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春深-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和自己商量一声,他每三日都有书信回百家巷,却知道昨夜回京才从苏瞩口中得知。而他竟然夜宿

    他是他的儿子!他是他的爹爹!

    苏昉朝陈太初等人团团一揖:“太初先请去,我随后便来。勿忘记今日不醉不归。”

    孟彦弼低声道:“记得是要让六郎不醉不归,宽之你可别退缩啊。”

    张子厚微微扬起下颌,望向苏瞻,微笑道:“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和重这是做什么?今日是官家圣人百年好合的吉祥日子,为何你这般气急败坏?是洛阳发生了什么事不成?可要季甫替你出出主意?”

    苏瞻冷笑了一声:“怎么,张相公的手这么长,伸到官家枕边还不够,还要伸到我苏家来么?”

    陈太初面容一整,声音不像,冷冽如冰:“大资此话不妥,还请慎言。”

    苏昉脸上显现过一丝难堪,再次深揖到底:“请张相恕罪,家父并无冒犯天颜之意。多谢太初提醒。”

    苏瞻深深吸了口气,不再言语。他胸口一团闷火,自昨夜烧到今日,方才见到那少女身着皇后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和皇帝并肩而行。她看见自己了,却好像没有看见一样。胸口的火便焚烧着五脏,疼得不行。

    孟妧,谁都能做皇后,你不能。因为,你不是孟妧。可他一个字也不可能说出来。

    苏昉和苏瞻一前一后,跟着两个小黄门往崇文院去了。孟彦弼皱了皱眉:“苏家表舅怪怪的。”

    陈太初和张子厚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无妨。”

    苏瞻,绝不会冒一点点得罪皇帝的风险,苏昉也绝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

    帝后升舆,自端礼门入文德殿东上阁门,出文德殿后门如内东门降舆。司舆前导,帝后一同往福宁殿。按旧例在福宁殿门设皇后大次,但赵栩却将寝殿直接用作九娘歇息之地。

    临别前赵栩忍不住再三叮嘱:“若是累了,小睡上片刻,千万别拘束。晡后才行礼。”

    一说到睡字,九娘一颗心便漏跳了一拍,慌慌的。

    “我不累。”

    赵栩轻笑起来:“不累就好。”

    九娘觉得自己似乎说错了什么却已经被尚宫和尚仪扶着入了寝殿。跨入寝殿之时,她回过头,赵栩仍然在原地看着她,见她回头,朝她点了点头,笑了起来。

    再往前走,绕过十六扇锦绣花卉屏风,重重叠叠的帷帐之后,入目便是一张前所未见的大床。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第三百七十四章

    九娘只觉得头上的九龙四凤冠压得自己两鬓突突的跳; 立刻垂目看着自己微微移动的蔽膝。闪舞。

    赵栩的那句“不累就好”更显得意味深长起来。

    周尚服、林尚仪和王尚寝等女史均低眉顺眼; 簇拥着九娘上了脚踏,在床沿坐了。

    “我有些累了。”九娘柔声道。

    周尚服看了一眼角落里的漏刻; 上前行了一礼:“娘娘不如卸了钗冠,脱下祎衣歇上一歇。官家早有交待; 离申时还早; 娘娘能小睡上一个时辰。”

    “也好。”九娘笑着站起身来。众人复又簇拥着她到了屏风外头。

    离了那张似乎会咬人的大床,九娘才觉得松了一口气。这许多人围着她和这床; 她说不出的浑身不自在。

    屏风外的西窗下; 是一张黄花梨夔龙纹长案; 案前两张乌木包边龙戏珠纹圆凳。周尚服扶着身穿素纱中单披了真红长褙子的九娘坐定; 轻声笑道:“日后娘娘便请在这里梳妆,上头每一样物事都是官家亲自为娘娘挑选的。”

    九娘抿唇笑了,伸手取过案上的铜镜,却是面九狮夺绣球纹的早唐铜镜,并无鎏金,十分古朴。再看福宁殿的掌饰女史打开的瘿木梳妆箱,箱子里三层格子; 只梳子便有玉梳、玳瑁梳、犀角梳,其他各式梳具俱全,便连头油也是她平日用惯的。

