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得道-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瑁听完,身子微微发颤,他再次沉默了。

刘得道抱拳劝道:“陛下,先王早在几年前,他的心志就不在再朝了。只要您答应他的要求,整个大唐江山就是你的了。”

李瑁冷冷一笑:“嘿嘿,朕若不答应他,难道这个天下就不是朕的吗”

刘得道平缓说道:“很可能不是,因为您之前不是太子,名不正,言不顺。况且您刚刚登基,根据尚浅,先王威严犹在,太子又虎视西北,只要他反口,陛下的帝位必遭动摇,臣肯请陛下三思。”

李瑁摇头苦笑:“那这么说,朕应该答应他的要求咯”

刘得道点点头,不否认。

李瑁心中百转,绝口不提杨欲环,不过在他内心是多么的迫切想要见到她的倩影,这么多年来一直从未改变过。现在他有这个能力将她抢回到自己身边了,不过一到关键那一刻,他犹豫了。因为这代价似乎很严重,不管过去是怎么样,她名义上已经是自己的庶母了,将她接回到自己身边,群臣会怎么想,世人会怎么看他和杨欲环。岁月已经消磨了他的锐气,他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勇气。

刘得道看着他有些落寞的背影,淡然道:“陛下,在您眼前的是整个大唐江山,另一边是个女子,一个已经不属于您的女子,孰轻孰重,不用臣提醒,陛下应该看得很清楚吧。”

眼前的情况,李瑁当然看得很清楚,但是他心有不甘,迟疑说道:“刘爱卿,你说的朕很明白,她现在还好吗,宣她来一下,朕想见她一面”

“呃?”刘得道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说道:“陛下,您这是?”

李瑁略有期待的说道:“刘爱卿多心了,朕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见她一面而已。”

……………………。

出了兴庆宫,刘得道直接回到了欣园,将李瑁的话传给李隆基和杨欲环。

李隆基一听李瑁想要单独见杨欲环,顿时勃然大怒,他手指向天空,大声训斥李瑁的无耻卑鄙的行为。或许他已经想不起来,他那位心爱的欲环妹妹就是从儿子抢来的,首先卑鄙无耻的人是他才对。

杨欲环到没说什么,听李瑁要单独见自己,明眸转溜几圈,雪白的脸蛋上悄然浮起一抹红晕,随着李隆基的咆哮声,那红晕立即收敛,转归于平静。

杨欲环一丝微妙的变化,刘得道尽收眼底,心里明白了几分。杨欲环心里对李瑁还没完全忘却呢,现在两夫妻有希望再聚重圆,心里不免浮想联翩了。

“刘得道,你告诉这个畜生,要想见欲环,除非朕死了”李隆基态度很强硬,丝毫没有商量余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事并不算太复杂,不过刘得道也没办法管了,只好再次当了跑腿的,赶回到兴庆宫,将李隆基的原话告诉给李瑁。

李瑁神色变得冷却起来,淡然道:“刘爱卿,先王回到京城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吧。”

刘得道隐约的闻到一丝异味,瞪眼道:“陛下,您要想做什么?”

李瑁脸色泛黑,隐忍说道:“刘爱卿,你给朕评这个理,世人都知道是

他从朕手中抢走了她,是他一手猜散了我们。现在朕只是想见她一面都不可以吗,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刘得道心里知道他见一面其中的含义,劝道:“陛下请息怒,臣猜想先王一定为您着想,因为您见了贵妃,悠悠众口,一旦被传扬出去,对您,对先王的影响一定很大吧,臣到是有个建议,不知当讲否……”

刘得道话语一停顿,李瑁知他话里有话,连忙追问:“刘爱卿请说”

刘得道长叹一气,缓缓说道:“陛下,贵妃呆在先王身边,您心里一定很不舒服,若将贵妃接回您身边,世俗又不能容,事事不能两难全,何不将贵妃高悬一地,谁也不能见她。陛下与贵妃还年轻,而先王已到不惑之年,陛下可以将先帝接回宫里来供奉,这么一来,西北的太子必定不敢对长安用兵。不出三五年,陛下地位稳固了,时机一到就给她隐名改姓,甚至明正严顺的接回宫里来都可以了……”

