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记到纸上,总理全能记在心里。”我说:“你还不知道呢,总理就是早晨听了一次汇
报就全记住了。”
    我没多说。我要是说总理听汇报记数字时,手里还在批阅文件,他肯定不相信。还
会错误地以为总理不重视他们的工作呢。
    当然,全国报来的文电和情况每天多似海,不可能全叫总理看,全向总理汇报,首
先要经过我们秘书的筛选过滤,有选择地呈送,有选择地汇报。
    有次国务会议结束后,一位副总理问周思来有关黄河水利的问题:“总理,这个文
件我们报上去了,不知您有什么意见和指示?”
    总理马上摇摇头,肯定地说:“这个文件我没见到,也没听秘书讲过。”
    他找来有关秘书李岩,果然,是被李秘书筛选下去了,没报总理。但凡报上来的,
总理都是“过目不忘,过耳不丢。”此后,为避免筛选出差错影响工作,我们改变了作
法。就是对筛下来的文件报告,得空时便向总理唠叨几句。不要小瞧这几句唠叨,总理
听过就不会忘,万一哪位负责人向总理问及这件事,总理就不会不知道。
    由于“第一办公室”的特殊环境,便难为了陈浩、杨纯她们这些女秘书。她们不便
进,有了急件只能求我们男秘书代劳往里送。如果可能,她们也把那些十分紧急的电报
预先送进“第一办公室”,等总理起床后,进了卫生间就能及时发现处理。那种特别重
要的电报,收到就要马上送总理,如果总理已经进了“第一办公室”,就只能喊人,请
我们往里递,一刻不能耽误,耽误了就要挨批。有次陈浩收到某驻外大使馆发来的一份
关于边界问题的电报,电报上注明是特急。陈浩考虑总理正在休息,没有马上送,也没
事先送到“第一办公室”,结果挨了总理一顿严厉的批评。那以后,再没人敢耽误急电,
“第一办公室”在秘书们的心目中也有了特殊的位置。
    总理“第一办公室”里还准备了茶几和椅子,放材料,放报纸文件。椅子是因为有
领导同志需要立即见总理时,能坐着汇报,接受指示。所以,有时总理坐马桶,对面椅
子上就坐了副总理或部长,这边汇报,那边指示,迅速解决一些紧急事务。
    有一次廖承志赶来见总理,值班卫士说:“哎呀,总理今天的活动全排满了,实在
找不出一点空儿,恐怕谈不成。”
    “这事很急,不见不行。”廖承志着急问:“现在总理在哪?”
    “在厕所大便呢。”
    “好,好,”廖承志也知道这个“第一办公室”,立刻放下心,说:“不要紧,不
要紧,我去去就出来。”
    说着,不管卫士是什么意见,自己就闯入了“第一办公室”,在总理对面的椅子上
坐下来,开始请示汇报。
    事后,廖承志也只说他去了总理第一办公室,已经请示汇报了,而不会说去厕所向
总理请示汇报。
    由于我们这些秘书常说“第一办公室”,渐渐地,国务院及各部委办的许多同志都
知道了,都把总理的卫生间称呼为“第一办公室”。
    一般情况下,总理在“第一办公室”只处理急电急件,大事要事。那种日常性公事,
不能拿到这里办。因为总理还要看报纸,可以说一次也没缺过。
    总理主要看四种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解放军报。他读报速度比一
般人快3到4倍,至少是比我们这些秘书快3倍。这是在长期接触中我们悄悄对比过的。
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字里行间,耳边哗哗地响着翻报纸声,他对每个版面登什么内容,
有哪些专栏,了如指掌;有的看标题,有的粗读,有的细读,一阵工夫,天下大事基本
都了解了。
    从“第一办公室”出来,若没有紧急会客或毛泽东电话约见,总理可以做5分钟的
操。由于作操不属于办公,所以卡时间很紧,多半分钟也不行。
    不过,无须人监督时间,他作的是一套自己编练的保健操,作完全套动作准准是用
5分钟,动作的节奏速度他很有数。
    这套自编的保健操主要动作有:双手卡腰,两脚站立与肩同宽,然后左右扭腰,然
