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春深-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姐的皇后一位继续簪缨世家书香门第的荣耀。可陛下和娘娘将何去何从?入瑶华宫修道开宝寺出家,抑或被软禁于深宫殿阁之中?请陛下和娘娘决断。”

    如此振聋发聩的言语,近乎大逆不道。可赵梣两眼闪闪发光,走下御座,径直到了九娘身边行了一礼:“多谢先生,吾受教了。”

    ***

    七路叛军从西北和南方逼近汴京,各地战事如火如荼。赵梣每日早朝后便往太庙祭拜。礼部改于八月初一在南郊请谥,八月十五奏告及读谥册于福宁殿。京师百姓见皇帝太后和朝廷毫无弃城之意,虽有不少人避往乡下亲戚家去,更多人义愤填膺摩拳擦掌,要给来犯的叛军好看。

    各大瓦舍勾栏的说书人戏班子,纷纷献上诸多话本子,有的演“王师平四海,圣帝惩奸佞”,骂那赵棣枉为先帝之子却勾结异族图谋篡位,不惜惊扰先帝,不忠不孝不悌竟然还有脸自立称帝,叹太皇太后老眼昏花晚节不保,一世英名付诸东流。也有演“燕王救驾”的,把那壶口瀑布脱险,领兵击败叛军演得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最后燕王脚踏五彩祥云降落城头,跪拜年幼的官家,更引得士庶百姓击节叫好。还有演“叛逆篡位卖国土,英雄誓死护正统”的,将赵棣要割让的州县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把汴京四美文武双全表现得淋漓尽致,奈何要找到演四美的着实困困难,四个人倒有三个乃是女伶人扮。

    汴京城白日熙熙攘攘,夜间鼓乐不断,不像待战之城,倒似那灶上的热水一般,热气腾腾的。

    各部紧锣密鼓准备打持久的守城之战,刚刚才从黄龙府讨回来的孟建回到汴京,还没来得及到御史台衙门报到,便被吏部一直文书派去了户部做老本行。翰林巷除了各房守屋子的仆妇杂役,几乎是空府一座。三房的程氏带着七娘、林氏也都南下苏州去了,偏偏苏州就在造反起事的两浙路,如今南北断了音讯,也不见有仆从来信。宫里的孟在和九娘知道他归来,也只送来书信一封,简短说了说近日发生的要事,请他勿忧心,带领部曲守好家里即可。

    孟建长吁短叹地去了两日衙门,忙得不可开交,这日回到翰林巷,却见角门旁停了一溜的车马,不少仆妇部曲正从马车上往下搬运许多大箱子。一旁在伞下叉着腰挺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的娘子,却是程氏。

    看到孟建傻乎乎地站在门口呆呆看着自己,程氏瞪了他一眼:“看什么看?没看过有身孕的女子么?”

    林氏捧着托盘从角门里从匆匆出来,竟没留意到孟建,只大声道:“娘子喝杯茶先,莫要中了暑气,明日还要进宫觐见娘娘呢。咿,郎君回来了?老夫人在翠微堂和说话呢。”

    孟建奔上前,不敢置信地摸了摸程氏的小腹:“几时有的?几个月了?怎么不曾写信告诉我?”转而他连连跺足,看看周围的仆妇,压低了声音道:“你们回来做什么!京城马上就要打仗了!”

    程氏扶着他的手臂慢慢上了肩舆,看了看天:“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拦得住?到处在打仗。咱们的娘倒不要嫁人,就要返京,做媳妇的能怎么办?”她没好气地道:“你不知道两浙路造反了吗?听说杭州太守不肯谋反,带着一些禁军和叛军打仗,血流成河。要不是二郎特地绕道苏州把我们接回来,我们恐怕就要苏州等着被烧杀掳掠了。”

    孟建目瞪口呆,心慌得不行,喃喃问道:“九郎十郎十一郎呢?还有阿姗在哪里?都回来了吗?你们明日就去应天府躲一躲。”

