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黯然销魂-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歉意和柔情纠结,艾德华没有愤怒,心下一片黯然。
  呆呆望着艾德华流转着柔和凄清哀伤的面庞,陆申痴了。
  
  艾德华正式和林婉仪签字分居,搬出了华丽的花园房子。
  陆申很快就搬进去,除了打点生意,时间都用在陪伴身孕逐渐明显的林婉仪一趟一趟见医生:充满感情凝视隆起腹部的照片上了当地名流八卦小报,谁都不会误会。
  但陆申不好说话,死活不肯跟她的财产沾上关系。
  艾德华也并不情愿再牵扯公司事务,但毕竟狠不下心来。沟通的结果,是继任一年再看。
  
  不管心里的风暴如何动荡,时间总是以固有的速度走过。
  朋友总是支持的。其他由衷表示遗憾或看笑话,或故意时提高声音讨论“娶到富有妻子,财产也只平分婚后所得部分,看来所获平平”之类,不必解释讨论,一律报以沉静微笑。
  偶尔会失望,那夜陆申从头到尾就没有说一个字,也没机会再跟陆申哪怕一起喝杯下午茶。但也算消极解脱,起码可以庆幸从此摆脱婚姻的重担,不必再忧心无辜的妻子。
  韦斯莱太太坚信这次婚变是自己家小姐理亏,常常送些精美小点心过来。发现艾德华似乎有聊天的心情,也会充满歉意地闲闲说起,加拿大天气实在冷,陆先生陪林小姐去希腊海边租别墅,灿烂阳光对孩子有益。更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面对叶先生。
  新上任的林氏运营副总是行业有数的精英,完全可以胜任;还正式聘请蒋晖加上优质经济律师事务所,部分代表林婉仪监控董事会议暨管理层,不由松一口气。更令欣慰的是,所有公司名义公益性质的慈善机构项目都以林氏集团私人财产形式悉数保留,不牵涉公司上市部分的运营。
  嘲笑着自己表面无畏无惧历经风霜、内里怯懦道甚至害怕一个明快答案会伤心,选择了最轻松的应对方法:逃避。
  就当生活着的城市里面没有这个人吧——尽管空闲的时候、忙碌的时候、在车上、书桌前……任何时候,思念都会无情噬咬神经。
  
  半夜被电话惊起。到医院和韦斯莱太太并肩苦苦守候半夜,为孩子签署出生纸。
  艾德华并不想弄明白,计算受孕时间,孩子出世为何如此之快,从得知到现在还不到7个月。因为他真不愿意弄清楚,陆申究竟在何时开始和婉仪有肌肤之亲。
  全部力气,都用来关注眼前人——隔着众多等候人群,陆申在另一头抽烟。遥遥望,憔悴的他不肯抬头视线交流。艾德华强抑制浑身战栗,被沉默隐忍的表情摄住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简单的寒暄来。
  贪婪注视和沉默尴尬的挣扎中,转眼天明。
  护士让父亲第一时间看皱皱浑身通红的小东西。面对脆弱闭眼啼哭的新生命,心突然融化了,对造化奇迹不由感激。
  来自陆申的血肉,毕竟有亲切感。
  油然泛起无边孤寂。
  终究不会走进贤妻娇儿的常态生活里面了。陆申一度放弃神仙眷侣生涯来拯救艾德华的孤独。差一点点,就有一双坚定的手、一个有力的肩可以倚靠。
  可是……
  在父亲那一栏签名,想到粉红肉乎乎的小东西将会成长为男人,慢慢长成像陆申的刚硬眼神和健硕身体,难言的怪异感觉占据思绪。手有点颤抖。
  
  下一次签字,是一个月后。
  蒋晖带着熟识的律师,代替完成所有的程序,出面的不是那一双正昏天黑地养孩子的人。艾德华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签完离职文件,松一口气,突然疲倦到极点,甚至连肩膀都没有力气抬起来。用手掌抹一抹脸,接触到蒋晖涵义复杂的目光,不再掩饰:“甚至还奢望过,万一,他会来送我。”
  他并没有更多的要求。
  只希望能够单独相对片刻——没有第三双眼睛,没有喧嚣人群。
  太奢侈的渴望。
  暗暗笑自己。
  
