部门还为他重新安排了一个合适的工作,使他将功补过、戴罪立功,开始了新的人生。 

        在广州公安系统表彰庆功大会和对这起“反革命案件”进行公开审判的时候,这一来源于真实生活中的反特故事,无疑触动了广东著名作家陈残云的创作神经,曾编剧《珠江泪》、《椰林曲》(与李英敏合作)和《南海潮》(与蔡楚生、王为一合作)的陈残云,为了写好这一题材,有关方面特意安排他出任广州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在大半年之久的实地体验生活中,他与广大公安干警朝夕相处,并亲身经历侦察员的生活和学习,以自己满腹的才情,根据这起被称为“广州第一大案”的真实素材,创作出了故事情节曲折、复杂、险象环生、扣人心弦的反特样式电影文学剧本《羊城暗哨》。
        正当作家的创作思维在不停地跳跃着、飞扬着,挥笔而就完成这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后,时隔不久,陈残云又被上级委任,到深圳的宝安县去当县委书记,主要负责边境检查工作。无独有偶,在这里,他接触了当时在深圳边防公安30团担任侦察参谋的徐展。因为工作的关系,已经和徐展交往甚密的陈残云,在1955年4月,又听到徐展向他汇报了一起“罗定山等25人美蒋特务特大阴谋、刺探情报反革命案”,让陈残云大感兴趣。他自然想把这起案件融入到自己已经创作完成的剧本中,以使其情节更加复杂。徐展向陈残云娓娓道来案件的来龙去脉,犹在眼前和耳边。
        1949年10月19日深圳解放之后,在深圳边防公安30团担任侦察参谋的徐展,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深圳河两岸的敌情调查工作,长住在深圳罗湖村和向西村一带。当时,新中国政权刚刚建立,美蒋特务机关不甘心失败的命运,经常从境外派遣特务,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通过深圳潜入到广州等地,进行特务破坏活动。有时,他们秘密的特务行动也能得逞,这更使得公安保卫部门加紧严密的防范系统。徐展作为一名足智多谋的侦察参谋,整天冥思苦想,他想通过寻找到多名政治可靠、拥护新社会、积极要求进步的人员,发展成为侦察敌情、打入敌特内部的“卧底”。为了破获从香港境外通过深圳潜入广州进行特务活动的案件,徐展经过上级指示同意后,在过境耕作地的农民、搬运工人以及渔民中,发展建立“耳目”,以全面掌握敌情动态。
        当时的深圳,是一个人口还不到5000人的既偏僻又荒凉的边陲小镇,那里最为繁华的地点,就是深圳罗湖火车站与香港新界一桥之隔的罗湖桥,在此处,各类人员的过境出入,才使深圳显得有些人气。于是,在这两站之间,便会有一批搬运工人,每天在深圳罗湖火车站与香港新界之间,从事过境搬运。所以,徐展认为在这里发展和物色搬运工人,作为侦探情报的人选最为合适。于是,经过多方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调查了解,一个名叫梁初的宝安县深圳镇青年搬运工人,很快闯进了他的视野。
        苦大仇深的梁初,作为沦落在生活最底层的搬运工人,在旧社会吃尽苦头,自然对新社会是发自内心的拥护。经过徐展对其晓以大义、说明情况之后,梁初欣然同意。随后,在经过严格的专项业务培训、考察试用后,作为我公安秘密单线发展的“特情人员”,梁初便在自己公开所从事的过境搬运作业中,开始了对来往的可疑人员进行周密而细致的调查工作。1953年,梁初向徐展报告说,香港新界的罗湖火车站西侧“得意楼”赌场承包伙食的张福智,有国民党潜伏特务的重大嫌疑。于是,徐展让梁初通过卖走私照相机为由,与之直接接触,以争取他们的信任,借机迅速打入敌特内部组织里去。梁初接受任务之后,凭着自己当搬运工人的身份,顺利地加入其特务组织,经过张福智等人多方考验后,很快取得了信任,并被委任为往来深圳与广州之间的交通联络员,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张福智同广州市潜伏特务组织的“国防部保密局”联络员陈二妹之间书信情报往来的传递工作。
        在这期间,张福智为了他们即将实施的秘密计划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还特意把梁初派遣到香港一次,接受两名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的全面考察,这两名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通过当时最为先进的“测谎器”所得到的考验结果,令张福智对梁初深信不疑。在回到深圳之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还将一只“依波路”手表送给他,作为联络的标志。