    程氏叹道:“六月里,眉州来信说我娘身子不好了,我那时候胎相不稳,便让七娘去眉州略尽心意。你那两个宝贝儿子,耐不住被大郎天天拘在族学里念书,死乞白赖地也要跟着去拜见外婆外翁,我想着他们三个一路上好有个照应,便让梅姑带着他们去了。十一郎担心阿妧,跟着回来了。”她叹了口气:“躲能躲到哪里?娘说得对,乱世里,哪里都不太平,苏州至少有大郎安排得还算妥当,这边孟氏一族老的老,小的小娘还是放心不下。”

    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阿婵,也许还有三分是挂念阿妧。程氏这话没说出口。

    ***

    到了翠微堂,梁老夫人略有疲乏之色,正和杜氏在细细询问二房为何都去了洛阳一事,见到孟建程氏等人来了,倒精神一振,受了他们的礼,仔细端详了孟建一番:“三郎清减了不少,听说你跟着燕王殿下一路北上,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真是祖宗保佑,家门有幸。”

    孟建在左上首坐定后,心里颇有些不自在,只笑着谦虚了几句,又挖空心思把两位兄长的现状说了。梁老夫人见他对阿婵和阿妧所知甚少,因入宫觐见的折子一入城就已经遣人递上去了,倒也不着急。

    听了孟建小心翼翼地提起躲避战祸的话,梁老夫人摩挲着手中的数珠,淡然笑道:“我孟家岂有贪生怕死和附和篡位逆党之人。太皇太后病得厉害,被人蒙蔽或挟持也不奇怪。可那人要利用我孙女和我孟氏千年来的清白名声,却万万不能。”

    她看向杜氏:“阿程是没法子被迫跟着回了汴京,你呢?”

    向来温和少语的杜氏笑道:“郎君和儿子都在这里,我一介妇人怕什么?娘莫非忘了,媳妇还有两把压箱底的宝剑能唬人呢。”

    程氏笑道:“大嫂可别小气,记得分给我一把。我眉州阿程也不是好欺负的。那些个强盗想要闯门抢钱,就拼个你死我活。”

    孟建低声道:“钱财身外之物,哪有性命重要?”

    湘妃竹帘掀起,九娘笑道:“娘护的不是钱财,而是脸面,是声誉,是尊严,是大义。阿妧拜见婆婆,爹爹,娘亲,大伯娘。”身后是一身戎装的孟在和孟彦弼。

    行完一圈礼,九娘笑盈盈看向程氏身后眼泪汪汪的林氏和十一郎:“姨娘见了我泪汪汪,可是因为今夏不曾吃过阿妧的冰碗?你看看十一弟,往日捧着冰碗不撒手的都笑眯眯的呢。”

    堂上众人不禁都笑了起来,连孟在都扯了扯嘴角,温柔的眼神落在妻子身上。十一郎上前给九娘行了礼,千言万语只在九姐安康四个字中。

    “唉,也不过小别了两个多月,可在这乱世之中,举家能团聚,也是好事。”梁老夫人叹道:“只可惜二郎、阿吕和阿婵”

    “婆婆放心,六姐很快就能回来了。”九娘柔声道,突然得知老夫人大伯娘和程氏竟然跟着二哥一同归来,她心中感慨万千,孟氏一族,能享誉百年,在世家大族中首屈一指,凭借的就是妇孺也有这口气。而青神王氏的泯灭,既是偶然,更是必然,怨不得天。

    梁老夫人眼睛一亮,又酸涩得不行,她只从各方公布的消息中,大抵已推断出那最坏的可能,实在不能任由孟存走上歧路,更不能陷孟氏一族成为篡位乱党一派,这才毅然决绝返京。

    眼前儿子媳妇们,孙子孙女们,一张张笑脸,齐心协力,没有一个贪生怕死之辈,还有程氏腹中的来年即将降生的孟氏胎儿。

    梁老夫人沉声道:“我孟氏一族,当追随皇帝,誓死守家卫国,天子脚下,死得其所。你们,可会害怕?”

    翠微堂里男男女女站起身齐齐大声答道:“不怕——!”

