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颗芯片的性能跟一座大楼那么大的超级及计算器还要强大几十倍。光是这个,已能被这边的世界视为外星科技了。

    所以,林棋不会把太超前的产品,拿到这边世界。即使理论上,两者精度是一样的的,但由于时代的进步,真不是一回事!

第64章 去欧洲() 
“欧洲的飞利浦公司!”虞有澄说道。

    “飞利浦?”林棋想了想,问道,“联系好了吗?”

    “以前的老同事介绍,飞利浦公司已经给出1微米精度的整套设备的报价——170万美元。不仅仅是光刻机设备,还包括后期的封装。”虞有澄解释说道,“当然了,这是小批量生产的实验室设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设备,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目前,国际上那些半导体大厂,1微米的工艺已经是大规模生产的工艺,其实验室的工艺水平,早就进入了0。3微米,甚至更高的水平。

    按照国际上奸商的做法,至少是出口中国落后三代的生产线。即使以港资企业的名义,在国际上也一样买不到最新的设备。

    比如,中国八十年代先后引进了日本100多条电视机生产线,从黑白到彩电,全都是日本国内要淘汰掉的破烂。把生产线卖光了之后,日本一方面卖显像管继续赚钱。另外,日本又开始搞更先进的TFT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屏两种技术上远超过CRT的显示技术。

    半导体设备方面也是一样的,国内引进的设备,大部分都落后欧美日10年的破烂设备。

    买实验室级的光刻机设备,只能用来验证芯片设计的性能,不具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利润。

    只要验证了芯片性能之后,虞有澄保证,最多花两年时间,肯定有办法自主搞出一条1微米精度的大规模生产线。

    林棋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买吧!等等……我也一起去一趟欧洲!”

    “你去欧洲干什么?”虞有澄说道,“怕我贪污你钱?”

    “不是的。”林棋笑道,“飞利浦公司研制了一项很有价值的技术CD,我准备把这个技术的专利授权,也拿到手!”

    “CD?”虞有澄莫名其妙,他当然听说CD,但似乎是音乐行业的东西。

    “小型镭射盘。”林棋只能翻白眼,“这是一种新的存储介质,目前,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已经应用这种技术开发音乐唱片。可以预见,这种唱片未来是可以取代传统的磁带!”

    “你准备进军音乐市场?”虞有澄皱眉说道,这个年代唱片行业跟计算机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个新兴的技术,又不是半导体,所以,他个人觉得,林棋什么都想要插一腿,难免会犯下当初仙童公司的错误。

    仙童公司当初不是研发能力步枪,而是资源和精力太过于分散。不如英特尔那么专注,所以,才会落到样样都会,样样稀松。

    “不是的,音乐仅是CD的一种应用!”林棋肯定的说道,“实际上,我更看好CD作为新的存储介质的商业前景。现在的软盘1。44MB容量,就要三十美元一片,软盘驱动器几百美元。我觉得,软盘和软驱这玩意不行,在这方面投入研发,完全是错误的选择!”

    “CD呢?”虞有澄好奇问道。

    “CD现在的技术水平下,每片能存储650MB内容!”林棋说道,“而成本更便宜,工业化生产之后,每张CD光盘价格不过几毛钱!”

    每片几毛钱的成本,虞有澄并不是很在意。

    但是650MB的存储容量,却是让其有点坐不住了!

    这个数字,在80年代初,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这却是真的,一点水分都没有!

    CD——ROM可以轻易达到600多MB,而升级到DVD…ROM,别说几百MB了,就是几GB、几十GB也是有可能的!

    而软驱这么一个落后的玩意,整个80年代都是计算机行业的主流配置。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被光驱给替代。

    只能说,垄断了技术标准的那些寡头,为了利益不断的打压先进的技术。直到软驱的利润彻底被压榨干净,才纷纷开始做光驱光盘!

    “不可能!”虞有澄睁大眼睛,“你听谁说的!”

    “我一个朋友,暂时不能出卖他!”林棋睁大眼睛,又把黑锅推给自己子虚乌有的朋友身上,“他跟我讲,只要我们拿到CD的技术专利授权,升级成一点也不难!这个技术搞出来之后,软驱软盘可以退休了,百倍容量的光驱光盘,取代软驱软盘。游戏机也是一样,不用昂贵的游戏卡带,而是用更便宜的光盘。还有,不仅仅是音乐——还有电影!对,它的性能不亚于录像机录像带,但是,却远远比录像机和录像带成本低!”

    这下子,虞有澄神情显得很精彩:“你朋友对你真好!这样的朋友,如果你愿意介绍给我,我很高兴跟他交朋友!”

    当然了,林棋坚决不说。

    CD能存储数据,这应该没问题,薄薄的一片光盘存储的CD唱片,索尼公司已经有产品出售了。

    只不过,能存储多少数据还不好说,但在林棋信誓旦旦的语气之下,虞有澄姑且相信真的那么神!

    不需要650MB,就是能做到65MB,在这个年代,也具备市场前景!

    软盘存储,现在才1。44MB为主,至于2。88MB的软盘虽然有,但一块软盘卖100美元,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正像是磁带淘汰了纸带,软盘淘汰了磁带一样。

    光盘由于其存储容量更大也更廉价,光驱和光盘,迟早能把软驱和软盘淘汰掉……

    即使计算机行业,固执的不用,林棋也会在自家生产的游戏主机上采用!

