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新五代史-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州,故属忠武军节度。晋开运二年置镇安军。汉初,军废。周广顺二年复之。 
  许州,唐故曰忠武。梁改曰匡国。唐灭梁,复曰忠武。 
  滑州,唐故曰义成。以避梁王父讳改曰宣义。唐灭梁,复其故。 
  襄州,唐故曰山南东道。唐、梁之际改曰忠义军。后以延州为忠义,襄州复曰山南东道。 
  邓州,故属山南东道节度。梁破赵匡凝,分邓州置宣化军。唐改曰威胜。周改曰武胜。 
  安州,梁置宣威军。唐改曰安远,晋罢,汉复曰安远,周又罢。 
  晋州,故属护国军节度。梁开平四年置定昌军,贞明三年改曰建宁。唐改曰建雄。 
  金州,故属山南东道节度。唐末置戎昭军,已而废之,遂入于蜀。至晋高祖时,又置怀德军,寻罢。 
  陕州,唐故曰保义,梁改曰镇国,后唐复曰保义。 
  华州,唐故曰镇国,梁改曰感化,后唐复曰镇国。 
  同州,唐故曰匡国,梁改曰忠武,后唐复曰匡国。 
  耀州,本华原县,唐末属李茂贞,建为耀州,置义胜军。梁末帝时,茂贞养子温韬以州降梁,梁改耀州为崇州,义胜曰静胜。后唐复为耀州,改曰顺义。 
  延州,故属保大军节度。梁置忠义军,唐改曰彰武。 
  魏州,唐故曰大名府,置天雄军,五代皆因之。后唐建鄴都,晋、汉因之,至周罢。大名府,后唐曰兴唐,晋曰广晋,汉、周复曰大名。 
  澶州,故属天雄军节度。晋天福九年置镇宁军。 
  相州,故属天雄军节度。梁末帝分置昭德军,而天雄军乱,遂入于晋。庄宗灭梁,复属天雄。晋高祖置彰德军。 
  邢州,故属昭义军节度。昭义所统泽、潞、邢、洺、磁五州。唐末孟方立为昭义军节度使,徙其军额于邢州,而泽、潞二州入于晋。方立但有邢、洺、磁三州。故当唐末有两昭义军。梁、晋之争,或入于梁,或入于晋。梁以邢、洺、磁三州为保义军。庄宗灭梁,改曰安国。 
  镇州,故曰成德军。梁初以成音犯庙讳,改曰武顺。唐复曰成德,晋又改曰顺德,汉复曰成德。 
  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唐明宗即位,以其应州人也,乃置彰国军。 
  新州,唐同光元年置威塞军。 
  府州,晋置永安军,汉罢之,周复。 
  并州,后唐建北都,其军仍曰河东。 
  潞州,唐故曰昭义。梁末帝时属梁,改曰匡义,岁余,唐灭梁,改曰安义。晋复曰昭义。 
  庐州,周世宗克淮南,置保信军。 
  寿州,唐故曰忠正,南唐改曰清淮。周世宗平淮南,复曰忠正。 
  五代之际,外属之州,扬州曰淮南,宣州曰宁国,鄂州曰武昌,洪州曰镇南,福州曰武威,杭州曰镇海,越州曰镇东,江陵府曰荆南,益州、梓州曰剑南东、西川,遂州曰武信,兴元府曰山南西道,洋州曰武定,黔州曰黔南,潭州曰武安,桂州曰静江,容州曰宁远,邕州曰建武,广州曰清海,皆唐故号,更五代无所易,而今因之者也。其余僭伪改置之名,不可悉考,而不足道,其因著于今者,略注于谱。 
  济州,周广顺二年置,割郓州之钜野、郓城,兗州之任城,单州之金乡为属县而治钜野。 
  单州,唐末以宋州之砀山,梁太祖乡里也,为置辉州,已而徙治单父。后唐灭梁,改辉州为单州。其属县置徙,传记不同,今领单父、砀山、成武、鱼台四县。 
  耀州,李茂贞置,治华原县。梁初改曰崇州,唐同光元年复为耀州。 
  解州,汉乾祐元年九月置,割河中之闻喜、安邑、解县为属而治解。 
  威州,晋天福四年置,割灵州之方渠,宁州之木波、马岭三镇为属而治方渠。周广顺二年改曰环州,显德四年废为通远军。 