    廊下的鸟笼里,各色珍禽无聊了几个月,被这喊声吓得在笼子里扑腾乱飞,啼叫吟唱不断,企图压过屋里的声音。院子里的仆妇们也都挺直了腰身。

    汴京城到了晚间,各大世家便听说了,翰林巷孟府的梁老夫人携女眷和孙辈们特地赶回京师保家卫国。宫中向太后也派了尚宫亲往孟府传口谕,召郡夫人梁氏,夫人杜氏入宫觐见,更因孟氏女贤淑,封其母程氏为正三品护国夫人,一并觐见。

    这一夜,眉州阿程摸着自己的“球”,对孟建深有心得地感叹道:“谁说非要生个嫡子呢,儿子不见得强过女儿。我这辈子,靠郎君没靠出个诰命,靠儿子更盼不着,还是多亏了阿妧哪。”

    想到自己竟然一跃成为孟府诰命最高之人,正三品,夫人,还有封号,天要下雨,娘要发达,挡也挡不住啊。实在睡不着,实在不能怪她。

304 第三百零四章() 
第三百零四章

    木樨院里程氏高兴得睡不着; 空置了许久的听香阁的净房里; 林氏却扑在浴桶边上嚎啕大哭着,哭两声又伸手去拍惜兰几下; 因不敢使上力气,更觉得难受委屈:“你这是怎么照顾小娘子的!她腿上这么大片大片的伤疤,哪里好得透。原来跟豆腐似的,现在像豆腐渣了——”

    慈姑和玉簪也都气囔囔地瞪着惜兰。

    九娘噗嗤笑出声来,雾气氤氲中; 娇艳粉嫩的脸庞上水光淋淋:“豆腐渣我也爱吃; 和草鱼头一起,加点笋丝用藙辣油和豆瓣酱炒香了一起炖,最后撒点芫荽,啊呀; 我好些日子没下厨了,要不明日午间就吃这个吧。”

    林氏泪水还挂在脸上; 听得向往不已; 身不由己地点了点头:“那里头的豆腐渣实在好吃——不对啊,小娘子; 奴说的豆腐渣——”

    慈姑赶紧拉了拉林氏:“不是吃的。”

    九娘不顾慈姑又怜惜又责怪的眼神,赶紧笑眯眯地道:“那我明日让玉簪给你多送一小碗,你悄悄地别告诉十一郎。姨娘,他脸上怎么长了好几颗痘子; 得吃清淡些。对了; 玉簪; 记得让厨下的林嫂子把鱼头里的黑膜刮干净。”

    林氏在脑子里转了十八个弯,眼睛在慈姑和玉簪脸上转了转,强行忍住了接口十一郎的话,瞪大眼拍了拍水面:“小娘子!你别看着左边右边说些不搭边的。奴说的豆腐渣,是你这大腿上的伤疤,日后成亲了怎么办?你不知道那个封家的小娘子从洞房里被连夜送回娘家退亲的事吗?”

    九娘吐了吐舌头:“连吃的和十一弟都岔不开话,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难怪连阮玉郎都栽在姨娘和钱婆婆手里。对了,姨娘可曾受伤?”

    林氏一怔,眉头竖了起来,大哭道:“小娘子真是的,奴这厢为你操心担心,你怎么自己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啊。皮肉伤成这样,嫁不出去怎么办?”

    九娘见这样都不能让她分神,只能笑着低声道:“姨娘放心,我的他才不会嫌弃这个——”话未说完,自己脸上一阵燥热,干脆沉入水底,乌黑长发在水中散开飞舞,樱唇微翘,玉齿稍露,随即一串晶莹的泡泡从水中咕噜噜冒起。

    林氏呆呆地看着浴桶里面,又抬头看向惜兰:“她的他是谁?”她约莫猜到了,又怕自己鲁钝猜错。

    惜兰悄悄伸手比了个六字,点了点头,唇角也不禁弯了起来。若是殿下听到九娘子这般说,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四更的梆子沿着第一甜水巷从北往南而去,木樨院里因为高兴而睡不着的女人,又多了一个。

    ***

    翌日,梁老夫人率领媳妇孙女一同入宫觐见向太后。

    向太后也不见外,特地将魏氏和陈素也请到了慈宁殿正殿。魏氏和陈素见到杜氏,十分高兴,问及苏州孟氏一族以及孟彦卿所作所为,众人不由得又唏嘘感叹江南路两浙路之事。

    梁老夫人柔声宽慰向太后:“太皇太后想来是为阮玉郎和五皇子挟持了,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容忍阮玉郎插手大赵朝廷之事,何况娘娘这几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