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有人劝寇准,把年龄改了,多说几岁。可是寇准从开始时就显露了他的真面目——不改,难道我从刚开始就要欺君吗?

这让赵光义非常欣赏。之后他让寇准在地方官上整整历练了十年,才调回中央,而回来之后,寇准立即就崭露了头角,其方式就是让皇帝下不来台。他跟赵光义在大殿上说事,天生的硬性子,把皇上给惹火了,赵光义拂袖而起,准备退朝。可是寇准接下来的举动在宋朝三百年间独此一份。

他突然上前,把皇帝的衣服抓住,宋史中的原文是“令帝复坐,事决乃退”。老天爷,他命令皇上重新坐好,把事儿说完了再走!

这样的人,赵光义从来没遇到过。事后,他对寇准的评价非常高,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了魏征。但是历史证明他说错了,寇准对宋朝的贡献,远远大于魏征对唐朝的贡献。

年青一代风华正茂,可昨天的太阳终于下山了。赵普在宋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的七月间,死在了西京洛阳,终年七十一岁。这之前,他不断地上表乞请致仕(退休),赵光义一再地挽留。他亲自写下了诏书,里面说——开国的功臣,只剩下你一人了(开国旧勋,唯卿一人),况且你不比他人,不要总说离开我(无烦固辞)。等到真正的大限之日,我们再说分别吧。

分别的一天终于到了,关于赵普,我们也用自己的话,来送他一程吧。

纵观赵普的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风光无限,从一介平民,到开国宰相,并独相十年,这在历史的长河里已经是凤毛麟角,可以和秦相李斯、汉相萧何等等旷世人杰相提并论。之后他的命运也和这些人很相似,盛极而衰,站在了死亡的边缘,甚至随时会身败名裂。

但是谁知道他还有第二阶段。这时他以一个纯粹的投机政客的身份重现,帮了皇帝也救了自己,从人生的谷底里硬生生地重回巅峰。这就彻底超越了他的绝大多数同类,让李斯、范蠡、文种、刘基之辈望尘莫及。

可这还远远不是结局,赵普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时光里,才真正的有了他在中国历史人物里独一无二的身份地位。

他不用权术手段,不要挟、不欺骗,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从前的政敌、现在的皇帝都对他真心接纳,并让他的后辈们以他为榜样,使他的政治行为、典型的政治手法,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重现。这样的人,我们通常都叫做——绝世之人杰。

人,都有其生,有其死,但生死之间,能做到赵普的地步,自有人类以来,可说屈指可数。

赵普死了,他可能真的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所以归天后大地上也有连锁反应。宋朝在他死的前后一年间,出了太多的事,让赵光义不光腿疼、头疼,最后连心也剧烈地疼了起来。疼得他夜里睡不着觉,还写了首诗以作纪念。

先说一年前,宋淳化二年,公元九九一年的六月间,宋初第一名将、忠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潘美病死在边关任所,享年六十七岁。宋朝举国震悼,赵光义伤痛之余,追赠中书令,定谥号为武惠。

潘美死了,宋朝开国以来,最强盛、最亮丽的名将之花终于凋落。对他,还需要什么总结吗?宋初拓地最广、战功最多、职责最重,而功赏却相对最薄的事实,已经足以证明他人生的辉煌和他际遇的不公。我只想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正是因为他的纯粹,才造成他在官场中屈居人下。

也或许是他军事才能过高,所以才让赵宋两代君主都对他提防吧,想想征南唐时为什么要赐给曹彬尚方宝剑?为什么北伐时从不以他为主将?对武将中的武将,一定要加以提防!

多么希望,在他临死时,他能看透了这一点,这正是他的光荣……我无端地想象,他真的看到了真相,因为“平戎万全阵”。在他临死前的四年,他的陛下送给他的,命令他以后打仗完全按照图上的指挥。

请参照大阵分布——此阵由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右翼组成。总兵力达到十四万人以上。其中主力的中军,兵力是十一万。

中军,三座方阵并列,每阵一大将、各方五里、周长二十里、计七千二百步;三阵间各相隔一里,阵面共宽达十七里;三阵中,每五百步设战车一乘,每车配备“地分兵”二十二人;每阵战车计一千四百四十乘,另配有“无地分兵”五千人。合计中军三阵共配备车四千三百二十乘、士卒十一万零四十人。

此外,士兵们分别配备有拒马、长枪、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步弩、步弓、刀剑、盾牌等武器装备。每阵还有“望楼车”(可移动的瞭望楼)八座,每楼有“望子”士兵八十人。

以中军为点,前、后翼两军,左、右翼两军平衡分列。全部由骑兵组成,包括轻骑兵和使用骑枪、骨朵及团牌等装备的骑兵。

左、右翼,每阵一万骑,合计两万;前、后翼减半,各五千,合计一万骑。另各设探马不等,有四十骑,也有近六百五十骑。

以上,就是宋朝阵图第一的“平戎万全阵”,所谓万试万灵,克戎必胜。是赵光义的得意之作,在雍熙北伐刚刚失败后发给了潘美、田重进等边关宿将。要他们仔细研究,立即实行,并且为了加强效果,还配备了精神教育课本——《将有五才十过》,一齐发放。

这座大阵怎么样?非常高妙、面面俱到?实在是沮丧,其实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它的一个致命破绽就会被发现。

好大的一座阵,只算中军就有十七里的宽度,那么你得选个宽敞点地界摆放吧?好,地方大了,我是辽人我有马,我溜你两步行不?什么,你不跟?那好,我可走了,直接奔你的老巢开封;你跟,你也有马?好啊,一共是三万骑兵,那你就来追吧,小心你脱离大部队,先被辽国骑兵吃掉!

