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神通鉴-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华见太子没有理会他,不由松了口气。

    你得知道早起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李重华懒床一时爽,等急赶慢赶还是没顶上太子的早朝时辰,才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心里觉得委屈,他又不能进太清殿,为什么还要依着太子的日程早起陪同。

    等老皇帝进了经纶殿,湛长风慢下一步,转身看向李重华,“今后你上午不用过来了,午膳后再来。”

    李重华触到她淡漠的目光,心中忽然起了恐慌,他他他是不是做错什么被嫌弃了。

    “殿。。。”

    湛长风只是通知一声,李重华刚吐了一字,已经没她的身影了。

    李重华被拦在了经纶殿外,他忽然想到,太子是未来的皇帝。

    什么是皇帝,杀人不眨眼啊。

    李重华的脑子里被各种类似“君要臣死不得不死”。“伴君如伴虎”。“伏尸百万”的险恶词汇塞满了。

    他一边走一边掉眼泪,抽咽着进了永秀宫,正赶上安国公李瑁下朝来与妹妹叙话。

    李瑁被泣声打断,抬头一惊。

    “重儿,你怎么了?”李瑁连忙抱起李重华,满脸担忧,“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李重华看见自己的爹,便大哭,“太子不要我伴读了。”

    再问也不说。

    李瑁安慰他了一下,让宫人带他下去洗脸,李云秋在旁看着,不出声也不阻止,只是神情暗了一分。

    “小妹,你到底是如何想的?”

    李云秋一个眼神制止了他接下来的话,摒退宫人之后,才道:“我有我的考虑,你不要插手。”

    李瑁却好像听不懂暗示,跟这个问题执著上了,大声道,“重华也是你的儿子,我原以为你是要他认祖归宗,却让他去当伴读看人脸色,他怎么也是陛下的孙子啊!”

    恍如惊天霹雳,觉得自己可能小题大做,所以半路返回想跟父亲姑姑解释清楚的李重华当场愣住了。

    “爹,姑姑,你们再说什么啊?”李重华张了张嘴,一片茫然。

    带着他的两个宫人更是惊恐地发抖,这这,天呐,她们是不是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东西?!

    李瑁搂住呆愣愣的李重华,不赞同地看着李云秋,“你要瞒到什么时候,如果你不想他恢复身份,那为什么还要让他进宫!”

    李重华的眼珠子动了动,有些无所适从,有些迷茫恐惧,“爹,你在说什么,我是你的儿子啊,我是李重华啊。”

    他紧紧捉着李瑁的衣袖,脑子一片空白,李家诸人的脸庞在眼前闪现,恍惚间又出现一座雄伟的大殿,还有那两个老少有差却同样尊贵的人。。。

第7章 偏差() 
李云秋望着李重华的目光掺杂了愧疚。担忧,柔声解释,“你与湛本是双生,只是你出生之时气息奄奄,不能成活,加之当时局势相胁,易家必须有一位继承人,所以。。。”

    所以留下了健康的湛长风,瞒下了李重华的存在。

    毕竟双生子是一件晦气的事,为了未来皇帝的履历,李重华没必要存在。

    但她也是惊喜交加,不管他前几年多么体弱多病,如今到底好生生地站在她面前,精神得很。

    李重华并不笨,意识到自己是被舍弃的,他有点怨恨,“那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认我。”

    说完这句话,他更加难受,若不是李瑁揭开真相,她是不是根本不会认他。

    也对,太子那么优秀,与其相比,自己有什么值得重视的。

    小孩子的心思都写在脸上,李云秋叹气,心中复杂,“并非不认你,而是没到认你的时候。”

    “你知道有多少人要杀太子么,你和太子不能同时出事,否则,殷朝就彻底完了。”

    李重华似懂非懂。

    李瑁倒是明了其中意思,“你的母妃是为你的安全着想,给易家留条血脉。”

    他又问李云秋,“但是你不打算告诉陛下他还有一个孙子么,若陛下和太子同时有个好歹,怎么证明重儿的身份?”

    李云秋信任这个哥哥,当初才将李重华交给他,但湛长风是女孩这件事,只有她和一直照顾湛长风起居的总管知道。

    总说人心易变。

    李瑁揭开李重华身份一事,在她看来有故意之嫌。

    李云秋清楚地知道他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安国公府从上两代开始就被皇帝渐渐收回了兵权,到如今只顶着一个爵位罢了。

    比起疏远的太子侄儿,怎有自己带大的“儿子”亲厚。

    李云秋多少猜到他的心思,却也没有点破,“我会找机会和陛下说的。”

    只是李云秋心中的顾虑,无人知晓。

    若仅仅是多出一名皇孙,倒不是大事,毕竟如今的太子地位无可动摇。

    但如果老皇帝知道他竭力培养的太子是女孩,这个新出来的孙子才是唯一皇孙呢?

    然重华终究是真正的太子,这点无法隐瞒。

    李云秋打算让他在成年之前跟着湛长风多学多看,等他做出些成绩,再告诉陛下他的身份。

    而李云秋安排他当湛长风的伴读,一则想两人更加亲密,等以后两人纠正了身份,不至于手足相残。她更希望到时湛长风能辅佐他。

    二则,湛长风作为明面上的太子,能帮他挡住刺杀诘难种种危险。

    三则,有湛长风珠玉在前,现在还是一个孩子的李重华恐怕难以得到陛下的欢心,所以至少要等他成熟点,这对他也是一个磨炼。

    四则,作为伴读,他也能体验到皇帝对储君的系统培养,这对他的未来是好事。

    “你要记住,你是皇孙,天下有你的一半,但是你现在还不能让人知道你的身份,因为你是易家的底牌。”李云秋对李重华道。

    李重华听着有点刺激,原来自己和那两人一样,而且以后的某一天,也能成为那样的人!

