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城雪重-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什么?”
    “我也是听时英说的,公益会来了一个大户”,何穆说,“据说之前是在呼兰那边的,不知怎的,卖房子卖地的来咱们这儿抢饭碗了,最近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呢,想看看他到底从哪儿下手?”
    林鸿文听着听着觉得耳熟,绞尽脑汁地想了一会儿,试探着问,“那人是不是姓贺?”
    “你怎么知道?”何穆一脸惊讶。
    “我在医馆见过他”,林鸿文回忆道,“那年义和团战败,俄国人杀进呼兰城,他们一家子命大,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他女儿的枪伤,是徐大夫诊治的。后来他带着女儿来道谢,似乎提起过要卖了呼兰那边的地,来咱们这儿讨生活。”
    “那就对上了”,何穆说,“时英和他见过一面,说这人怕是不好对付。”
    “为何要对付?”
    “时英那人你知道,别人不惹他,他从不惹别人”,何穆说,“他和我说这个姓贺的,对外人倒挺客气,可有一回时英看见他家小厮驾着马车停在公益会门口,可能是嫌停的有点远,那姓贺的下车就甩手就抽了他一个嘴巴。而且据说贺贵在公益会里也拉拢了一些人,不知道到底想做些什么。”
    “多盯着他点,实在不行就只能见招拆招了”,林鸿文说,“这人要是规规矩矩的做生意,那即使是跟咱们做同行,也没什么可怕的,优胜略汰,输也是技不如人。就怕他动了什么歪心思,像当初姚顺昌似的。”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何穆说,“我打听过了,他家里有一个正妻,还有两个妾,膝下一儿一女,儿子今年十五六岁,女儿今年才十一二岁。”
    林鸿文听乐了,“你怎么总打听人家家里事儿。”
    “这不以防万一嘛”,何穆说,“万一他对咱们不利,咱们知道的清楚点,总比到时候抓瞎强。”

☆、31。第三十一章     

四个人各唠各的,居然也唠得很尽兴。周时英喝得有点多,搭着林鸿文肩膀不撒手,在他耳边嘀嘀咕咕,“鸿文,你得把这人整过来啊。”
    “整过来干嘛?”林鸿文看他醉醺醺的样子笑着问。
    “整来把生意做大啊”,周时英说着,头靠在林鸿文肩膀上耍赖“我看他也有找事做的意思,你看哈,这个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
    “什么玩意儿?”林鸿文哭笑不得地看着他,“喝了多少啊你这是?”
    “鸿文你别打断他让他接着说”,何穆乐得前仰后合,“谁是郎谁是妾?”
    “不说那些”,周时英推开林鸿文,“你把他弄来,到时候我跟你说,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行了行了”,林鸿文越听越犯愁,“还**,何穆啊,一会儿你直接把他送红姐那儿去得了。”
    “我不去”,周时英嘟囔,“我不去!”
    “行行行”,林鸿文转头看了眼徐卿之,显然那位喝得也不少,但是话要少多了,这会儿正低头看着地面走直线。
    “何穆啊,你把时英送回去”,林鸿文嘱咐道,“一定给他送进门为止啊。”
    “我知道,你放心吧”,何穆说,“一定送到。”
    何穆搀着周时英走了,林鸿文又发愁地看看徐卿之,心说这回去让徐大夫看见了不免又得念叨几句。
    林鸿文忐忑的和徐卿之进了医馆,万幸徐大夫只是脸色不好,没有出言责难。林鸿文见徐卿之进了屋,转身去厨房让冯婶儿煮了些醒酒汤。冯婶儿一听徐卿之喝多了,居然乐了,“少爷可是难得喝醉,上一次还是他去英吉利之前。”
    “我看他喝多了倒是不闹人”,林鸿文说。
    “是,少爷这孩子打小就让人省心,喝多了不作也不闹,安安静静的”,冯婶儿说着又补了一句,“就是脾气倔了点,认准的事儿谁说也不听。”
    林鸿文跟冯婶儿闲聊了一会儿,等醒酒汤煮好了就端了进去。徐卿之正不声不响地坐在床边,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两眼发直。
    林鸿文把醒酒汤递到他面前,“醒酒汤,快喝了吧。”
    徐卿之闻言抬头看了看他,眼神少有的迷茫,伸手接过他手中的碗,一口气喝了下去。
    林鸿文收了空碗,正准备走,忽然听徐卿之叫了他一声。林鸿文不明所以地看着他,“怎么了?”