听了刘得道的话,李瑁心中一动。刘得道这个主意的确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如果现在强行将杨欲环接回后宫,李隆基肯定不答应,群臣也有非议。太子也会以此为由出兵讨伐,这些天来,他辛苦积来的一点声望和地位必将毁于一旦。长安里的兵马他心里很清楚,皇位一旦不保了,杨欲环当然随时被李隆基抢回去了。

不如双方各退一步,先将杨欲环送到某一个地方安置起来,李瑁、李隆基以及大唐的臣民都不能见她,甚至不能议论她。这样大家心里都平衡,李瑁也好安心供奉李隆基,有李隆基坐镇长安,李亨也不敢对他怎么样,长安军也可以安心对付叛军余部。

刘得道口中说的时机也就是一旦他撑过几年后,他的皇位肯定越发的稳固了,李隆基也随时挂掉,当杨欲环也被人民慢慢的将记,这个时候接回杨贵妃只需他一句话的事

“刘爱卿,与你之见,朕应该如何处理此事?”李瑁打定主意了,杨欲环离开了他几年了。他已经习惯了没有她的日子,在多等几年又何妨

刘得道饸首道:“陛下,怎么安置贵妃并不难,关键是怎么劝阻先帝,谁负责护送贵妃,顺便守护她的安全这个人必须是忠于陛下,而且还要有勇有谋,有过人的威望”

李瑁点点头:“明日就请刘爱卿将先帝接来宫里朕亲自跟他谈一谈,由谁来护送保护贵妃就劳烦刘爱卿为朕想办法吧。”

“微臣遵旨”

………………………。。

刘得道向李瑁献出这一计是别有用心。他是在为自己做打算,君臣之间一旦发生了隔膜,结果往往都是鱼死网破,受迫害的大多是臣民。他知道李瑁对自己产生了芥蒂,是该放弃的时候了。他回到欣园,连夜招苏妙倾,刘欣依,张舞娘来,几人商议了一夜。

最后他们达成了协议,鸡流勇退,放弃眼前所有的一切,保全刘家所有的身家性命

第二天,刘得道就秘密的带李隆基去大明宫,这点破事就让他们父子慢慢商量吧。刘得道心机不再,也懒得去上朝了,他就呆在大殿门外等候结果。

无聊时,刘得道附耳倾听一会,父子两人并没有意料中的大吼大叫吵闹,场面反而很安静,刘得道什么都没听到。

一直到了中午,李瑁才宣刘得道到宣化殿面圣。

李隆基李瑁各坐一边,脸色平静,两人似乎商量的很愉快?

“臣刘得道拜见皇上,太上皇”刘得道缓缓一拜,神色间很傲慢。为了自己的计划,他这是有意识的傲慢。

李隆基双眉一瞥,神色间露出不满的情绪。李瑁到不已为然,平易近人的对刘得道说:“刘爱卿不必多礼,快将你昨日跟朕的计划跟太上皇说一下吧。”

“臣遵旨”刘得道仍是那副臭屁的神情,沉声说道:“陛下交代臣的事,臣已经办妥。”

李瑁喜道:“哦,刘爱卿真是个人才啊,快说说看”

刘得道左右看看二人,朗声说道:“陛下,怎么安置贵妃,臣建议将她送往扶桑,那里的生活,那里的文化虽然跟中原有些差异,但是有一点却与我大唐很相似。扶桑岛国对我大唐一向尊崇倍加,他们也在学习我唐的吃、穿、用、行等等,贵妃去了扶桑不会感到太多不适之处。”

听了刘得道的话,李瑁满意的点点头:“刘爱卿所言不虚,贵妃去扶桑岛国确实很合适,不过由谁来护送贵妃,刘爱卿可有可靠的人选?”

刘得道抱拳道:“陛下,臣众观朝上全臣,护送贵妃前往扶桑岛的人选没有人胜任”

李瑁纳闷道:“什么,没人能胜任?”

