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都是国家的钱吗,怎么能算是倒贴呢?”

    “说是国家的钱,你找下面的企业出点钱试试,看看他们给不给?”

    “他们是给国家交过利税的”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了起来,冯啸辰在旁边听着,只是笑而不语。二人吵了一阵,估计也是觉得很难说服对方,便一齐把目光投向了冯啸辰,异口同声地说道:“小冯,你也别装聋作哑了,说说你的看法吧,你支持我们谁的观点?”

    “我的看法吗?”冯啸辰好整以暇地笑了笑,说道:“我觉得你们俩说的都不靠谱,我都不支持。”

    “什么意思?”两个人顿时就变成了同盟军,都向冯啸辰瞪眼问道。

    冯啸辰道:“很简单啊,刚才老王也说了,这是咱们拉来的业务,那凭什么白给下面的企业做呢?”

    “对呀对呀,这不就是我的意思吗,他们想接这些业务,起码得把咱们的差旅费出了吧?”王根基说道。

    “差旅费?”冯啸辰露出一个鄙夷的神情,说道:“老王啊老王,你好歹也是国家机关里的处长好不好,你就这点志气?”

    “这碍志气什么事了?”王根基不解地问道。

    冯啸辰道:“咱们三个人的差旅费才多少钱?撑死了有10万人民币就足够了吧?这些设备,咱们向非洲国家报的价钱,起码都是七成以上的利润,就算对方砍砍价,两三个亿的利润也是稳的,你拿10万块钱就满足了?”

    “说得也是啊。”王根基反应过来了,他们这次在非洲和人洽谈装备出口,都是把装备在国内的价格涨了好几倍报价的,就这样还让黑叔叔们感激涕零呢。这些装备交给任何一家企业去做,都是五成以上的利润,加起来两三个亿是稳拿的,自己光想着让对方出差旅费,的确是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了。

    “依你之见,咱们该怎么做呢?”王根基问道。

    冯啸辰道:“我原来也没想到在非洲有这么大的市场,还有就是利润率能够这么高。原来我的想法和老吴差不多,就是把拉来的业务直接交给下面的企业去做,解一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不过,现在我改主意了,我想回去跟罗主任谈谈,这些业务,咱们不能交给他们去做。”

    “不交给他们去做,难不成咱们自己做?”王根基下意识地问道。

    “没错啊,就是咱们自己做。”冯啸辰道。

    “这怎么可能!”王根基直接把冯啸辰的话当成了调侃,或者是一个大家都听不懂的冷笑话,他不屑地说着,“小冯,咱们聊正事呢,你开玩笑也得看场合吧。”

    冯啸辰无奈地一摊手,道:“我说的就是正事,你非要当玩笑,我有什么办法?”

    吴仕灿是了解冯啸辰的,知道他虽然爱开玩笑,但也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他说道:“小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直接说出来吧,别跟我和小王打哑谜了。你说咱们自己生产,是指什么呢?”

    冯啸辰道:“我没说自己生产,我只是说自己做。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咱们自己把这些业务接下来,然后再包给下面的企业去做。”

    “这不是咱们过去搞大化肥的时候那套思路吗?”吴仕灿有些明白了,他想了一下,说道:“可是,这一回和上一回可不一样。上一回,咱们是面对日本企业,从日本企业手里拿到分包任务,再发给下面的企业做,具体的技术要求,是由日方负责的。这一回嗯,就算有点相似之处吧,但区别还是有的。再说了,咱们重装办是机关,又不是企业,怎么能跟非洲国家签合同呢?”

第五百零二章 变一个企业出来() 
“不是企业没关系啊,咱们可以变一个企业出来嘛。”

    听到吴仕灿的话,冯啸辰笑呵呵地回答道。

    “变一个企业出来?”吴仕灿心念一动,“小冯,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装备工业公司建立起来?”

    关于成立一家工业装备公司来协调全国装备研发的思路,罗翔飞曾经向冯啸辰说起过,同样也对其他的中层干部说起过,重装办内部对此事已经是无人不知,唯一的悬念只是在什么时候启动这项工作而已。

    把重装办的职能转到公司去做,这不是罗翔飞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而是与经委领导充分讨论之后才提出来的思路。经委领导认可此事,也是出于无奈,因为重装办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难开展,如果不采取一些新的措施,重装办就只能是名存实亡了。

    国家最早提出重大装备研制计划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占主导的年代,重装办作为由经委牵头,十几家职能部委作为主办机构的单位,权力是很大的,全国的装备企业都要买重装办的账。在那段时间里,重装办要想推动一项工作,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随着国家逐渐转向商品经济,各部门、各地区都在积极推进扩大企业自主权,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国家部委层面,对下属企业的控制权更是一缩再缩。有些职能部委自己都已经改成了工业公司,原来的部属企业就更是不在乎上头的意见了。

    说下属企业不在乎上级,也是相对的。在不涉及到利益冲突的时候,下属企业显得很乖巧,机关或者总公司的人下去考察,都能够享受到好吃好喝的接待。但如果涉及到利益问题,人家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婉拒你的要求都算是比较客气的,遇到横一点的,直接就给你一个冷脸,让你灰溜溜地下不来台。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机关要想做点事,就非常困难了。他们手里当然也有一些大杀器,要和下属企业撕破脸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力量的。就如前两年北化机的程元定和重装办叫板,结果就被经委找了个名目给撸下去了,还把他的问题移交给了司法机关,让他蹲号子去了。但这样的手段又岂是能够随便拿出来用的,偶尔用一回,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也就罢了,真的三天两头去抓企业领导,还不得闹出乱子来。

    再说,程元定所以会落马,也是因为他屁股上的确不干净,让冯啸辰他们抓着了把柄。大多数的企业领导不会像程元定那样嚣张,他们最多是吃吃喝喝,照顾个把关系户之类,并不算什么大的过错,上级机关又岂能凭空找他们的麻烦呢?

