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冯啸辰真的傻眼了,这都是哪跟哪的事儿啊。自己不过是为了解开自卸车工业试验这个死结,才给冷水矿出了个主意,结果在经委领导的眼睛里,自己居然成了安置待业青年的专家。经委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全国经济体系里的最高权力机关,经委的各个部门里出类拔萃的领导、专家数不胜数,如果这些人都解决不了待业青年的问题,自己能干什么呢?

    “罗局长,您不是跟我开玩笑吧?”冯啸辰试探着问道,“咱们经委这么有权力的地方,安置一下自己的职工子弟也办不到?”

    罗翔飞叹了口气,说道:

    “外面的人以为经委很风光,其实并不然。经委各个部门都有一些下属企业,倒是可以安置一些人,但这些企业大多数都在外地,总不能让这些职工子弟都到外地去上班吧?京城里的这些企业,面对的并不只有经委这一个上级部门,京城这么多部委机关,哪个机关里没有一些孩子需要安置的?经委也得考虑一下自己的形象问题,不能做得太过分了。

    这几年,很多原来下放到外地农村去的知青回京,委里已经想办法安置了一些,包括在经委内部创造了一些岗位进行安置。但那些年龄稍小一些的待业青年,就只能排队等着了,待业青年安置是全国性的大难题啊。”

    “原来如此。”冯啸辰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一点了。

    罗翔飞把冯啸辰从南江借调到京城来,答应帮他解决一个编制,但却是挂在一家位于远郊的企业里的。人的编制算在那边,但上班是在冶金局。经委那些子弟不可能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安置,他们需要有上班的地方,却又不像冯啸辰那样有一技之长。京城市区以及近郊的企业有限,容纳不下这么多人。经委有权有势,那只是地方上的看法,搁在京城这个地方,像经委这样有权力的单位,可还真不算少。

    为了安置本单位职工家里的待业青年,经委自己也创造了一些岗位。比如冶金局的食堂、汽车班、后勤之类的地方,就有不少临时工是本单位的子弟。但这种岗位毕竟也不能无限地设置出来,因此最终还是有不少孩子在家呆着无所事事。

    冯啸辰在冷水矿用一个主意解决了上千待业青年就业的事情,在经委内部被当成一个有趣的八卦传说开了,于是便有人说这么一个人才,为什么光顾着给别人出主意,不能给经委自己出个主意,也找个什么废石堆,建个石材厂之类的。这话传到经委领导耳朵里去,便有了对罗翔飞的这么一问。当然,经委领导这样问,也并不是真的存了多少希望,其中也不乏一些开玩笑的成分。

    “罗局长,这件事委里的重视程度有多高?”冯啸辰向罗翔飞问道。

    罗翔飞道:“还是非常重视的。你要知道,这些待业青年里,有一些还是司局级领导同志家里的孩子。照理说,以他们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给自己的孩子安排一个工作并不难,但单位里其他职工家里的孩子还没有解决,这些当领导的同志如果光顾着安排自己的孩子,未免就太不合适了。这种情况在咱们局也有,比如马局长家里的小儿子,现在就在待业,为这事,父子俩还一直在闹别扭呢。”

    “那我就明白了。”冯啸辰答道。

    人都是有些私心的,如果这些待业青年都是普通职工家的孩子,那么领导们嘴上说得再坚决,实际行动的时候还是会有些懈怠的。此外,要解决这些待业青年的安置问题,难免要动用一些社会关系,是不是有这些领导的孩子,情况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没有你们家孩子,你去求人的时候,人家就可以推托一下。但如果你家的孩子也在其中,你求人帮忙也更加理直气壮,人家不帮你解决,那就不仅仅在公事上得罪了你,而且在私事上也得罪了你。

    谁都知道,在公事上得罪人无所谓,在私事上结仇可就有麻烦了。

    “怎么,你有办法了?”罗翔飞看冯啸辰如此回答,不禁好奇地问道。说真的,他向冯啸辰提起此事的时候,并不带有多大的希望。他一直觉得冷水矿石材厂的事情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很难复制的。冯啸辰能够在冷水矿想出一个办法,不意味着他回京城还能想出另一个办法。

    可现在看冯啸辰的反应,似乎又带着些胸有成竹的样子,难道这个小年轻真的这么逆天?(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德国人来了() 
冯啸辰并没有告诉罗翔飞自己打算怎么做,他表示自己对于这件事已经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但还没有考虑成熟,需要再了解一些情况再说。罗翔飞与冯啸辰有足够的默契,见他不肯说,也就没有追问,只是说什么时候冯啸辰考虑成熟了,再来找他交流。

    事实上,经委的这200多个待业青年有些已经在家里呆了好几年了,领导们倒也没急着非要在这个把月的时间里解决这个问题。既然冯啸辰说要考虑,罗翔飞也就由他去了。

    在随后的几周时间里,冯啸辰忙得脚不沾地。因为冯舒怡给他打来了越洋长途,说自己将在3月底访问中国,届时将带几个德国商人同行。在冯舒怡到来之前,冯啸辰要做的准备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啸辰,我又见到你了!”

    首都机场,衣着艳丽的冯舒怡推着装得满满的行李车走出等候大厅,迎面正与前来迎接的冯啸辰碰上。德国婶子扔下行李车,大步走上前来,不容分说又给冯啸辰来了一个拥抱,顿时把与冯啸辰同来的其他接机者都雷了个外焦里嫩。

    “婶子,这里是中国,三叔就没教过你啥叫入乡随俗吗?”