    “那里头又是什么?”九娘将铜镜交给掌饰女史; 指了指一旁的三只一模一样的梳妆箱。

    周尚服亲自打开那两只箱子; 笑道:“这是娘娘日常用的饰物箱、胭脂水粉箱; 还有官家的钗冠箱。娘娘和官家的饰物单子明日徐司饰会呈给娘娘过目。需要添置什么; 尽管吩咐奴就是。”

    九娘看着箱子里满当当的物事,无一不精,无一不美,不由得暗中惭愧起来。闪舞。平心而论,她花在赵栩身上的心思,真不如赵栩花在她身上这么细致周到。

    钗冠卸下,九娘才觉得脖颈都僵硬了,柔声道:“替我将这妆也卸了吧。晚些只上些胭脂口脂便好。”

    诸位女史皆一愣。

    林尚仪屈膝福了一福:“启禀娘娘,稍后尚有大礼,只怕——。”

    九娘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声音淡淡地打断了她:“无妨。”

    周尚服赶紧上前躬身道:“是,娘娘。”

    林尚仪省悟过来,立刻也屈膝行礼吩咐下去。两位女史带着四位宫女行了礼蹑手蹑脚退了出去,稍后又捧着一应洗漱物事进来服侍九娘净面通头。

    待九娘回到里间,众女史听她吩咐悉数退出寝殿,已无一人犹豫,齐齐问安行礼退了出去。

    悄无声息的寝殿中,只余外间的伽南香悠然绵长。九娘长长舒出了一口气,双手交叠放在胸前,这才觉得自在了一些。她侧过身又深深吸了口气,枕上被褥间似乎并没有赵栩的气息,想到大婚所用的自然是全新的,九娘有些安心又有些失落,发现自己这点心思的变化,她拉起被褥将自己蒙了起来,心里乱成了一团。

    昨夜她只迷迷糊糊睡了个把时辰,三更不到就被尚宫们请了起来,明明困倦疲惫得厉害,却怎么也睡不着,心跳也慢不下来,一直不愿细想的那事怎么也压不下去,索性又慢慢坐了起来,仔细打量起这张床来。和她素日睡的藤床不同,四周多了四根柱子,真红纱帐外是同色帷帐,四角悬着四颗一样大小的珠子。床里侧有一排雕着并蒂莲纹夹万字纹的抽屉,上头摆设着七八个玉碗,里头装着枣子花生莲子等喜庆物。

    九娘忍不住轻轻拉开最近的一个抽屉,里头却放着几个玉盒,看着十分眼熟,再一转念,立刻脸热心跳,砰地将抽屉推了回去,一头倒在床上闭了眼假寐。35xs

    赵栩这个坏人,将这许多祛瘀消肿治外伤的玉容膏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崇文殿的偏殿中,苏昉静静地看着父亲,甚至还带着一丝微笑。

    苏瞻压抑着怒气问道:“为何不同我商量过再上表?你才到了翰林学士院不足半年,便要出去办官学,可知道办学一事,牵涉甚广?并不如你所想的那么简单?你又是否知道日后想要回京有多难?还有你和四公主又是怎么一回事?”

    “多谢父亲赐教。办学一事,正想今夜告知父亲,若有不妥,请父亲教诲宽之便是。”苏昉淡然道:“我即将离京,愿效仿外翁。四公主自请带领两位郡主,前往成都监督女学设立,也是太后娘娘和陛下的意思,圣人也十分支持——”

    “阿昉——!”苏瞻怒喝道:“我是你的爹爹!你在仕途上这么大的决定,我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京中到处流传你要尚主的消息,你爹爹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堂堂公主,竟然要离京跟着你去成都——成何体统?”

    他骤然发怒,屋内竟有了些回音。

    苏昉唇边的笑容多了几分无奈,轻声道:“父亲以前也是这样想母亲的吧?”

    “好好的青神王氏嫡女,就该相夫教子,守在内宅,”苏昉叹道:“偏偏母亲处处能襄助父亲的仕途。”

    苏瞻的瞳孔一缩,涩声问道:“你说什么?”