    形势变了,管理模式自然也就要跟着改变,这就是改革时代的特征了。鉴于重装办对下属企业的行政管理权已经严重弱化,经委便提出了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问题的思路,设想在重装办之外再成立一家国家装备工业集团公司,以企业化的方式来协调重大装备研制工作。装备公司与重装办将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式,该用行政手段的时候,就用重装办的牌子,该到用经济手段的时候,就用装备公司的牌子。这样一来,工作的手段多了,做事也就能够游刃有余了。

    想法有了,但具体如何做,还得重装办这边来拿主意。罗翔飞只知道这是一个好点子,但在细节上还想不明白。商品经济对于他这一代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家公司做好。

    冯啸辰是一个从市场经济年代里穿越过来的人,对于如何用经济手段来达到管理目标,有着许多别人不具备的经验。罗翔飞找冯啸辰谈过几次,听冯啸辰说了一些想法,感觉很有启发。他曾向冯啸辰说过,一旦这家公司成立起来,要聘冯啸辰当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至于说总经理,那当然是由罗翔飞来担任的,这一点谁都清楚。

    听冯啸辰说要变一家企业出来,吴仕灿便敏感地想到了装备工业公司这件事。他原本以为这件事怎么也得酝酿几年时间才能有些眉目的,但听冯啸辰这个意思,似乎是希望这家公司马上就能够成立,以便承接他们这次在非洲拿到的订单。

    “咱们成立一家公司,从非洲承接业务,然后再把业务分包给各家装备企业,这不就是我们理想的管理模式吗?”冯啸辰说道,“要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问题,首先就是手上要有钱。商品经济年代里,没有钱一切都是空的,说话不会有人听。”

    “这样也行?”吴仕灿目瞪口呆。他早知道重装办要成立公司的事情,但对于公司如何运作,他是一点想法也没有,充其量就是觉得以后也许应当把一些国家拨款变成商业合同,加一些奖惩机制之类的。但国家通过重装办下发的拨款本身也并不多,就是一些科技专项资金啥的,一年几百万的样子,分到各家企业头上也就是点毛毛雨,起不到左右企业经营行为的作用。

    吴仕灿经手过的最大的一笔钱,是冯啸辰从德国弄来的装备科技基金,那笔钱有高达一亿元之多。但这钱其实是属于基金会所有的,重装办只能算是过路财神,不可能把这钱当成装备工业公司的钱来花。

    现在,冯啸辰却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由重装办出去揽业务,再把这些业务分包给各装备企业做。总包与分包的这种模式,吴仕灿是懂的。能够担负总包业务的企业,都是极有实力的企业,如日本的秋间会社、森茂铁工所之类,这些企业负责技术研发,形成核心技术之后,再招募其他企业来当自己的外包商,赚取高额的利润。未来的装备工业公司如果能按这样的模式来运作,倒也真符合了重装办的初衷了。

    “我觉得小冯这个想法可行。”王根基插话道,“咱们是国家装备工业公司,出口成套装备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咱们和非洲国家签合同,再让下面的企业来制造,这并不违反原则。下面那些企业如果不服气,可以自己去揽活呀,我就不信非洲人会更相信他们,而不相信我们。”

    冯啸辰笑道:“最关键的是,他们压根就没有出口权,怎么可能出去揽业务呢?咱们跟国家的那几家进出口公司打个招呼,涉及到成套设备出口的事情,一律由咱们负责,这一下就把下面的企业给卡死了。”

    “这个办法好,哈哈,我怎么给忘了?”王根基大笑起来。冯啸辰说的这个办法,其实就是利用重装办的特殊地位,搞出口垄断。国家这几年虽然在大力提倡放权,但进出口权一直是把得很紧的,尤其是涉及到外汇的业务,属于国家管理很严的业务。重装办要垄断这方面的业务,下面的企业还真没啥办法。

    冯啸辰提出这个主意,也是出于无奈。他当然知道垄断是一种很恶劣的行为,容易滋生出各种问题。但现在这个时候,国内企业的市场经验有限,尤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几乎是空白,让他们去自主竞争,很大可能性是要吃亏栽跟头。就比如上次日本企业到中国来找代工企业,如果不是重装办以强力要求各企业统一报价,各企业恐怕早就让日本人分化瓦解,成了人家的廉价民工了。

    向亚非拉国家出口成套装备的事情也是如此,中国产品的价格已经是很便宜了,即便是像冯啸辰那样黑心地把价格报高了好几倍,在市场上依然是有竞争力的。如果让各地的企业去非洲自由竞争,没准大家就会互相压价,让非洲人拣了便宜。冯啸辰可没什么国际主义精神,向非洲国家让利这种事情,还是等中国富裕起来之后再说吧。

    除了报价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是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