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报省厅的材料,我是让打字室打出来的。我这里还有底稿,老贺你可以看看,我不太懂生产,这个稿子里的很多提法,也是照着书上抄的,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实在不行,离下星期还有几天的时间,咱们还可以及时补救一下嘛。”

    贺永新接过稿子,找了张凳子坐下,便开始阅读了。正如徐新坤说的那样,这份稿子完全不是一个懂行的人写出来的,倒像是对着一本质量管理的讲义抄上去的,当然其中又加进了若干脑补的场面,比如厂领导如何如何重视,QC小组的成员如何如何夜以继日地编写管理大纲。在稿子的最后,白纸黑字写着新民厂已经编制完成了完整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其中包括若干细节,即将按照方案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并准备将今年12月作为新民厂的质量管理月……

    我卖糕的……,好吧,其实贺永新在心里呼唤的是中国本土的神。

    我的老天爷啊!这个姓徐的不会是抽疯了吧,这份材料已经把新民厂逼得完全没有退路了。早就听人说,徐新坤推行管理方案失败后,在潜心钻研工业技术,试图卷土重来,而且最近还迷上了电视大学里讲的全面质量管理。可贺永新万万没有想到,徐新坤居然会如此性急,刚学了点了皮毛,就卖弄开了。什么QC小组,什么三个西格码原则,你知道啥叫西格码吗?

    现在牛皮吹到省厅去了,不用说,这份材料在省厅肯定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得若干省厅领导龙颜大悦,这才急吼吼地要组织现场会,甚至连跟新民厂提前打个招呼的过程都免了。

    国家经委号召全国工业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这是今年经委的一项重头戏,各地的工业主管部门都得配合唱好这出戏。就算唱不出什么传世佳作,至少也得敲敲锣鼓,让人看着热闹。明州省机械厅下属的这些企业,对于全面质量管理这件事态度不一,懈怠一点的就如新民厂这样,抱着观望的态度,等着看别人怎么做;积极一点的,倒是也动起来了,但据贺永新了解的情况,进展都不太顺利。

    要知道,搞全面质量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有懂行的人,其次就是需要对全厂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找出所谓关键环节、影响因素之类的,然后再制订相应的计划,弄个什么PDCA循环之类的,这可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

    贺永新自己其实也关注过全面质量管理的事,但看到什么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控制图法之类的内容,他就晕菜了。他在新民厂当了十几年的厂长,从来不搞这些名堂,新民厂也活得好好的,怎么一搞改革,就整出这么多妖蛾子来了?据说全面质量管理这东西,是一个美国鬼子跑到日苯鬼子那里搞出来的东西,中国人有必要这样上赶着去学吗?

    各个厂子的情况参差不齐,但可以确定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厂子真正地完成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编制,连一个能够拿出来糊弄事的东西都找不着。省机械厅对于这个情况是心知肚明的,肯定也是着急上火,却又无可奈何。眼看就要到年底了,如果整个机械厅系统拿不出一个典型来,如何能向上级交代呢?

    在体制内,有一种说法,叫作“认认真真走过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那是能力问题,上级一般不会特别追究。但你是不是认真,那就是态度问题,而态度就代表着对上级尊重与否,这可是上级最为看重的。国家经委出了文件,机械部也发了通知,整整大半年时间,明州省机械厅连一个典型都交不出来,这能算态度好吗?

    在这个时候,来自于新民厂的一份材料递到了省厅领导的手上,这材料写得天花乱坠,说新民厂如何如何努力攻关,弄出了一个如何如何完美的方案,这不正是给瞌睡中的省厅领导递上了一个纯正荞麦皮的枕头吗?省厅领导如何不会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可问题来了,材料是递上去了,可方案在哪呢?徐新坤说什么补救,这是能够补救得了的事情吗?贺永新也罢、陶宇也罢,都不知道全面质量管理是怎么回事,匆匆忙忙整一份材料出来,骗得过徐新坤这个外行,能骗过省厅和兄弟厂那些搞业务出身的领导吗?尤其是省厅的一把手李惠东,50年代留苏的大学生,在许多家企业里工作过,当过总工程师,也当过厂长,技术水平简直就是传奇级别,新民厂拿一份拼凑出来的东西给他看,这是嫌自己的官位子坐得太稳了吗?

    “老徐,你这个玩笑开大了。”贺永新把稿子还给徐新坤,黑着脸说道,“我听说,省厅对这件事非常重视,马上就要给各家兄弟企业都发通知,就是让他们来学习咱们的先进经验的。可你这上面写的这些东西,都是纸上谈兵,也就是你这种外行觉得好,内行一看,都是笑话,到时候,出丑的可就是咱们整个新民厂了。”

    关于徐新坤是外行这一点,在新民厂的厂领导和中层干部心里,是早有定论的。但除了徐新坤自己谦虚的时候说说之外,没有人会当着他的面直接说出来。这一回,贺永新是实在让徐新坤给气急了,所以才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一点。在贺永新的心里,已经萌生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到了要和徐新坤彻底撕破脸的时候了,这一次如果不能让徐新坤来背锅,那倒霉的就必然是自己。

    到时候,老子就当着全体省厅领导和兄弟企业领导的面,揭露你外行领导内行,省厅要打板子,陶宇挨上50板,你徐新坤也不会只有49板。

    贺永新思考好了退路,也就懒得再与徐新坤虚与委蛇了。

    “我是外行,这一点全厂人都知道啊。”对于贺永新的挑衅,徐新坤先是呵呵地笑了两声,随即把脸一沉,说道:“老贺,搞生产,你是内行。抓全面质量管理这件事情,也是你份内的工作。三月份咱们组织学习的时候,你就表过态,说会把这件事抓起来。到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你跟我说我这个外行在纸上谈兵,那么你这个内行又在干什么呢?”