    “父亲其实十分厌恶这样的母亲,或者说是嫉恨?可惜却已经离不开母亲。”苏昉眼中充满了悲悯:“那次自污入狱绝地求生,是父亲自己所做的决定,却酿成了惨剧,不是吗?最后母亲的病,虽有王璎作祟,若是父亲真的想救她,必然不会和病中的母亲商量续弦一事——”

    仿似有人重重打了苏瞻当胸一拳,又将他的心毫不留情地揉成了粉碎。苏瞻眼圈红了起来,扬起手来,却停在了半空,他绝不能再打阿昉了。

    “阿昉!你在胡说什么?我和你娘相知相惜——”苏瞻的声音嘶哑低沉。

    明明是阿玞提出来的,是为了有可靠的人照顾你!

    苏昉轻轻摇头道:“上回父亲赏宽之耳光时,该说的话,宽之皆已说清楚了。还请父亲恕儿子不孝,不能承欢膝下。我三日后便随礼部、国子监博士们出发去成都,日后还望父亲多多保重。”

    苏瞻半边身子发麻,久久回不过神来。

    苏昉深深一揖:“父亲生我之恩,宽之无以为报,必将平生献于大赵子民。还请父亲留意:开女学,让天下有才的女子能尽显才华,不只是因为圣人,更是陛下惜才之意。古有木兰从军,前朝有武后之治方有开元盛世。我朝有刘太后垂帘听政,方有德宗之治。若因男女之分,便刻意将天下女子禁锢于家宅之中,心胸何等狭窄?眼光何等短浅?望父亲三思。”

    看着苏昉离去的挺拔身影,苏瞻无力地道:“你知道什么!阿昉,你知道孟妧她其实——”

    苏昉霍地转过身来:“圣人名讳,请父亲避忌。”

    “阿昉——!”

    “许多事,父亲你都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苏昉沉声道,目光幽深:“早知近日,何必当初?俱往矣。”

    父子二人形同陌路,在偏殿中四目相对。

    苏瞻浑身冰凉,想要再说些什么。外头却响起张子厚幽幽的声音:“和重,陛下召你往大庆殿后阁觐见。”

    苏昉深深一礼,大步跨出了殿门。

    张子厚站在廊下,背对殿门,双手拢在宽袖中,仰首看天:“这天,再也不会变了。”

    一刻钟后,苏瞻慢慢走出了偏殿,背依然挺得笔直。洛阳还有许多事要和皇帝奏对,还有江南几路的变法依然有许多问题。他心里清楚得很,皇帝需要他,朝廷需要他,天下万民亦需要他。

    万蚁噬咬的心,原本早就千疮百孔。但他绝不会在张子厚面前认输,终有一日,他会回到京城,站在那百官之首。

    ***

    晡后,福宁殿大殿上,鼓乐声中,赵栩在众礼官内侍们的簇拥下,神采奕奕地登上御座。

    乐声再起时,两位尚宫引着换回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的九娘来到殿庭之东,面西而立。

    赵栩见九娘只淡淡用了些胭脂水粉,嘴角不禁抽动了一下,好不容易保持住了仪态。

    尚仪跪奏外办,请皇帝降坐礼迎。赵栩不等尚宫上前来,便已走了下来,走到殿庭西面,朝着九娘深深一揖。

    尚宫们赶紧上前引帝后从西阶入殿内,在榻前站了。赵栩再对着九娘一揖,方齐齐落坐,用了三口尚食所进的佳馔,再饮一尊酒,重复这般一回,第三饮便用了卺。

    待尚仪跪奏礼毕。尚宫上前请赵栩改换常服。王尚寝服侍九娘换下礼服换上寝衣安坐于帷帐之内。两位记录彤史的女官请过安后便退到了屏风之外。

    九娘强作镇定,身上这真红软纱寝衣又薄又透,里头肚兜上的花纹都看得一清二楚,手脚都无处安放,却不能藏于被中,这时才觉得脸上涂那么白也是有好处的。

    只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