刘得道点点头,解释道:“陛下,扶桑岛虽是弹丸小国,但是此时他们局势处于战乱时期,是一个半封闭,半奴隶的国家,局势变化无常,护送贵妃之事为之慎重啊”

一旁的李隆基坐不住了,吹胡子瞪眼道:“哼,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将欲环送往扶桑,你这是何居心?”

刘得道颔首道:“太上皇,臣只是个建议而已,决定权在陛下手里呢。”

李瑁拂袖道:“不必再说了,朕已决定将贵妃送往扶桑。护送贵妃之人选你认为谁最合适?”

刘得道犹豫不决,似乎很为难,皱眉道:“陛下,经臣一夜思来覆想,护送贵妃人选除了微臣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你?”李瑁,李隆基二人同时诧异了。他们都没想到刘得道会推荐自己,要知道,刘得道现在可是如日中天,天下人无人对他不敬仰,谁会想到要去荒蛮的扶桑岛枯守?

刘得道意料到二人的表情,缓和下语气,叹气道:“陛下,太上皇,臣本布衣,从不问事世,承门g陛下隆恩,接任首宰之位,本该尽心尽力为陛下分忧,无奈事世万般无常,陛下您也看到了,臣根本不能胜任这个百官之首,臣深感愧疚,有负陛下重托了。”

李瑁始料未及,惊愕道:“刘爱卿,你真是……”

说实话,李瑁当上皇帝后,野心也欲望也随之膨胀起来。他越发的觉得刘得道,高仙芝等辅佐功臣的权力过大,严重影响自己君王之威。无奈眼下局势还需他们来维持,李瑁不得不不对他们毕恭毕敬,一旦他得势,这些功臣就是他的绊脚石。特别是刘得道,此人说白了就是个魂魂头子,不过人家在京城的权势可谓一手遮天,要怎么动他确实让李瑁很头疼。

现在倒好了,刘得道居然主动退出,还是远离京城,到荒蛮的扶桑?李瑁有点心动了,试探的问道:“刘爱卿,这事别开玩笑了,朕有很多大事还需劳烦你哦。”

“臣已经决定了,辞去百官之首,为陛下尽一点绵薄之力!”刘得道回答的很坚定。这个决定也引起李隆基微微侧目。

“那,那就劳烦刘爱卿了”李瑁故作惋惜,随后附耳对他小声说道:“刘爱卿记住了,朕保证贵妃归来之日就是爱卿封萌之时”

刘得道鸡动拜倒:“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

天宝十载六月六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惋惜的大事。大唐第一太保,国家之栋梁,丐帮帮主刘得道主动辞去了尚书令一职,奉李瑁之命出访扶桑,归期不定。对于刘得道辞官一事,大多数人都在猜测,刘得道与李瑁之间肯定发生了隔膜,因为之前早有征兆,刘得道这是鸡流勇退,也有避祸之意。

几日后,李瑁尊封李隆基为太上皇,供养天年。李隆基也向全天下承认李瑁才是大唐正统,同时敦促远在西北的李亨撤销皇帝封号。

李亨不给与理会,李瑁也没派兵镇压,最后,两个皇帝共存两年多。

在洛阳的史思明卷土重来,挥军杀到洛阳。李瑁再次站在前线与唐军死守城门,同时唐军再次遣出那辆战无不胜的无敌战车。双方僵持了半个月,最后那辆战车因为过量使用而散架了。高仙芝因为过度劳累不幸去世,眼看长安再次岌岌可危。

就在叛军即将攻破城门时,在西北的李亨命大将郭子仪,李光弼二将率八万大军杀到,双方在城外魂战两天两夜,叛军被击退,长安转危为安李亨率大军进城,将李瑁帝位废除,最后莫名奇妙的去世。李亨自己继任为皇帝,他继续供养李隆基,改元龙武,史称肃宗

回到之前,刘得道便率领数千人的使团绕过被叛军占领的洛阳,转到山东蓬莱乘船出海,正式拉开他的出访扶桑岛国之旅。

刘得道这个出访团队有些特殊,人数达到八千余人,不过大多是丐帮旗下的成员。很少人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