  蒋晖此刻肯来,不过是因为对陆申一向死忠。为面前这个强忍住哀伤的微笑面孔暗暗不平:“如果他今天敢来面对你,当初就不会走。”
  从来迷信陆申会正确担当一切,但还是纳闷,老友怎么会这样选择?
  陆申是强者,可是只要牵涉到面前这个艾德华,就只会一味慌乱逃避:逃离婚姻,一次又一次仓皇出走,让人心生恻隐。年来,从每件事务都感受到艾德华对林氏利益的处处维护,令早置身事外的蒋晖都有些动意气。
  艾德华不由讪笑:自以为已经想通所有关窍,怎么这一点上反而不体谅起来?
  “将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蒋晖有些不忍。
  艾德华点头致谢。不管怎么温雅淡然,眼睛里面还是渐渐凝聚一缕挥之不去的柔和惆怅:“当我们说再见,往往就是再也不见的意思。”
  
  惺惺相惜的男人,用眼神沉默告别。
  他们都不知道,同一幢办公大楼顶层,有个人守候多时,渴望能够有机会再看一眼离去的人的背影。
  和林婉仪的约定还有4个月才到期,陆申不能做任何努力,来挽留艾德华惆怅离去的脚步。
  设身处地替对方想一想,这几个月也确实忍得不容易,陆申那里再敢要求他,没有任何理由地等多几个月?
  道理都清楚,心却依然撕裂地牵扯。
  满嘴苦涩味道,只能挺直腰、端起肩,先承受这一分钟必须担当的:从决定离婚开始,命运加在胆敢挑战主流生活方式的两个人肩上的重量。他希望自己能够承担得多一点,再多一点。
  
  黯然销魂,唯别而已。比这更令人痛心的,大概就是连告别的对象都不在面前。销魂蚀骨的神伤滋味根本没有机会流露,两个人只能各自默默咽下。
  天各一方,情何以堪?



三三 天涯(结局A)
  
  燃烧后的这点余温还能改善一些生命的轨迹
  真是值得深深庆幸的选择
  
  ……………………
  
  竹舍是赣东北地区一个小小的村庄。不在浇灌季节颜色就浓绿浑浊的水渠绕村而过。村子周围除了丘陵中间勉强挤出来的零星稻地,就是根本长不出小树的荒凉石灰岩山。
  只有一条勉强可以开拖拉机的机耕道,最近的公共交通工具,是附近镇里去县城的小巴,从村口走到可以挥手让车停的路边(这地方小得根本没有固定车站),需要步行将近一个小时。
  村子穷,人多地少。但是除了村边最好种的一点口粮地,和房前房后赶集时候能用来换几个活钱的菜地,大部分地都撂荒了。青壮年几乎全部出门打工,浙江、广东、福建,远一点到上海,甚至更远的北方……最顺利,也就一年回来一次。亲人在外面艰苦挣扎过得怎么样,也只能看着电视想象。春节短短半个月,村里到处晃着带钱回来过年的人,平时家家都只有老人和孩子,或者孩子太小脱不得身的女人。屋子都凄凉得阴森森。
  每家房门口,都有用来养冬春两季笋的小竹林,和能结几个酸涩毛桃打发孩子嘴馋的桃树。人和牛踩出来的黄土小路边,处处野生着细细的苦竹。看起来似乎“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江南春光,其实土坯房子里大都阴湿不堪,没有任何取暖措施的冬天,更是会冷得让人连骨头缝里都湿漉漉地疼。
  全村人最大的骄傲,就是这里有方圆几公里唯一的初中,用当年老私塾的地基改造的。
  而现在,全村人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学校里有了一位来头惊人的老师:9月开学时,他坐祖祖辈辈从来没有见过的直升飞机来的。两个金头发绿眼睛的洋人和省里教委的干部陪同,说的全都是洋文。
  飞机重新起飞,这些热热闹闹的人又都走了。
  只有艾老师留了下来。
  
