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是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真正要让对方与自己合作,还是得拿出真金白银来的。

    想到此,郭培元哈哈一笑,说道:“王老弟,你是不是误以为我是个骗子了?其实,我真是来给你们送钱的。”

    靠,这不就是骗子吗!

    听到此话,王瑞东更加确信这一点了。

    一个人千里迢迢跑到这样一个小地级市来,目的就是为了给一家乡镇企业送钱,顺便着还送了两本小杂志,这种事情谁听了都不会相信。王瑞东跟了阮福根好几年,多少也学了一些生意场上的知识,他板起脸来,说道:“郭哥,咱们就别绕圈子了,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咱们能做就做,做不了,……冲着你送我杂志的份上,咱们也交个朋友吧。”

    郭培元咧了咧嘴,终于还是决定不和这个小屁孩计较了,他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我问你,你们造一个200立米的球罐,连材料带工时,要多少钱?”

    “这怎么说呢,看什么要求呗。具体的价钱我也不懂,得问我姐夫,不过,在我印象里,这样一个罐子,怎么也得十几万吧。”

    “那么,如果我出到20万,你们接不接?”

    “得看要求。”王瑞东一口咬死,他可不敢给对方留下空子。

    郭培元掏出一份图纸,递给王瑞东,说道:“就这个,你回去让阮老板看看,估个价。我放句话在这,20万之内,我们都能接受。”

    “这……”王瑞东有些懵了,看样子,对方还是玩真的呢?他接过图纸,说道:“我姐夫老胃病犯了,去浦江做手术了。这样吧,我找个人看看,回头再给郭哥报价。不过我可得丑话说在前头,我们接业务是要收预付款的。”

    “没问题。”郭培元爽快地应道。

    说到这个程度,双方也没啥可聊了。王瑞东推说跟人约好了一起打台球,拒绝了郭培元约他去歌厅Happy的邀请。不过,在他起身欲走的时候,眼睛还是向那两本小杂志瞟了瞟,犹豫着要不要带走。

    郭培元走上前,从茶几上拿起杂志,塞到王瑞东的手里,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说道:“王老弟,买卖成不成,咱们的交情都在。这个东西,回头我让老李再给你带一些来。如果不是怕有人查,我那里还有日本来的录像带呢,啥时候你去京城,我放给你看,那才叫好看呢!”

    “呃,谢谢郭哥,谢谢郭哥。”王瑞东抱紧了杂志,向郭培元连连鞠着躬,然后便离开了。

    出了门,王瑞东早忘了和人打台球的约定,他匆匆忙忙回自己的住处藏好了小杂志,然后便叫上施工员梁辰,一起来到了山研化工装备技术服务公司老板董岩的家里,请他帮忙估算郭培元提出的那个球罐的造价。

    董岩原本是海化设的技术处长,因为业余时间帮阮福根做技术咨询,被马伟祥送到了派出所,险些蒙受了牢狱之灾。在重装办出面解救之后,董岩辞去了在海化设的工作,与老婆谢莉一起开了这家山研技术服务公司,专门为各家化工设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这几年,海东省的私营企业发展得非常红火,其中就有一些是从事化工设备制造的。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因为正牌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一般是不会选择到私营企业去就业的。董岩的公司恰好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一时间生意兴隆,董岩一年赚到的钱比他在海化设干了20多年的总收入还高出了一倍多。

    到了这个时候,董岩再也没什么顾虑了,他甚至经常表示后悔自己下海太晚,白白在海化设浪费了几年时间,多看了马伟祥好几年的白眼。当然,这也只是他喝高了之后胡说八道的话,他即使真的提前几年下海,也不见得能够混得多好,他这个英雄是时势造就出来的,没有商品经济以及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哪有他董岩刨食的土壤?

    董岩的公司是开在省城建陆市,但他老家是在会安,加上他最大的客户就是全福机械公司,所以他在会安城里花钱建了一幢漂亮的小洋楼,三天两头就会回来住上几天。全福机械公司有什么复杂的技术问题,都是要请他把关的,王瑞东担心郭培元的业务里有什么猫腻,于是便与梁辰一道上门来请教了。

    “这个球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董岩审看过图纸之后,说道:“你们公司完全能够拿得下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成本方面嘛,材料费大概就是七八万的样子,工时费撑死了能有个三万就不错了。如果你们心狠一点,报个15万,起码有4万块钱的纯利。正常一点,报个13万左右,也有赚头了。”

    工时费的计算,并不仅限于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的工资,还要把管理费、车间经费、福利基金之类的开销摊进去,其实就是包括了企业的所有支出。在材料加工时之外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纯利润了,这部分的额度是可以调整的,取决于双方的谈判以及交情。按照董岩的计算,这样一个球罐哪怕是按10万元报价,全福公司都不会吃亏。当然,做企业总是要考虑利润的,所以正常情况下,全福机械公司对于这样一个球罐大致会报13万左右的价格,这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

    如果换成海化设这样的大型国企来报价,价格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大国企的工人工作强度会比乡镇企业低一些,再加上福利、企业管理费之类的都比乡镇企业高,因此报价更高也是正常的。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八十年代迅速崛起,也是源于这种低劳动力成本、低福利的优势,这就是题外话了。

    设备造价这种事,买卖双方都很清楚,甚至各行业和各地区都有专门的定额规范,例如京城市就有《京城工艺协作价格》这样一个文件,许多加工协作的业务都可以从文件中找到定额系数,各企业再在这个系数的基础上做一些增减,就是自己的报价。

    这种按照工时定额报价的方法,是计划经济年代里通行的做法。国家制订产品的计划调拨价格,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来算的。到了市场经济年代里,价格是由买卖双方根据供求关系商定的,紧俏的商品价格会高于合理价位,过剩商品则有可能会赔本甩卖,但无论是溢价还是折价,计算依据依然是这套东西。

    王瑞东也是懂行的人,其实刚才在来董岩家之前,他已经和梁辰看过图纸了,并凭着自己的经验大致做过一个计算,结果与董岩算的也差不了多少。在得到董岩的确认之后,他皱起眉头,说道:“这就奇怪了,这个姓郭的放话说,只要是在20万之内,都可以商量,这其中有什么名堂呢?”

