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注释】万物之遵循道、珍贵德,并非是受了谁的命令,而是各自对自然规律的适应和运用,是万物的德在完全由自己顺应自然规律中演化而成。 
  【漫谈】自然是唯一的实在,地球也是广延在空间的物质以自然的方式所形成。自然力作用于非生命物质,而生命就从非生命物质中“自然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形式可以通过自然演化生成我们今天观察到的不同物种,而新物种也是通过小的异变在遗传过程中的积累自然所形成。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注释】道造就了适宜万物生长的大环境,万物各自以自己遵循自然规律、适应环境而养成的天性“德”得到畜养,在道和德两方面的作用下,万物得以生长发育,成熟结果,养育和循环往覆。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宰:主宰,干涉。玄德:玄妙幽冥的德行。 
  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道造就了适于万物生长的大环境,其有功而不自恃,滋生万物而不任意主宰,这可谓是玄妙幽冥之德。修身处事治国平天下,均应效法道之所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 
  【漫谈】自然万物之产生并得以维系的关键是有了“德”,其“德”就是因为履行了“道”,即顺应自然法则、自然规律运行,自然界因此也就有了秩序。这便是“德”深而“道”厚的道理。 
  那么在自然之秩序中,宇宙万物又是怎样维系的呢?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老子看来,大自然之构造是由万物的相应相求、相附相依联系成的一张生态之网,这张网看上去虽然稀疏,却非常严密,没有缺失。这个环环相扣形成大连锁的精美之网,是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之网的整体联系,老子以最普遍的现象和最简单的道理来加以说明。他说:“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由此老子表达了这样的思想:维护生态之平衡,确保万物之交融是自然界和谐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 
  老子以万物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自然生态,因此,他并不将人的行为独立于自然之外来看待。他认为自然是一张有秩序的网,人类也是这张秩序之网中的一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他把人与物同视,认为他们都处于同一“域中”,统一按照自然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相互依附,和平共处。这种从整体自然来考察人生、进而明了自然之生存法则、以确定人类行为方式的思维,正是现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意译】   
  万物本“道”而萌生,各依赖适应“道”而形成的德性得到畜养,物质赋状而成形,环境态势而造成。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而珍贵“德”。 
  “道”之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道”不主观地干涉万物,而任由万物的“德”在自然适应中来形成。 
  所以“道”使之得到萌生,“德”使之得到畜养,使其生长发育,成熟结果,得到爱养和保护。 
  生之而不据为己有,为之而不自恃其能,位居首长而不任意主宰,这可谓是玄妙幽冥之德行。                    
原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注释】辐:车轮上连接轮辋和轮毂的辐条。毂:车轮中心的孔型部件,车轴内贯,外连辐条。无:指车轮中心的圆孔,是车轮的枢纽。 
  三十根幅条共绕聚一轮毂,有了毂中的空虚处,才有了车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注释】埏:调和。埴:黏土。户:房门。牖:窗户。 
  调和黏土用黏泥来制作烧成陶器,使其中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人们建造房子,开辟门窗,只因有了其间的空虚处,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以上举例是借物来形象地说明道的虚通之用。“有”和“无”是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常人只是看到了事物表面之“有”,而不能充分认识事物内含之“无”,而“有”的真正效能,却是因为其中的“无”在起作用。   
  【意译】   
  三十根幅条共绕聚一轮毂,有了毂中的空虚处,才有了车的作用。 
  揉合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其间的空虚处,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其间的空虚处,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所以实“有”之有效能,是因为虚“无”在起作用。                    
原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注释】天下之至柔:天下最柔弱的东西。驰骋天下之至坚:可以左右、影响天下最坚强之事物。 
