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幸福论-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真东渡,更形象地说明了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公元743年,鉴真第一次东渡,正准备从扬州扬帆出海

…… 581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565

    时,不料被人诬告与海盗串通,东渡未能实现。

    同年年底,鉴真和同船85人第二次东渡。刚一出海,就遇到了狂风恶浪,船只被击破,船上水没人腰,这次东渡又告失败。鉴真修好船后,到了浙江沿海,又遇到狂风恶浪,船只触礁沉没,人虽上岸,但水米皆无,他们忍饥挨饿好几天,才被搭救出来,第三次东渡又遇挫折。第四次东渡因人阻拦,也未成功。遭受挫折最为惨重的是第五次东渡。公元748年,鉴真一行35人又从扬州乘船东渡,船入深海不久,就遇上特大台风,船只受风吹浪涌漂到浙江舟山群岛附近。停泊三个星期后,鉴真再度入海,不料又误入海流。这时,风急浪高,水黑如墨,船只犹如一片竹叶,忽儿被抛上小山高的浪尖,忽儿陷入几丈深的波谷。这样漂了七八天,船上的淡水用完了,每天只靠嚼点干粮充饥。在干渴难忍时就喝点海水,这样苦熬了半个多月,最后飘到了海南岛最南端崖县,才侥幸上了岸。他们跋涉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才又回到了扬州。在路上几经危难,63岁的鉴真身染重病,以致双目失明。

    人为因素、自然条件都是造成挫折的原因。

    要想避免或减少挫折,必须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一方面选择和利用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避开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实、提高和增强自己的理想、毅力、忍耐力、知识、思维方法、科学素质、应变能力等,创造条件,争取事业的成功和幸福的到来。

    挫折面前取积极态度A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不是绝对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 582

    65第一章 幸福面对挑战与机遇

    挫折乃至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因为挫折失败而失望,放弃追求。这时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应付遇到的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的挫折,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聪明的做法应当是,审视自己所受的挫折甚至失败,使挫折成为成功的阶梯。爱迪生就曾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不好的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马锦学戏的故事,说明了在挫折时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甘沉沦,而要在检视自己的基础上积极进取。

    在明朝末年,作为陪都的南京城十分繁华,仅曲班子就有好几十个,其中有两个最有名气:一个是兴化班,一个是华林班。

    有一天,徽州帮大商人举行盛大宴会,遍请南京全城的贵客文人,并让兴化班和华林班唱对台戏助兴。兴化班在席东,华林班在席西,同时演出《鸣凤记》。开头,东、西两台乐器铿锵,歌声悠扬,不分上下。当演到相国严嵩和夏言争论是否应该收复河套这一情节对,东台上扮严嵩的马锦演得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味道,而西台上扮演严嵩的人却演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异常精彩。于是,东席的观众纷纷面向西台,为西台喝采,有许多的人干脆把座位移到西台面前去了。

    过了一会儿,东台的兴化班还没有把这出戏唱完,便停锣息鼓,早早收场了。原来,马锦感到自己演出平平,没有再演下去。他离开了兴化班出来了。

    从此只剩下华林班在南京独享盛名。

    其实,马锦并不是逃避。

    他在遭了如此大的挫折以后,脸上无光,但对戏一点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立志要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他积极进取,决心把这口气争回来。他听说当时的宰相

…… 583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765

    顾秉谦是严嵩一流的人物,便跋涉千里,从南京跑到北京,托人介绍,给顾秉谦当上了仆人。马锦每天侍候顾秉谦,仔细观察他的行动举止,琢磨他说话的语气声调,一有机会。就暗暗地揣摩。就这样,他苦苦地下了三年功夫,把顾秉谦的风度举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琢磨熟了,以之为基础,他又演严嵩,结果演得非常成功,最后终于又与华林班对演,战而胜之,让兴化班独占了鳌头。

    人们不论在各种比赛中,还是在升学求职上,不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的态度,坚信“有志者事竞成”

    、“皇天不负有心人”

    、奋力拼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幸福。

    战胜挫折 争取成功A在挫折面前只有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通过努力,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鉴真五次东渡日本失败,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愈挫愈坚,初衷不改。他不顾众人劝阻,训练了船工,作了充分的准备,于公元735年,以66岁高龄,置双目失明于不顾,毅然进行了第六次东渡,船队终于冲破了东海的惊涛骇浪,成功地到达了日本。