    “鸿文。”
    “嗯?”
    “你说我去那么远的地方求学,真的能学以致用吗?”
    林鸿文在他身边坐下来,缓缓地说,“你学的那些在我们看来都是新鲜的,闻所未闻的,可就是因为是新鲜的,闻所未闻的,才会有大用处。时英对你也是赞不绝口,可见,你这样的人到哪儿都是宝贝。”
    “真的?”徐卿之有些疲惫地说,“回来这些天,我一直在想,若我学的这些东西,根本没人能接受,也没有地方用得上,那我以前说过的那些话,岂不是都变成了空话?周时英是第一个肯听我说这些,并且赞同我的人。”
    “合着我不是人是么?”林鸿文不悦地指指自己。
    “不一样”,徐卿之按下他的手,“他是商人,他的生意做得很好,他的肯定让我觉得很高兴。”
    林鸿文挑眉看着他,心说他的生意是你爷爷我给钱做的你知道么?“那我的肯定让你不高兴?”
    “不一样”,徐卿之摇摇头,“你就像我弟弟,自家人做什么都是好的。”
    林鸿文心说得,这气也气不起来了,也不知道是醉了还是没醉,惹不起还是躲吧。于是便收了空碗,溜了出去。
    大年三十儿那天医馆又只剩下几个老爷们守岁,几个人吃吃喝喝,下了几盘棋,又玩了会儿徐卿之带回来的西洋扑克,不知不觉便过了子时。
    徐大夫过了子时吃了饺子就回房了,郑云和程宇又撑了一会儿也回去睡了。徐卿之看了看两颊微红的林鸿文,伸出一根手指头在他面前晃悠,“鸿文,这是几?”
    林鸿文白了他一眼,“我清醒着呢,只是一喝酒脸就红。”
    “是吗?上次怎么没红?”
    “上次?”林鸿文乐了,“上次你喝得都要神志不清了,还能记得清我脸红不红?”
    “对了,上次说要把围巾给你,一直没倒出工夫”,徐卿之说,“正好,现在他们都睡觉去了。”
    林鸿文笑着摇摇头,“你那围巾我只要一带出来,他们就都知道是你送的了,在不在有什么区别。”
    “管他呢,走走”,徐卿之拽着林鸿文往里屋去,从柜子里把围巾拿出来,亲手给林鸿文围上。退了几步蹙着眉上下打量了一下,又从衣柜里拿出了一件大衣要给林鸿文穿上,林鸿文说,“这可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徐卿之说,“本来是买给我爹的,他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对这些洋派的东西都嗤之以鼻的,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这衣服招虫蛀?”
    “那你也可以送给程宇或者郑云啊?”
    徐卿之脸色一沉,“这医馆里就剩你的个头能衬得起这衣服了,你想让我送谁?”
    “我怕了你了还不行吗?”林鸿文伸出胳膊套进袖子里,“我跟你说你喝醉了的时候脾气比现在好多了。”
    徐卿之帮他扣好扣子,满意地点点头,“都挺好,没有辫子就更好了,等哪天能剪辫子了,我亲手给你剪了。”又抬手比了比两人的个头,“你比我高了……这得有两寸多了吧?”