  至柔,是说道的应用方式。虽然道的应用方式是至柔至缓,但最坚强的事物也得适应于道。道就象气一样无所不入,象水一样无所不适。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注释】无有;无有形象的东西。无间:没有间隙。无为:无主观妄为。 
  客观自然的基本规律,似乎是无有的东西,但任何事物若不遵循于它,也必将遭到亡败的结局。共性就蕴藏在事物个性之中。所以,无一厢情愿执意妄为的顺应客观自然之为,是最有益的作为。 
  范应元说:“无有者,道之门也;无间者,物之坚实而无间隙者也。凡以物入物,必有间隙,然后可入;惟道则出于无有,洞贯金石,可入于无间隙者也。吾者,老子自称。谓道之所以驰骋于至坚,入于无间者,惟柔弱虚通而已。岂有为哉?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而无损也。人能体此道而虚心应物,则不言而信,不动而化,无为而成,岂无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释】希及之:人们很少能认识和做到。 
  日月轮回,四时行运,天地不言而万物却能顺道而滋生;大道造就了适宜万物生长的大环境,对万物的行止却不闻不问,而万物却能各得其所;这种不言之教的功效,无为而能无不为的利益,天下少有人能明晓和施及。 
  范应元说:“不言之教,柔弱也。无为之益,虚通也。盖柔弱虚通者,大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故人当体之。而天下之人蔽于物欲,好尚强梁有为,自生障碍,是以罕有及此道者矣。”   
  【意译】   
  天下之至柔,可左右天下至坚强之事物。 
  无形无状者,可深入影响无间隙的事物。 
  我因此而知晓顺应自然的无主观妄为之有益。 
  用客观实际现身说法的不言之教,顺应客观自然的无主观妄为之利,天下很少有人能实行和得到。                    
第一类、道的三大法则 
  (第三节)事物对立统一的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原四十二章 道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以为教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注释】一:即“道”,指化生万物的原物质。一生二:意谓一之中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二生三:意谓阴阳两方面相互作用而生第三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就是宇宙由混沌状态演化为有形、有象的天地万物的发展过程。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中万物的生化运动,都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 。 
  【漫谈】我们是基因寄居的生存机器,这里的“我们”并不单指人,它包括一切动物、植物、细菌和病毒。不同种类的生存机器各具有千变万化、种类纷繁的外部形状和内脏器官。但它们的细胞基本化学结构却相当一致,尤其是它们所拥有的复制基因,从人到大象到花草到细菌,其体内的分子基本上属同一种类型。我们都是同一种复制基因即人们称之为DNA的分子…的生存机器。而且根据推断,凯恩斯…史密斯提出了一个饶有兴趣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的祖先,即第一批复制基因可能根本不是有机分子;而是无机的结晶体某些矿物和小块粘土或甚至是化生万物的原物质。 
  生物在胚胎时,最初只是一个单细胞,即拥有建筑师蓝图的一个原版拷贝。这个单细胞一分为二,两个细胞各自把自己的那卷蓝图拷贝接受了过来。细胞依次分裂,直到几十亿。每次分裂,DNA的蓝图都毫不走样地拷贝了下来,极少发生差错。 
  【漫谈】美国著名环境哲学家纳什说:“卡普拉深受正在兴起的生态学的鼓舞,把它视为道家的万物一体意识的西方对等物。实际上,卡普拉的确是把握住了二者的深刻会通之处。现代科学中出现了'错综论',就是把秩序与混沌统一起来的科学,按着这种理论:自然永远处于秩序与混沌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有人指出'错综论'的发现,重新恢复了像中国道家学说这样古老哲学中的智慧,道家学说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漫谈】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创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由形而上的混沌向下落实,渐渐分化成物质实体,先有天地,而后万物(包括人类),万物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就证明这个“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具有无穷的创造力。老子,以其大胆的想象和气魄,对天命、鬼神的观念进行了否定,他将“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始,认为天、地只不过就是天空和大地,并不是什么神物,而“道”也不是神,只是一种形而上的实体,孕育和推动宇宙万物的物质本源,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注释】矛盾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阴阳是事物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来分析一切问题,用“合二为一”的和谐目标来处理一切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既融合统一,又切磋影响,由此推动了事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