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立将两方相互介绍道。

    “原来是从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年少有为, 能来到宁夏这么偏僻的地方, 真是委曲你们了。 你们别听姜军长说, 我一个糟老头子,会的又是一些土把式, 能做的怕是有限得紧, 姜军长把宁夏水利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 真是让有透不过气来呢。” 苏芳跟茅以升。 李四光两人握手笑道。

    “苏老谦虚了, 来之前我见过了黄司令, 看黄司令两个黑眼圈, 不知道有多久没睡过好觉了。 提起姜军长一肚子牢骚, 不知姜军长又如何压榨苏老了。”

    茅以升到队伍中的时间比较早, 认识姜立也早一些, 对姜立的性子也比较了解, 对于这些知识份子姜立是没什么架子的。 特别是姜立, 黄显声咬紧牙关也要在兰州重建东北大学一事。 更是赢得了全国知识界的好感。

    “ 姜军长一来, 就提出要修整宁夏的水利, 提出要修建谭家渠, 云亭渠,新开渠, 天佑渠,扶农渠等十数条中大型渠道, 单是修建这些渠道费用就达到两百七十余万元。 可以灌溉田地两百一十余万亩。 虽然我这把老骨头要四处奔波, 不过能造福桑梓也算不虚度光阴了。 倒是要感谢姜军长能给老朽这个机会, 若是姜军长能早几年来宁夏, 说不定宁夏就不是现在这般光景了。 宁夏以前军阀祸乱, 能顾及民生疾苦的少之有少, 马家入主宁夏这么多年来, 在水利上的投入加起来还不到姜军长的一个零头。” 苏芳颇为感慨地说道。

    “我这也是没办法。几十万劳工要安置, 另外也要给宁夏的民众谋些利益, 两头兼顾。 这是第一批投入, 以后每年在水利建设上的投入都不低于一百万, 日军寇击中华。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难民, 战火很快便会波及到华北, 华东, 我这也是多做点准备, 到时候多收罗一些难民。 ” 姜立无奈地叹道。

    茅以升, 李四光两人倒抽了口冷气, 只是第一批投资便高达近三百万, 后面每年的投入都不低于百万。 宁夏并不是什么大地方, 地广人稀, 能投入这样的治水资金绝对是大手笔投入了。

    “如果南京能有这个决心, 今年也不会数十万人死于水灾了。” 李四光不胜唏嘘地道, 今年长江沿岸, 单是受灾的人便高达五六百万, 直接死于水患的更是多达二十于万, 而缺粮饿死, 病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说南京了, 有些事总要人去做, 也总会有人去做, 咱们没能力改变现在的恶劣局势, 但要为以后变好做努力, 宁夏, 青海。 我跟黄司令的打算可不仅仅只是屯田, 实业, 铁路, 军工全方位的发展才能为日后的抗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宁夏是有煤矿的, 贺兰山一带还不少, 只是长期以来都被马家, 还有一些沾亲带故的人所控制, 采煤的规模小, 方式原始, 使得宁夏这边的煤炭产出十分小, 完全称不上工业化, 这次从奉天省迁来了大量的采煤机械。 李教授, 你先跟苏老这个地主交流一下, 了解一下这一带的大体情况, 第一要务是把煤矿资源找出来。 只有找到足够的煤, 我才能在银川, 兰州建规模不等的火力发电站, 为西北的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另外也能解决民众在冬天生火取做, 取暖的问题。 当下最主要的是煤, 铁。”

    姜立说道, 至于石油, 姜立大概知道几处地方, 先解决兵工厂那边的需要再说, 至航空汽油暂时可以从外面再买一些, 需求量并不是那么大。

    “ 姜军长带过来的采煤机械有多大产能?” 李四光试探着问道。

    “日本在抚顺, 本溪矿区一年采煤量超过千万吨, 我把那边的人和机械大多都拉过来了, 李教授认为这些机械够不够用了?” 姜立嘿然一笑道,“日本人就算占领了奉天, 想恢复抚顺, 本溪矿区的开采, 也不是一两年的事。”

    “够了,够了!”李四光抽了口冷气说道, 对于姜立的作法李四光从心底是很认同的。

    “黄河的危害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对上游植被破坏太严重, 各种支流, 干渠每年都在风沙的侵蚀下变下, 大量泥沙随雨水进入黄河, 使得黄河河床每年抬升, 河堤又年久失修, 一发大水往往就酿成惨剧。 如果能让民众用煤取暖, 每年可以节约下来大量被砍伐的树木, 再适当种植一些, 今后根治黄河水患也不是没有希望。” 苏芳眼睛一亮, 很快想到了扩大用煤带来的好处。

    治理黄河水患 , 可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手段, 眼下也是手头上没有足够的人才, 暂时还只能求助于洋人, 姜立也就没把打算在兰州至银川段的黄河上建几座水力发电站的打算说出来, 这事后面还得找洋人去谈。(未完待续。。)

 168章 建设任务2

    “ 苏老跟李教授都有了差事, 原本我是打算过来修桥的, 不过陕北那边的桥暂时修不成了, 姜军长不会让我闲着吧?” 茅以升开玩笑地说道。

    “怎么可能没事做,就怕茅教授到时候嫌太累。 ” 姜立轻笑一声说道,“ 等平定了宁夏, 青海的马家军之后, 到时候得麻烦茅授亲自操刀, 主持建造兰边那边的跨河铁路大桥。 不过这恐怕得等到几个月后, 茅教授是搞土木工程的, 对于修筑公路恐怕不陌生吧?” 姜立问道。