后旋转腰,然后左右扭头,然后仰头低头,然后伸臂,然后扩胸,然后抬腿,然后踢腿,
然后收式结束。
    做完操,他用两分钟的时间洗漱,然后就进入了“第二办公室”。
    所谓第二办公室,就是总理的餐桌。说餐桌不说餐厅,是因为总理无论在哪里吃饭,
都不停止工作。有人间,宴会也不停止工作吗?不停止。无论宴请外宾内宾,本身就是
做工作。
    当然,我要讲的还不是宴会谈话那种工作,我讲的工作仍然是指处理各种公务。包
括读报、看文件,批电报、听汇报,开小会,作指示等等。所以,“第二办公室”主要
还是指他家中的客厅兼餐厅。
    第二办公室远不如第一办公室名声大,因为赶早不赶晚,急事大事都赶在第一办公
室处理了,没有特殊情况,不是临时发生急事大事,秘书们轻易不忍心在吃饭时间去打
扰总理。何况邓大姐是为此发过话的:“你们20多个秘书对着他一个,轮番作战,也得
给他个吃饭喘气的时间啊。”
    话是这么讲,我们还是无法给总理安排出吃饭时间。总理的办公桌上摆有台历,值
班秘书事先都将总理一天的活动安排记在台历上,台历的正反面都记得满满的,写不下
还有一块小黑板,小黑板也常写得满满的,所以总理的工作也排得满满的。开会、汇。
报、谈话、会见、接见、批阅文件、作报告,时间是以分钟来计算。比如毛泽东主席约
周恩来下午4点见面,我们可以把总理的活动表一直安排到3点58分,剩2分钟是总理走
路的时间。他走路快似一阵风,从西花厅到菊香书屋,两分钟就一溜小跑地赶到了。
    1981年1月20日,邓大姐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将周恩来总理留下的20多本工
作日历交给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这是周恩来1950年1月1日到1976年1月8日所使用过的日历,叫作工作日历。因为记
满了26本日历零8页日历纸的内容,全部都是工作。翻遍日历,一分钟追一分钟,一天
接一天的,只是各种工作,唯独找不到吃饭时间安排在哪里?
    因为总理吃饭多数是见缝插针,因为总理吃饭从不脱离工作。
    毛泽东吃饭没有规律,周恩来吃饭也没有规律;毛泽东吃饭手不释卷,周恩来吃饭
也手不释卷。周思来主要是看报,在第一办公室末及细读的文章,都要在第二办公室细
读一遍。
    不过,周恩来与毛泽东也有不同。当年去莫斯科同斯大林谈判时,毛泽东带的一班
人基本都是搞哲学的,所以谈判中,有关援建项目和中国经济生产的现状,毛泽东和他
带的一班人都讲不清。在场的同志曾告诉我,斯大林对毛泽东说:“谈生产和援建项目
你不行,你叫周恩来来谈。”周恩来随后带了一班人马赶到莫斯科,他带的一班人都是
搞经济的。宴会上,毛泽东讲过一句:“现在,我们搞上层建筑和搞经济基础的全套人
马都来了。”
    搞哲学可以摆脱大量具体事务的纠缠,搞经济就必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所以,
总理吃饭不但要看报,还得批阅文件,随时听我们的汇报并作出指示。总理每天吃什么
饭,我们基本都知道。因为20多个秘书,总得有几个碰上吃饭时间找总理请示事情。
    只有遇上总理和邓大姐一道吃饭时,我们尽量避免去请示问题。总理吃饭没规律,
极少和大姐一道吃。但要是真碰上了这种时候,也确实让人为难。
    有一次,秘书杨纯就遇上了这个难题。有篇关于农业政策的稿子要见报,定稿时有
几处改动,需要总理审定。她拿了稿子找总理,正碰上总理和邓大姐一道吃饭。等等再
来吧?那边又盯着立等回话,她可真作难。在门口转磨似地走几圈,忍不住朝门里探一
下头。脸孔在门边刚闪过,恰巧被总理看见了。
    “进来嘛,”总理马上招呼,“有事就进来嘛。”
    杨纯只好走进去,看看总理又看看邓大姐,样子很是尴尬。
    “唉,”’邓大姐笑着摇摇头;“吃饭你们都不饶过他啊!”