    毕竟,游戏卡带的的硬件成本昂贵,至少要二十多块钱生产成本。后来任天堂公司,使出吃奶的力气压缩卡带的成本,却发现根本做不到,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了其使用了十年多的卡带存储。

    用CD来存储游戏,不仅仅游戏程序容量更大,而且,一张光盘只要几毛钱的成本。存储介质的价格优势,就足以让新创业电子准备推出的家庭主机游戏,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大批量出货的游戏,采用光盘存储,直接比卡带存储要低10块钱以上,同等的定价之下,一份游戏多赚10块钱!

    积少成多,每年销售几千万甚至上亿张游戏光盘时,节约的成本就能转化为几亿甚至十多亿的利润!

第65章 荷兰之行() 
1981年3月2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太堕落了,这个城市……”张茹有点气愤的看着街头的那些玻璃橱窗,橱窗中站着的是近乎裸体的欧洲失足妇女。

    “荷兰是欧洲最开放的国家,而阿姆斯特丹又是荷兰最开放和混乱的地区。”林棋说道,“这里红灯区、大麻之类的,都是合法的。”

    虞有澄神情虽然儒雅,但也不由被橱窗边的火辣身材的***吸引。

    林棋就更加不甘示弱,放肆的对那些***扫视。

    “你们!”张茹不由跺脚。

    “哈哈哈……”

    实际上,林棋和虞有澄倒不是真的对于那些欧洲的失足妇女感兴趣,以他们的身份,即使要玩女人,要么选择干净的大学生包养,要么就是选择有名气加成的女明星。

    那些站街的橱窗美女,虽然也有几分姿色,但是既没有女学生那么干净纯洁,又不像女明星有名气加成。

    大约等了半个小时,虞有澄的BP机响了起来。

    不久后,就看到一名金发的欧洲中年人挥手,用英文喊道:“虞!这边!”

    “嗨!圣乔治,最近你屠龙了吗?”虞有澄高兴的笑道。

    “虞,不要拿我的名字开玩笑!”圣乔治有点尴尬。

    圣乔治这么奇葩的名字,来源于神话传说说的一位屠龙英雄。由于,这位英雄有屠龙的传说,所以是屠夫、刽子手的保护神,在以前,取名圣乔治,说明长辈希望孩子今后成为一名屠夫,毕竟,屠夫在以前可是非常高收入的职业。而在现在还取这个名字,就有点中二病了。

    那名叫做圣乔治的中年人,曾是虞有澄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的同事。后来,仙童半导体逐渐衰败之后,即使不主动走人,迟早也会因为业务被砍而裁员,圣乔治决定回到欧洲,加入皇家飞利浦公司。

    皇家飞利浦公司,毕竟是一家百年老店,当初爱迪生在美国发明电灯时期,飞利浦公司也在生产电灯,并且,钨丝电灯业务,甚至超过了爱迪生电灯公司。

    近百年来,它跟爱迪生电灯公司(通用电气)一样,逐渐成为为一家业务很广泛的科技巨头。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飞利浦除了拥有数量众多的研发人员之外,还有遍布世界的工厂,因为家大业大,所以,能够把各种发明,迅速的转化为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仙童半导体公司迅速衰败,而飞利浦却是常青树的原因。

    众人来到车旁,车仅有四个座位,但却要塞进去五人。

    虞有澄博士坐到驾驶舱,林棋保镖占一个座位。

    张茹几乎挤的坐在林棋腿上……貌似,林棋也是正常的男人,所以,美人贴身坐怀,可耻的硬了。

    张茹很开明白了怎么回事,脸上浮现一朵红晕,尖尖的指甲,忍不住掐林棋的胳膊。

    身边的保镖小李目不斜视,但无疑注意到了两人的细微动静。

    ……

    车行半个多小时,抵达了飞利浦公司总部。其总部非常简洁,没有高楼林立的大厦,仅有三四层高的建筑。

    此时正是飞利浦公司辉煌时期,拥有几十万名员工,每年百亿美元以上收入的超级大集团,总部显得非常繁忙。

    林棋和虞有澄的身份,还不够资格见飞利浦集团的最高层,招待他们的主要是半导体制造业相关的管理人员。

    “欢迎参观飞利浦公司!这位是马丁。范。邓。布林克,飞利浦的半导体制造业的主管。”圣乔治指着一名年轻的有点过分的青年。

    “你好!我叫做虞有澄,这位是我的老板林棋——《中华方块》游戏的发明者。”虞有澄微笑介绍说道。

    马丁。范。邓。布林克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你们公司的产品!不过,仅是不到200万美元的生意,你们完全可以把订单发过来,然后在香港等着收货,没有到欧洲签约的必要吧?”

    三十多岁的马丁。范。邓。布林克确实年轻的不像话,但他所领导的团队,却是能设计和制造光刻机……未来全球光刻机行业的垄断者ASML就是脱胎于飞利浦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

    “是的!但是我们更希望在购买之前先参观一下,了解更多技术细节。”虞有澄说道,“而且,我还打算到德国那边看看。”

    马丁。范。邓。布林克脸色有点不爽说道:“虞,你们中国人总是喜欢货比三家,但是我不得不说,德国提供的光刻机,未必有我们性价比高。”

    “是吗?但你们的光学镜片,是蔡司提供的!”虞有澄说道。

    “实际上,我们不仅仅采用蔡司的光学镜片,有时候,也用日本公司的镜片。”马丁。范。邓。布林克说道,“我们飞利浦是一家国际性的企业,全世界任何厂商供应的零件,都能纳入我们的设计和采购名单中。正是因此,我们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能让我们参观并试用设备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