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纯情小衙内-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投鼠忌器,一直不敢作为,以至造成了现今的局面。

卫煌主动提出来,那是再好不过了,虽然现在王族没落,朝政被丞相卫煌把持,但对朝廷来说,重振王族的机会更大了。

新体制颂布后,卫煌以朝廷的名义发布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与任免命令。

帝国军队按照嘉月、青川、红枫三省份和中央划分四大战备军区,除去平时镇守城池的常备军外,预设五至十万人的战备军团,军团名称分别以省份命名。

嘉月省是卫氏的根基,卫煌自然得委派最任任的心腹镇守,太守为原嘉月知府许宗堂,唐天和为嘉月军团统帅。

青川军团统帅是孙颌,赫进为红枫军团统帅,两省的太守也是卫煌的心腹亲信,清一色的元老系。

在这一点上,卫煌倒不怕少壮派有意见,治理地方可不同于打仗,而且,少壮派中的某些人虽战功显赫,但资历不足,能力也略欠妥,所以,大多充当三四把手以下的官职,先磨练个几年的时间,有能力者,自然有的是机会。

中央军团自然由卫大衙内统掌,包括长安城的八千城卫军、二千羽林卫,一千内宫宿卫,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兵权必须牢牢的掌控在手里。

内卫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卫大衙内把内卫一分为二,命名为黑衣卫和军情处,前者是明朝锦衣卫的翻版,后者负责军事报。

黑衣卫仍由丁喜统掌,这是他的老本行,管理起来自然得心应运手,而且非常忠心,那是不二人选。

丁喜没有因为内卫被分去一半而心存怨言,相反变得越发的开心,黑衣卫是针对内部的特务机构,权势比以前更大,享有先斩后奏的特权,而且,特种夜不收划归他掌管,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怖力量。

掌有生杀特权的黑衣卫在处理几桩大案之后,很快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令人闻之色变,心寒胆颤,也因此臭名彰著,丁喜更得了阎罗王之恶称,人人敬而远之,不敢与他交往。

第200章 都有好处

第200章 都有好处

长安的一役中,一千五百名特种夜不收损失了三分之二,可谓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也让卫大衙内一度检讨自已的过失,只是接连的战事忙得他焦头烂额,抽不出时间来重整。

特种夜不收是他花重金和无数心血,仿照后世特种部队打造出来的王牌精锐,就算是杀人机器,造价也是最为昂贵的,即便他们勇武过人,一人挡百,但投入战场与敌人硬战,每战死一人都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何况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二的人。

卫大衙内不得不认真检讨自已的过失,象特种夜不收这种精锐王牌,绝对不可以投入正面战场与敌人硬战,只有象夜间的幽灵一样来去无踪,才能发挥他们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特长,所以,他把特种夜不收编入黑衣卫,由丁喜负责统掌,重新挑选人手训练,补充满编一千五百人。

为此,他还一再交待丁喜,让他明白特种夜不收的特长与特种作战方式等,说得简单一点,特种夜不收有点象现今一些世家大族眷养死士,但比一般的死士还要厉害多,所有特种夜不收除了配备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先进武器外,还学习并接受了后世不少先进战术的训练,讲究的是整体配合,一击即遁,如果行动失败,会耐心的等候一下次机会,而不是盲目的送死。

当然,如果身陷绝境,这些特种夜不收也会死士一样,宁死不降,敌人得到的只能是他们冰冷的尸体。

军情处的全称军事情报处,是负责对外派遣密谍,刺探情报等工作的特务机构,性质与黑衣卫完全一样,只不过一个对内,一个对外而已。

两大特务机构的职能虽然是分开的,但设有联系部门,有些特殊的情报资源是要共享,必要时候,军情处可以请求出动特种夜不收执行一些高难度的任务。

不过,情报人员的培训要比黑衣卫复杂多了,所以,卫大衙内特批军情处建有专门培训人员的基地,通过层层严格筛选和考核,最后进入该基地培训的人,他们的身份极其隐秘的,知道他们真实身份的人曲指可数。

这些人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后,被指派出去,以各种身份作为掩护,在各帝国潜伏下来,暗中收集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把情报传送回来。

在抗击唐军入侵的战斗中,与唐帝国接壤的边关宁远却一直很平静,仿佛与这场大战无关,但卫大衙内知道,宁远城虽未受到攻击,但唐军在关下驻有一支重兵,如果大姐夫谢欣部署不当,那支唐军必寻机袭城,与突然帝国腹地的葛长青所部的二十万大军遥相呼应。

此次大封赏升迁,谢欣被封京兆尹,郡公爵位,京兆尹,即长安最高行政长官,与地方太守同一级别,但官职比地方太守要风光得多,不过,油水可没外放地方的太守赚得爽。

谢欣被封京兆尹,大多数人认为他不仅是元老派,更是丞相大人的乘龙快婿,掌长安行政也是理所当然,但能够看懂当时情况下,谢欣坐镇宁远城的重要作用。

卫大衙内知道大姐夫谢欣是嘉月三擎将之一,军事能力甚至比二姐夫唐天和还要略高一些,掌一方军队比当长安行政长官更适合一些,不过,便宜老爹如此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用便宜老爹的话来讲,谢欣是有才能,但诚府颇深,野心也不小,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孙颌,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卫大衙内未必能够镇得住谢欣,所以,他在世一天,就尽可能的替儿子扫清一切潜在威胁。

