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很聪明,他们知道这种情况下弓箭的杀伤力有限,干脆把投石机搬了过来。

“***。。。***。。。”

陈墨开始咒骂毒辣的敌人,投石机投出的石弹砸的门板逛咣咣作响,这还不算完,看到效果不明显,敌军竟然采取了火攻。石弹加上易燃物。这太卑鄙了。

当然,战争中对敌人的卑鄙不叫卑鄙。叫做聪明,聪明的人总会有办法对付敌人。

敌军有办法陈墨也有办法,不就是耗时间吗?水火不相容,相生相克正好碰在一起,居民区不缺水,在陈墨指挥下,门板立刻开始更换。门板上铺上布帛,浇上水太容易了。

伤害性也有,石弹的分量可不轻,门板有时候会被砸的粉碎,这让防守者不得不使用双层的门板顶在自己的头顶。

头顶的进攻不断,脚下也没闲着,敌军的排盾手开始向壕沟挺进。

只有有限的远程武器,这些弓阻挡不住敌军的推进,壕沟很快被靠近的敌军填了起来。

最后的障碍只剩下一个高高的土堆,敌军人多势众,很轻松的就来到土堆之前,这个土堆的争夺将决定被困住人的生死。

董显手下人数还不少,他负责两侧的防守。眼看着敌军推进,手下人越来也少,董显的信心再次动摇。陈墨所谓的援军看来再次属于子虚乌有,这个口号只是陈墨用来鼓舞士气的方法,潼谷关彻底完了,最后的时间到来,援军今天不可能到来。

后悔没有早一点让家眷撤离,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敌军占据了西门,已经形成包围之势,就连韩建和董显的家眷都被围在了这一区域。

“董将军,两侧的防守如何?”

这个防守区域并不是很大,董显出现在了土堆后面,陈墨没有露出一丝惊讶,他淡然地询问起了情况。

稍稍低头,董显低声回答:“暂时没有太大问题,我看看陈书记这里情况如何。”

“防住一段时间没有问题,董将军和手下的勇敢我会永远记在心中!”

眼睛隐瞒不了人的真实想法,陈墨不动声色,董显和他的手下之前一直做的不错,现在吗?陈墨已经看出了问题,不过陈墨不想就这些让曾经的勇士悲剧在自己面前。

人承受一定的压力就会有想法,这陈墨无法改变。他不喜欢背叛情况出现,董显无疑产生了动摇,陈墨知道他来干什么。因屡次身处险境,陈墨现在喜欢把危险扼杀,可不过现在不是时候,他更需要让董显知道真实的情况并同心协力。

“用不了一刻钟我们的援军就会到来,董将军做的已经足够了,我们任务就要完成了!”

“援军到了。。。真的到了。。。”

董显絮絮叨叨的在迟疑,他不相信陈墨的话,也不是不想动手,而是没有机会,因为陈墨身边的人太强悍,他发现自己对付不了。

“董将军回去指挥防守吧,我们只要坚持住一两刻钟就不会有问题。”

随着陈墨的话音刚落,脚下有一种微微的震颤传来,这种震颤带着一种特有的节奏。

投身军武的人都有过这种感受,这是骑兵军团奔驰所产生的震颤,只有训练最为强大的骑兵军团才能够做到这一点,陈墨没有说谎。

董显突然间抬起头,他的眼中闪过惊喜,也有一丝释然流露:“。。。我们得救了,我这就回去,陈书记是鄙人见过的最勇敢的医生和文官。。。。。。”

董显头也不回的离去,战斗持续。

敌军显然意识到了援军的到来,土堆的争夺猛烈起来,密密麻麻的羽箭掺杂着冒火的石弹不断落下,局面很不利。。。。。。

闭上了眼睛,陈墨的脸上全部是放松的表情,不久后,一声惊天动地般的巨响传来。

陈墨笑了,笑容中好像带着一些残忍,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爆炸意味着一场血战和屠杀即将开始。

199身后

在当上这个云麾将军,彭伯卿从来没有经历士兵的溃败。

今天,彭伯卿见识到了,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的士兵溃不成军。

军队在作战中没有建制等于被敌军屠杀,这是彭伯卿一直在避免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士兵的训练从来都是异常严格。彭伯卿训练军队注重每一个环节,是一套完整地体系,一切按部就班,都有规矩可循。

自己的军队溃败彭伯卿从来没有想到过,什么样的军队才能够让自己的士兵溃败?