        张福智等一小撮特务,一直梦想着在华南地区集政治、文化、经济为中心的“祖国南大门”的广州市,成功地制造一起具有国际影响的“惊天大爆炸”,因而,广州市所有的繁华地点——火车站、海珠桥、中山路、北京路、岭南文化宫、新华戏院,发电厂、飞机场和市公安局等处,都是他们想进行爆炸的重要目标。梁初在广州、深圳两地,频繁地为特务们传递情报,每次都会想方设法以各种方式,把情报告知委派他执行秘密工作的深圳边防公安30团。深圳边防公安30团在迅速得知张福智特务行动之后,当即上报广州中南公安司令部,司令部再转广州市公安局立案为“02号专案”,由此,张福智等特务的所有行动,都在我公安的全面掌握之中。深圳边防公安30团作为边境第一站,已在无形之中撒下天罗地网,单等“毒蛇”出洞。 

        1954年,在国庆5周年大庆即将来临的之际,张福智等人认为时机已到,迅速指令梁初利用过境搬运作掩护,用平时搬运作披肩用的草袋做包装,分为两次,每次三枚,把美制的TNT黄色海绵烈性炸药、美制银灰色燃烧弹六枚,秘密运送过境,再送交广州市潜伏特务联络员陈二妹家中。当时,张福智为了掩人耳目,竟然让梁初带上自己的老婆和正在吃奶的儿子一起,把炸弹护送到广州。梁初忍辱负重地让特务知道他已上了路,其实,梁初并没有直接送往特务秘密点,而是将这两批炸药和燃烧弹,立刻转交到深圳边防公安30团侦察参谋刘衍昌那里,并在徐展的护卫下,送至广东中南公安局司令部(现为广东省公安厅),再转交广州市公安局,由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处理,排除了炸药和燃烧弹的爆破燃烧功能,并还原复制后,再让梁初不动声色交到了联络员陈二妹的手里。在广州,由陈二妹安排,梁初带着炸弹,住进长堤一家不起眼的小旅馆里。广州市潜伏多时的两个特务头子罗定山、屈金汉,分别到旅馆里去取炸弹,从而暴露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广州市公安局在对二人进行严密的布控之后,最终将该敌特组织一共25人,一举全部抓获。
        1955年,“罗定山等25人美蒋特务特大阴谋爆破、刺探情报反革命案”最终结案之后,为了让其继续从事“卧底”工作,我公安高层领导暗授机宜,梁初在表面上连同敌特们一起被定罪,并在广州中院于1955年3月19日做出的(1954)年市地1830号刑事判决书上认定,作为戴罪立功人员,进行了公开宣判。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梁初虽然继续担任“卧底”,协助了公安人员破获了许多大小案件,但一纸公开的刑事判决,竟被“弄假成真”,使这位真正的“卧底英雄”,在后来历次运动中,九死一生,整整蒙冤长达48年。在其苦苦申诉和徐展作为当事人的作证下,才终于在48年后的2003年1月10日,彻底得以平反,并恢复了他的真实身份。但是,这些都是当初陈残云所万万没有想到的,直到他本人在2002年去世之时,根本没有、也不会想到,当初在梁初的背后,还隐藏着比真实故事更为曲折复杂的48年。
        陈残云在原剧本创作的基础之上,结合主线故事的“吕薄冰案件”,再以此案件为素材,加以重新组合,构思出了一部情节更为曲折、紧张、复杂,且充满悬念的惊险样式的反特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
        为了故事更加有惊险样式的戏剧性冲突,作家把由公安干警徐展所发展“卧底”的梁初协助破获的“罗定山等25人反革命一案”,给特别仔细的艺术化,其中,贯穿剧情始终的“孤胆英雄”王炼,就是以真实案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梁初作为原型,自然而巧妙地揉进剧本里描写打入敌特内部的主人公王炼身上。在此之前,真实案件里的主犯吕薄冰,在电影剧本中,分解出两个人物,一个是以算命作掩护的特务“小神仙”,来引出侦察员王炼打入敌特内部的线索,另一个是自称为特务头目“梅姨”的“马老板”,老奸巨猾的他对王炼进行种种考验。真实案件中的两个坏女人和另一案件的陈二妹,一个是电影中的女特务“八姑”,另一个则是作家巧妙扩延到更为隐蔽的以在“八姑”家当佣人的真正的特务头目“梅姨”,直到最后才暴露其真实身份,给观众一种非常意外、始料不及的观看效果和深刻记忆。而真实案件中的原国民党电台台长,则在电影里是以被强迫拉拢的原国民党军医主任陈柏之医生的形象出现。这部国产优秀反特影片,经过长达近50年的时间考验,已经成为中国不朽的经典名片之一。
        1957年下半年的8、9月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开拍了这部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担任该片的导演卢珏,在众多演员中挑来选去,始终认为冯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更重要的是演技,都非常非常的适合扮演片中的男主角王炼——一个有勇有谋的青年公安侦察员。
        卢珏在19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