便宜老爹为了他可谓是用心良苦,卫大衙内心中明白,感动之余只能替大姐夫谢欣叹气了,总之,这位大姐夫从此是不可能再有掌军的机会,慢慢的从军界淡出了。

此次大封赏,不少倒向卫氏的世家大族也都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一些子弟入仕,能力出众者更是破格重用,象夏侯衡夏侯霸兄弟俩在长安防御战中都立有不小的战功,兄弟俩各有封赏。

夏侯霸长得高大强壮,勇力过人,更有一身好武艺,调入陷阵营任都尉。夏侯衡不仅武技高明,作战勇敢,每战必身先士卒,而且头脑灵活,在长安保卫战中表现出一定的指挥能力,晋升校尉,在中央军团统率一校士兵。

即便是一些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封了云骑尉什么的虚职,总之,卫煌表现出了一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的姿态,让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大族都颇为满意,也让那个还在犹豫观望的世族大为后悔,忙不迭的表示支持卫氏,虽然也得到了一些利益,不过,锦上添花的效果可比雪中送碳差远了。

帝国一统,但战后的各州县缺乏不少能够治理一方的得力人才,卫煌征辟一些因各种原因闲置家中的名士大儒,但响应者极少,多是以各种借口宛拒,卫煌就是心里不爽也无奈,这些家伙名气极大,在士林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砍了他们的脑袋,必然引起世家大族的不满。

这些世家大族有的是百年老字号的大家族,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这些家族相互通婚联姻,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你动一家,往往牵扯出几家,甚至十几家,他们如若抱成团,卫煌也心存忌惮。

不过,让他稍为宽心的帝国硕果仅存的柱国大将军夏侯尚接受了他的征辟,再次入仕,统掌兵马,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驰骋沙战,开拓疆域,建立不朽功勋。

他的两个儿子夏侯义和夏侯复也一起接受征辟,官封中郎将,一个掌内宫宿卫,一个掌中央军团后勤辎重运输。

夏侯氏是将门世家,今次一门五将同时入仕,一时传为佳话,在民间被百姓所津津乐道,也让长安籍的士兵大为宽心,连老将军都支持卫氏,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夏侯尚一生戎马生涯,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信,将士折服,令行禁止,在世族亦有一定的威望,这也是卫煌拼命要拉笼他的原因。

军事上的人才,卫煌不是很缺,也可以慢慢培养,但治理地方的人才不仅缺,而且拖延不得,因此,卫煌接受了卫大衙内的提议,向全国发出了唯才是举令。

第201章 再启货币战争

第201章 再启货币战争

唯才是举令一出,天下士子为之震动,无数寒门子弟纷纷响应,他们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要考取功名入仕,货与帝王家,从此光宗耀祖。

且不说这唯才是举令是朝廷所发,就是卫煌以丞相的名义所发,都能够吸引天下绝大多数的寒门士子,给谁效力还不都一样,重要的是入仕,改变生活的困境再说。

一时间,各地无数寒门士子涌向官署报名登记,只是短短的三天时间,光是在长安报名登记的寒门士子就高达上万人之多,一度把好几条大街都堵塞住,负责办理此事的官员们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不要求上官增设人手和报名点。

这些士子登记报名后,会领到一块牌子,十天后凭牌进入考场考试,朝廷择优录用,视才能大小安排工作,即便不是地方县令,至少也是县丞主薄什么的,等于算是正式入仕。

唯才是举的想法卫大衙内提出来的,学的是三国大枭雄曹操招揽人才的招数,我不问你的出身,只要你有才能,我就用你。

按照他的意思,对士子的考核没必要弄得这么麻烦,只需要大致了解一下考生的家境人品才学等情况就行,然后针对治理一方的问题重点考核一下就行。

但这个想法却遭到卫煌及一众元老的反对,甚至连田策、巫悠、温子山三大军师都反应强烈,这唯才是举令可不光是招手揽人才这么简单,里边更包含了多重的深意。

唯才是举令虽然是以朝廷的名义发出的,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丞相卫煌在招揽天下人才,更体现了卫煌求贤若渴的胸襟气度,也让天下寒门士子感激效命。

同时,这也是向那些拒绝征辟的高门子弟释放出这么一个信息,人才,不光是你们世家大族有,你们不为我效力,我就招揽寒门士子,愿意为我效力的人多是人,将来,你们可别后悔。

卫大衙内可没有想到一个招揽人才的办法竟然深含如此复杂的信息,难怪便宜老爹及一众元老和他的智囊团要如此大张旗鼓,弄得天下皆知,好吧,他承认,在政治方面,他就是一菜鸟。

封赏之后,升迁的官员办理好各种交割手续,陆陆续续离京,前往驻地上任,在此期间,秦帝国派出使者出使唐帝国,因为卫大衙内释放葛长青等唐帝国的世家人员,还有几万战俘,表现了足够的诚意,秦唐两帝国签下互不侵犯的条约,让卫大衙内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帝国之间的战争,皆因各种利益而战,所以,这种条约有时候就象放屁一样,今天刚签好条约,明天可能就爆发战争,但唐帝国在此次大战中损失惨重,多少也有点伤筋动骨,短期内是不会再发动另一次国家级别的大战争,秦帝国也获得了喘息的时间。

至于那十万战俘,卫大衙内根本不打算释放,那可是免费的劳动力,唐王也不可能花费一大笔钱财赎回,贫民百姓在当权者眼里就如蝼蚁一般。

半月后,卓风行率三千虎豹铁骑风尘仆仆归来,仅休息了一天又踏上路途,赶往嘉月省,把卫夫人苏月皎等眷属及留任长安的所有官员家眷全部接来团聚。

帝国刚刚一统,还需要稳定,为赢取民心,卫煌施行了种种利民举措,除了减免税赋,还兴修道路桥梁等便民施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