彭伯卿不相信强大的无以匹敌,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个整体的力量不是勇猛可以抵消。今天应该是败在了体力,也败在了措不及防,士兵的准备不足才导致了这次溃败。

风度代表着尊严,不过在生命面前——风度和尊严好像可以不要了。

彭伯卿抛弃了自己漂亮的战车,这又是第一次。

这是一个用实力说话的世界,朝廷在强大的节度使面前什么都不是,一向讲究气度的彭伯卿在强大的兵锋面前同样如此。他终究是一个凡人,一个喜欢摆谱,做出一副运筹帷幄样子的凡人罢了。

几万人的鲜血铺满整个潼谷关,也包括曾经激战的城东,陈墨胜了,胜的令人膛目结舌。

果然不是吹出来的,左睿的强大超乎想象,董显很庆幸,庆幸自己只是动了动心思而没有真的干出什么蠢事。

“大将军的兵果然厉害,末将佩服!”

“董将军这次不也是浴血奋战?值得我们敬佩!”

大胜让人心情舒畅。陈墨决定不计较董显那些小心思了,董显毕竟没有付诸实施,当然也是陈墨没有给他机会。董显也曾经努力抗击敌军。而且做得不错,以后左睿和韩建有很多合作机会,陈墨选择原谅了董显,他不希望双方出现裂痕。

“没有陈书记和鲍将军的来援,哪里还有潼谷关?末将无能。。。。。。”

陈墨一脸胜利的笑容:“董将军言重了,敌军人多势众,这不能说是将军无能。只是敌军太强,最后的胜利还不是属于我们?”

近两万的斩获让人兴奋,当然。己方伤亡惨重,伤兵多的也让人触目惊心。

好在,无论到哪里,陈墨总是带着自己的药箱。身边也有医官。

尽管忙得昏天黑地。可陈墨从未忘记是一个医生,一个大唐最好的外科医生。潼谷关的医生有限,伤兵遍地,很多士兵需要手术。尤其是较严重的枪伤、砸伤、骨折之类,治疗这些伤无人可以替代,总想做到最好,陈墨的劳累可想而知。

弓箭的伤害和整骨还好说,刺击伤和刀上也好处理。关键是抛石机抛出的那些石弹带来的伤害。粉碎性骨折很常见,陈墨不想让任何士兵留下残疾。他们的勇敢值得陈墨尊重。尽管这些士兵几乎全部是韩建的手下,陈墨没有懈怠的理由。

医生总有那份医者的热情,支撑的力量无比强大,没日没夜,完成任务的陈墨终于把韩建盼来了。

狼狈不堪,还睁着陈血红眼睛的陈墨让韩建吃了一惊,他突然想起来,陈墨不但是一位善于用兵的掌书记,还是一位最好的医生。

神医不是吹出来的,是这种坚持与责任成就了陈墨,韩建无话可说,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太守回来就好,我是累坏了,先让我睡一觉吧!”

陈墨的话让韩建愣了一下。

唐人豪爽,陈墨的直白让韩建笑了起来:“彭伯卿可是极其自负的人,他总是吹嘘自己在战阵中是无敌的,子涵这次可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了!还有京师之战,鄙人佩服!”

“我也很佩服自己!这潼谷关现在绝对安全了,我要睡觉!”