    揭过了这一段,李云秋想起他哭泣的原因,“太子为什么不让你当伴读?”

    李重华呐呐,转眼想起自己是太子的哥哥弟弟,顿觉没什么好怕的了。

    “我早晨起得迟了先,便叫人嫌弃了,让我上午不用过去。”

    上午不用过去?

    那怎么行。

    太子的军政学习和皇帝亲授的学问都集中在上午,下午只是练练骑射去去孺子阁,若上午不用过去,李重华学什么。

    “我亲自与太子说。”

    李重华放开了胆子,嘟囔道,“上午不去挺好的,反正我也听不懂。”

    而且起得太早,天都没亮呢。

    茶盏重重撂在案面上,李云秋严厉道:“不懂也得懂,你必须做得比她更好。”

    李重华吓了一跳,不敢说话。

    藏经阁

    湛长风随手从书架上抽了几本古籍来看,却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最后还是丢下了书,上梯进密室。

    不管如何,她想知道更多。

    密室里记载的事十分纷杂,有关于历史真相的,有关乎神玄奇异的,也有某些帝王的心得传记。

    湛长风一本本翻阅过去,其中有一本竟是殷朝开国皇帝的手札。

    里面记述的却是一名叫巫行山的人。

    巫行山在历史上是一代名将,辅佐开国皇帝统一了神州大地。

    在开国皇帝的手札中,详细地记录了君臣的相遇相知相随,也记录了两人在对百姓的态度上发生分歧,导致巫行山在开国之筵上挂冠而去,从此不见踪迹。

    开国皇帝不觉得自己有错,只有将百姓愚化,才更利于统治。但他的字里行间也满是对巫行山离开的痛惜。

    此外,湛长风发现在开国皇帝的记述中,巫行山十分神秘强大,不是普通人。

    在手札的最后,开国皇帝道:巫乃异人,献龙甲神章,助我成龙,后世之辈欲亡殷,吾之继者可寻之以抗国难。

    寻什么,如何寻?

    湛长风又将手札翻了几遍,忽然指尖一顿。

    出藏经阁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总管上前道:“殿下,夫人请您去用晚膳。”

    湛长风惊讶,“十天来请两次,有点频繁啊。”

    总管也不知她是受宠若惊还是讽刺,只得讪笑,“殿下哪里的话,夫人自是想念您的。”

    他飞快地瞄了她一眼,心惊胆战地给李重华刷好感,“李公子也要向您赔罪,您是不知道,李公子以为您嫌弃他,吓得都哭了。”

    湛长风莫名,“哭什么?”

    总管没有过多解释,省得惹她厌烦,意思传到就可以了。

    湛长风到了永秀宫,首先瞧了眼李重华,眼含笑。眉梢得意,哪里像是哭过的。

    恩,还敢直视她了。

    这是一场鸿门宴,湛长风坐在席位上,漫不经心地想道。

    湛长风挡开了宫人夹过来的菜肴,声音平淡。

    “作为伴读,他原该寅时便在我殿前等候待命,迟到不说,还学会告状了,恩?”

    李重华知道自己身份后,看见湛长风第一眼,便仔仔细细地打量了自己这个兄弟,有些失望地发现,自己与她没有相像的。

    单就容貌来说,自己清秀柔和,太子则俊俏夺目,即使不做什么表情,也有种高高在上的侵略性。

    此时她细长的眼尾一挑,伴随着极具威重的单音觑过来,更是吓得李重华僵住了拿玉箸的手,一时间因着自己的身份而擢升的自信被敲得七零八落。

    李云秋注意到他的心态变化,怎容湛长风做大,语气冷了一分,“作为太子,当心胸宽博,他只犯了一次错,就不饶人么?”

    “母妃,你在想什么。”湛长风态度也冷淡下来,“孤的决定不会改变。”

    “天色晚了,母妃早些休息罢。”

    湛长风不欲和她争吵,立起,离席。

    “你给我站住。”

第8章 雪飞花() 
未央宫前庭

    寒光一闪,雪花裂成两半,轻忽曼舞,纷扬飘落。

    小少年着玄衣,银带束发,刃身映着她锋利的眉眼,手一动,刃向外,慢悠悠的小碎雪未沾到她的身,陡然一坠,顺着剑势狂舞尖啸。

    一时间剑光临尘,引动风雪相随。

    李重华看直了眼,被总管拽了两下,才失神地绕过前庭,走进廊檐。

    廊下立着一长须老道,穿着洗得浆白的道袍,面容清癯,双眼炯炯有神,一眼看来,仿佛能透过人心,叫一切无所遁形。

    李重华又怯又好奇,离着老人三丈远时,脚步便慢了下来。

    “国师,这是殿下的伴读,李氏的重华公子。”总管恭敬地介绍道。

    没有人知晓长须老道的姓名,也没有人知晓他的来处。

    那年湛长风三岁,昏迷不醒,皇城内外的名医俱都束手无策,他揭了皇榜而来,叫醒了太子,被老皇帝尊为国师。只是时常外出云游,近日才回都。

    总管又对李重华道:“这位是国师,也是教授殿下武功的老师。”

    李重华眼睛亮了,“我能跟您学武么?”

    长须老道但笑不语,李重华有点失望,却仍坚持:“我一定会努力学的,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你我无缘无分。”长须老道拢袖而立,笑着拒绝。

    李重华救助似地看向总管,母亲说,有什么事可以找总管解决。

    总管摇摇头,不发一言。

    湛长风收势,剑归鞘,走到长须老道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