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互寒暄过后,宾主分别落座。冯啸辰当仁不让地坐了大沙发,霍特比则坐在一侧的小沙发上的,包成明坐了另一侧的小沙发,同时掏出笔记本,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霍特比先生,听包总说,你对整个欧洲的电子行业都非常熟悉,你能介绍一下你在这个行业中的人际关系吗?”冯啸辰道。

    “非常乐意。”霍特比应道,“我是剑桥物理系毕业的,毕业之后进了风神电子公司,担任工艺工程师。后来,如您所知,风神公司因为在几款音频解码芯片的开发上犯了战略性的错误,负债累累,最终破产了。不过,我在风神公司的同事们却被欧洲的多家半导体公司聘用,这让我在这些公司里都拥有了朋友,有几位朋友甚至在公司里当上了高管,他们能够给我提供很多内部信息。”

    霍特比添油加醋地说着,他受辰宇信息公司雇佣,干的就是情报搜集的事情,所以他认为冯啸辰关心的也是这方面的事情。冯啸辰倒是没有纠正他的这种错觉,而是顺着他的话头东一鳞西一爪地问着各家公司的情况,以及霍特比对这些公司的了解。霍特比果然是个很敬业的掮客,在雇主面前知无不言。当然,他也的确知道不少关于这些公司的情况,说出来的事情并非虚构,冯啸辰听得连连点头。

    “你刚才说,林顿公司最近资金比较紧张,有意引入战略投资者?”

    在听完霍特比的一番讲述之后,冯啸辰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是的,我的一个朋友在那家公司工作,上个月他还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了解一些投资商,说他们公司有意拿出5%的股权,来筹措一笔用于开发新技术的资金。”霍特比道。

    冯啸辰问道:“他们希望用5%的股权交换多少资金?”

    “大约是100万美元吧。”

    “林顿公司的净值恐怕不到1000万吧?100万美元相当于10%的股权了。”

    “这个……或许是这样吧。”

    “如果我给你100万美元,你有办法从林顿公司拿到10%的股权吗?”

    冯啸辰此言一出,霍特比便呆住了,眼睛瞪得滚圆。他还偷眼看了包成明一眼,想从包成明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包成明却只是笑而不语,并不向他解释什么。

    其实,非但是霍特比,包成明刚到冯啸辰的打算时,也是被雷得外焦里嫩。冯啸辰跟包成明说要接见那些联系人,包成明猜到了很多种可能性,不过主要也是围绕着打探消息或者推广产品这些想法,谁知道冯啸辰居然是要这些人帮他去收购一批欧洲企业的股权,这在90年代的中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关于收购欧洲企业股权的事情,冯啸辰事先没有向包成明透过风,但具体的运作却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包成明曾经照冯啸辰的安排,在国外的几个离岸注册中心注册过十几家企业,都是那种注册资本仅10美元的小公司。包成明一直不知道冯啸辰注册这些公司的目的何在,因为这些公司在注册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做过什么业务,偶尔帮着其他企业倒腾几笔货款,倒更像是为了证明这些公司的存在而做的操作,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这一回,冯啸辰向包成明透了底,冯啸辰才知道,非但辰宇信息公司在海外投资过这种小型皮包公司,菲洛轴承、春天酒楼等也都干过同样的事情,冯啸辰旗下的这种幽灵公司已经积累到了五六十家之多,而且注册时间和业务类型各异,让人根本无法识别出这些公司之间的联系。

    包成明把他在欧洲的代理人召集过来之后,冯啸辰开始与各位代理人进行分别会谈,包成明也全程参与了这些会谈。冯啸辰与每一位代理人谈话的程序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先漫无边际地了解这位代理人所熟悉的领域,不露声色地打听代理人与某几家公司的关系。待到确定代理人的人品可靠,同时与冯啸辰心目中的某家公司也有一定联系的时候,冯啸辰便抛出类似的这样一个问题,让这位代理人出面去收购这家公司的股权,而真实的购买方,却是冯啸辰旗下的幽灵公司之一。

    “冯总,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都很一般啊,咱们买进它们的股权干什么?”

    最初知道冯啸辰的安排时,包成明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诧异地向冯啸辰问道。

    冯啸辰嘻嘻笑道:“如果不是因为它们经营状况一般,咱们怎么能买得起它们的股权呢?这些公司也都是在欧洲颇有一些渊源的公司,如果不是因为欧洲的经济每况愈下,哪轮得到咱们来买它们的股权?”

    “可是,这些公司恐怕很难会有盈利的,咱们买下这些股权,明显是亏本的生意啊。有这些外汇,就算是在欧洲或者美国的股市上买一些好的股票,收益也不止这些吧?”包成明道。

    这些年,辰宇集团旗下的轴承公司、工程机械公司等都开展了一些外贸业务,包括包成明的辰宇信息公司也做过一些海外的咨询项目,收到了不少外汇。这些外汇有些按照国家规定上缴了,还有一些则通过各种手段留在了辰宇的海外公司手里。这种作法严格来说是违规的,但时下但凡做外贸业务的民营企业都会这样做,因为民营企业要申请外汇额度非常难,不想办法自己留点外汇在手上,万一涉及到从国外进口设备之类的事情就抓瞎了。