再之后,这座大阵的精妙之处就完全显现了。要胜利,只有一个办法——辽国人你不许跑,不许退,咱俩立定脚跟,就这么对掐!

那么宋朝就赢了……难以想象潘美当时的心情,征战一生,临老居然当了学生。他能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只是自从接到阵图之日起,他的名字就从史书中消失了,再也没有任何战功出现。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就是人生,“担当生前事,莫计身后评。”潘美,一切都咽进肚子里,一路走好!

宋朝的房梁接连倒塌,辽国人不断地发兵生事,可最有活力的,却还是西夏。那片土地太邪门,谁到了那儿,都马上活蹦乱跳,跳起来没完没了。

李继捧和李继迁联袂演出,两个党项人把宋朝和辽国都看得眼花缭乱,头晕脑涨。

先从李继捧回国开始,昔日的大哥威望还在,李继迁角色回归,重新当小弟。可是时间稍微长了点,他这些年努力的效果就出现了。主要就是他的妻子们。

李继迁的老婆没有一个是白娶的,辽国的公主不必说了,其他的都是当地党项贵族豪强的女儿,妻妾成群,也就是老丈人成群,就是领地、军队、物资成群!

他先给了李继捧一个笑脸,顺便捞了个大宋的官儿做。可只有一年多,他就原形毕露,直接挑战李继捧的大哥地位。没办法,草原沙漠上强者为王,李继捧只有应战。战场选在了安庆泽(今内蒙古乌审旗西)。

这一战的目的很明确,战场很开阔,场面也很壮观,只是结果太搞笑。李继迁都郁闷死了,正在玩命厮杀,眼看大哥到手,结果乱军中突然一箭射来,正中他的……屁股。那可是箭哪,至于屁股,别管是赵光义的还是李继迁的,都是肉做的。

李继迁落荒而逃,安庆泽之战就这样输掉。回到老窝,李继迁面朝下趴着(没办法),想来想去,还是得找老丈人,只是这次找最大的,向辽国史上最伟大、最美丽的太后求援。太后一听,啊,还有这事?这还了得,马上给了李继迁一个天大的安慰——李继迁,我任命你为西夏国的国王!看谁敢不服?!

李继捧不服,你有辽国,我有大宋,干吗服你?何况就算为了开封城里的妻子儿女,我都得跟你掐下去。于是李继迁卷土重来。要说番种的确和汉人不是一种猴子变的,赵光义屁股中箭,从此终生半残,可是李继迁转眼就能爬上马,带着大批党项死党重新杀到李继捧的老巢夏州。

李继捧挺不住了,他向开封求援,那时赵普还活着,很简单,就近派商州团练使翟守素出兵,一个小小的李继迁,你比当年的北汉、南唐又怎么样?结果李继迁真的是很乖很识相,宋朝的大兵将到未到,他宣布再次投降。

这次投降的代价是,他也被改名了,从此叫做赵保吉。

似乎天下太平了,两个姓李的重新变成了一家子,大家都姓赵,从此和气过日子吧。但是西夏人永远有花样,这次是李继捧,这位老兄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可能是小吉吉把他在大宋的特权抢光了?还是他也想要个辽国的公主?不太清楚,反正他在小迁迁改名为小吉吉的三个月后,就向辽国投降。

萧太后很慷慨,公主是暂时没有了,不过也给你个高官——西平王。怎样?比大宋给的高吧?

不怎么样,李继捧被激怒了,小迁迁现在都是国王了,我才是个王啊?萧太后,你太厚道了,你不知道,小迁迁现在也是大宋的人了,你真的不知道?

结果萧太后大怒,混账的党项小白脸,娶了我辽国的人,竟然还做了宋朝的官!这绝对不能容忍,她立即派出大将韩德威率兵前去问罪。

李继迁演砸了……他缩在老巢里不动弹,辽国的姐夫来骂人,随他去吧,我生病了,不见客。于是韩德威只好把气出在其他的党项人身上,在灵州附近来了个传统的运动项目,打了场规模超大的草谷,然后回国交差。

怎么样,以上就是党项人的有奶就是娘,奶多的才最亲的坎坷找娘经历。这一切都结束,又过了四个月,赵普才死。

这时赵光义的腿已经开始疼了——侯莫陈利用碎了,正常的太医真的不太管用;他的头也疼了——赵普、潘美死了,朝廷内外都崩了顶梁柱,得再找人啊;可是远远没完,下面轮到他的心疼,疼得他寝食难安,生不如死。

他的骨中之骨、血中之血也不让他安生。

第十二章 痛烈人生 屹立不倒

他儿子,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个儿子突然死了。

准皇储、开封尹、许王赵元僖。

非常突然,此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当时是宋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三年的十一月间,元僖这一天正常上班,可是刚刚坐在早朝的候见室——殿庐里,就觉得难受,难受刚开始,立即就支持不住,马上回家。赵光义随后赶去,元僖已经躺在床上了。他叫儿子,元僖还能回答,可是极短的时间之内,元僖就死了。

年仅二十七岁。

赵光义亲眼目睹儿子死去,他悲痛欲绝,抱尸痛哭,史称“左右人等不敢仰视”。这一瞬间,所有的闲情都离他远去,所有的帝王心术,以平和安稳的外表镇慑中外的假象再也没法维持,他只是一个衰老、伤病的父亲……晚年丧子,历史可以作证,这一年他五十四岁了,真的已经到了晚年!

何况这个儿子不比寻常,元僖勤恳努力,仁义孝顺,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和父亲一条心(不像老大),在开封府办公五年,工作上没出过半点差错,和朝廷里的主要大臣更是关系融洽,眼看着一天天成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