    甩锅!红果果的甩锅!

    贺永新自认为已经看出了徐新坤的用意,他冷笑道:“徐书记,我是厂长,是主抓生产工作的,所以这一次的纰漏,我理应承担责任。这样吧,等省厅领导和兄弟企业的领导到了,我向大家做公开的检讨,绝对不会让你难堪的。”

    “老贺,你这样说就没必要了。”徐新坤毫不掩饰自己的虚伪表情,他说道,“这件事,说到底是陶宇欺骗组织,我调查研究不够,才出了这样的事情。现在向省厅解释也来不及了,我的意见是:第一,对于陶宇的失职,要严肃处理;第二,马上组织生产科、技术科的人员,编制咱们厂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务必在现场会之前,有一个能够交代得过去的结果。哪怕到时候省厅领导觉得我们的方案存在一些缺陷,那也是我们的工作能力问题,而不是欺骗省厅的问题。至于责任嘛,党委会和厂部一起承担的,不能让你老贺一个人担这个责任,你看如何?”

    “就照徐书记你的意见办吧。”贺永新撂下一句话,抬腿便离开了。

    看到贺永新出了门,徐新坤先把门关好,然后回到座位上,想了想,拿起电话,让厂里的总机替他要通了省机械厅副厅长蔡德明的办公室。

    “老政委,你这边的动作可够快的,我那个搭档,已经坐不住了。”

    徐新坤笑呵呵地对着电话那头的老领导说道。蔡德明也是转业军人出身,徐新坤在部队里当营教导员的时候,蔡德明就是他的团政委,二人的私交很好。蔡德明转业比徐新坤早,如今已经当上了机械厅的副厅长,分管的人事方面的工作。这一回的事情,幕后导演是冯啸辰,而推动整件事情进展的,便有蔡德明一份。

    “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你这一手可是引爆了一颗原子弹,弄不好,会连你自己都伤了的。”蔡德明提醒道。

    徐新坤道:“老政委,你是知道的,我那点墨水,根本就不够用。行与不行,我都是听我们那个生产科副科长以及那个林重的小处长两个人说的。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死是活,我就赌一把了。实在不行,我就只能到省厅去投靠老政委,你给我安排个什么正处级的闲职让我养老就行了。”

    “哈哈,谁不知道你老徐是个外粗里细的猛张飞,你敢这样做,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的。”蔡德明哈哈笑着说道。

    “时间定下没有?”徐新坤问道。

    蔡德明压低声音道:“已经定下了,是下礼拜二,不过,厅里的领导礼拜一就会到你们厂,要先听听你们厂的汇报,你就好好准备唱一出好戏吧。”

    “老政委就放心吧,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徐新坤信心满满地说道。

第四十六章 徐新坤是昏了头了() 
要阻止现场会的召开,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由徐新坤向机械厅要求撤回汇报材料,说明材料中有些内容不实,需要修改后重新上报。而这个修改的时间就可以拖得很长,直到让所有的人都假装忘记了这件事,然后就可以不了了之了。

    除了徐新坤之外,其他人都没法去撤回这份材料,否则就是惹火上身。以贺永新来说,如果他去向省厅说这份材料不实,那省厅就要问了:人家徐新坤说事情已经搞好了,你说没有搞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是厂长,是负责生产工作的,为什么这样一个方案搞了大半年还没有搞好呢?

    贺永新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这种事情大家都不提也就罢了,徐新坤开了头,他再给泼凉水,省厅领导能对他没有看法吗?

    可现在的情况是,唯一能够让事情不变得更糟糕的人,却是处心积虑要推动这件事的人。甚至于在省厅那边,还有徐新坤的内线,在帮着煽风点火,这样一来,现场会的事就无法逆转了,一个个电话从各兄弟企业那里打到了贺永新的办公桌上,都是祝贺、羡慕以及说风凉话的,所有的人都认定,这件事一定是贺永新想出风头,而且估计还真的能出风头。省厅正在犯愁找不出一个典型案例的时候,新民厂及时救驾,贺永新肯定要得到厅长的表扬了。

    只有贺永新自己知道什么叫压力山大,自从得到消息之后,他的脸就一直是阴沉着,看谁都像是反贼的样子。

    “老贺,你说这个徐新坤是不是疯了?他整这样一出,不怕把自己给折进去了?”戴胜华私底下这样与贺永新议论道。

    “谁知道啊。”贺永新叹道,“他把话说得太满了,我想圆过来都难。李厅长可不是好糊弄的,什么事情是真是假,哪能瞒得过他那双眼睛。”

    “这件事,得有人来担责任啊。”戴胜华提醒道。

    贺永新道:“直接责任,肯定是陶宇了。三月份的会议纪要上写得清清楚楚的,他的责任跑不掉。实在不行,就把他调到劳动服务公司去当经理吧,这个生产科长是肯定要摘掉的。”

    “可惜了,老陶这些年鞍前马后的,可是做了不少事情。”戴胜华颇有些兔死狐悲的意思。

    贺永新恨恨道:“这家伙上了徐新坤的当,徐新坤问他情况,他不知道是个套,随口就说已经弄好了。徐新坤把材料往上一报,就相当于把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