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确定公司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之后,秋间会社的股东们做出了出售公司的决定。米内隆吉在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化工设备协会的理事长乾贵武志,请他帮忙在同行间询询价,看看哪家企业愿意收购秋间会社。结果,大多数同行对此都表现漠然,只有两家不入流的企业表示愿意收购秋间会社的一部分优质资产,开出来的价格也就比买废铁高出那么一点点,与其说是收购,还不如是说在羞辱米内隆吉。

    于是,米内隆吉把目光转向了海外,试图寻找海外的收购者。他先是在欧美各国问了一圈,最终大失所望,欧美国家的化工设备企业已是产能过剩,哪还有兴趣收购一家技术上已经落伍的日本企业。接着,他又让人到巴西、南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去了解了一下,这些国家的企业和政府同样没有收购秋间会社的意向。

    最后,有人向米内隆吉提了个建议,让他找中国人问问。米内隆吉找到了过去曾经为自己服务过的职业掮客郭培元,郭培元带回来的消息让他半是兴奋半是郁闷。兴奋的地方,在于郭培元声称中国国内的确能找到买主,中国企业对于获得秋间会社拥有的技术是非常感兴趣的。至于郁闷之处,就是他先前报的价钱让郭培元委婉地否定了,据郭培元说,中方的开价最多也就是200亿日元的样子,即便是这个价格,人家也要考察了秋间会社的现状,才能决定。

    米内隆吉把中国企业有意收购秋间会社的消息透露给了乾贵武志,而隐瞒了中方的出价,声称中国人愿意不惜代价地获得秋间会社的技术专利与生产设备,请各位日本同行斟酌。

    米内隆吉在业内浸淫多年,当然知道这个消息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

    中国的化工设备工业是整个西方工业界的徒弟,在诸多老师中间,日本企业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但这位徒弟成长起来之后,便开始挑战老师的权威了。欧美企业的产品线更高端,中国人一时还不敢觊觎,日本一向是高中低端通吃,中国人便欲争夺日本人霸占着的中低端化工设备市场,并且已经屡屡得手。

    日本人能够把欧美企业从中低端市场上赶走,靠的是低廉的生产成本。而中国人抢日本人的市场,靠的是比日本人还要低廉的成本。日本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要想把劳动力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压到如中国企业一般的水平,完全是做不到的。日本企业只能靠着技术上的优势来压制中国企业,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80年代的时候,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存在着严重的低估,为了获得中国市场,经常会答应“技术换市场”的要求,向中方转让一些技术。等发现中方凭借这些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日本企业向中国转让技术就变得谨慎多了,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几乎就是千金不换。

    秋间会社是一家老牌化工设备企业,手里掌握着大量技术专利,还有很多秘而不宣的技术诀窍,如果这些技术落到中国企业手里,中国企业就会如虎添翼,在市场竞争中给日本企业以更大的压力。秋间会社已经濒临破产了,国际竞争之类的事情,与米内隆吉及其他股东都没有关系。但池谷制作所、森茂铁工所等等企业还要混下去,他们怎么可能坐视秋间会社的技术落到中国人手上去呢?

    如果不希望我的技术落到中国人手上,那么诸君就开个价吧。

    这就是米内隆吉的想法,他要让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互相竞价,以便把秋间会社卖出一个好价钱。至于说与其他日本企业的香火之情,那就呵呵了,日本人啥时候在乎香火之情了?

    “各位,我并不想把企业卖给中国人,秋间会社有着辉煌的过去,我不希望它落到中国人手上。”米内隆吉发话了。

    “可是,我们听到的消息是,你已经在和中国人接触了。”森茂铁工所董事长川端弘嗣反驳道。

    米内隆吉点点头,说:“川端君说得没错,我的确是在与中国人接触,而且我们双方已经就价格问题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对方流露出了很强的收购意向。”

    “可是,你没想过这样做会对日本化工设备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川端弘嗣问道。

    米内隆吉咧开缺了牙的嘴冲众人狰狞地一笑,说:“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如果诸位愿意接手秋间会社,哪怕价格比中国人的开价低20%,我也会接受的。”

    “中国人的开价是多少?”池谷制作所销售总监内田悠沉声问道。

    “600亿日元。”米内隆吉大言不惭地说,其实这个价格是他向郭培元开的价,郭培元还的价只有这个数字的1/3。

    “这不可能!”川端弘嗣第一个跳起来了,“秋间会社现在的价值,连100亿日元都不到,中国人除非昏了头,否则他们出到200亿日元都是失败的。”

    “谁跟你说的!”米内隆吉把脸一沉,“秋间会社虽然经营上出了点问题,但我们的固定资产还在,还有我们的无形资产。我们请评估事务所做过估价,光是无形资产的部分,就价值300亿日元以上,而这些无形资产,中国人是极其看重的。”

    “你说的无形资产,也包括了共享专利池里属于我们的那些专利吧?”内田悠问。

    “当然。难道池谷公司打算撤出专利池吗?”米内隆吉反问道。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专利的应用。一家企业要生产一台设备,可能要用到几十家企业的专利,如果每个专利都要通过谈判来获得授权,那企业就别干活了,光是起草授权文书就能把企业拖死。为了减少专利上的交易成本,一些企业会联合起来,各自拿出自己的一部分专利,形成一个共享的专利池,大家都可以用池子里的专利,只要支付一个统一的专利使用费即可,不需要逐个地进行专利谈判。