    开普勒在挫折面前,也是积极进取,最后战胜了挫折。

    曹雪芹同样是在战胜逆境后,取得了小说创作成功的。上面提到的马锦也是由于采取丁积极进取的态度,刻苦临摹,才最终战胜了挫折。当他再演严嵩和夏言争论那场戏时,马锦演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简直把严嵩演活了,观众连声叫好,喝彩不绝。

…… 584

    865第一章 幸福面对挑战与机遇

    在实现幸福的征程中,人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只有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吸取值得记取的教训,克服了困难,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或许,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有些人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终生诸事无成。他的人生成为一场悲剧,但即是那样,只要尽到了努力,这些悲剧人物在反省自己时也会内心宁静而幸福,他会自豪地说,在事业中,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正如文天祥在屡次战败后所咏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种悲壮的幸福感,是更加深刻动人的。

…… 585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965

    第四编 第二章幸福依靠创造和奋斗

    幸福具有生动的内容和多重层次的境界,令人神往。

    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权利,获得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举凡代表历史前进的社会变革活动,无不以实现人的幸福为宗旨。特别是在近代以来,人们常把幸福载入自己的活动纲领中。200多年前的美国《独立宣言》即明确地宣布,人对幸福的追求,是不可剥夺的一项神圣权利。但是,幸福不是毛毛雨,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实现幸福,就必须投身到不断的创造和奋斗中去,正所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当然,我们不能把“斗争就是幸福”片面地理解成“为斗争而斗争”

    ,搞“斗争至上”

    ,奉行“斗争就是一切”。

    然而,把幸福的希望奇托在命运之神的恩赐上,企图“坐享其成”

    ,是绝对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幸福的

…… 586

    075第二章 幸福依靠创造和奋斗

    实现看成一个过程,在不断创造和奋斗中实现幸福。

    “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东西,决不是某种物,而是某种过程。”

    ①林特耐的这一至理名言,切中了幸福的要义。幸福正是通过不断的创造和奋斗过程实现的。从动态方面看,人的幸福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简要地表达为:主体需要—→实践活动—→客观对象—→满足状态—→自我反省—→幸福感受。显而易见,实践活动是主体需要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中介,而不断的创造和奋斗则是实践活动最有意义的方面。尼采曾认定幸福应直接归结为“创造行动”。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火迸射出来。

    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劳动创造与幸福分离的情况。在阶级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②在社

    ①林特耐:《幸福的愉快》,1931年布拉格版,第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3页。

…… 587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175

    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新生活与享受新生活已和谐地结合起来。

    崭新的制度向人们展示了:一方面,实现幸福的条件首先在于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奋斗;另一方面,主体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更充分、更完美的享受与幸福。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创造的多种意义时精辟地指出:作为生存手段,劳动有谋生的意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劳动创造是个体生命的表现或个性特点的发挥;作为生产他人需要的产品的活动,劳动创造又是个人社会本质的实现。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作为人们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

    只有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实现和提高人生的价值,获得恒久不衰的精神享受。

    所以,马克思论述道:人的创造活动过程标志着“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人们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感觉到个人的乐趣”。

    ①

    而一个人在创造活动中所感受到的享受,恰恰正是他作为一个创造者所获得的莫大幸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也指出,什么是生活的最大

    ①《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08页。

…… 588

    275第二章 幸福依靠创造和奋斗

    乐趣?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

    门捷列夫则直截了当地劝告人们:“劳动吧!在劳动中可以得到安宁,而在其它事物中是找不到的。

    享乐只是为了自私,它是会消失的;但是为别人而劳动却会留下永恒愉快的痕迹。“

    ①许多科学家都曾体验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幸福。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海森伯在进入“量子”微观世界时,曾情绪激动地说,最初的一瞬间他深感恐慌,感到通过原子现象的表面窥测到了一个异常美丽的内容,他当时几乎晕眩了。达尔文把幸福寓于科学事业的奋斗中,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

    他直抒胸臆:“我一生中的主要享受和唯一职业就是科学工作,由这种工作所引起的兴奋使我暂时忘记了、或者完全驱逐了我的日常的不舒服。”

    ②电影《沙鸥》的一段画外音也揭示了同一道理:“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目标是否达到,而在

    ①比萨尔目夫斯基:《门得也列夫的生平和事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