    林鸿文笑笑,“我爹和我大哥都高。”
    “但你太单薄了”,徐卿之说,“得多吃点。”
    “你这话徐大夫也说过”,林鸿文说,“我已经尽力吃了,其实我已经长肉了,只是一时半会儿的还不明显。”
    “那就好”,徐卿之说,“其实我还有一副没怎么带的羊皮手套……”
    “停停停”,林鸿文急忙摆手,“知道的说你大方,不知道的以为我把你劫了呢。”
    “就你说道儿多”,徐卿之说,“我拿你当弟弟,做兄长的给弟弟买身行头怎么了?”
    林鸿文愣了愣,随即垂下了眼睛。徐卿之自觉说错话了,又解释道,“爹跟我说了些你家的事情……”
    “我知道你是好意”,林鸿文眼角微红却笑着说,“你和徐大夫都对我很好,我很感激你们。只是虽然事情过去三年了,想起来还是难过。”
    “我明白”,徐卿之说,“你看这大过年了,倒让你想起伤心事了。”
    林鸿文摇头说,“无妨,太晚了,你快点睡吧,明天起来晚了,又得挨骂了。”
    53。
    别人家过年都热闹,可医馆却要比平常清冷上几分。林鸿文拄着下巴昏昏欲睡地看着书,贺贵就打外面进来了。林鸿文心说如今这都得改口叫贺老板,大过年的不好好待在家里迎来送往,上这儿来做什么?
    贺贵今时不同往日,穿戴都比以前讲究了很多,就连送的茶叶都比以前金贵。林鸿文想若是周时英在,定能说出点门道,可他不懂这些,只是看着贺贵那一身行头料子不错,袖口和领口的皮毛溜光水滑,必然也是好东西。
    徐大夫咳了一声,林鸿文回过神来,冯婶儿不在,这泡茶的活儿自然就落到了他身上。林鸿文到后面泡好茶,规规矩矩地倒好摆好。
    贺贵正笑盈盈地跟徐大夫话着家常,林鸿文不声不响坐在角落里装成低头看书的样子,耳朵却恨不得竖起来听着。
    贺贵说“上次打您这儿回去没多久,我就把呼兰那边的地都卖了。后来又做了点小生意,如今兜兜转转的又回来了。”
    “看贺老板的样子,称得上是衣锦还乡了”,徐世淮笑着说。
    “不敢当不敢当”,贺贵摇头,“自打回来,就想着过来看看您,今天可算是得空了。”
    “贺老板贵人事忙,还惦记着我”,徐世淮客气道,“不知贺老板回来,是打算做些什么生意?”
    “我也还在盘算”,贺贵说,“我听说咱这儿去年不太太平?”
    “是,夏天的时候闹了疫症”,徐世淮说,“死了好些人。”
    “唉,真是世事无常啊”,贺贵叹息说,“我回来之后在街市转了转,发现好像不如以前热闹,细打听,才知道闹了疫症。”
    “是,当时铺子基本上都关了”,徐世淮说,“入冬之后才恢复了一些。”
    “我听说了一件事,想向您求证”,贺贵压低了声音说。

☆、32。第三十二章     

“请讲。”
    “我听说疫症的时候,有一家周记布行曾捐资捐物?”贺贵问道。
    “是,确有此事”,徐世淮答道,“周老板年纪虽轻,但善心却大,他自己的铺子都歇业了,却还想着在歇业之前送了些防疫能用得着的东西来,也是难得。”
    贺贵想了想说,“我打算在这边开个商行,不知道医馆里需要些什么,我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徐世淮审视着看了看贺贵,“贺老板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我听闻疫症之后,各家生意都大不如前,唯有那周记布行,居然比以前还要红火”,贺贵笑笑说,“我这初来乍到做生意,还未站稳脚跟,因此也想如法炮制,劳您帮我说几句话,您放心,保证不会亏待您。”
    徐世淮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说,“贺老板误会了,做生意你得找生意人,我徐某是个穷大夫,不是生意人,恕我不能跟您做生意。”
    “徐大夫,多心了”,贺贵急忙安抚道,“我不过是想请您帮个忙,这哪是什么生意啊?”
    徐世淮摇头,“当日周老板来,只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