    秋间会社与池谷制作所、森茂铁工所等一干化工设备企业之间,就有若干个这样的专利池,秋间会社可以通过这个机制,使用池谷、森茂等企业手里的许多专利。如果秋间会社被中国企业收购了,那么就意味着收购方也可以使用这个专利池里的专利,池谷、森茂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就会消失殆尽。

    “不,这是不可能的!”川端弘嗣咆哮起来,“如果秋间会社被中国人收购了,那么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把秋间会社从专利联盟中踢出去,我们绝对不会允许中国企业使用我们的专利。”

    米内隆吉呵呵一笑:“川端君,你们打算如何弥补秋间会社离开后的专利缺口呢?”

    “这……”川端弘嗣无语了。专利池是一个共享机制,秋间会社用了森茂铁工所的专利,反过来森茂铁工所也用了秋间会社的专利。如果把秋间会社踢出去,那么属于秋间会社的那些专利也就被踢走了,森茂铁工所拿什么来替代这些专利呢?

    森茂铁工所的产品设计,都是默认了能够使用秋间会社专利的。如果突然宣布这些专利不能用了,森茂铁工所的许多产品都要重新设计,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模具、夹具、生产工艺等等的改变,可真不是撂一句硬话就能够解决的。

    “米内君,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一个真实的报价。恕我直言,600亿日元的价格,我相信中国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你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把秋间会社转让给我们大家。”内田悠说道。

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 
“400亿。”

    “这不可能,我们最多能够出100亿。”

    “350亿,这是我们的底线了!”

    “120亿,如果我们能够联系到五家企业共同出资的话。”

    “320亿!”

    “125亿!”

    “……”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讨价还价,一方存着讹诈的心理,想让自己的同行多出钱,而另一方则是一盘散沙,虽然知道这件事对自己有影响,却又想着它对其他企业同样有影响,为什么自己要出头来解决。两边都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这种谈判还能有什么用处?

    乾贵武志是会议的召集人,但同时又是这个会场上最透明的。因为协会这种组织本身就是一块擦桌布,人家需要你的时候,还能把你拿起来当一回事,人家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只能乖乖呆在桌子底下,没准还会被谁踩上一脚。看到会场重新陷入了口水战,乾贵武志只能长叹一声,宣布暂时休会,大家回去思考一下,然后再做决定。

    “内田君,我们必须想个办法,绝对不能秋间会社落到中国人手里去。”

    走出会场的时候,川端弘嗣拉着内田悠商量道。

    “能有什么办法?”内田悠问。

    “也许,我们应当多联合几家企业,把秋间会社买下来。”川端弘嗣说。

    内田悠冷笑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凑出300亿日元,买下秋间会社?”

    “300亿肯定是不行的,我觉得努力一下,150亿,应当能够打动米内隆吉。”

    “可是,我们花150亿买下秋间会社有什么用?仅仅为了它的那几个专利吗?”

    “如果这些专利落到中国人手上,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可就不止150亿了。”

    “在损失发生之前,我们能说服我们的股东吗?”

    “……我觉得,或许能吧。”

    川端弘嗣的声音已经弱得听不见了。股东们是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吗?如果是为了森茂自己的事情,让公司出点钱,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股东们或许是能够同意的。收购秋间会社,对森茂来说看不到任何直接的利益,而中国人收购秋间会社,对森茂的威胁也是潜在的,并没有变成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让股东掏出真金白银来止损,川端弘嗣自认没有这样的能力。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米内隆吉是不会接受150亿的开价的。他所以要让我们开价,不过是想拿这个价钱去作为与中国人谈判的砝码。你别听他说愿意接受一个比中国人出价低20%的价格,我敢打赌,真到大家竞价的时候,哪怕中国人愿意比我们多出1日元,米内隆吉也会毫不犹豫地把秋间会社卖给中国人。”内田悠冷冷地说。

    川端弘嗣回忆了一下米内隆吉一贯的为人,不由也黯然地点了点头。日本人讲规则,重合同,凡事一板一眼,背后所隐藏的是一种动物性。西方国家称日本为经济动物,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动物,就是一切都以利益为导向,不存在任何伦理、道德以及人情方面的考量。在出售秋间会社这个问题上,米内隆吉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卖出一个高价,至于是中国人收购,还是日本人收购,并不在米内隆吉思考的范围之内。内田悠作为与米内隆吉合作多年的老伙计,对他的了解是非常深入的。

    “这么说,我们绝对没有办法了?”川端弘嗣问。

    内田悠摇摇头,说:“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手是秋间会社真的被中国人收购了,我们要及时建立起新的专利壁垒,不能让中国人打进我们的大酬劳。另外一手,那就是请通产省出面来阻止这桩交易,最起码,要阻止中国人获得秋间会社所拥有的关键专利。”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那就拜托内田君了。”川端弘嗣向内田悠深鞠一躬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