    “莫不是想骗我们的设备?”梁辰分析道,“你们想想看,他付50%的预付款,也就是不到10万吧?到时候把我们的设备拉走,尾款不付了,这不还是赚了吗?”

    “切,你想啥呢!”王瑞东没好气地呛了梁辰一句,道:“这么大的罐子,运到哪去是根本就瞒不住人的,又不是一台彩电,随便找个地方就藏起来了。除非他把罐子运到外国去,要不然……”

    “等等,瑞东,你说啥,外国?”一直也在琢磨着郭培元用意的董岩突然打断了王瑞东的话,问道。

    “我是打个比方嘛,董哥。”王瑞东笑道,“他怎么可能把罐子藏到外国去呢?”

    董岩却是严肃起来了,他问道:“瑞东,这个郭培元有没有跟你说,他是帮什么单位联系这桩业务的?”

    “没说。”

    “他有没有说他要订多少设备?”

    “好像是透了一句,说这个罐子只是一个样品,后面的业务还多得很呢。”

    “那么,你有没有觉得这个人和日本人有什么联系?”

    “日本人?”王瑞东一愣,脸色立马就有些尴尬了,他想起了那两本小杂志,进而想到郭培元承诺的更多的小杂志。郭培元说啥来着?对了,他说他有很多日本朋友,能够带小杂志进来,还说什么录像带……呃呃,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他真的说过。”王瑞东把思绪扯回到现实,对董岩说道:“他说他和日本人很熟,怎么,董哥,你怀疑他会把这些罐子弄到日本去,让咱们追不着?”

    董岩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的,他肯定会照着合同付款的,只不过,如果是给日本人生产,咱们就不能照着刚才的定额来计算了。国家下发了一个涉外承包设备的定额标准,你们想必也收到了吧?”

    “没错,是有这么一个标准!”

    梁辰也想起来了,他一拍脑袋,对王瑞东说道:“我明白了,这个姓郭的是个汉奸,他是来替日本人讲价钱的!”181

第四百六十九章 别把好心当成驴肝肺() 
“等等,董哥,辰子,你们俩说啥呢,为什么给日本人做就要更贵一些?还有,这个姓郭的怎么就是汉奸了?”

    王瑞东有些懵了,工时定额这种事情,并不是他分管的,所以他并不知道重装办下发外包工时定额标准的事情。梁辰是施工员,就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所以接触过这份文件,只是看过之后觉得与全福公司无关,也就没怎么去研究了。至于董岩,作为一名化工设备技术咨询公司的老板,这种资料当然是要了解的,而且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也都有所耳闻。

    听到王瑞东发问,董岩便从自己的书架上拿下来一本重装办发的标准,递给王瑞东,然后开始解释起来。王瑞东也是个聪明人,听了一会就明白了,说道:“也就是说,如果照着国家重装办这个要求,这个球罐的报价得到30多万才行。这个姓郭的说20万之内都可以商量,其实是想诈我们。”

    “正是如此。”董岩说道。

    “娘西皮的,这家伙太黑了!真特喵是个汉奸!”王瑞东激动起来,明明是30多万的东西,非要压到20万以内,生生坑了自己10多万,这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的事情。他看到董岩家的客厅里就有电话,便说道:“董哥,我用一下你的电话行不行?我得打电话过去骂一骂那个娘西皮的!”

    “你用吧。”董岩无语了,没办法,谁让王瑞东是阮福根的小舅子呢,看在阮福根的面子上,董岩也没法跟这个小屁孩计较。

    王瑞东记得郭培元住的宾馆以及房间号,他通过查号台查到了宾馆的总机号,然后直接就把电话打到了郭培元的屋里。郭培元接到电话,并不觉得惊讶。他哼哼哈哈地听完了王瑞东的咆哮,然后心平气和地问道:“王老弟,我只问你一句,你应当也是找懂行的人算过了,照着20万一台的价格,你们有没有赚头?”

    “这关你什么事?”王瑞东没好气地呛道。他没有扔了电话,是因为他还惦记着郭培元的小杂志,以及那不可描述的录像带。他在心里存着一个念头,也许郭培元会在自己的指责之下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然后对自己纳头便拜呢?这样一来,自己不就能够与郭培元保持长期联系了吗?

    郭培元隔着电话线也已经察觉到了王瑞东的想法,其实,刚才王瑞东对他大发雷霆的时候,还是不自觉地暴露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他一直还是称郭培元为“郭哥”,这就说明对方并没有打算把双方的关系彻底陷断。只要对方还能听自己忽悠,凭着自己多年的掮客经历,还愁拿不下这个下半身指挥上半身的小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