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有说下去,冯啸辰已经听懂了。正如他对自己身份的顾虑一样,在涉及到政策问题的时候,桐川县是不会站出来担事的。在明知姚伟强是金南地区正在抓捕的在逃犯的开发部下,让桐川县同意辰宇公司给姚伟强出具一个假证明,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我觉得,可以请佩曼先生辛苦一下。”杨海帆献计道。

    “他不是已经回西德去了吗?”冯啸辰问道。

    杨海帆满不在乎地答道:“他也该来一趟了,公司里有一些技术上的事情需要他参与解决一下,顺便把姚师傅的事情给办了。”

    这真叫把外宾不当干粮啊!

    冯啸辰在心里恶恶地想道。在这个年代,估计能够像使唤家里的丫头一样对外宾呼来喝去的,也就是他和杨海帆两个人了。杨海帆对于菲洛公司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但聪明如斯,他是能够猜出不少真相的。看到佩曼在冯啸辰面前唯唯诺诺,杨海帆便知道,这个德国人肯定是有什么短处被冯啸辰捏在手里了。既然有这么方便的挡箭牌,干嘛不多拿出来用用呢?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冯啸辰直接就点头答应了。有关菲洛公司和佩曼的事情,目前冯啸辰还不宜向杨海帆说得太多,但过上几年,等到国内政策松动,再透露这件事就无妨了。既然迟早要说,那么现在向杨海帆**口风也是必要的,省得到以后杨海帆抱怨自己瞒他太多,以至心生嫌隙。

    两个人商量妥当,冯啸辰这才把情况向姚伟强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姚伟强听说冯啸辰能够从西德请一个人来给他当托,乐得眉开眼笑的。时下外宾的地位比华侨又要高出不少,既然认识一个华侨都能够成为一道护身符,冯啸辰给他弄来一个正宗的外宾,恐怕金南地区就得掂量掂量了。

    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冯啸辰这样帮他,必然也是有所图的。佩曼也不会是单纯地陪他去金南地区转一圈,而是要以菲洛公司的名义,与他签订一个合资协议,创办一家中德合资轴承经销公司。这家公司由冯啸辰、杨海帆这边出资,姚伟强以他自己和他的小店入股,其中他自己的重要性又远高过他的小店了。

    按照冯啸辰的规划,这家轴承经销公司的目标是做成全国知名的轴承集散中心,经销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姚伟强过去做过的小型轴承,而是把轧机、汽轮机等重型装备上用的那类大型轴承也涵盖在内。冯啸辰在心里有个盘算,等到风头过去,十大王的事情得以解决,他会让重装办给这家轴承经销公司一个名份,让它真正成为“国字号”的大型物流企业。

第二百零一章 领导视察来了() 
“这样安排,真是太好了!冯处长,杨经理,这让我怎么感谢你们才好啊!”

    听完冯啸辰的安排,姚伟强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雄心壮志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冯啸辰提出找一家德国企业与他合资,这件事本身对他来说就是好事。这几年,姚伟强走南闯北倒腾轴承,也赚了一些钱,但毕竟还是小打小闹。他在金南被称为“轴承大王”,这个大王的前面需要加一句话,那就是山中无老虎,否则哪轮得到他当大王呢?

    姚伟强本质上说只是一个农民而已,走出门去,天然就比城里人矮了半截。他的身家已经有几十万,也买了崭新的西服来作为门面,想显得有点身份的样子。但当他走进那些国营企业,哪怕只是见一个小小的供销科长,都得点头哈腰,奉上几盒好烟,否则做不成生意还是其次,人家是真敢打电话给保卫科,叫人把他轰出去的。

    如今,突然有人告诉他,有一家德国企业愿意跟他搞合资,不管双方的股权怎么分配,最起码,他是能够成为中方经理的,与现在站在他身边的杨海帆是一样的身份。他幻想着,如果自己以一家合资企业中方经理的身份再出现在众人面前,能够收获到多少艳羡和崇拜的目光,那些小供销科长们,还敢对他颐指气使吗?

    “冯处长,杨经理,我请你们吃饭吧!”姚伟强终于想到了应当如何表示自己的谢意,那就是请人吃饭了。

    冯啸辰故意逗他道:“姚师傅,你不是说身无分文了吗,怎么请我们吃饭?”

    姚伟强面有难堪之色,支吾着说道:“请冯处长吃饭的钱,我还是拿得出来的。我常年出门在外,肯定要带一些钱的。”

    杨海帆笑道:“你不说我还真没觉得,咱们早上从桐川出来,到现在为止也就只吃了半包饼干,我可真是饿了。啸辰,你也没吃晚饭吧,要不咱们就到陈经理这里吃点,陈经理的手艺可真是不错呢。”

    “对对对,我到新岭来的时候,也在这家春天酒楼吃过饭,厨师的手艺真的很不错。今天说好了,我付账,你们都不能跟我抢哈!”姚伟强像是怕被人争了付账的机会,忙不迭地说道。

    冯啸辰和杨海帆果然没有和姚伟强去抢付账的机会,让他请客在酒楼里吃了顿饭。依着姚伟强的意思,该摆上八盘八碗,才能显出隆重。但冯啸辰岂会让他如此浪费,只是点了三个菜,要了一瓶当地的普通白酒,花了不到10块钱的样子。姚伟强拉着服务员要求加菜,服务员却只是看着冯啸辰,笑而不语。姚伟强也就知道在这个地方自己说话不管用了,只能悻悻然地作罢了。

    知道冯啸辰在酒楼吃饭,陈抒涵也过来看了一下,陪着大家喝了一杯酒。杨海帆这半年多来过好几回新岭,每次都是在春天酒楼里吃住和落脚,与陈抒涵也混得挺熟了,打招呼的时候还透着几分亲昵。

    次日,冯啸辰拎着一袋子价值不菲的礼品,去看了一趟冶金厅的副厅长刘惠民,然后便开着一辆吉普车回来了。吉普车是刘惠民打电话从南江钢铁厂借来的,名义则是借给重装办的领导在南江期间使用。冯啸辰开上车,载着杨海帆、姚伟强以及父亲冯立,一路疾驰,前往桐川。

    “海帆,辰宇公司的业务做起来,也该买辆车了吧?”