    集团到底存下了多少外汇,包成明并不清楚。不过,看冯啸辰的意思,似乎是可以一下子拿出几千万来的样子,因为他想收购的企业是如此之多,有的企业准备投入百把万,有的企业投入几十万,加总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这些花几十万就能够入股的企业,都不算什么大企业,一时也看不出什么投资价值,真不知道冯啸辰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有,就算要入股这些企业,冯啸辰也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公开去做,为什么要如此藏头缩尾,先是在诸如百慕大之类的离岸注册中心注册一家幽灵企业,又找欧洲的掮客出面去进行收购。此外,冯啸辰还要求这些掮客互相不能见面,也就是不能让他们知道各自所做的事情都与辰宇公司有关,用心缜密到这个程度,实在令人费解。

    冯啸辰没有向包成明做详细的解释,而是叮嘱道:“老包,有些事情,现在说出来你也理解不了,还是等到以后再说吧。我们入股这些企业,牵涉面非常广,我也顾不过来,以后就交给你打理了。你记住一点,千万不能泄露这些企业的情况,即便有人发现某家企业有我们中国人的股份在内,也不能让他们察觉到所有这些企业的股份是有关联的,明白吗?”

    包成明闻言,赶紧挺着胸脯保证道:“明白,冯总,你就放心吧,这件事我亲自负责,公司里任何人都不会知道详情的。”

第六百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 
    冯啸辰所图谋的事情,也的确没法向包成明解释,因为一旦他解释了,包成明非但不会相信,恐怕还会觉得他脑子有问题,最起码也是吃饱了撑的,尽想一些不着调的事情。站在1995年的时间节点上来看冯啸辰的安排,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想法。

    冯啸辰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为了日后大规模收购欧洲知名企业做铺垫。他让霍特比等人去收购的这些企业,只是用来掩人耳目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双白手套。

    冯啸辰清楚地记得,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经济一路向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而欧洲则陷入了长时间的欧债危机,许多时下赫赫有名的企业都深陷亏损的泥潭,等待着被人收购的命运。在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企业大量收购欧洲老牌企业,获得了它们积累多年的技术和品牌,使中国在许多技术领域迅速跻身世界前列。

    而随着中企收购欧洲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对中国心存敌意的国家和组织开始鼓噪各种版本的“威胁论”,给中资收购欧企制造各种障碍。许多意向中的收购案都因为各种莫须有的理由被叫停,一些欧洲企业在出售的时候被要求分离出最核心的技术部门,只允许中国收购那些鸡肋一般的普通业务。

    冯啸辰是知道这段历史的,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为日后的收购埋下伏笔。他注册一大批幽灵公司,再用这些幽灵公司到欧洲的一些中小企业去参股,这样就不至于引起他人的关注。他目前手头掌握的资金有限,还不能把这些中小企业完全收购下来,只能先作为一个普通股东在这些企业里占个位置。

    在未来若干年内,他将寻找机会,逐渐向这些企业增效,最终获得这些企业的控股权。然后,他再通过利润转移的方法,帮助这些企业做大。等到欧债危机开始,他就可以利用手上控制的这些企业去收购意向中的欧洲老牌企业,甚至是一些美国、日本的企业。

    因为他手上的企业至少在名义上还是欧洲企业,这种收购想必是不会引起那些国际组织警惕的。而等到把意向中的老牌企业收购到手,那么无论是把产权全部转售给中国企业也好,或者是悄悄地把内部技术转移走也好,别人都很难限制了。

    要想让这一系列的收购案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就必须要抹掉其中的“中国”痕迹,或者至少让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有计划的行为,充其量是个别中国富翁的偶然行为而已。冯啸辰要求包成明不能让这些欧洲代理人互相知情,就是要让他们自己都看不出冯啸辰的计划,即便是有个别代理人泄露了秘密,别人也不会想到这居然是一个如此宏大的计划。

    冯啸辰在10年前就开始注册幽灵企业,现在又开始参股欧洲的中小企业,目的是把整个过程拉长,让人感觉不到阴谋的存在。这种作法,在围棋上叫作布一些“闲子”,也许这些闲子最终并没有用处,但只要有几颗闲子发挥作用,就能够改变整个棋局。

    冯啸辰并没有狂妄到认为20年后他可以凭借辰宇公司的力量去完成对一干欧洲老牌企业的收购,这是需要集全国之力去做的。他今天布的闲子,其实是为人作嫁,真正去完成这些收购的,或许是某家大型国企,也可能是某家民营企业,再不就是后世才出现的各种基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件事由国家出面来做或许更合适,比如由装备工业公司来做,那才是名正言顺的。但冯啸辰也有自己的苦衷,那就是他没法说服国家对这种事情进行投资,如果他去向各级“有关部门”说出这个设想,恐怕人家的反应会与包成明一样,觉得惊愕不已,甚至怀疑冯啸辰有什么别的想法。

    此外,他这一次让人收购欧洲这些中小企业,其中也是有风险的。有些企业也许撑不到派上用场的时候就已经破产了,那么前期投入的资金就会打了水漂。这种投资有些类似于风险投资,投10个能成1个都算是胜利。但如果让国家出钱去做,一旦失败,他这个经办人就说不清楚了。尤其是在国家外汇如此紧张的时候,花大量外汇去做一件高风险而又看不到眼前收益的事情,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考虑到这种种麻烦,冯啸辰决定只能是自己去做了,反正是他自己赚来的钱,怎么用都无所谓,不需要对谁负责。他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当初搞一块“自留地”是如何英明,体制内权力很大,但掣肘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