  五代置军六,皆寄治于县,隶于州,故不别出。监者,物务之名尔,故不载于地理。皇朝军监始自置属县,与州府并列矣。 
  乾州,李茂贞置,治奉天县。 
  磁州,梁改曰惠州,唐复曰磁州。 
  景州,唐故治弓高。周显德三年废为定远军,割其属安陵县属德州,废弓高县入东光县,为定远军治所。 
  滨州,周显德三年置,以其滨海为名。初,五代之际,置榷盐务于海傍,后为赡国军,周因置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为属县而治渤海。 
  雄州,周显德六年克瓦桥关置,治归义;割易州之容城为属,寻废。 
  霸州,周显德六年克益津关置,治永清,割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为属。 
  通州,本海陵之东境,南唐置静海制置院,周世宗克淮南,升为静海军,后置通州,分其地置静海、海门二县为属而治静海。 
  筠州,南唐李景置,割洪州之高安、上高、万载、清江四县为属而治高安。 
  剑州,南唐李景置,割建州之延平、剑浦、富沙三县为属而治延平。 
  全州,楚王马希范置,以潭州之湘川县为清湘县,又割灌阳县为属而治清湘。 
  秀州,吴越王钱元瓘置,割杭州之嘉兴县为属而治之。 
  雄州,南汉刘䶮割韶州之保昌置,治保昌。 
  英州,南汉刘䶮割广州之浈阳置,治浈阳。 
  开封府故统六县。梁开平元年,割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曹州之考城更曰戴邑,许州之扶沟、焉陵,陈州之太康隶焉。唐分酸枣、中牟、襄邑、焉陵、太康五县还其故,晋升汴州为东京,复割五县隶焉。 
  雍丘,晋改曰巳,汉复其故。 
  长垣,唐改曰匡城。 
  黎阳,故属滑州,晋割隶卫州。 
  叶、襄城,故属许州,唐割隶汝州。 
  楚丘,故属单州,梁割隶宋州。 
  密州胶西,故曰辅唐,梁改曰安丘,唐复其故,晋改曰胶西。 
  渭南,故属京兆,周改隶华州。 
  同官,故属京兆府,梁割隶同州,唐割隶耀州。 
  美原,故属同州,李茂贞置鼎州而治之。梁改为裕州,属顺义军节度。后不见其废时,唐同光三年,割隶耀州。 
  平凉,故属泾州。唐末渭州陷吐蕃,权于平凉置渭州而县废。后唐清泰三年,以故平凉之安国、耀武两镇置平凉县,属泾州。 
  临泾,故属泾州。唐末原州陷吐蕃,权于临泾置原州而泾州兼治其民。后唐清泰三年割隶原州。 
  鄜州咸宁,周废。 
  稷山,故属河中,唐割隶绛州。 
  慈州仵城、吕香,周废。 
  大名府大名,故曰贵乡。后唐改曰广晋,汉改曰大名。 
  沧州长芦、乾符,周废入清池;无棣,周置保顺军。 
  安陵,故属景州,周割隶德州。 
  澶州顿丘,晋置德清军。 
  博州武水,周废入聊城。 
  博野,故属深州,周割隶定州。 
  武康,故属湖州,梁割隶杭州。 
  福州闽清,梁乾化元年,王审知于梅溪场置。 
  苏州吴江,梁开平三年,钱镠置。 
  明州望海,梁开平三年,钱镠置。 
  处州长松,故曰松阳,梁改曰长松。 
  潭州龙喜,汉乾祐三年,马希范置。 
  天长、六合,故属扬州。南唐以天长为军,六合为雄州,周复故。 
  汉阳,故属鄂州,周置汉阳军。 
  氵义川,故属沔州,周割隶安州。 
  襄州乐乡,周废入宜城。 
  邓州临湍,汉改曰临濑;菊潭、向城,周废。 
  复州竟陵,晋改曰景陵。 
  监利,故属复州,梁割隶江陵。 
  唐州慈丘,周废。 
  商州乾元,汉改曰乾祐,割隶京兆。 
  洛南,故属华州,周割隶商州。 
  随州唐城,梁改曰汉东,后唐复旧,晋又改汉东,汉复旧。 