    路上,冯啸辰对杨海帆提议道。他骨子里还是一个穿越人士,凡事都是拿后世的标准来衡量的。在后世,一家经营业绩良好的合资企业,怎么也得配上几辆好车的。没有车,稍微想办点事情都不方便。

    “公司现在刚刚步入正轨,买车的事情,还是先搁一搁吧?”杨海帆答道。

    冯啸辰道:“有辆车,你们到新岭来办事就方便多了。坐长途车既不舒服,也耽误时间。再说,你们毕竟是合资企业,连一辆车都没有,岂不是让人瞧不起?”

    冯立听不下去了,斥责道:“啸辰,你瞎出什么主意?哪有刚赚了一点钱就这样大手大脚的?一辆车,怎么也得四五万吧,抵多少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钱这方面,倒还不是太大的问题。”杨海帆道,“公司的利润水平还是挺高的,买辆车没什么压力。我主要考虑的是,一旦有了车,地区和县里的领导可能都会打主意,到时候伸手找咱们借车,咱们是给还是不给呢?”

    冯啸辰哑然失笑了,他现在就开着人家企业里的车呢。杨海帆说得对,上面的领导伸手要借,你是给还是不给。如果给,那这辆车就相当于帮别人买了。如果不给,又难免会得罪领导。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不买车,这样一来,也就省了许多事情了。

    “其实吧,你们可以买辆卡车用。”姚伟强建议道,“从桐川到新岭,坐卡车过来也是可以的,总比坐长途车方便。地区和县里的领导,肯定也不会借你们的卡车用。再说,以后公司的业务做大了,也需要用卡车运输一些原材料、成品之类的,不会浪费。”

    “这个我倒是考虑过。啸辰,如果你同意的话,过完年,我就联系省里的物资公司,买一辆解放牌卡车回来,到时候客货两用,比较方便。”杨海帆说道。

    “好吧,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冯啸辰妥协了。这就是把公司开在桐川这个穷地方的后遗症了,如果公司是在新岭,上头那些政府部门是不会随便向一家合资企业伸手的,因为他们都有足够的下属企业,犯不着去找合资企业借用资源。

    新岭到桐川有100多公里的路程,如果有高速公路,也就是个把小时的时间就能开到。但以当年的道路状况,冯啸辰和杨海帆换着开,足足开了3个小时,才来到了桐川。

    与大半年前冯啸辰离开的时候相比,辰宇公司的厂区显得有些杂乱。这并不是因为杨海帆的管理有什么松懈,而是在厂区内同时有好几幢房子在建造,脚手架、砖头、水泥、沙石等堆得到处都是。这种情况是冯啸辰事先就已经知道的,由于生产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杨海帆已经向桐川县申请了额外的用地,并开工建设了两座新的车间,除此之外还有一幢职工宿舍楼、一幢实验楼,至于其他的辅助建筑,就更不必提了。总之,原来桐川农机厂的样子,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欢迎冯处长到公司视察工作!”

    因为事先就知道冯啸辰要来,一干辰宇公司的重要人物都在公司大门内等着迎接。见吉普车开进来,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众人一起鼓掌,喊起了欢迎辞。

    “大家辛苦了!”

    冯啸辰停好车,从驾驶座跳下来,和众人依次握手。杨海帆在旁边给他做着介绍:

    “这是邹福庆副经理,是罗冶的王处长介绍过来的,原来在罗冶当过车间主任,现在在咱们公司担任分管生产的副经理;这是陈晋群,陈总工,冯处长认识的,现在是公司的总工程师;这是瞿祥华,瞿总工,也是罗冶过来的,是公司的副总工程师……”

    每个被介绍到的人,都上前与冯啸辰热情地握手,同时说着一些表忠心的话。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冯啸辰,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知道冯啸辰这个人了。毕竟何雪珍和冯凌宇都在公司里,公司的员工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八卦。

    “在这边生活还习惯吧?桐川这边比较潮湿,你们注意点身体。”

    “工作强度大不大?如果工作太多,就跟海帆说说,你们都是老同志,不要搞得太累。”

    “瞿总工,我听王处长介绍过你,说你可是罗冶的建厂元勋呢……”

    冯啸辰也对每个人都说着一些客套话,扮足了一个上级领导的样子。他事先也做了一些功课,知道对谁该说什么话,要在几句话之内让对方觉得温暖如春,这也属于领导艺术之一了。

    公司的这批中层干部,都是从浦江或者中原省招募过来的退休人员,在原来的厂子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寻常来一个副处长啥的,他们也不见得会给什么好脸。但到了这里,他们就没有先前的牛气了,一个个显得很乖巧的样子。他们到辰宇公司来的初衷,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合资企业可不比他们过去呆的国企,老板随便说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滚蛋,所以他们自然也就不敢造次了。

    见过这些中层干部,接下来走上前的便是冯啸辰的母亲何雪珍和两个弟弟冯凌宇、冯林涛。何雪珍见了冯啸辰,自然是一通数落,说他瘦了、黑了,是不是工作太辛苦、吃饭不按时之类。应付完母亲之后,冯啸辰笑吟吟地来到两个弟弟面前,说道:

    “怎么样,听说你们都在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