    “ 不是专长, 不过修公路不算太难, 只要姜军长提供足够的水泥, 钢筋, 还有人力, 我做得起来。” 茅以升想了一下说道。

    “那就好, 生产水泥的设备我已经遣人快运到石嘴山, 后面还会到银川,两头同时开工, 铁路的建设周期太长, 但交通不能停滞, 就先从公路开始。 ” 姜立说道。

    “ 姜军长,这又是铁路 , 又是采矿, 还要组织大规模屯垦, 购买农具, 种子都是一大头, 没三千万打不了底子, 更何况还有水利方面的建设, 后面还有发电站, 东北大学的投入,近十万军队要养, 摊子会不会铺得太大了? 这么大一笔钱, 若是从长计议, 相信可以做更多的事, 这些工程也做得更加稳健。”苏芳虽然他对一些建设上的投入乐见其成, 但有句话叫过犹不及, 就是饭吃多了也能把人撑死。 姜立一下子铺开这么多建设。 单是帐面上算。 消耗的资金就至少在四五千万上下, 这对于过惯了苦日子的苏芳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就是李四光, 茅以升两人看来也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苏老说得不错, 建设上的事急不来, 还是相对稳健一点的好, 否则这些建设一旦展开,后续资金投入不足。 建到一半就停了, 白忙一场不说, 还浪费了大把的人力, 物力与财力。” 茅以升也凝重地点头道。

    “钱上面的事我会解决, 把奉天城的积蓄搬空了, 维持一年是绰绰有余的, 一旦明年的收成上来, 那些实业工厂陆续投产, 终归是能把日子过下去的。 投入这么多资金上去, 基本上都用来采买物资。 至于人工上面暂时还不用太操心, 我从奉天带过来了几十万吨粮食。 可以支撑一年多, 那些劳工也是用的以工代赈, 现在是国难时期, 在满足每个人生活所需的同时, 都要贡献出一部分力量出来支援战争需要。” 姜立叹了口气说道,“ 困难相当大, 但需要克服, 日军现在已经攻占了奉天, 三五年之内会全面占领东三省, 另外南下的脚步也不会停, 咱们这边的速度要是慢了最多工程建不下去, 但沦陷在战区内的百姓, 在前线跟日军对抗的战士可是随时会送命的, 只要西北稍微稳定, 我就要把那些战士源源不断地送向战场,在奉天城我见了太多战士的死亡, 好几万人就那么没了, 我不希望他们在跟日军拼命的时候 肚子填不饱, 衣穿不暖, 用自己的身体去抗日军 的飞机大炮。”

    看着姜立那种没有丝毫伪装的伤感, 茅以升, 李四光等人肃然起敬,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谁又能想象得到被日本人恨之入骨, 出现在报纸上的那个铁血将军也会有这般伤感的一面?

    “姜军长说得对, 我们在后方再难, 也没有前线的战士, 沦陷区的百姓难。 只要物资上足够, 我们一定不在建设上拖将军长的后腿。” 李四光动容地说道。

    “ 一人计短, 众人计长, 李教授搞地质考查的时候把那帮学生也带上吧, 实地教学, 应该会学得快一些, 至于安全, 饮食方面, 我会派一定数量的士兵维护。 另外茅教授, 苏老也是, 咱们民国的教育已经落后列强很多年, 现在单是在课堂上教学生太慢了,咱们现在没这么多时间, 就麻烦你们多带些徒弟出来吧, 不需要跟你们这样全才, 精通一方面就好。” 姜立点头说道, 从现在到抗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不足六年, 此时西北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花费了六七十年的时间才打造出完整的工业体系, 姜立的时间不足对方的十分之一, 现在只能紧着国防工业来, 至于其他的,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四光认同地点头, 此时民国在地质方面还是个十分冷门的行业, 那些搞地质研究的也不吃香, 但开采自己的矿产是国家战略, 姜立舍得在这方面下大价钱是十分有远见的。

    跟李四光, 茅以升, 苏芳等人交待了相关事务之后,姜立便出门带着警卫团赶往银川战场。 路途中碰到了正指挥着运输队伍的刘澜波。

    “刘秘书!” 姜立冲刘澜波打了个招呼, 刘澜波以前脸上还能看到些红润, 精神十分饱满, 不过这段时间西迁以来, 整个人瘦了一圈, 眼窝也陷了下去,胡子邋遢, 显然在这段时间里刘澜波能伤脑筋的事情并不少。

    “军座!” 刘澜波看到姜立敬了个军礼。

    “不用多礼了,现在形势所然, 你们几个根据地跟南京都打得沸反盈天。 若我现在就公开引入你们的党派, 只会挑起甘肃宁青一带的战乱, 将有限的力量浪费在内战里面。 对于现在南京和贵党的争端, 我还是那句话, 能被接受的, 必然是能带着民众抗战到底, 建立新制度的。” 仅管刘澜波对他这次向南京俯首没说什么, 但他对这次西迁贡献颇大, 姜立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另外刘澜波在作思想工作上确实有一手, 今后还用得到他。 有些事姜立还不能解释, 至少现在他消灭马家军, 也是给以后的红色势力争取一条出路, 历史上的马军军可以称得上是红色屠夫, 杀死的共*军数以万计, 手段极为残忍。 姜立现在只是名义上归附南京, 实际上已经算是为红色势力做了相当一部分贡献了。

    “军座放心, 我明白其中的道理。” 刘澜波点头, 姜立, 黄显声对于红色势力的态度都是极为开明的, 至少明知道他还有一些党员的身份也没采取什么动作, 现在还能给他口头上的承诺, 比起其他地方大肆剿*共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 。 更何况他们手下还有六七万大军, 一旦争取过来, 党又多了一大根据地, 而且地处西北, 是一块相当稳固的根据地。(未完待续。。)

 169章 四马拒姜战贺兰7

    大队的马群在雪地上呼啸, 在银川城防守的马家军大队马群在雪原上疾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