  村长让艾老师住在学校的一间土坯屋子里。
  学校穷,买不起玻璃,窗户用旧塑料纸糊的,风一吹乱响。艾德华走进阴冷房间,本能地皱了皱眉头。村长过意不去,再三道歉,说秋天提留款收上来就给买玻璃。他先用一个小时问清楚提留款是什么东西,然后轻轻说一句“不必了。”从此之后,学校里面的样样东西从粉笔到体育课玩的排球、跳绳,但凡觉得太不像样或者根本就没有,看不过去的艾老师自己拿钱出来买。
  本来家访的任务是去催一些学生按时交学费。看一眼那些低矮土坯房子里面萧然四壁、甚至一家人睡在厚竹片编的篱笆上那种惨状,艾老师当时眼睛就湿了,没有说关于学费的任何话题,回来代交了那七个困难学生的书本费。
  有一次上课,发现天花板往下簌簌地掉灰粉,早已经习惯了的全班学生熟视无睹:大部分教室都是五十年以上的不折不扣危房。他直接搭车去县城买了新的栋梁和瓦,坐送货的拖拉机回来。修房子那天像过节,全村能动的人都来帮忙。现场指挥的人就是艾老师——以前学的就是建筑,多高楼的图纸都验收过,翻新几间房子,小意思。
  抢在湿漉漉的冬天到来之前,居然来了一支很多人、很正规的施工队,平地挖了深深的地基,又起了一座气派的教学楼——四里八乡从来还没有过这么好看的房子——设备齐全到包括幻灯教学仪器和十台电脑!有心人向送课桌椅的工人打听,县里怎么突然肯出这么大一笔钱修学校,乡里村里的那些人又怎么会不跟过来吃点喝点,人家回答;全是艾老师出的钱。做了多少年民办教师最后熬成的一脸皱纹和风霜的校长老泪纵横,差点带着全体学生去艾老师门口跪下。
  
  艾老师平时常常是恍惚的冷漠表情,但是每个学生都知道,他的心有多软。一次冬天早晨头一节课,一个家远的学生迟到,被罚站。下课叫过来谈话,才知道这十四岁的韩庆根爸爸妈妈都在东莞打工,现在跟着叔叔过。婶婶不愿意起早给他做饭,天不亮开始,空肚子走两个小时的山路赶来上课。在教室门口站45分钟了,发上还留着路上山风中结的冰碴。看见学生硬邦邦的头发,艾老师不仅当着全班学生向他道歉,还每天都为他留一份热热的早饭,总是记得招呼他吃。
  艾老师教英语。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单词让学生背,上课热闹得像小孩子一起玩,唯一要求是必须用英文。只要是上他的课就像过节,每个人心里的兴奋都胀得鼓鼓的。
  这一季开始,全县城联考,英文最好的就是这所破破烂烂的乡中学,而且发音都地道又漂亮,让县里重点高中的英语老师惭愧。不过也心服口服:“人家那里有联合国派来的英语老师。”
  三个年级只有四个老师,每个年级有不同的七门主课。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加上体育音乐美术,艾老师什么课都有可能排到。而且是他坚持,校长才终于答应保留这些唱歌画画或者瞎玩、看起来没有么用的科目。
  不知不觉,艾老师也成了全村人的偶像。村里每个人在需要尊严的时候,都会重重地强调:“你能跟艾老师一张桌子吃饭吗?人家是坐直升飞机来的!”发现他根本不会洗衣服,更别说用烧柴的灶头做饭,每个人都觉得理所当然。顿时一堆学生的妈或者姐姐争着要替艾老师做家事,村长抓阄让大家轮流。
  最让每个人心疼的,是艾老师从来没有真正放声大笑过,还多少有点水土不服。超负荷的课程实在太累人,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