说完,陈墨一拱手转身就去享受自己难得的美梦了。

太有个性了,韩建喜欢:“子涵记得做个好梦,回头我请你吃酒。”

京师,皇城内侍省。

杨复恭,刘季述,西门季、王彦范、王仲先几人集合在一起。

权柄来源于力量和智慧,杨复恭还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最近,他的人在京师内不断增加。作为时世代巨宦的最大继承者,杨复恭在宦官中,在很多地方都有着很强的人脉。和强大的节度使关系亲密,在地方监军中,有很多他的人,而最重要的是,杨复恭有很多义子,这些义子多达几百人。这几百人可不是什么普通人,除了一些低级官吏和内官,不乏执掌一方的大将、官员和监军使,可以说是整个宦官阶层的根基所在。综合以上,杨复恭认为自己很有力量。

当然,杨复恭认为自己很具有智慧,不但成功搞掉了田令孜,还笼络住了原来有着杨姓烙印的将领。比如杨守立、杨晟、杨守亮、杨守宗等杨家人,无不拥有了执掌一方的能力。尤其是大将满存,这位原来处在摇摆中的悍将竟然表示了忠心,让杨复恭信心倍增。

杨家、王家不分家,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王家的同盟为重中之重,因为王家在枢密院掌控着半壁江山。只有宦官内部团结才能更加拥有智慧和力量,也会更稳定,这是杨复恭的信心来源。

政事堂后列五房,有枢密房,以主曹务。唐代宗以前,枢密房只不过是政事堂一个小小的保管文书档案的办事机构罢了。代宪宗时,宦官司能弑君、废君、立君,主要还是掌握兵权,容易接近皇帝之故。此时的枢密使还不能直接参与宰相议事。但到光启皇帝上位后,宦官开始慢慢侵蚀宰相权利,以至于后来于堂状后贴黄,指挥公事,让宦官真正掌握了内廷和国家的执政力。

胜利就在眼前,朱玫授首,李昌符臣服,除了静难节度使地盘之争,只剩下皇帝回京了。

尽管关系不错,但杨复恭还是不希望王重荣和李克用继续强大下去。这次的几大宦官集会,目的其实就是商量是不是在背后给左睿和陈墨捣乱,要不要在京师来点动静。

200我看是疯了

“王成可不是好对付的!”

西门季担任过监军使,对所有事一向考虑周全,他对这件事很谨慎。鲍全友和陈墨不在,王成绝不简单,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还是凶狠的牙兵出身,杀伐果断而狠辣。王成可不管你谁,这件事,一个不谨慎就是杀身之祸。

“要进入内宫还是。。。我们的士兵可不是天成军的对手,无论静难军和潼谷关的胜败如何,动用武力都不合适。”王彦范是一个稳重的人,京师内现在很弱,但万余天成军士兵也不是宦官手中掌握的这些人可以对付,所以他赶紧提出自己的看法。

杨复恭有自己的想法:“当然是进入内宫和淑妃沟通一下,我们不会和天成军直接冲突,只是要见一见淑妃。”

整个太极宫和大明宫都是天陈成军在掌握,不冲突天成军会让进入孟淑妃居住的区域?

就是陈墨和鲍全友不在,京师也不是宦官能够掌握,这可是军将横行的时代。现场有些沉寂,刘季述和王仲先等人明白这个道理,几人干脆一句话都不说了。

“不是闯进去,而是趁机会进去,让淑妃给我等正名。”

杨复恭挑明了,这是一次权利的斗争,但不直接使用武力,因为宦官阶层的武力值在京师现在低的不够看。宦官在内宫有自己的内线,利用内线,只要杨复恭进入紫兰殿就行,他们会“要求”孟淑妃移交权利。名言正顺的掌控京师的指挥权。

不直接动用武力,可这也等于要挟持孟淑妃,宦官不动用武力不代表天成军不动用武力。杨复恭太想当然了。这件事的危险性和动用武力一样高,左睿的军队可不是老神策军的作风,这支军队杀起人来可不会手软。

风险系数太高,几人谁也不说话,杨复恭也明白为什么,可好不容易有点机会,他不甘心:“只要淑妃同意。就是陈墨和鲍全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