    “嗯,嗯……”杨纯可真狼狈了。
    总理笑着瞟一眼邓大姐,又看看杨纯,温和地说:“没关系,你说么。”
    杨纯就赶紧说,赶紧送上稿件请总理审批。由于总理的时间太宝贵,我们秘书都养
成说短话,说快话,说“是”或“不是”的讲话习惯,一切客套话、寒喧语,甚至不十
分必要的解释话都不要,连形容词都一律删掉。有人评价我们总理秘书说话是“开门见
山于巴巴,单刀直入赤裸裸。”其实,越这样越能直接明确地说清事情,为总理节省一
点宝贵的时间。
    吃过早饭(其实往往不在早晨),总理漱着口便走进第三办公室,那漱口水往往是吐
在第三办公室的痰盂里。
    总理的第三办公室,才是一般人们概念中的办公室。这是布置简朴实用的一个房间,
墙壁由于年代久而发黑,到了夏天泛潮,墙脚会转圈出现碱花,直到我因为修房子挨批
评那次,才在墙上喷了浆,把铺砖地变成木板地,使整个办公室显得亮堂些。这个办公
室里有块旧地毯,其他卧室等房间都没有地毯。总理说办公室里接待客人多,铺块地毯
可以大家共同享受,所以同意了。
    办公室正中,靠墙立个自制的木架子,铺着解放前使用的一块旧毯子,上面摆放着
毛主席像,是石膏作的半身像。两边靠墙是书架,主要是马恩列斯著作及毛泽东选集。
另外就是辞源辞海之类工具书多。
    总理的办公桌四面不靠墙,是解放前那种两面抽屉的办公桌。开始为他配置的是一
把转椅,他坐不习惯,改换成沙发椅,是解放初期最多见的那种灯芯绒布面的弹簧软坐
椅,现如今,这种老式坐椅在各地都不易见到了。除了这张办公桌,还有一张不带抽屉
的长条桌,铺块绿呢子布,每边四个凳子,两头还各有一个凳,共十个硬木凳。总理常
在此召集副总理或某些部长谈话或开小会。
    总理的办公桌上整天整月整年地堆满待审批的文件,只剩下坐椅前不大一方小桌面
供他批阅文件用。这一方小桌面除有笔墨之类办公用具外,还有台历,还有三件“宝”,
就是袖套、老花镜和清凉油。
    总理曾经感叹他的这间办公室不如在延安办公的窑洞。延安的窑洞是冬暖夏凉,总
理的“第三办公室”相反。天越热,屋里也越热;天越冷,屋里也越冷。
    那时没有空调,夏天只有一个小电扇,天热得止不住汗,手臂湿得沾纸,便在电扇
前放盆凉水或放盆冰块,算是我们土法制作的“空调器。”冬天我们就怕刮西北风,一
刮起来,“第三办公室”就冷得没法呆,手冻僵了写不成字。这时,总理就会抱起文件
转移到“第一办公室”,因为厕所没有朝西北方向的窗子,温度。相对高一些。
    总理每天走到办公桌前,第一件事是仔细戴好袖套。那是和工厂工人常用的工作袖
套完全一样,蓝粗布缝成筒,两边有松紧。带。这样可以保护衣袖不要磨破不要弄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