    冯啸辰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这个拥抱之后,假装难堪地对冯舒怡批评道。他早看出来了,这位婶子纯粹就是想整蛊,她知道当年的中国人性格保守,所以故意这样做来戏弄冯啸辰。在这种情况下,冯啸辰越是尴尬,她就越是开心。

    冯舒怡格格笑着,为自己的恶作剧得逞而感到得意,她回头招呼过来三位同行的德国男子,指着其中的两位向冯啸辰说道:“啸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德国格拉尼建筑材料公司的职员,这位是阿尔坎先生,是公司的营销经理,这位是丹皮尔先生,是质量检验师,他们是专程为了你说的冷水矿的装饰石材而来的。”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中国来!”

    冯啸辰用德语向两位格拉尼公司的职员致着欢迎词,然后把他们介绍给了与自己同来接机的严福生和常敏。严福生和常敏连忙上前,与对方握手致意。

    冯舒怡这趟来中国,身负着两项职责。第一项便是应冯啸辰的要求,带这两位建筑材料公司的人员到冷水矿去实地考察花岗岩材料的情况,确定从中国进口花岗岩石材的事宜。

    在此之前,冯啸辰已经让人对冷水矿的花岗岩进行了技术鉴定,并把鉴定材料发给了冯舒怡。冯舒怡找到格拉尼公司,请他们研究这些鉴定材料。正如冯啸辰预测的那样,格拉尼公司的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看过材料之后,如获至宝,当即表示如果资料属实,他们非常愿意从中国引进这种石材,并在整个欧洲市场进行销售。

    建筑石材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不怕花样繁多的。建筑师和普通人家都喜欢尝试各种新的材料,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冷水矿的花岗岩品质良好,环保指标也达到了欧洲最严格的标准,自然能够赢得建筑界的青睐。当时德国市场上几乎见不到来自于中国的石材,光是这个噱头就足够让格拉尼公司想尝试一下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价格便宜啊!

    在冷水矿的时候,冯啸辰与潘才山等人一起研究过石材的定价问题。最初,潘才山他们算出来的价格是每片600毫米见方、厚度20毫米的抛光板材可以卖到2元人民币的样子,这样石材厂非但能够支付得起所有待业青年的工资,甚至还能有少许的利润。

    冯啸辰回忆了一下后世冷水矿建筑石材的销售资料,又结合未来几十年中国的物价变化和汇率变化,拿笔算了半天,怎么算都觉得这个价格似乎是太低了。他让冷水矿开了个介绍信,然后跑到市里的邮电局给远在德国的冯舒怡打了个长途电话,然后回来告诉潘才山等人,他们的报价还可以再高一些,最起码也要乘上五倍的样子吧。

    这个数字一说出来,当即就把所有人都惊呆了。乘上五倍,那就是每片石材可以卖到10块钱人民币,这不是抢钱的节奏吗?按体积算下来,1立方米石材差不多就是1400块钱,合800多美元,什么时候石头能卖得比矿石还贵了?

    其实,潘才山他们还真的想错了,这个世界上优质的花岗岩本来就比铁矿石要贵得多。不是所有的花岗岩都能够作为建筑石材的,而在能够用作建筑石材的花岗岩中,又分为若干个档次,冷水矿的花岗岩是属于高档的那一类。此外,铁矿石的开采没什么讲究,直接用炸药炸开,然后用大电铲挖出来就行。而作为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却需要整块地开采出来,再进行切割、抛光等工序进行加工,还要计算边角料的损耗,这也是要计入成本的。

    在当年,中国人没有这么奢侈,很少使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所以在人们的眼里石头是不值钱的。

    欧洲市场的情况就不同了,一方面是建筑中使用石材的数量较大,拉高了价格,另一方面则是人工和环保的成本很高,所以优质石材价格不菲。即便是这个乘了五倍的价格,在格拉尼公司看来,也仍然是便宜得惊人,算上海运成本,再算上私底下付给冯舒怡的佣金,他们还是能够稳稳地赚到一倍的利润。当然,前提是这些石材真的能够达到冯啸辰所说的各项质量指标,尤其是辐射剂量和色泽这两项,对价格的影响实在是太显著了。

    当然,到了后世的中国,家家户户装修新家或多或少都会用上一些石材,一块天然石材的台面也能卖到上千块钱。如果潘才山他们也是穿越者,对于现在冯啸辰报出的价格就不会觉得惊讶了。

    带着半信半疑的心理,冷水矿派出了严福生前往京城迎接格拉尼公司的技术人员。冶金局对此事也高度重视,派出常敏陪同,与冯啸辰一道到机场接机。在从冶金局到机场的路上,严福生嘟囔了不止20次,说价钱方面是不是应当稍微保守一点,不要说得太高,免得把客户吓跑了。常敏倒是见过一些世面的,知道德国人有钱,虽然她也不太相信石材的价格能卖得这么高,但还是站在冯啸辰的一边,说不妨先开个高价试试,对方实在觉得价格太高,还可以再还价嘛。

    冷水矿派出的德语翻译在一旁给严福生、常敏他们做着翻译,让双方能够顺畅地沟通。冷水矿有不少进口设备,也经常会有国外设备商的技术人员来帮助做技术指导或者维修工作,所以有自己的外语翻译,用不着再麻烦冯啸辰去做翻译了。

    严福生在事先受过冯啸辰的再三叮嘱,让他不许在石材的成本、价格上露出半点口风,也不许在外商面前显得太过客气,以免堕了自己的志气,影响谈判。他也是个老江湖了,虽然不懂跨国贸易,但在国内做生意的经验还是有的,因此便强迫自己装出矜持的样子,与阿尔坎等人只谈天气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