  雄胜军,本凤州固镇,周置军。 
  秦州天水、陇城,唐末废,后唐复置。 
  成州栗亭,后唐置。 
  自唐有方镇,而史官不录于地理之书,以谓方镇兵戎之事,非职方所掌故也。然而后世因习,以军目地,而没其州名。又今置军者,徒以虚名升建为州府之重,此不可以不书也。州、县,凡唐故而废于五代,若五代所置而见于今者,及县之割隶今因之者,皆宜列以备职方之考。其余尝置而复废,尝改割而复旧者,皆不足书。山川物俗,职方之掌也,五代短世,无所迁变,故亦不复录,而录其方镇军名,以与前史互见之云。 
  ********吴世家第一 
  呜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贩,衮冕峨巍。吴暨南唐,奸豪窃攘。蜀险而富 ,汉险而贫,贫能自强,富者先亡。闽陋荆蹙,楚开蛮服。剥剽弗堪,吴越其尤。牢牲视人,岭皞遭刘。百年之间,并起争雄,山川亦绝,风气不通。语曰:清风兴,群阴伏;日月出,爝火息。故真人作而天下同。作《十国世家》。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也。为人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唐乾符中,江、淮群盗起,行密以为盗见获,刺史郑棨奇其状貌,释缚纵之。后应募为州兵,戍朔方,迁队长。岁满戍还,而军吏恶之,复使出戍。行密将行,过军吏舍,军吏阳为好言,问行密行何所欲。行密奋然曰:“惟少公头尔!”即斩其首,携之而出,因起兵为乱,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刺史郎幼复弃城走,行密遂据庐州。 
  中和三年,唐即拜行密庐州刺史。淮南节度使高骈为毕师鐸所攻,骈表行密行军司马,行密率兵数千赴之。行至天长,师鐸已囚骈,召宣州秦彦入扬州,行密不得入,屯于蜀冈。师鐸兵众数万击行密,行密阳败,弃营走,师鐸兵饥,乘胜争入营收军实,行密反兵击之,师鐸大败,单骑走入城,遂杀高骈。行密闻骈死,缟军向城哭三日,攻其西门,彦及师鐸奔于东塘,行密遂入扬州。 
  新五代史·世家是时,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刲剔如羊豕。行密不能守,欲走。而蔡州秦宗权遣其弟宗衡掠地淮南,彦及师鐸还自东塘,与宗衡合,行密闭城不敢出。已而宗衡为偏将孙儒所杀,儒攻高邮破之,行密益惧。其客袁袭曰:“吾以新集之众守空城,而诸将多骈旧人,非有厚恩素信力制而心服之也。今儒兵方盛,所攻必克,此诸将持两端、因强弱、择向背之时也。海陵镇使高霸,骈之旧将,必不为吾用。”行密乃以军令召霸,霸率其兵入广陵,行密欲使霸守天长,袭曰:“吾以疑霸而召之,其可复用乎?且吾能胜儒,无所用霸,不幸不胜,天长岂吾有哉!不如杀之,以并其众。”行密因犒军擒霸族之,得其兵数千。已而孙儒杀秦彦、毕师鐸,并其兵以攻行密。行密欲走海陵,袭曰:“海陵难守,而庐州吾旧治也,城廪完实,可为后图。”行密乃走庐州。久之,未知所向,问袭曰:“吾欲卷甲倍道,西取洪州可乎?”袭曰:“钟传新得江西,势未可图,而秦彦之入广陵也,召池州刺史赵锽委以宣州。今彦且死,锽失所恃,而守宣州非其本志,且其为人非公敌,此可取也。”行密乃引兵攻锽,战于曷山,大败之。进围宣州,锽弃城走,追及杀之,行密遂入宣州。 
  龙纪元年,唐拜行密宣州观察使。行密遣田頵、安仁义、李神福等攻浙西,取苏、常、润州。二年,取滁、和州。景福元年,取楚州。孙儒自逐行密,入广陵,久之,亦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